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气虚痰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完全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PCI)后常规治疗基础上服加味温胆汤;对照组42例,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消耗硝酸甘油片量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气虚痰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心绞痛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活血方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治疗的不足之处,提出减少冠脉介入后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心绞痛再发作、提高冠脉搭桥后生存质量为中医干预的切入点.确立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正虚为主,夹有邪实"的病机认识,提出调脾护心为根本治则、以益气化痰活血为根本治法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解决冠脉狭窄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治疗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而中医药在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将介绍笔者导师诊治的1例疗效显著的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病例。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全球主要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尽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的发展已显著改善了ACS患者的早期心血管预后,但确诊ACS的患者仍比稳定冠心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冠脉风险管理以预防事件再发显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可减轻冠脉斑块负担并降低ACS患者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冠脉血运重建治疗的风险。近年来,众多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结果均支持ACS患者早期、强化并持续他汀类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天宝预防冠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冠脉搭桥病人,随机分成银杏天宝组(治疗组)和非银杏天宝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西药抗凝、扩冠和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天宝共观察1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每天心绞痛次数和持续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术后1年则差别明显(P<0.05),且术后1年治疗组对减轻再发心绞痛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42)。术前心电图显示ST-T波的抬高或压低以及心律失常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年则银杏天宝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8)。结论:银杏天宝对减轻冠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心绞痛复发主要原因有:①再发新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冠脉狭窄或痉挛);②PCI治疗为不完全血运重建,还有其他冠脉病变狭窄未能解除;③PCI后再狭窄。对第一个原因可以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再行PCI,但介入风险加大,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后两种情况往往病变较重,无法再行PCI,即使行PCI,效果也很差,甚至行冠脉搭桥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顾旭是本院心病二科及重症医学科主任,郑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治疗心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西药加载口服中成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搜集西药加载口服中成药与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1 350例患者。结果显示西药加用口服中成药不仅能够改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增加心输出量,还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西药加载口服中成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田丹枫  司国民  彭敏 《河北中医》2016,(9):1361-1364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A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AQ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西药常规治疗加温阳活血方治疗(治疗)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中医血瘀证积分和中医阳虚证积分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血瘀证、阳虚证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发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绞痛、中医血瘀及阳虚状态,并可以减少再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血管重建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靠侵入式恢复冠脉血流,存在费用高、术后再狭窄及无组织复流等问题。伴随血管新生分子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生物因子注射、干细胞移植和中药干预等多种疗法被应用于促进心肌血管再生和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上,人们把这种通过生物因子、细胞及药物对血管生成或发生进行调控和干预,以其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增加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组织血流供应的方法称为"生物搭桥"。目前,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冠心病研究普遍关注的焦点,为冠心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17个省市45家医院的105位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常见证型,并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105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0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98.10%。根据证型常见度,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作为血管重建术后的主要证型(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的症状作为支持该证型诊断的要素;以百分比反映专家对该问卷的认可度。结论通过对103名心血管病专业中医专家的经验总结,为血管重建术后主要证型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方干预对冠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冠脉造影诊断为冠脉慢血流患者,中医辨证阳虚血瘀证.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0 例,常规治疗加温阳活血方治疗).治疗1 个月,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中医证候、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氧化氮(NO)、内皮素(E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P-选择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6.9%(P 〈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显著性下降(P 〈0.05).结论 温阳活血方可提高冠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推测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LVEF和6min步行试验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LVEF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联合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冠心合剂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研究对象为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经中医辨证符合气虚血瘀的证型。随机分为单纯PCI组和PCI+冠心合剂组。患者入选后记录其主诉胸痛、胸闷、心悸的症状和舌质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ck,ck-MB,AST、s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IGF-1)。3个月后记录随访情况,包括患者主诉症状和舌质情况,比较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IGF-1的变化。结果:PCI+冠心合剂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且较单纯PCI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冠心合剂组患者IGF-I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较单纯PCI组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ALT、AST、HS-CRP、LDL-C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PCI联合冠心合剂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可能和升高IGF-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心绞痛症状,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LAD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显著增加(P〈0.01),NO水平升高(P〈0.01),ET水平下降(P〈0.01),NO/ET比值升高(P〈0.01);而对照组LAD血流,NO和ET水平无明显变化。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AD血流的增加与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以及NO/ET比值升高显著相关(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冠心病患者LAD血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浆NO和ET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七汤时冠心痛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痛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七汤治疗蛆(治疗组,35例)和常规处理组(对照组,33例)。随访6个月,观察再狭窄发生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炎症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CRP)。结果治疗组再狭窄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PCI术后,CD62P和hs—CRP显著升高,加用参七汤治疗后,CD62P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6个月后,血瘀证计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七汤能有效减少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减少斑块炎症反应,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是其预防PCI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以异山梨酯(消心痛)为治疗药物每次5mg,1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冠脉通胶囊,5粒/次,3次/日,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患者甲皱微循环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对异常心电图的ST变化有明确疗效,能明显改善甲皱微循环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本组9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5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黛力新;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平均心率与HAM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焦虑情绪,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预防性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防止或延缓冠心痛发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方法240例轻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管腔狭窄〈5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口服益气化瘀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120例口服辛伐他汀,每次10mg,每日1次。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12个月),然后评估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及12个月后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31.1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在预防性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发生方面优于小剂量辛伐他汀。气虚血瘀病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进展的中医最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