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对辅助重症脑出血机械通气(MV)患者脱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需行MV的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流量吸氧(LFNC)组(n=20)和LFNC+EDP组(n=20).LFNC...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EDP)联合电动起立床对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定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以电动起立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DP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膈肌移动度(DE)、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的PaO2均高于治疗前(P<0.01),PaCO2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0.01),而PaCO2治疗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2组的DE均高于治疗前(P<0.01),而CPI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E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CPIS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DP联合电动起立床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受损的膈肌功能,同时减轻肺感染,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和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对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且准备脱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自主呼吸实验(SBT)结束或失败时测量膈肌增厚率(DTF)、膈肌位移(DE),同时记录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用DE、DTF分别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基于肺部超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并发呼吸衰竭予以机械通气患者83例,根据是否撤机成功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患者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肺部超声评分(LUB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胸腔积液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活动度(DE)、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率(DT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超声相关指标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51例,失败32例。成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2、3.18,P均<0.05);成功组患者的LUBS、CPIS、胸腔积液量、RSBI指标均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26、6.71、3.96、4.59,P均<0.05);成功组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DTF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0、-9.76、-7.43、-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76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和EDP治疗。呼吸训练和EDP的治疗量都是30min/次,1次/天,5天/周,持续8周。在8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拔管时间和拔管率。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FVC、FEV1)改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厚度增加,拔管时间缩短,拔管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DP联合呼吸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同时缩短拔管时间、提高拔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EDP)联合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骨骼肌功能的影响,以及膈肌功能变化与外周骨骼肌功能、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7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临床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肺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肺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EDP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膈肌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肱二头肌厚度(BRT)、股四头肌厚度(QMT)、医学研究理事会量表(MRC-score)、莫顿活动指数(DEMMI),机械通气(MV)和ICU入住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DE、DTF、BRT、QMT、MRC、DEMMI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E、DTF、BRT、QMT、MRC、DEMMI均升高(P<0.05),MV和ICU入住天数均降低(P<0.05)。DE、DTF的提高与BRT、QMT、DEMMI的提高成正相关(P<0.01)。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能够通过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外周骨骼肌功能,间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活动能力,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且膈肌运动和收缩力的提高可明显改善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厚度和DEMMI。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呼吸肌抗阻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呼吸肌抗阻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 每日治疗2次, 每周治疗6 d, 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吸气末膈肌厚度(IDT)、呼气末膈肌厚度(EDT)、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 并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 同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健侧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EDT、DTF、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而对照组偏瘫侧及健侧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DTF、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床旁超声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普通术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作为术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观察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用间接测热法测量静息能量水平计算能量缺失值,床旁超声评估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DE)、吸气末膈肌厚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计算相关参数。DE<10 mm或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DTF)<20%诊断为膈肌功能障碍。结果⑴感染性休克组、脓毒症组及术后对照组三组患者入ICU第1天,DE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0,13.6)mm、12.3(9.1,15.0)mm、12.9(10.5,15.7)mm vs.22.0(16.0,24.6)mm,均P<0.05];DTF<20%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2.7%、41.9%、33.3%vs.0%,均P<0.05);且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DE<10 mm发生率均高于术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7%、35.5%vs.10.0%、0%,均P<0.05)。入ICU第7天,感染性休克组DE较脓毒症组减低[10.5(6.8,13.5)mm vs.14.4(10.6,18.6)mm,P<0.05]。⑵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第1、3、7天的DE均与当天的hs-CR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3、-0.436、-0.455,均P<0.05);入ICU第3天,DE还与IL-6呈负相关(r=-0.338,P=0.009),且DTF与hs-CRP呈负相关(r=-0.375,P=0.004)。入ICU第1天,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DTF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r=0.221,P=0.049)。入ICU第3、7天,其DE与前白蛋白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8、0.408,均P<0.05)。结论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入住ICU首日已出现膈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减低,且与炎症反应和蛋白质高分解代谢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指导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急性呼吸衰竭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患者53例, 符合撤机条件后使用T管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 SBT 30 min时应用床旁超声采集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膈肌厚度, 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 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关系,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预测撤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3例患者均纳入分析, 撤机成功组36例, 撤机失败组17例。