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Gao YQ  Wu J  Jiang RW  Zhao GP 《中药材》2011,34(3):408-411
目的:测定大鼠灌胃当归四逆汤后血清中肉桂酸、甘草酸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肉桂酸、甘草酸血药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口服当归四逆汤后肉桂酸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9.2008(mg/L),AUC 304.0734(mg/L).min,甘草酸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51.1330(mg/L),AUC 21476.9688(mg/L).min。结论:大鼠口服当归四逆汤后肉桂酸吸收快,代谢也较快;而甘草酸吸收快,但代谢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2.
健康女性志愿者口服生化汤后血清中阿魏酸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健康女性志愿者口服生化汤后血清中阿魏酸(FA)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A的血药浓度,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内标,水浴法处理血清样品.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来源于生化汤的FA在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18.72 min,T1/2β=79.21 min,T1/2Ka=11.19 min,AUC=18004.87μg·min·L-1,CL=0.17L·min-1·kg-1,Cmax=206.30μg·L-1,Tpeak=22.78 min.结论口服生化汤后,FA吸收及消除较快,其药动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右布洛芬浓度,研究单次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SD大鼠分别按照体质量单次口服精氨酸右布洛芬50 mg/kg后,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精氨酸右布洛芬药物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精氨酸右布洛芬药-时曲线均符合口服吸收的一级动力学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为(1.956±1.136)h,t1/2β为(5.551±3.981)h,Cmax为(7.365±2.627)μg/L,AUC(0-12)为(18.807±4.007)μg/(L.h),AUC(0-∞)为(23.852±7.767)μg/(L.h)。结论 HPLC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精氨酸右布洛芬血药浓度,能满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柴胡皂苷C的HPLC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用于柴胡皂苷C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大鼠血清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测定大鼠单次腹腔注射528mg/kg后血药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分析软件拟合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清中柴胡皂苷C在58.4~73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成分的最低检测浓度(S/N=3)为14.6mg/L,平均回收率在85%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8%。大鼠单次腹腔注射528mg/k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z、AUC0-t、MRT0-t分别为(1.25±0.84)h、(943.79±39.16)h/(mg·L)、(0.91±0.05)h。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柴胡皂苷C血药浓度定量分析方法,并能满足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鼠口服川芎和通脉方后阿魏酸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大鼠灌服川芎提取物和通脉方后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Wistar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川芎提取物和通脉方(相当于阿魏酸单体9.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用3P97药动学软件对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开放一室模型,川芎提取物和通脉方中阿魏酸Ke分别为(0.015±0.002),(0.008±0.001)min,t1/2(Ke)分别为(46.850±5.414),(87.033±11.025)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UC分别为(328.440±115.461),(625.718±139.798)μg.min-1.mL-1,CL/F(s)分别为(0.032±0.013),(0.015±0.004)L.kg-1.min-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葛根与川芎配伍使用,可以降低阿魏酸的消除速率,延长其体内作用时间和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0,(10)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中连翘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SD系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连翘苷的血药浓度,应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连翘苷在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0.44±0.06)h、t1/2(β)(2.77±0.36)h、V1(0.09±0.01)L/kg、CL(0.09±0.007)L/(h.kg)、AUC0~t(5.56±0.47)mg.h/L、AUC0~∞(6.44±0.53)mg.h/L。结论:连翘苷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特点为分布快、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7.
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的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给药当归芍药散后体内的入血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以HPLC-DAD-MSn分析含药血清中药物成分,并建立主要入血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以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血清中检测到7个原型成分和1个代谢产物,并对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藁本内酯进行了测定。方法学考察了线性范围(0.025-5.60μg·ml-1)、定量限(0.022-0.18μ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0.1%)、准确度(92.5%-111.5%)和回收率(>80%)。结论:芍药苷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为当归芍药散主要的入血成分。对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中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一次性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体内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情况。用3P87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从灌胃大鼠血清中检测到阿魏酸的药动学参数为:α(0.203 62±0.054 53)m in-1,-β(0.003 08±0.000 53)m in-1,Tpeak(8.559 90±0.523 63)m in-1,Cm ax(188.293 64±21.257 63)ng.m-l1,AUC(7 831.388 7±1 236.556 3)ng.m-l1.m in。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1)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1(30 mg/kg),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给药后,ilexsaponin A1在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3.542min,t1/(2β)=17.636 min,CL=0.02 L.min-1.kg-1,AUC(0→)t=1096 mg.min.L-1,tmax=5 min,Cmax=52.972 mg.L-1。结论该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ilexsaponin A1的检测及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静脉给药后,ilexsaponin A1在大鼠体内分布和消除迅速。  相似文献   

10.
