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关节内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针刺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关节内阻滞治疗;对照组38例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 37%,不良反应发生率10. 53%,对照组总有效率81. 58%,不良反应发生率15. 7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Lysholm评分均升高(P 0. 05),VAS评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关节内阻滞治疗KOA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关节疼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百日咳鲍特菌和呼吸道病毒共感染患儿与百日咳鲍特菌单纯感染患儿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特征的差异。 方法采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为百日咳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共42份,利用自动巢式多重PCR系统对42份标本定性检测百日咳鲍特菌及其他17种呼吸道病毒,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检测结果和病例资料,按照病原体检出结果分为百日咳鲍特菌单检出组(简称单检出组)和百日咳鲍特菌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共检出组(简称共检出组)。 结果42份标本中百日咳鲍特菌单检出16份(38.10%,16/42),百日咳鲍特菌伴1种及以上呼吸道病毒共检出26例(61.90%,26/42);呼吸道病毒共计检出32例次,其中以人鼻病毒检出为主,共16例次(50%,16/32),呼吸道合胞病毒6例次(18.75%,6/32),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各检出4例次(12.50%,4/32),甲型流感病毒检出2例次(6.25%,6/32)。共检出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较单检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45,P = 0.661),而共检出组患儿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 =-2.913,P = 0.019);与单检出组患儿影像学改变相比,共检出患儿影像学改变以肺炎为主(15/26、57.69% vs. 2/16、12.50%,P = 0.010)。共检出组患儿最高体温更高(t =-3.348、P = 0.030)、咳嗽持续时间(t =-3.141,P = 0.005)和咳嗽加重期更长(t =-4.748、P < 0.001),同单检出组患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共检出组患儿住院时间(t =-4.123、P < 0.001)与抗菌疗程(t =-4.292、P < 0.001)均长于单检出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较于百日咳鲍特菌单检出的患儿,伴有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的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恢复时间更长。在百日咳尤其是症状较重的百日咳患儿救治过程中需注意同时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中学生视力及屈光不良有关的生活习惯行为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辖区两所中学纳入调查,共调查了1 430例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测及问卷调查,根据视力和电脑验光的检查结果来分析影响上海徐汇区中学生视力不良的相关危险行为。结果:上海徐汇区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4.0%,轻度视力不良6.8%,中度视力不良22.0%,重度视力不良55.2%。屈光球镜值异常检出率82.7%,轻度近视48.0%,中重度近视34.7%。屈光柱镜值(散光)异常检出率82.2%,其中低度散光51.2%,高度散光31.0%。经过卡方检验和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视力检查结果和电脑验光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单因素分析中,教室开灯、父母近视、性别、年级、睡眠时间、1周喝含糖饮料、每天坐着的时间、因学习减少运动时间、籍贯、每天吃鸡蛋数,近距离用眼多长时间休息、近1年生病休假、在家看书用灯、课间休息场所、走路看书或者电子屏幕、阳光直射看书或者看电子屏幕是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性别、年级、每天吃蔬菜次数、教室灯、每周体育课、父母近视、籍贯、民族、课间休息场所是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检出率高,学生的生活习惯及某些用眼习惯可能是学生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 T-1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MMSE、ADL评分评价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效果,并监测2组治疗前后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降低血管性痴呆患者ET-1水平,促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艰难类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艰难类梭菌拥有多种表面蛋白,可参与菌体的黏附定植,影响细菌生物代谢,并调节毒素表达,对艰难类梭菌感染致病至关重要。基于艰难类梭菌表面蛋白的研究,对开发艰难类梭菌感染防治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探讨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患者共691例(其中男性417例,女性274例),年龄范围13~90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观察对象测量诊室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和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等指标,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体重指数<24为正常体重组;24≤体重指数<28为超重组;体重指数≥28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患者24小时和白天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小时、白天和夜间心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此外,血压负荷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和血压负荷有较密切的关系;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肥胖组患者的血压最高、心率最快;动态血压提供的数据信息量大,结论更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胸、腰和骶段脊椎管内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世界范围内SCI的发病率为每年10.4/106~83/106~([2-3])。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3.1/106~52.2/106,发展中国家为12.7/106~29.7/106~([4])。我国SCI发病率为14.6/106~61.6/106~([5])。随着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为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高发性恶性肿瘤[1]。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CRC的诊治模式已从单纯的手术切除转变为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为辅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1]。近年来,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我国逐渐开展,在部分疾病的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已积累一定经验,本文就MDT模式的特征及其在CRC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