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林胜弟  黄智铭 《医学综述》2005,11(11):988-991
对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1968年有人提出了肿瘤产生促血管生成物质的假说。1971年,有人就提出肿瘤转移以及〉1-2mm^3的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肿瘤防治研究是当今医学热点之一。血管生成是促血管生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的众多调节因子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已发现与血管生成有关的因子多达30多种,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称血管渗透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它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效促有丝分裂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有重要意义。VEGF广泛见于肿瘤及非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与其微血管密度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并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这表明VEGF以促进血管形成的方式促进肿瘤生成,尤其在高度血管化肿瘤中。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乙素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肿瘤内血管的生成主要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作用失衡的结果.近年来,对五味子乙素抗肿瘤活性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内血管的生成,进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本文就五味子乙素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廖耀军 《广西医学》2010,32(4):473-475
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促血管生成有助于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已发现20多种促进血管生成有关的因子,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有丝分裂和增殖,从而促进瘤体组织的血管新生而加速肿瘤的生长,它还能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使肿瘤更易于侵人和穿透血管,实现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是指活体组织在已存在的微血管床上牙生出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肿瘤细胞通过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调节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 )是一种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它与肿瘤的关系倍受关注。1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   1971年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的观点 ,认为对于实体瘤而言 ,其生长分为两个阶段 :无血管长入的血管前期和血管期。血管前期的肿瘤组织生长慢 ,且长到 1~ 2mm3 (10 6个细胞 )后便不再在持续 ,只有血管化的肿瘤才能生长到具…  相似文献   

6.
姜翠苹  王德林 《重庆医学》2008,37(24):2851-2853
血管生成是伤口愈合、月经周期、肿瘤、各种缺血性和炎性反应性疾病的重要标志[1,2].血管生成由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用最强.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即通常所称的VEGF)、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IGF)[1].  相似文献   

7.
原癌基因的话化导致基因突变而出现肿瘤细胞的发生,同时各类原癌基因通过各种途径来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的高量表达,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VEGF是肿瘤组织中促血管生成最主要的血管生长因子,目前发现20余种以上生长因子作用于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8.
杜果城  吴诚义 《重庆医学》2005,34(2):296-298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1],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平衡失调的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三氧化二砷(As2O3)正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本文综述VEGF及As2O3对其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1肿瘤血管的生成理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注意到了肿瘤组织中有血管结构[1]。肿瘤本身提供了影响血管生长的环境并产生具有扩散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2-3]。美国外科医生Folkman[4]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于新血管生成的理论,他认为在肿瘤早期,微小的细胞群体可在细胞外空间自由扩散,当实体肿瘤生长超过2 mm时就必须依靠新生的血管来提供  相似文献   

10.
肿瘤淋巴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多个促淋巴管生成因子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透明质酸、果蝇prospero同源转录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肾小球足突细胞膜蛋白、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以及肿瘤胚胎性抗原M2A的单克隆抗体等的发现,有关肿瘤淋巴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目前,肿瘤淋巴转移和淋巴管生成及其机制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该文对近期发现的促淋巴因子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进行简要综述,为恶性肿瘤的检出、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靶点.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是受各种具有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功能蛋白调节的高度协调有序的过程.促血管形成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和一些趋化因子;抗血管生成因子包括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管抑素、血管内皮抑素等.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肿瘤作为"永不愈合的伤口",调节其血管生成的因子往往分泌失衡,从而导致血管生成调控紊乱,血管形态、功能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就肿瘤血管生成相关信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VEGF165和VEGF165b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云艳  欧希龙 《现代医学》2006,34(6):447-450
目前已知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的形成,而血管形成主要是由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调控失衡,促血管生成因子增多所致.促血管生成因子中作用最强且研究最广泛的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根据VEGFmRNA剪接方式不同分为多个变构体,有VEGF121、VEGF145 、VEGF165 、VEGF183、VEGF189 和VEGF206,而VEGF165是体内最多的亚型,其生物活性最强且cDNA扩增丰度最高,故在临床和实验中应用最广.近年来又发现一种内源性剪接变构体,即VEGF165b,它因具有抑制VEGF165介导的血管生成作用[1]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受到关注.作者就VEGF165和VEGF165b的结构、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关键步骤,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癌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新的飞跃。作者就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当细胞或组织缺血、缺氧时,上调低氧诱导因子可以使参与腺苷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最终导致细胞外腺苷水平显著上升;同时,高水平的腺苷通过与细胞膜表达的4种不同腺苷受体亚型结合,可以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或下调抗血管生成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缺血或缺氧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由于在肿瘤快速生长的微环境中缺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新血管的生成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创造重要条件。因此,在腺苷信号通路中,干预腺苷受体可能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一个可行性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5.
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鹏  金一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0,2(3):190-193,F004
肿瘤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多步骤、复杂的过程。近年来 ,国内外已发现许多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 ,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之一。1 VEGF的结构1 989年 Gospodarowiz和 Fwara等从牛垂体滤泡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一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 ,命名为VEGF。VEGF是由两条 2 3k D单链组成的蛋白产物 ,分子量为 34~ 4 5k D,序列高度保…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1,2 ] 。肿瘤血管形成不仅为肿瘤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生长基质 ,而且为肿瘤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因此 ,研究肿瘤血管形成的调控机制 ,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细胞可通过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调节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目前已分离和纯化了 2 0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和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作为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1 VEGF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也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的生长、发展和转移如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的形成受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调节.许多实验研究表明,血管形成是血管生成因子上调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下调作用的结果[1].目前发现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血管生长因子中与乳腺癌关系最密切的是VEGF和PDGF,本文就VEGF、PDGF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4):377-377
正常组织血管生成是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间的复杂平衡,而在肿瘤中,该平衡向促进因子一端的偏移,导致病理性血管生成及肿瘤血管的不规则生长。  相似文献   

19.
1971年 ,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与扩散依赖于血管生成的观点 ,2 0世纪 80年代逐渐分离与纯化出血管生成因子 (包括刺激和抑制因子 ) ,至今肿瘤内血管形成已成为评价肿瘤的新参数 ,反映肿瘤血管生成能力的指标微血管密度 (microves seldensity ,MVD)成为恶性肿瘤的新的预后指标和新的抗肿瘤治疗的依据。近年来 ,随着对血管生成因子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已较成熟 ,研究方向也转向临床应用。血管生成因子有多种 ,其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为最主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 ,其诱导肿瘤血管形成最强、特异性最高。有关乳腺癌血管生成研究的报道集中…  相似文献   

20.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在结构上进化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为正常胚胎发育、组织稳态调控以及成体组织中的干细胞维持所必需的,并调控许多细胞生物过程。已有研究证实,异常表达的Notch信号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且Notch的配体Dll4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一个负反馈的调节作用。常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阻止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内皮细胞(如抗VEGF治疗),但阻断Dll4-Notch信号通路可显著增加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功能缺陷血管的过多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虽然Dll4-Notch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还处在早期阶段,但已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且为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