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和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模型组,并记录心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VEGF蛋白质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内皮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其心率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 (1)美托洛尔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2)美托洛尔减慢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率和上调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促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bFGF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生理盐水组,缺血 bFGF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AMI模型.术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及bFGF,于结扎后2、4和8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4 h时,缺血 bFGF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141.75±26.91)‰,(125.63±24.09)‰明显高于缺血 生理盐水组(15.63±5.05)‰,(42.12±14.08)‰,P<0.01,Bax蛋白表达(11.25±3.80)‰,(30.87±8.05)‰明显低于缺血 生理盐水组(32.62±6.61)‰,(83.638±9.84)‰,P<0.05.结论 bFGF可促进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GH1组:术后24h开始rhGH皮下注射0.2mg.kg-1.d-1,GH2组:术后24h开始rhGH皮下注射1.0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注射28d后处死动物,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与AMI大鼠缺血心肌促血管再生相关的指标:VEGF、bFGF 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结果与MI组相比,GH1组与心肌梗死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GH2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3±6.05与32.89±5.13,P<0.01);rhGH增加AMI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19.8±2.9与11.2±2.79,P<0.05,28.5±3.6与11.2±2.79,P<0.01)。GH2组较GH1组效果更加明显(28.5±3.6与19.8±2.9,P<0.01)。rhGH促进AMI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 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结论较高剂量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可以有效减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的面积,而增加AMI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 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进而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缺血心肌Ras、ERKl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l)、p-ERKl(phosphor-ERKl)和C-Ra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倍他乐克组和益气活血汤大、小剂量组(下称大、小剂量组).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构造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肌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的Ras、ERKl、p-ERKl及C-Raf-1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Ras、ERKl、p-ERKl及C-Raf-1的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as、C-Raf-1蛋白表达: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及倍他乐克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增高(P<0.05或P<0.01).ERK1、p-ERK1蛋白表达:大、小剂量及倍他乐克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个因子在大剂量组的表达均较小剂量组增多更明显(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可能是通过提高Ra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来促进缺血后心肌的血管生成,抑制心肌缺血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其中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另设8只为空白对照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1%红景天苷2 m L/(kg·d),每天1次,连续7 d,空白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预处理。于缺血预处理前及缺血预处理7 d后经眶静脉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受体胎肝激酶1(FLK-1)及FLK-1 m RN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HIF-1αm RNA,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m RNA表达;采用测试药盒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在缺血预处理7 d后FLK-1及FLK-1 m RNA、HIF-1α及HIF-1αm RNA、VEGF蛋白质及VEGF m 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红景天苷预处理组CAT、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预处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预处理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减轻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及损伤程度,促使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新生,增强组织对自由基清除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芪丹通脉片预防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对VEGF, 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预防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QDTMT大剂量组、QDTMT小剂量组. 各组均用生理盐水配置等体积药液灌胃14 d,每日2次. 冠脉结扎方法制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心肌酶谱、心梗面积来检测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LDH: (946±83) U*L-1, (754±75) U*L-1 vs (1582±90) U*L-1, (P<0.01); CPK: (1135±69) U*L-1, (960±39) U*L-1 vs (1513±47) U*L-1, (P<0.01)],心肌梗死面积缩小,VEGF,bFGF表达增加. 结论: QDTMT能够预防急性心肌缺血;刺激心肌分泌VEGF, bFGF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对结扎冠脉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心肌缺血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下调,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形态学观察示心肌细胞坏死增多。血府逐瘀汤组、地奥心血康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低于心肌缺血组,SOD水平上调,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形态学观察示心肌坏死程度较低。结论:血府逐瘀汤、地奥心血康可有效降低CK、LDH及MDA含量,提高SOD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红芪及其合剂超滤膜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室内压平均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探讨当归、红芪及其合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32只大鼠随机分为1d、3d、7d、14d组,每组8只;采用拉丁方设计实验方法并对动物进行用药;应用Power Lab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MAP、室内压。结果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MAP和室内压平均最小值在不同时间组之间和不同药物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压平均最大值在不同时间组之间和不同药物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归、红芪及其合剂超滤膜提取物有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大鼠MAP、室内压平均最大值和平均最小值回升的作用,且与用药时间有关。中药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用药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内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对大鼠心脏组织内生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两组。缺血组取1 h,2 h,24 h三个不同时间点。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心梗后不同时间eNOS mRNA表达。