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中医风湿证候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研究,阐明风湿证候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LN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81例经肾穿刺确诊为LN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湿组和非风湿组,分析中医风湿证候与肾脏病理活动性病变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风湿组Ⅳ型LN明显高于非风湿组(52.17%vs 22.85%,P0.05),且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数(activity index,A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积分风湿组高于非风湿组(P0.05);AI10分的病例风湿组明显多于非风湿组,尤其在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活动性病理表现方面风湿组更为明显,但两组在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分布和慢性化指数(chronic index,CI)方面无明显差异。风湿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积分高于非风湿组[(15.16±5.43)vs(9.15±4.69),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非风湿组[(80.79±36.38)vs(102.66±39.89),P0.05];风湿组胸膜炎、低补体血症、大量蛋白尿和白细胞尿发生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风湿组,在体液免疫及抗核抗体谱分布上两组未见明显差异。肾脏AI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积分及SLEDAI成正相关性,与eGFR成负相关性,与C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N风湿证候与肾脏病理活动性表现密切相关,此类患者也具有更高的临床活动表现,表明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可能是LN风湿证候"证"本质的物质基础,提示临床上应重视风湿证候的辨识并加以及时有效地进行祛风除湿治疗。  相似文献   

2.
肾脏病理在判断小儿狼疮性肾炎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肾脏病理在预测小儿狼疮性肾炎(LN)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LN的42例患儿进行肾活检,并予病理分型和活动性指数(AI)及慢性指数(CI)评分。对AI及CI分值分别以预后好和预后差行单元回归分析。结果:Ⅱ型10例(24%),Ⅲ型5例(12%),Ⅳ型24例(57%),Ⅴ型3例(7%);发生肾衰竭14例(33%),其中Ⅳ型12例(86%),Ⅱ型和Ⅲ型各1例。预后好组AI=1.54±2.03,CI=0.67±0.47;预后差组AI=7.17±0.85,CI=3.33±2.99;单因素回归计算AI与预后的关系:Y=1.11-0.129_x,r=-0.857.857,P<0.01,有显著性差异;CI与预后的关系:Y=0.766-0.108_x,r=-0.805,P<0.01,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肾活检并进行AI和CI评分予评估小儿LN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分值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间质血管病变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51例,根据光镜下有无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点。结果 51例患者中男性9例(17.6%),女性42例(82.4%),平均年龄(33.9±11.0)岁,平均发病年龄(31.3±11.3)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23(0.5~156)个月,LN病程3(0.1~144)个月。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血管病变组慢性肾衰竭比例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贫血更明显(P=0.003),血清肌酐更高(P=0.003),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较高(P=0.047);肾活检见白金耳比例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肾间质浸润细胞评分(P=0.037)及慢性病变评分(P=0.037)、肾组织慢性指数(P=0.014)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结论有肾间质血管病变的LN患者肾脏损害较重,肾活检见狼疮活动性较高,同时慢性病变亦较重,远期肾脏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阳性的狼疮肾炎(L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4至2011年我院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81例L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nuA,分为阳性组(n=76)和阴性组(n=405),比较两组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阳性组男15例,女61例,男性占19.74%,年龄(27.99±10.88)岁.阴性组男45例,女360例,男性占11.11%,年龄(31.15±12.15)岁.阳性组发病年龄早且男性多见(P<0.05);口腔溃疡、发热、贫血、低补体血症发生率、dsDNA抗体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Ⅳ型)比例及病理活动指数(AI)评分均显著高于阴性组(均P< 0.05);其他病理类型比例、慢性指数(CI)评分、SLEDA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uA阳性的LN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作为增生性狼疮肾炎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L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合并高尿酸血症LN患者的基线肌酐、尿素氮、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患者,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补体C3、高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明显较正常尿酸组低,病理方面,高尿酸组患者的系膜增生和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程度、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高于正常尿酸组患者(P 0.05); 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肾脏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肌酐是L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酸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高尿酸血症的L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更重,尿酸是LN患者肾脏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及病理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明确肾脏损害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2例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N患者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最重,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降低在Ⅳ型多见.(2)血脂、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与肾脏损害明显相关(P<0.01).(3)肾脏损害指标升高时,免疫复合物C1q、C3、EM沉积均达90%以上;肾脏损害指标与AI、CI及其病理参数明显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抗ds-DNA抗体、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均为提示肾脏损害程度的血清学指标.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最重,并且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水平与肾脏的病理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7.
