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Survivin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Survivin在食管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83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访5a以上。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呈渐进性高表达(P<0.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程度、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的5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阳性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RR=3.125,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指标;Survivin表达可能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鳞状细胞癌EZH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程度高低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6~2006年本院
心胸外科食管鳞癌术后病人随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中鳞癌组织(102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30
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采
用生存分析研究蛋白表达高低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EZH2表达高于非癌组织,中低分化鳞癌组
织表达高于高分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织表达高于无转移组织,临床TNM分期Ⅱ、Ⅲ期患者表达高于Ⅰ期患者,低于Ⅳ期患
者,高表达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EZH2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降低分化程度。
术后患者EZH2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癌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Rho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2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s=-2.115,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RhoC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P<0.001);(2)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OP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χ2=10.766,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rs=-2.289,P<0.05),而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OPN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P<0.05);(3)RhoC蛋白和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s=0.408,P<0.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RhoC蛋白和OPN蛋白可作为食管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生存素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食管癌 (食管癌组)、86例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含轻度、中度、重度)患者(不典型增生组)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正常黏膜组)组织中生存素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计算阳性表达率。分析这两类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在正常黏膜组、不典型增生组和食管癌组中生存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rs=0.732,P<0.01),而Caspase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减弱(rs=-0.687,P<0.05)。在食管癌组,生存素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Ⅰ+Ⅱ期/Ⅲ+Ⅳ期)相关(P<0.01);Caspase-3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相关(P<0.01);生存素的阳性表达率与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 =-0.897,P<0.01)。结论: 生存素和Caspase-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Sry 相关HMG 盒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77 例手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的手术标本(食管癌组)和40 例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织)中SOX2、OCT4 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SOX2 蛋白、OCT4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和77.92%均高于癌旁组织的17.50%和15.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食管癌组织中的SOX2 蛋白、Oct4 蛋白在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呈高表达(p <0.05);食管癌组织中的SOX2 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 年随访中位生存期24 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30 个月(x2=4.072, p=0.044);OCT4 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1 个月低于阴性患者33 个月(x2=4.880,p =0.037)。结论SOX2、OCT4 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钙粘素(E-CD)、CD44V6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和25例正常食癌组织应用SP法检测E-CD和CD44V6的表达,对其中42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 E-CD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E-CD表达阳性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88.24%和58.82‰阴性组分别为83.81%、56.00%和12.00%(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食管鳞癌患者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CD44V6表达阳性存活率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0.00%和16.67%,阴性组分别为100%、91.67%和66.68%(P〈0.01)。结论 E-CD和CD44V6表达与食管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且该两项指标表达方式相反;当E-CD阴性、CD44V6阳性时,可能说明患者预后差,有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Western blot 检测PD-L1 在50 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D-L1 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D-L1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2.0%(21/50) 高于癌旁组织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L1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临 床分期相关(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PD-L1 的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较差,PD-L1 阳性组和阴性 组患者30 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8.1% 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D-L1 是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 PD-L1 蛋白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 成为食管鳞癌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YinYang-1(YY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15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5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YY1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YY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3.4%VS92.1%,P〈0.05);YY1阴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MN分期和大体分型无关;YY1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YY1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YY1的阴性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YY1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作用,检测YY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4例慢性宫颈炎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c-met及PCNA的表达率。结果: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met表达阳性率为14.3%(2/14),而在宫颈癌组织,其表达阳性率为62.0%(31/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低组c-met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c-me t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c-met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Ⅰ期和Ⅱ期组c-met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CNA指数为24.79%±5.1%,在宫颈癌组织中,PCNA指数为39.9%±15.4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量越高(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的PC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met阳性表达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met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c-met的表达与PCNA密切关联,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DDR1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DDR1的表达与人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DR1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DDR1阳性表达为63.3%(38/60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2),DDR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DR1阳性、TNM分期是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R1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食管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石蜡标本中Survivin和VEGF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Surviyin和VEGF均表达于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74%,两者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放疗近期疗效和预后有关;VEGF表达仅与远处转移有关,与病理类型、病变长度均未见明显关系(P>0.05).Survivin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放疗后完全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7%、10个月和85.7%、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9%、13.9%、2.8%和85.7%、39.0%、10.4%(P=0.035).