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和七氟烷全身浅麻醉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以上患者38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试验组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后复合静注右美托咪啶及吸入七氟烷全身浅麻醉。记录两组手术全程几个重要时段:进入手术室(T0)、气管插管(插入喉罩)即刻(T1)、手术切皮即刻(T2)、手术扩髓时(T3)、缝合切口时(T4)、拔气管导管(喉罩)时(T5)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拔管时间、使用硝酸甘油和多巴胺病例数,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在T1至T5时点的HR和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喉罩)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使用硝酸甘油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2例vs 7例,P0.01)。两组使用多巴胺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和七氟烷全身浅麻醉对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是有效、安全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皮气管切开技术是一种微创的气管切开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安全和效价比高等特点目前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临床推广和应用。回顾经皮气管切开技术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有助于我们去开拓和创新更适于危重病人的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技术。  相似文献   
3.
喉罩通气是一种新型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则是一种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特殊人工气道装置,被认为是过去20多年来通气装置中最重要的进展。目前,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除气管插管外最重要的气道装置。  相似文献   
4.
巴豆油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巴豆油体外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用新鲜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巴豆油、食用色拉油、链霉素和空白对照的豆浸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观察各组、各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色拉油组菌落生长情况正常,各浓度巴豆油组(1:10~1:5120)均对结核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1:10~1:160组到培养终止期(40d)仍无细菌生长。巴豆油1:160组的抗菌效果与含链霉素(100μg/mL)培养基基本相似。将无细菌生长的巴豆油培养基表面颗粒状物接种到空白对照培养基经恢复培养,均无结核菌生长。结论:巴豆油有体外抗结核菌的作用,一定浓度的巴豆油对结核菌有不可恢复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和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对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且准备脱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自主呼吸实验(SBT)结束或失败时测量膈肌增厚率(DTF)、膈肌位移(DE),同时记录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用DE、DTF分别替代RSBI计算公式中的潮气量得到D-RSBI和DT-RSBI。达到脱机标准者进行脱机,根据脱机结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19例和脱机失败组13例。比较2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DE、DTF、RSBI、D-RSBI、DT-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E、DTF能预测脱机成功(P 0.05),DTF和DE的阈值分别为20.50%和0.91 cm。D-RSBI、DT-RSBI和RSBI能预测脱机失败(P 0.05),分别以14.44次/(min·cm)、119.46次/min和66.83次/(min·L)为阈值,三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10和0.773。结论 D-RSBI和DT-RSBI预测脱机结局较RSBI更准确,其中D-RSBI的准确性最高,可以替代RSBI指导脱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早期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脓毒症患者临床早期抗凝和免疫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实验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D-二聚体,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14-+单核细胞HLA-DR。结果(1)D-二聚体在实验组明显下降,并且在治疗5、10、16 d的D-二聚体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实验组TNF-α随着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在治疗3 d时分别为(38.1±4.5)pg/ml与(55.1±7.6)pg/ml,5 d时为(30.1±6.3)pg/ml与(49.2±3.9)pg/ml,10 d为(23.3±3.7)pg/ml与(42.4±6.5)pg/ml,16 d为(12.1±4.2)pg/ml与(39.8±7.1)pg/ml四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与实验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随着时间延长均呈升高趋势,但实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在治疗3 d时分别为(41.6±5.5)%与(25.3±5.6)%,5 d时为(61.7±3.4)%与(35.7±4.5)%,10 d时为(62.4±4.1)%与(40.6±7.8)%,16 d时为(60.1±2.9)%与(43.3±2.3)%四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恶化的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液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茶氨酸予处理组和茶氨酸治疗组。麻醉后分离血管,采用基底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予处理组在缺血前应用茶氨酸,治疗组在缺血后应用茶氨酸,缺血组不作特殊药物处理。各组分别在规定时间点即缺血前、再灌注后30min、1h、2h采血测定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取脑组织活检观察超微结构,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结果茶氨酸予处理组和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较脑缺血组有显著的改善,提示茶氨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实验还显示茶氨酸予处理组在再灌注30min时NSE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提示用茶氨酸予处理后可能使缺血后脑损害的发生延迟,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注入法紧闭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设计注入法七氟醚紧闭麻醉的投药方案。方法 选择 2 2ASAⅡ~Ⅲ级择期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病人 ,芬太尼 1.5 μg·kg-1,异丙酚 2mg·kg-1静脉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氧气流量 0 18~ 0 31·min-1,微量注射泵将七氟醚注入麻醉环路吸气支 ,维持成人呼气末靶浓度为 2 %、儿童 2 2 %。依据麻醉药药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值外推的公式计算出各时段的七氟醚注入量。结果 实测成人靶浓度中位数为 1 9% ,第 10~ 90百分点为 1 7%~ 2 2 %。预测偏性中位数为 - 6 .2 8% ;第 10~ 90百分点为 - 2 0 %~ 5 %。实施误差中位数为 13 71% ,第 10~ 90百分点为 5 %~ 2 0 %。麻醉期间偏性平均值为 - 3.5 1% ,95 %可信限为 - 2 3.5 2 %~ 16 .49%。平均值与 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药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值外推的公式计算出各时段的七氟醚注入量可迅速达到并维持较稳定的呼气末靶浓度。不需要复杂地计算和频繁更变注入速率 ,仅利用微量注射泵和通用的麻醉机即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并验证窗口环境下运行的吸入麻醉药生理性隔室药动力力电脑模型,方法模型包含有麻醉环路和肺器官2个气相室和12个组织室,以Riggs原理描述药物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处置。屏幕上设有麻醉机和呼吸机的仿真操作面板,同时具有14个隔室计算结果的图形和数据输出。临床验证分七氟醚(SEV)组和地氟醚(DES)组,每组37例ASAⅠ~Ⅱ级病人,使用常规的麻醉方法,采集麻醉药呼气末浓度作为靶浓度,将其结果与模  相似文献   
10.
正区域麻醉是目前老年患者临床广泛应用的麻醉技术,老年患者区域麻醉相关神经损伤是患者、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等极为关注的问题[1~4]。综述和分析老年患者区域麻醉神经损伤解剖组织学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区域麻醉成功率和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1老年患者区域麻醉神经损伤解剖组织学基础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