结果:冠脉结扎后1 h,两组大鼠缺血心肌组织中eNOS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扎2h时则检测到缺血组大鼠梗死及梗死周围区域心肌组织eNOS mRNA表达下降(P<0.05),eNOS mRNA表达降低持续至结扎后24 h;结扎后24 h组eNOS mRNA表达与结扎后2 h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梗早期(缺血后2 h开始)缺血心脏即有eNOs基因表达减少,eNOs基因表达量不足可能是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38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9只)、缺血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干预组(10只)。对照组大鼠只暴露心脏,缺血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大鼠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30 min注射p38抑制剂SB20358(100μg·kg-1),其余操作均与缺血再灌注组一致。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心肌组织中p38、c-Jun氨基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未检测到p38、ERK1/2和JNK蛋白。缺血组缺血60、90 min时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缺血30 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K中p38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JNK和ERK1/2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缺血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依据和新的研究着眼点。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血府逐瘀大、中、小剂量组,白藜芦醇组,L-NAME组,给药结束后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血府逐瘀大、中、小剂量、白藜芦醇、L-NAME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各组形态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为SIRT1抑制细胞凋亡通路的增敏剂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Ⅰ型、Ⅲ型胶原的影响,阐明活血化瘀中药干预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一种内在机制。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致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成功后,将40只大鼠分为五组,其中中药组、卡托普利组应用药物干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不干预。10周后大鼠称重,腹主动脉抽血,测量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D-二聚体(D-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Ⅲ型胶原和Ⅰ型胶原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改变。结果用药10周后,中药组大鼠血浆vWF、ET、D-D、血压以及LVMI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卡托普利组和中药组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VF和PVCA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新血府逐瘀汤可改善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减少心肌Ⅰ型、Ⅲ型胶原的形成,这可能是其防止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依那普利为基本降压药,如血压不能达到目标值140/90 mm Hg以下者,可选用钙拮抗剂、利尿剂等;中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新血府逐瘀软胶囊4粒,3次.d-1。两组于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两组服药后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服药后两组比较,中药组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急、慢性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急、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bFGF组和对照组(n =8) ,bFGF组以0 .0 2mL(2 0 μg/kg ,0 .2 5mg/mL)造模时或造模1个月后于结扎处局部注射,对照组以等容积生现盐水处理。注射后1个月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梗死面积和侧支微血管数目的变化。 结果 bFGF组心率、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左室最大收缩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bFGF组心肌微血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bFGF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 1) ,慢性心肌梗死模型bFGF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结论 局部应用bFGF能明显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QDTMP)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预防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大剂量组、芪丹通脉片小剂量组。各组均用生理盐水配置等体积药液灌胃。冠脉结扎方法制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心肌酶谱、心梗面积来检测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加。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预防急性心肌缺血,刺激心肌分泌VEGF、bFGF,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脏Cu-Zn超氧化物岐化酶(SOD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GST-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48 h SD雄性乳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组,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组用50 mg·kg-1辣椒素皮下注射,正常组用溶剂皮下注射,待乳鼠复苏后置于鼠笼,饲养至250~290 g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再分为假手术组(正常假手术组、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假手术组)和急性心肌缺血组(正常心肌缺血组、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心肌缺血组)两个亚组。在缺血6 h时各组大鼠均被处死,解剖取左室壁心肌组织,用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SOD1、GST-P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正常心肌缺血组SOD1、GST-P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假手术组SOD1表达显著降低(P0.01),GST-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假手术组比较,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心肌缺血组SOD1、GST-P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心肌缺血组比较,去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心肌缺血组SOD1表达显著降低(P0.05),GST-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脏中SOD1、GST-P在一定程度上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痛宁汤剂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加冰水刺激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心痛宁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下调,心痛宁能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结论心痛宁上调大鼠缺血心股ecNOS及ecNOS mRNA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栝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和心电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栝蒌薤白半夏汤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心电图Ⅱ导联的ST段变化,采血测血浆ET和血清NO。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ST段抬高值和ET明显升高,NO明显下降,栝萎薤白半夏汤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大鼠ST段抬高和ET的升高,提高NO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栝蒌薤白半夏汤能调节心肌缺血大鼠ET和N0分泌的失衡,防止心肌损伤。可能是其保护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痛方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髓过氧化物酶(MPO)、P选择素(PS)的干预作用.方法 8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采用结扎法造成心肌缺血模型,NBT 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比色法检测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S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心肌梗死面积、MPO活性及PS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小于模型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MPO活性比较,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低于模型组(P<0.05),而心痛方组低于欣康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PS表达比较,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痛方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缺血心肌MPO活性及PS表达.在抑制MPO活性方面心痛方优于欣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