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兖州市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7年充州市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全市共建立报告单位24个,其中18个单位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002张。全市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7.62%,审核及时率为98.63%。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40d,无重卡,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63.08%。[结论]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09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009年周口市10个县(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合计报告传染病报告卡39232张,其中未及时报告的58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15%,除项城市外的9个县(市、区)均有报告未及时卡;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11%;重卡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评价综合指数为0.07%,各县(市、区)为0.00%~0.19%。[结论]周口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山东省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5年全省共建立报告单位3352个,其中2 278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13 446张。全省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4.83%,审核及时率为98.17%,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72d,重卡率为0.09%,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21.48%。[结论]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017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质量管理、提高疫情信息报告质量保障、系统高效地运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郑州市2017年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依据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身份证填写完整率、机构正常运行率和综合率6个指标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2017年郑州市15个县(市)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108 051张,及时报告率为99.97%,及时审核率为99.93%,重卡数0张,身份证填写完整率98.14%,正常运行率为100.00%。全市综合指数为99.61%,较2016年(94.22%)上升。结论郑州市2017年网络直报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应加强对基层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规范有关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工作、推行有效的责任工作制度,提高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9年青海省医疗机构平均及时报告率为90.46%,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及时审核率为96.74%,重卡率为0.26%,县(区)零缺报率为13.77%。[结论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不是很理想,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查重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楠  汤显  王斌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1):547-549
[目的]评价上海市虹口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动态,为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导出网报个案的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2009年报告及时率达99.94%,审核及时率达100.00%,报告和审核时间较2006年明显缩短,但网络直报个案完整性指标偏低。[结论]2006—2009年虹口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网络直报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网络直报管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2006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为今后完善和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与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6年河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6年河南省网络总直报率为83.13%,其中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为75.83%。2006年河南省未及时报告率为13.76%,未及时报告率以焦作市最低,信阳市最高,不同地区未及时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及时审核率为1.31%,未及时审核率以焦作市最低,新乡市最高。不同地区未及时审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报告率0.01%,县区零缺报率0.61%。[结论]2006年河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报告和审核及时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年济南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做好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方法]对全市127家网络直报机构2010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果]127家医院有94家医院有病例报告,网络报告率为74.02%,其中省级医院为100.00%、市级医院为85.71%、县级医院为90.63%、乡级医院为61.33%。报告病例数≥12例的单位55家,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9.99%。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8 522张。各网络直报单位均配备了较好的人员设备。[结论]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能力、意识较强,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诊断报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姜文国  王燕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59-159,161
[目的]做好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对2005年济宁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收到传染病报告卡27 874张,其中来自县及以上医院21 062张,占75.56%;乡镇卫生院2 845张,占10.21%;其他单位3 967张,占14.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1张,占0.62%。27 874张报告卡的未及时报告率为9.03%,未及时审核率为4.74%,重卡未及时剔除的4张,无县区传染病零缺报,疫情报告综合指数为3.44。[结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较高,但各县(市、区)报告质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宜都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9年宜都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现状。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及宜都市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对2009-01-01/12-31的传染病疫情直报工作进行调查。结果抽查传染病报告卡432张,其中报卡完整率98.75%,及时报告率100%,及时审核率100%,漏报率0.47%。全市网络直报率100%,用于疫情网络直报计算机的45.27%为2004年购置。全市网络直报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占61.76%,均经过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但培训时间少于5 d,培训内容单一。结论 2009年宜都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报告率和及时审核率较高,但网络直报设备较陈旧,直报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会区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方法]将2004~2009年新会区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传染病记录导出为Excel数据库进行及时性的统计分析. [结果]2004~2009年新会区传染病报卡总及时率为81.41%,报告及时率逐年升高,由2004年的55.17%上升到2009年的99.20% (P< 0.01);工作日与休息日报卡及时率分别是80.05%和72.34% (P< 0.0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乡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卡及时率分别是83.56%和74.29% (P< 0.01),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分别为78.41%和78.35% (P> 0.1). [结论]设立专职的疫惰信息录入员及疫情管理员,休息日坚持录卡,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培训与督导,可提高新会区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相似文献   

12.
倪金凤  姜方平  张剑  蔡露  谢石  李艳平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71-2572
目的了解镇江市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网络直报运行情况,为指导今后的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对2009年镇江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农药中毒卡迟报率、首次填报准确率、审核及时率和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监护卡首次填报准确率未达到《江苏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网络直报质量调查评估方案》(讨论稿)规定要求。结论镇江市的网络直报工作经过4年的努力已能够基本正常运行,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贡市2007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漏报率及其报告质量,为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93所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7年自贡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0.62%。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均存在传染病漏报,其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诊部外,其余科室亦存在传染病漏报,但其漏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漏报的病种有: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1.06%、准确率为89.29%、一致率为98.29%。[结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仍存在漏报,应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传染病报告情况,为提高达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达州市7个县(区、市)的县、乡两级28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8家医疗机构2013年共计报告3 856例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10%%,及时报告率为98.68%,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5.83%、准确率为93.85%,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92.46%。结论达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仲凤霞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89-990
[目的]为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全面了解海州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和报告质量。[方法]对2006年的传染病报告进行现场抽查,核对数据和查阅资料,计算漏报率、及时率、一致率和卡片填写的完整率。[结果]漏报率1.21%,乡镇卫生院漏报率17.24%,区级医疗机构漏报率5.88%,市直医疗单位漏报率0.79%;及时率96.30%,乡镇卫生院38.46%,区级医疗机构81.25%,市直医疗机构97.69%;一致率62.47%,市直医疗机构59.02%,区级医疗机构76.47%,乡镇卫生院96.00%;卡片填写完整率93.50%。[结论]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管理人员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健全,责任传报人自觉遵守,奖惩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6.
吴美菊 《职业与健康》2009,25(3):276-278
目的 比较采用中围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方式与传统的邮局寄送传报卡的方式对传染病疫情E报的及时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通过2种方式上报的传报卡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报告方式及时性的差异。结果 2004年通过2种方式上报的报告卡分别为829张,网络直报方式上报传染病疫情平均用时0.39d,上报及时率为91.07%;邮局寄送方式上报传染病疫情平均用时2.23d,上报及时率54.04%,2种方式上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486,P〈0.01)。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上报及时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通过网络直报方式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的及时率更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完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层网络建设,发挥网络直报方式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现场督导检查,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单位网络直报实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网络直报工作重点,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方法采取查看现场、抽查资料、现场考核等方法,了解疫情管理情况并统计抽查病例数和抽查卡片数,计算传染病漏报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和准确率。结果共调查医疗机构57家,抽查传染病12种488例,漏报12例,总漏报率为2.46%,较2009年漏报率(5.91%)下降了58.38%。结论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各项组织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重要保证。该市的传染病漏报率在逐渐降低,但还需加强和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及时率,减少漏报,切实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