撤机成功组患者DE、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 撤机成功组RSBI、D-RSB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E、DTF、RSBI、D-RSBI截断值分别>1.21 cm、>27.5%、<48.68次/(min·L)、<1.31次/(min·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膈肌超声在早产儿呼吸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 年11月—2018年5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儿50例,出生胎龄>28周,矫正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6-3.1千克。其中呼吸功能异常组30例,呼吸功能正常组20例。选取医院同期出生的日龄在7天内的正常足月儿30例作为参照组。对每个组别的双侧膈肌位移(DE)、膈肌厚度(DT)、膈肌厚度变化率(DTF)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组内左、右两侧及组间同侧对比分析。 结果:三组内左、右膈肌移动度(DE)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均高足月儿组和早产儿呼吸异常组,且三组间左、右膈肌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双侧DTF均高于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和早产儿呼吸异常组,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正常组、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异常组膈肌厚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及早产儿呼吸异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肌超声能及早发现早产儿膈肌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早产儿呼吸功能相关的辅助诊断信息,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ICU机械通气患者膈肌锻炼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构建ICU机械通气患者膈肌锻炼方案。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选取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成人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及早期活动的基础上接受膈肌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及早期活动。采用超声评估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24、48、72、120 h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移动度;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完成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吸气末膈肌厚度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气末膈肌厚度的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膈肌增厚分数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膈肌移动度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0 h,试验组吸气末膈肌厚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72、120 h,试验组膈肌增厚分数高于对照组,干预后120 h试验组膈肌移...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运动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运动异常的价值。方法 收集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2017GOLD指南综合评估将其分为C组(n=34)和D组(n=30),以超声测量膈肌厚度、膈肌运动幅度及对合角,计算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移动度。结果 C组膈肌增厚分数和收缩速度均明显大于D组(P均<0.05),而2组膈肌移动度和对合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肌增厚分数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正相关(r=0.26,P=0.04),膈肌移动度(r=0.35,P<0.01)、膈肌收缩速度(r=0.43,P<0.01)均与FVC呈正相关。DTF对鉴别诊断C、D组COPD性能相对较好(AUC为0.78),DTF=30.22%,其诊断敏感度70.60%,特异度83.30%。结论 超声可评价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指导稳定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单向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1)和综合组(n = 16)。两组均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组佩戴气管单向阀进行训练,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漏-误吸量表(PA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FOIS和PAS评分均显著改善(|Z| > 3.544, P < 0.001),综合组优于对照组(| Z| > 2.094, P < 0.05)。 结论 在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基础上联合气管单向阀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DTF)在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间台州市立医院和浙江医院ICU计划拔管的机械通气患者52例,根据拔管结局,将52例患者分为拔管成功组(38例)和拔管失败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主呼吸试验(SBT)结束时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以及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和DTF等膈肌超声相关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拔管成功的最佳阈值。 结果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SBT前机械通气时间[12(7,14)d vs. 16(11,17)d]、住ICU时间[14(8,17)d vs. 22(16,28)d]及住院时间[20(11,26)d vs. 34(26,4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2.109、2.881、3.459,P = 0.035、0.004、0.001)。SBT结束时,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呼吸频率[(19 ± 4)次/min vs.(22 ± 4)次/min]、潮气量[(360 ± 97)mL vs.(285 ± 87)mL]、RSBI [(61 ± 22)次·min-1·L-1 vs.(86 ± 33)次·min-1·L-1]、膈肌位移[(15 ± 4)mm vs.(11 ± 3)mm]、吸气末膈肌厚度[(2.4 ± 0.6)mm vs.(1.8 ± 0.7)mm]及DTF [(40 ± 9)% vs.(26 ± 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72、2.558、3.154、3.610、2.406、5.180,P = 0.027、0.014、0.003、0.001、0.020、< 0.001)。将SBT前机械通气时间,SBT结束时呼吸频率、潮气量、RSBI、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及DTF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DTF是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比值比(OR)= 1.473,95%置信区间(CI)(1.054,2.058),P = 0.023]。以> 30.8%为阈值,DTF预测拔管成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03 [95%CI(0.760,1.000),P < 0.001]。 结论对于接受SBT的ICU机械通气患者,超声评估DTF是预测拔管结局的良好指标。膈肌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膈肌功能障碍,指导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拔管。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观察腹直肌内动脉对转移肌皮瓣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扫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最大血流速度。结果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症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相似文献   

16.
膈肌是人体中最主要的呼吸肌,除协助呼吸外,还与腹肌共同参与人体排便、排尿、分娩、呕吐等动作的完成.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等带来的医源性伤害,以及膈肌本身的一些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诱发的损伤会影响膈肌的功能,导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后呼吸困难、脱机困难等.在膈肌功能测定中,经膈神经磁刺激所诱发出的颤搐性跨膈压被认为...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bridge exercises applying the abdominal drawing-in method and modified wall squat exercises on deep abdominal muscle thickness and lumbar stability. [Subjects] A total of 30 subjec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leted modified wall squat exerci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erformed bridge exercises. Both did so for 30 minutes three times per week over a six-week period. Both groups’ transversus abdominis (Tra), internal oblique (IO), and multifidus muscle thickness were measured using ultrasonography, while their static lumbar stability and dynamic lumbar stability were measured using a pressure biofeedback unit. [Results] A comparison of the pre-intervention and post-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de; the Tra and IO thickness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wall squat exercise and bridge exercise affecte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Tra and the IO muscles. While the bridge exercise requirs space and a mattress to lie on, the modified wall squat exercise can be conveniently performed anytime.Key words: Modified wall squat exercise, Bridge exercise, Abdominal drawing-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