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专家问卷调查法,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临床银屑病患者症状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专家问卷,应用专家问卷调查法(Delphi法)对在北京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46位皮肤科专家进行信函式专家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通过分析专家对寻常型银屑病证候、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变异系数、均数、累积百分比,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46份,回收问卷46份,回收率(积极系数)为100%。根据寻常型银屑病证候、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数据分析,按照累积百分比≥70%且变异系数≤0.35的原则,确定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热风燥证、血虚风燥证和湿热证;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血、肌肤、肝、脾、肺;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为:血热、热(火)、血瘀、血燥、风、湿。[结论]专家问卷调查法能较好的达成专家共识。通过本研究确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为进一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20家医院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数据库,通过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变异系数、均数、累积百分比,提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8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根据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累积百分比≥70%且变异系数≤0.40者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属脏者为肺、肾、脾、心,属腑者为大肠;病性类证候要素属虚者为气虚、阴虚、阳虚,属实者为痰、湿(浊)、饮、血瘀、外寒、热(火)。结论: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为进一步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8个中心15家医院中长期从事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调查。在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的均数、累积百分比、变异系数基础上,获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11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13份。按照专家给予的证候要素的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同时满足变异系数≤0.35、累积百分比≥60%的结果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病位类证候要素有肾、脾、胃、心、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属实者为湿、浊毒、血瘀、水、痰;属虚者为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精亏。结论:通过专家问卷的咨询调查,进一步确定了代表专家共识意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与以往文献研究比较,临床专家在疾病认识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该结果为后期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确定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相关的对应症状群。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6个中心的临床妇科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专家对该疾病常见证候要素所涉及症状的重要性判断的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等的基础上,选择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相关的对应症状群。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98%。按照累积百分比>50%及变异系数<0.25为标准,选择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相关的对应症状群,作为建立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诊断备选指标。结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收集专家的共识性意见,是建立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一些症状和体征,是专家共识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关系最为密切者,可作为诊断证候要素的备选指标,是进一步制定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6个中心12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专家对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同意程度的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基础上,提取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98%。按照同意和完全同意的累积百分比50%及变异系数0.25的标准确定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为肾、肝、心、脾,病性类为阴虚、精亏、阳虚、阳亢、气虚、气滞、血虚、血瘀。结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能较好地收集专家的共识性意见,是确定疾病常见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所确定的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可为进一步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瘀热相搏证的辨证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专家问卷调查表",先后向30余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及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2轮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2、31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97%,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专家意见趋于统一。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肌肤)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结论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突出了瘀热相搏证病机基本特点。德尔菲法能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确定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证素及相关对应条目。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在对证候诊断和证候评价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通过2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均数、变异系数、累积百分比评价四诊信息条目的诊断重要性,筛选常见证素及相关条目池。结果:本研究按照累积百分比60%及变异系数0.35为标准,筛选出3个病位证素,5个病性证素并相关的对应条目。结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肾、脾、痰证、血瘀、阴虚、火热、阳亢,符合该病本虚标实的证候规律与临床所见。同时,本研究将有助于实现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研究暨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风病领域中医专家对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探讨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专家问卷调查表》,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将专家对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认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一轮发放40份,第二轮发放38份,收回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两次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37份和35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5%和92.1%。最终确定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常见证素为脑、肝、肾、血瘀、痰浊、气虚、阳亢;常见中医证型为痰浊阻窍、瘀血阻络、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肝肾亏虚、髓海不足证。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能很好地总结专家对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特征的认识,基本建立了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共识,对提高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辨证规范和中医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诊断指标体系。方法制定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全国范围内皮肤病领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32位,分别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评价指标采用五尺度评分法,并采用百分权重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及权威程度,并采用算术均数、等级和、满分比分析专家评价意见集中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分析专家评价意见协调程度。结果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1.3%、96.9%,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6。第一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6~0.43之间,第二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5~0.32之间;第一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375、血瘀证0.488、血燥证0.379,第二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276、血瘀证0.357、血燥证0.256。根据各证候诊断指标的权重系数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决定各指标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最终血热证有15个诊断指标,血瘀证有10个诊断指标,血燥证有13个诊断指标。结论初步建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可为本病证候诊断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苗医内治法之健胃法的常见证候及其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及书籍统计汇总,制作调查问卷,对20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并回收问卷,通过计算各条目等级和、均值、满分率、变异系数等评估专家对各条目集中意见与协调程度。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健胃法证候包括虚火型、虚冷型、胀闷型,气血亏虚型存在较大分歧,需再次对该条目进行评价,并对各分型诊断指标进行分析。结论:虚火型、虚冷型、胀闷型为健胃法常见分型,气血亏虚需进一步讨论,并确立各分型诊断指标,为建立健胃法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除术后24h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证中气虚、阳虚、阴虚各证各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明显改善冠心痛气滞证和血瘀证,充分证明了气滞血瘀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关键;但对本虚证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30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8%;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5.35%;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3.3%;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3%。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收集在新疆居住3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挑选出有冠脉造影结果且资料完整的病例总共249份,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249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型以右冠脉优势型为主,病变血管支数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脉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血管依次为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和左主干.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平和质20例(8.03%),偏颇体质229例(91.97%),其中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占据前三位.各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证140例(56.22%),非秽浊痰阻证109例(43.78%),以秽浊痰阻证为主,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与非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冠心病患者以秽浊痰阻证为主,且秽浊痰阻证冠脉多支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5.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中风、痰、瘀、虚各证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先制定调查表格,然后使用病案管理系统查询AMI病例的住院号,再根据住院号提取病案,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病案进行筛选,按照表格内容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SPSS统计分析,最后总结、撰写论文.结果 (1)AMI的证候分布:AMI的中医证候分布为血瘀证(92%)、痰浊证(61.6%)、气虚证(57.6%),阴虚证(20%)、阳虚证(7.2%)、风证(1.6%).(2)AMI的证候组合特点:AMI的中医证候组合以两证组合最为多见(54.4%),其次为三证组合(29.6%).AMI的证候组合的变化规律为:以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证为基本的中医证候组合.(3)AMI中医证候与冠脉病变程度:痰浊证、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MI更易出现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2)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证为AMI基本证型.(3)血瘀证、痰浊证倾向于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8.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多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之证;不同性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比较,男性多兼见阳虚证(P=0.028),女性多兼见阴虚证(P=0.006)及气滞证(P=0.07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单支及双支病变较多兼见气滞证(P=0.038),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多见痰浊证(P=0.040);狭窄程度较重患者多见痰浊证(P=0.012)。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广东地区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的调查研究,探讨广东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特征。方法:通过广东地区的13家分中心为期1年的病例收集,共纳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9例,主要调查辨证要素及其组合的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从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本研究发现入选时辨证要素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气虚(70.60%)、痰浊(51.40%)、血虚(31.20%),所有的证素组合中气血两虚痰浊证为最多;入选1周后辨证要素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是气虚(61.50%)、痰浊(52.30%)、血瘀(34.00%),所有的证素组合中气虚痰浊血瘀为最多;入选2周后辨证要素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是气虚(53.20%)、血瘀(38.50%)、痰浊(33.00%),气虚痰浊血瘀依然是占比例最多的证型。结论:总结了广东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特征演变规律,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