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对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1例慢粒急粒变)的48例次骨髓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发现18例完全缓解患者11例骨髓活检有残存幼稚细胞。提示对这些患者必须继续定期化疗;化疗后间质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缓解率明显高于间质无改变患者(P<0.05);骨髓活检和涂片中细胞增生程度基本一致;在完全缓解的18例中13例骨髓活检标本脂肪再度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及意义。方法60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均经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学证实为乳腺癌,并作免疫组化行ER、PR、cerb—B2、P53、Topo~Ⅱ检测,新辅助化疗采用FEC常规化疗方案,完成4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术后标本进行常规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总有效率(RR)为91.66%(55/60),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为28.33%(17/60),临床部分缓解率(cPR)为63.33%(38/60),无变化(NC)8.33%(5/60),无疾病进展患者。其中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23.33%(14/60),行保乳手术16例,保乳率为26.67%(16/60)。与术前病理活检标本比较,新辅助化疗后瘤体缩小变软、甚至消失,肿瘤细胞退变坏死,化疗后乳腺癌标本间质水肿、间质增生胶原化明显,癌旁乳腺组织部分导管上皮可呈轻-中度异型性;淋巴结无论有无转移均可见结构改变,转移淋巴结内可见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免疫组织化学未见ER、PR表达变化,cerb—B2、P53、Topo-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EC新辅助化疗使多数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提高手术率并增加了保乳机会,在术后辅助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62-36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法,获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标本,分析153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与涂片,对骨髓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及浆细胞增殖模式、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以及其对MM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骨髓瘤细胞浸润度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以间质型、结节间质型较多见,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以幼稚浆细胞型为主。结论:骨髓活检能准确地反映浆细胞增殖模式,能较涂片更好地反映骨髓增生度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对MM诊断的敏感性较骨髓涂片高;而骨髓涂片浆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与骨髓涂片能够提高MM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对MM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IA)病人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数量的改变与肾功能[主要以血清肌酐浓度(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SCC)来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22例DIA病人活检标本肾小球足细胞面积与数量的改变作形态定量测定;5例因镜下血尿而作肾活检,但电镜观察排除其他肾病的标本作为阴性对照(NC)。测定参数:足细胞面积,足细胞面积与肾小球面积,肾小球单位面积足细胞数量,肾小球平均面积,系膜面积与肾小球面积比,肾皮质间质面积比。结果 DIA病人肾小球足细胞与数量的定量改变与SCC及肾波质间质面积比显著相关,而对照组无这种关系。结论 DIA病人,肾小球足细胞面积与增加与肾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足细胞相对面积及相对数量的减少与血清肌酐浓度的升高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说明在DIA病人,不仅肾小球系膜面积的增加与病程的进展密切相关,而且足细胞的损伤和丢失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并讨论转化前后骨髓MRI表现的改变。方法对我院1例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转变前后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同步进行髂骨骨髓的MRI检查;使用标准IDA、HA、MA、ACLA等方案序贯治疗,并随访至今。结果在患者处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阶段时,髂骨骨髓在MRI上表现为T1WI及T2WI上的片状低信号;而在转化后相同部位骨髓在MRI上表现为T1WI片状低信号,T2WI上散在高信号。该患者(染色体检测提示核型正常)经序贯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至今。结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在MRI上骨髓表现有明显的改变;核型正常的由骨髓纤维化转变的M7经合理序贯化疗后仍能达到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133a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ML初诊患者及25例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患者和22例骨髓象正常的发热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有核细胞,抽提总RNA,以U6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茎环RT-PCR检测并比较AML、ALL及骨髓象正常的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同时比较miR-133a在AML常见亚型及化疗缓解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33a在AML初诊患者骨髓中相对表达量(N=2-△Ct)明显高于ALL和非白血病患者(P<0.05);M3、M4及M5三种常见AML类型中,M5患者的骨髓标本miR-133a表达明显高于M3患者(P<0.05);AML化疗完全缓解后骨髓有核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133a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发展进程,其骨髓表达水平可为化疗敏感性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骨髓活检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68例CML患者骨髓片观察结果。结果 :CML患者骨髓片中粒系、巨核系、间质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骨髓活检对CML诊断、分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Flt3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Flt3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阐明Flt3的表达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与骨髓标本Flt3的表达作对照,确定检测外周血Flt3对白血病基因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分析34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及部分骨髓标本Flt3的表达。结果 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16例阳性(84.2%),其中6例强阳性,1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M3患者Flt3表达阳性;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3例阳性(50%);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例(1例慢性期,1例急变期)阳性;2例骨髓异常综合征中1例阳性;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均阳性。7例骨髓与外周血配对标本中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0例正常人表达均阴性。结论 外周血可以替代骨髓作为检测Flt3表达;急非淋患者Flt3表达强弱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P〈0.05);Flt3表达可作为白血病基因诊断及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检测RIL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甲基化水平,观察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关系.方法 以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及16例首次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RI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并以2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5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3.3%;20例对照组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0;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标本中,7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63.6%,甲基化平均值(22.8%±8.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23.0±8.9)%,而初诊时11例中1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90.9%,甲基化平均值(51.2±18.3)%,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5.8±13.6)%;16例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标本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0,甲基化平均值(12.6±2.3)%,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平均值(1.2±0.9)%,而初诊时16例中13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1.2%,甲基化平均值(45.9±23.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7.7±14.3)%.结论 RIL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普遍存在;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缓解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96例Sjoegren氏综合征患者唇腺活检标本的病理学改变,根据炎细胞的浸润程度和类型,腺泡的破坏,导管及间质的改变等,将病变分为急性活动期,慢性静止期,慢性进展期,并提出了病理诊断标准,认为该分期方法对判断病变的进程程度和状态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Q Pu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8):431-3, 30
The findings of serial observation on 128 bone marrow biopsies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remission-induction chemotherapy from 12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suggest that chemotherapy gave rise to various histologic changes, including hypoplasia, oedematous marrow stroma with widely dilated sinuses and large unilocular fat cells, ('structured fat') developed from multilocular preadipocyte. Early regenerating hemopoietic foci of erythroid, granulocytic and megakaryocytic cells were almost exclusively in the areas of structured fat. Our data showed that fat cell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mopoietic regeneration. and that chemotherapy does not eradicate leukemic cells even in those cases with clinically complete remission. If biopsy specimen showed 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s, (ALIP) It would indicate that complete remission is not reached. and the Patients must receive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until 'ALIP' clusters disappear.  相似文献   

12.