戴冰  肖子曾  梅君  冷旺  李兴丰  赵婧  廖建萍  彭柳 《中成药》2010,32(10):1692-169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归方程:Y=1.0921X+27.064,r=0.9991,线性范围为26~420ng;平均回收率为94.20%,RSD=4.01%;样品24h内稳定,RSD=0.55%。大鼠灌胃后,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Ka、Ke、t1/2Ka、t1/2Ke、Tpeak、Cmax、AUC分别为0.0085/min、0.025/min、27.95min、81.23min、65.59min,6970.40ng/mL,1429620.62ng/(mL·min)。结论:首次建立了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探讨四逆汤抗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艳  杨成梯  吴伟康  赵丹洋 《中成药》2003,25(5):386-389
目的:从整体初步探讨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抗失血性休克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机制。方法:复制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休克模型组;休克 生理盐水复苏组;休克 四逆汤复苏组。监测各组血压变化。测定休克前、休克lh、复苏后lh、复苏后3h血浆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的含量,各组观察结束后血浆乳酸、NO(一氧化氮)含量。结果:四逆汤组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复苏3h后,血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明显降低(P<0.01),乳酸含量也显著下降(P<0.01)、血中NO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平均动脉血压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四逆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体内乳酸的堆积,升高NO,改善机体微循环,维持机体复苏后的血压,理论了减轻了由于休克后缺血缺氧、体内乳酸的堆积、微循环功能障碍造成的不可逆性的休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组方配伍对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四逆汤、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干姜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附子单煎液、干姜单煎液、甘草单煎液对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附子甘草组、附子干姜组、附子组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P0.01)、减少心肌MDA、乳酸释放(P0.05、0.01)、降低血清LDH、CK、AST水平(P0.05、0.01);四逆汤组、附子干姜组能提高心肌SOD活性(P0.05);四逆汤组能显著提高心肌GSH-Px活性(P0.01);四逆汤组在心肌LDH水平上低于附子组(P0.05)。结论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程度依次为四逆汤组附子干姜组附子甘草组附子组,从药效的角度揭示了四逆汤配伍的科学性,体现了四逆汤遣方用药之精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制剂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血药浓度。结果: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时过程符合一至模型,七味药合剂与两味药合剂的Cmax分别为2.23、2.52μg·mL-1,tmax分别为0.40h、0.80h。结论:所建立的RP-HPLC方法灵敏、准确、精密,本法为含有阿魏酸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逆汤不同提取液对甲减阳虚证大鼠模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探讨四逆汤发挥助阳作用的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灌胃丙基硫氧嘧啶溶液法造模,用四逆汤不同提取液对此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摘取生殖器官,测其质量指数并作病理切片,同时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四逆汤不同提取液可以对抗大鼠模型睾丸、前列腺质量指数的增加,减轻其病理损伤,且明显提高性激素睾酮水平,四逆汤醇提液疗效显著。结论:四逆汤可改善阳虚证大鼠生殖器官质量指数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折算剂量四逆汤对放血致低血压状态大鼠的升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四逆汤进行习惯认为的“1两=3g”,和预期研究的目标折算标准、即推定的“1两=13.8g”,进行不同折算剂量的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多导生理仪观察放血致低血压状态大鼠血压、心率改变及不同折算剂量四逆汤的影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放、止血后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血压下降;给药后2h,四逆汤给药组放血致低血压状态大鼠血压升高,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升压效果明显;放、止血后模型组、各给药组心率减慢;给药后2h,四逆汤大剂量对于放血致低血压状态大鼠有明显的加强心肌收缩,提高心率作用。结论与按照习惯认为的“1两=3g”折算的四逆汤小剂量组比较,按照“1两=13.8g”折算的四逆汤大剂量能够升高放血致低血压大鼠血压,提高心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四逆汤配方颗粒及其传统饮片煎剂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和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 2O 2诱导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四逆汤配方颗粒及饮片煎剂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MDA)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建立离体SD大鼠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I/R期间四逆汤配方颗粒及饮片煎剂干预对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和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影响。结果:2.5、5.0 g·L-1四逆汤配方颗粒和2.5、5.0 g·L-1四逆汤饮片煎剂预处理均显著提高H 2O 2诱导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1,P<0.05)。与H 2O 2组相比,2.5、5.0 g·L-1四逆汤配方颗粒和饮片煎剂均降低氧化损伤细胞内ROS水平(P<0.05,P<0.01)、MDA含量(P<0.01)以及LDH释放率(P<0.01),相同浓度下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四逆汤配方颗粒和饮片在0.5、2.0、4.0 g·L-1剂量下均可改善I/R所致的LVEDP、HR和±dp/dtmax变化,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四逆汤配方颗粒及其饮片煎剂对心肌细胞缺氧和心脏I/R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药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超微四逆汤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微四逆汤对大鼠灌胃给药的长期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长期毒性试验方法观察超微四逆汤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结果:给药12周和停药2周,超微四逆汤对大鼠动物行为、活动、毛色、大小便、饮食、饮水无明显影响,眼、鼻、口腔无异常分泌物出现;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对血液生化学指标亦无明显影响。结论:超微四逆汤及传统饮片四逆汤均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洪  钟凌云  邓延文  童恒力  陈浩  王硕  卢兴美 《中草药》2023,54(5):1397-1410
目的 比较生附片、淡附片、阴附片、阳附片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四逆汤化学成分以及毒性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分别以阴附片、阳附片、生附片、淡附片制备单味药以及四逆汤汤剂,经UPLC法检测汤剂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6-姜酚含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4种四逆汤进行分类分析,再经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比较4种附子炮制品四逆汤毒性差异。结果 4种四逆汤中成分含量以及毒性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生附片四逆汤>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淡附片四逆汤;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制备四逆汤中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章津铭  傅超美  闫莉  张慧敏 《中成药》2012,34(4):673-678
目的 比较并评价四逆汤的传统制备法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所载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测定并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四逆汤中甘草酸、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6-姜辣素的含有量及干膏量.甘草酸色谱柱为Kros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 μm),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65∶35,含0.5%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DDA)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05%三乙胺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 nm;6-姜辣素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按传统方法制备四逆汤含甘草酸、6-姜辣素的量和干膏量分别是按中国药典方法制备四逆汤的3.6倍、1.7倍和5倍,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有量总和相近.结论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初步揭示四逆汤的传统制备方法与中国药典方法相比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