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urvivin和临床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Survivin、VEGF蛋白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放射抗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黄鑫  陈博  李自康  李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44-1348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ANXA1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有病理学依据,接受同步放化疗ESCC的病理组织标本60例,根据RECIST标准对放化疗敏感性进行评价,将病人分为放化疗敏感组和放化疗抵抗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XA1的表达,将病人分为ANXA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分析ANXA1表达水平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ESCC组织中ANXA1的阳性表达率为55.0%(33/60);其在放化疗敏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22/35),略高于放化疗抵抗组44.0%(1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XA1的表达与ESCC病人性别、年龄、病变长度、T分级、N分级、M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KPS评分、肿瘤分化程度、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放化疗敏感性和ANXA1的表达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P < 0.05~P < 0.01)。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放化疗敏感性、ANXA1表达是影响入组ES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ANXA1阳性表达组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P < 0.05)。结论ANXA1的表达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未见明显相关性,但与ESCC病人的临床预后相关,ANXA1表达阴性提示预后不良,推测ANXA1可能是影响ES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Surviv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方法,检测MMP-2和Survivin蛋白在58例ESCC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MMP-2和Survivin蛋白在ESCC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食管正常上皮(P<0.01);MMP-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随着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级的提高与区域淋巴结转移而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MMP-2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2和Survivin的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ESCC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rn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ESC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阵列仪取样的100例ESCC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Crn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E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大体分型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阳性率(45.6%)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93.7%)(P<0.05);肿瘤组织Crnn表达下调率为53.2%;Crnn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Crnn蛋白表达下调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rnn蛋白正常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Crnn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会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是食管鳞癌组织中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ERG1钾通道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6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hERG1蛋白表达,并随访;对11例术后食管鳞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非癌食管组织作逆转录PCR检测hERG1 mRNA表达。结果:hERG1蛋白和mRNA在所有食管鳞癌患者的相对应的非癌食管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而在癌组织中呈异常阳性表达;hERG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7.9%(53/68),hERG1 mR-NA的阳性率为81.8%(9/11);hERG1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RG1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分别为33.5月和52.8月,P=0.015)。阳性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56.6%,34.0%,15.0%和12.0%,而阴性组为93.3%,73.3%,60.0%,60.0%和44.4%;两组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hERG1蛋白的异常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结论:hERG1钾通道在食管鳞癌中异常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Log rank检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met、e2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c-met的高表达与Ki-67高表达、生存期较短、肿瘤位置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及TNM分期较晚有关(P<0.05);e2f-1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较晚、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c-met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和生存期是e2f-1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Log rank检验显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有c-met、e2f-1和Ki-67表达、累及淋巴站、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结论 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晚期胃癌的进展可能与e2f-1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Survivin和Bax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食管癌患者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Bax蛋白在58例患者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和43.1%,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OS无明显相关(P>0.05)。Bax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OS均无明显相关(P>0.05)。Survivin和Bax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与分化密切相关,可能在食管鳞癌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eag相关基因(HERG)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病理科保存的胃癌组织标本78例,同时选取同癌旁正常组织(距癌切缘>5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G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ERG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00%(χ2=20.35,P < 0.01);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病人HERG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和92.86%,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病人的63.64%和58.33%(P < 0.05和P < 0.01);HERG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病人年龄、性别、肿瘤浸润、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HERG蛋白阳性表达病人中位总生存时间和和无进展生存期为23个月和20个月,HERG蛋白阴性表达病人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和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G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人预后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et和半乳糖凝素-3(Gal-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V-6000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25例、甲状腺滤泡癌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2例中c—met和Gal-3的表达。结果c—met和Gal-3在滤泡癌、乳头状癌及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c—met表达的强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Gal-3表达的强阳性率与甲状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met和Gal-3表达均为阴性。甲状腺癌c—met的阳性表达与Gal-3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met和Gal-3过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以及预后的评估有-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