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 应用24h 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测仪,分别测定单纯MI 组(39 例),MI 合并T2DM 组(20)例,正常对照组(24 例) HRV 的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反应交感神经张力,高频(HF)反应迷走神经能力,低/高比率(LF/HF)反应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衡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MI 组SDNN、HF 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意义.MI 伴DM 组与对照组比较,HRV 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 显著降低,HF 降低、LF/H F 升高有显著意义.与单纯MI 组比较,SDNN、HF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RV 降低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较单纯心肌梗死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乌梅丸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的变化情况及心率变异性(HRV),记录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HRV各参数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平均正常的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观察组HRV各参数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能减少室性早搏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HRV各参数,对室性早搏和冠心病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红兵  戢秋明 《中医药研究》2013,(11):1320-1321
目的 了解冠心病不同心脏功能状况时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变化特点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并进行规范治疗.对照组按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治疗期为半年.监测治疗前后24 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每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5),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并以心脏彩超探测出心脏射血分数(EF)前后的差异,分析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及其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EF〈50% 患者HRV中的SDNN,SDNN5,PNN50较EF≥50%患者明显降低,并有一定相关性.而SDANN,rMSSD等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麝香保心丸组SDNN5,rMSSD,PNN50较常规治疗组的HRV有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HRV相关指标下降,麝香保心丸通过多种机制能够改善心脏功能,调节自主神经,防止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探讨镇肝熄风汤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疗程2周。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患者心率变异,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V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SDNN、rMSSD、HF较治疗前升高,PNN50、LF、LF/H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升高明显,LF、LH/HF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能改善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吴优  杨健威  张华 《河南中医》2016,(12):2201-220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合并HDCP 25例(Ⅰ组),GDM 25例(Ⅱ组),HDCP 25例(Ⅲ组),正常妊娠孕妇25例(IV组),进行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 gram,DCG)同步监测,分析24 h昼夜血压节律与HRV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1ABPM:昼夜节律Ⅰ组低于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RV:SDNN、SDNNindex、SDANN、RMSSD,Ⅰ组低于I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HRV的改变具有相关性,GDM合并HDCP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在治疗时应注意平稳血压及血糖波动范围,尽可能恢复昼夜血压节律及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以减轻自主神经受损所致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反杓型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血压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超过10%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和非杓型高血压组,每组61例,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HRV时域指标.结果杓型高血压组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非杓型高血压组(P<0.001).杓型高血压组HRV指标24 h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在不同降低程度(SDNN≤50 ms 、100 ms>SDNN>50 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杓型高血压组(P<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更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预示心血管事件中猝死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心脑血管疾病且无各大系统严重疾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 h的心电信号,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指标,包括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 MSSD)和相邻R-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间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结果:观察组患者SDNN、SDANN、r MSSD以及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SDNN、SDANN、r MSSD以及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心率变异指标可以有效的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对监测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9例,用多普勒心脏超声仪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及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根据E/A比值,将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6例)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43例),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HRV时域指标24 h,全部窦性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窦性心动周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窦性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24 h窦性心动周期标准差>50 ms的数量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与心率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定悸复脉汤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加用定悸复脉汤治疗,观察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在室性早搏的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室性心动过速两组疗效相当(P 0.05),治疗后,两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每分钟一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RMSSD)、Pnn50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RV)各参数改善程度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定悸复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0.
卢义琼  李华波 《中成药》2012,34(2):209-211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43例DCM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ACEI等);实验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8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RV及QTd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SDNN、SDANN、rMSSD、PNN50、QTd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DCM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心率变异性(HRV),从而了解哮喘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分别对32例非急性期哮喘患儿(其中轻度哮喘20,中度7例,重度5例)和20例健康正常儿童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组儿童的HRV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比较.结果:HRV中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主要指标低频(LF)、24h每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和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SDNN),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1、P<0.05);而反映迷走神经张力指标的高频(HF)、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一定时间内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次数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哮喘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反映交感神经张力与迷走神经张力平衡指标的频比LF/HF,哮喘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也显著(P<0.05).结论:非发作期哮喘儿童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于炙甘草汤口服。结果治疗前两组HRV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HRV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RV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HRV各项指标中只有SDNN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HRV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神门穴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处理措施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侧内关、神门电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HRV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HRV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RV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HRV各项指标中只有SDNN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HRV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测定HRV时域分析各项指标(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与5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组SDNN、SDANNI明显低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5),而SDNNI、RMSSD、PNN50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IMT增大,HRV指标降低,其中反映交感神经功能的HRV指标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组在口服相同药物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HRV变化。结果:治疗8星期后,两组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认知因子及总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星期后,两组24 h内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心率的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 h内窦性心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相邻窦性心率R-R间期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百分比(PNN50)及高频成分(HF)均较治疗前增加,低频成分(LF)及低频高频比(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贴压可增强常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HRT),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芪麦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各10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料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及TS与LVEF、LVEDD、SDNN及SDANN的相关性,并把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及芪麦强心汤组,观察治疗半年后HRT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TO、TS、SDNN、SDANN、LVEF及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病例组的HRT与SDNN、SDANN、LVEF和LVEDD明显相关,治疗半年后芪麦强心汤组的HRT显著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HRT。结论:心力衰竭患者HRT减弱,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碎死的指标,芪麦强心汤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HRT。  相似文献   

17.
林婉 《新中医》2016,48(7):5-7
目的:观察益心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睡眠质量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益心补脾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善情况,同时观察2组治疗后HRV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间期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升高HRV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对血液流变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次,1次/d;并口服卡托普利,12.5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 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等BPV指标,并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肾虚血瘀证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2.94%,对照组为81.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41%,对照组为74.1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24 h SSD,24 h DSD,d SSD,d DSD,n SSD和n DSD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n SBP和n DBP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能进一步的降低患者血压,缩小BPV,血压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归脾汤加减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予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差、起立后第30次和第15次心搏时RR间期比值(30/15比值)、乏氏指数,以及24 h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HRV),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总体平均值标准(SDNN)、连续相邻正常窦性心动周期的均方根(RMS SD)、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全部RR间期差50 ms心搏数占该时间内正常心搏数的百分比所占比重(PNN50)。结果2组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各项指标数值均提高(P0.01,P0.05),且治疗组升高呼吸心率差、立卧心率差及30/15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DNN、SDANN、PNN50及治疗组的RMS SD数值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DNN、SDANN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联合归脾汤加减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改善机体症状,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石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0):2366-236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给予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天,美托洛尔12.5mg/次,2次/天;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托洛尔12.5mg/次,2次/天,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h动态心电图时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时域指标均有所升高,研究组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全程每5minRR剑气标准差(SDNN-index)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律变异性,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