分析124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骨髓象表现及其对缓解期的影响。所用参数为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早幼粒(幼单、幼淋)细胞、有核红细胞、中幼粒细胞以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另有6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完全缓解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的DNA含量,以期发现残存白血病细胞及异常DNA含量的预后意义。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对缓解期的长短无明显影响。要延长缓解期,坚持缓解后治疗(巩固、维持和强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小板(platelet,PLT)数量变化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诱导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初诊患者49例,再诱导9例)在接受化疗后PLT水平的动态变化。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作为评估患者完全缓解的依据。分析PLT数量在化疗后回升的时间及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完全缓解的相关性。结果在骨髓恢复早期,38例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3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20×10^9/L;而20例未达到完全缓解患者中,仅3例PLT〉20×10^9/L(P〈0.05);其中,1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50×10^9/L,未达完全缓解组均未〉50×10^9/L(P〈0.05)。通过动态监测化疗前后PLT的变化,在骨髓功能恢复早期以及完全恢复期,完全缓解组38例患者的PLT计数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20例患者的PLT计数(P〈0.05)。结论PLT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功能恢复和完全缓解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R啨sum啨   Objectif D啨tecterparcytom啨triedefluxler啨sidumorbideminimal(RMM)chezlesenfantsatteintsdeB LLAet啨valuersasignificationclinique . M啨thodes  5 8enfantsatte  相似文献   

15.
张乐萍  殷慧君 《北京医学》1996,18(3):155-157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拉增T细胞受体基因检测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28例初治的B前体细胞白血病中有21例检出TCR-δ基因克隆重排带,检出率迷75%。18例缓解6个月以上PR仍阳性者接受大剂量化疗,15例化疗后PCR转阴者随访8-30个月仍处持续缓解状态,3例PCR未能转阴者中2例最终复发,另1例在此次化疗前已有半年未行化疗,本化疗后PCR未阴转,继续化疗并随访一年,现PCR转阴并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液肿瘤病人应用细胞毒药物后其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血液肿瘤病人的骨髓涂片,共58例。对骨髓涂片进行瑞氏染色,低倍镜下观察骨髓片,判断其增生程度,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及有无异常细胞。结果58例病人应用细胞毒药物后,52例(89.66%)骨髓细胞中一系或多系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其中红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36例(62.07%),粒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49例(84.48%),巨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22例(37.93%),6例(10.34%)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58例中,血液学达完全缓解39例(67.24%),部分缓解12例(20.69%),未缓解7例(12.07%),其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病人细胞形态均可见一系或多系发生改变,未缓解的病人中仅1例检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论血液肿瘤病人应用细胞毒药物后,可通过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和改变,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对于血液肿瘤病人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3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DICKE法体外培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were studied with Dicke's soft agar marrow culture to identify leukemic colony forming units. Eighteen of them had leukemic colony formation, in those patients, the average survival period was shorter (65d), and none of them achieved remission after chemotherapy. The remaining thirteen patients had no colony formation and had a longer survival period of 119.8 d. In the latter group four out of six who had undergone more than two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went into complete remission. Our study showed that patients who had leukemic colony formation had a worse prognosis than those who had no leukemic colony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A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和8例正常的骨髓细胞作对照组,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骨髓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急性白血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AL病人骨髓细胞SurvivinmRNA阳性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5%(P<0.05);Survivin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65.0%(26/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5%(1/8)(P<0.05),骨髓细胞Survivin表达阴性者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率(CR)为70.0%,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的CR为30.0%(P<0.05)。结论:(1)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阳性表达可能显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不良;(2)Survivin基因表达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抗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Survivin基因可作为靶向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三尖杉醋碱(LD-Harr)与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联合治疗ANLL患者10例。在治疗期间,末梢血液和骨髓中原始细胞减少或消失时,伴有短暂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且在其中见有Auer小体。新鲜分离ANLL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加Harr和Ara-c进行液体培养后,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在其中也见有Auer小体。治疗结果,10例中有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10例白血病C-myC癌基因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发现4例不缓解白血病的C-myC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C-myC总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病人的表达,2例病人临床及骨髓象已达缓解,但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及C-myC蛋白总表达量仍维持高水平表达,分别于28天及37天复发。这提示,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是预示白血病复发的更敏感的指标。另外,10例白血病病人的C-myC阳性细胞百分数均较骨髓内幼稚细胞百分数为高,提示一部分形态上看来是正常的细胞,仍有C-myC的表达,这部分细胞很可能是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