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系统性血管炎(AASV)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将近5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AASV且肾活检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球蛋白≥++)的患者与同期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者8例(IgM沉积5例,IgA沉积2例,IgG沉积1例),肾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者32例。2组在性别、年龄、ANCA类型、起病至肾活检的时间、临床表现以及短期肾脏存活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仅前组患者在有前驱感染方面显著多于后组(P<0.05)。结论 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ASV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与普通的AASV基本一致,应引起高度重视,而需要针对AASV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非大量蛋白尿(24h蛋白尿3. 5 g)狼疮肾炎(LN)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LN并且起始24h蛋白尿3. 5 g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肾活检时相关临床信息,并行规律随访。对所有患者肾活检时的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阅片,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评分,根据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分为病理轻组和病理重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缓解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非大量蛋白尿LN患者肾脏病理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5例非大量蛋白尿LN患者,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32. 4±1. 1)岁,其中有随访者共79人。肾脏病理轻组43例,肾脏病理重组52例,病理轻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IgA水平均高于病理重组(P 0. 05),而血氯水平显著低于病理重组(P 0. 05)。随访结果显示,病理轻组患者的远期(大于6个月)累积完全缓解率大于病理重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1. 219,95%CI:1. 043~1. 425,P 0. 05)、SLEDAI-2K评分(OR=1. 202,95%CI:1. 025~1. 411,P 0. 05)、起始蛋白尿定量(OR=3. 793,95%CI:1. 058~13. 595,P 0. 05)、血清IgA水平(OR=0. 222,95%CI:0. 063~0. 781,P 0. 05)是肾脏病理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龄、高SLEDAI-2K评分、高起始蛋白尿定量和低血清IgA水平可能与非大量蛋白尿LN患者的肾脏病理较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型及预后。 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9年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肾活检、病理诊断为TMA的SLE病例,根据病理上免疫复合物的多寡进一步分为富免疫沉积型TMA(35例)和寡免疫沉积型TMA(25例)。回顾性分析TMA总体和2种亚型各自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点。 结果 (1)LN中TMA的发生率为9.2%(62例/675例);表现为严重高血压、血肌酐明显升高、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预后差,死亡及终末期肾病发生率25.0%,病死率13.6%。(2)LN伴TMA血管病变根据病理上免疫复合物的多寡可分为2个亚型即富免疫沉积型和寡免疫沉积型,富免疫沉积型临床和病理表现更活跃,但对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优于寡免疫沉积型,二者出现死亡及终末期肾病的比例分别为8.8%和32.0%。 结论 TMA在LN中并不罕见,该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LN伴TMA可能存在富免疫和寡免疫沉积2种亚型,进行这种分型的意义在于二者的预后明显不同,寡免疫沉积型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免疫学异常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260例LN患者,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DS分型方案,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260例LN患者肾外脏器损害临床表现中,发热症状最常见,共157例;合并高血压者63例,血肌酐升高者75例。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常见,96例,Ⅰ型9例,Ⅱ型81例,Ⅲ型21例,Ⅴ型21例,Ⅴ+Ⅳ型12例,Ⅴ﹢Ⅲ型20例。高血压主要出现在Ⅳ型(P<0.05),水肿主要出现在Ⅳ型、Ⅴ+Ⅳ型、Ⅴ型,Ⅳ型浆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Ⅱ型、Ⅲ型AI、CI、TL评分低,Ⅳ型、Ⅴ+ⅣAI、CI、TL评分高,此二型是活动性、慢性化程度最高、临床表现最突出,预后最差。患者SLEDAI评分>9分,各病理类型之间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N病理类型以Ⅳ型为主,Ⅱ型肾外表现较为突出,以发热、关节痛、皮肤损害多见,LN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index(CI)评分指导T1期肾肿瘤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T1期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依据动态增强CT影像测量肿瘤直径(d)、肿瘤中心至肾脏纵轴距离(x)、肿瘤中心至肾脏中心层面距离(y),并进行CI评分,研究CI评分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按CI评分,在122例肾肿瘤患者中,低度(CI2.5)、中度(1.6CI≤2.5)、高度(CI≤1.5)复杂组分别为:32例、52例、38例。根治性肾切除术(RN)与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各行45例、77例,其中NSS在各组中分别为:29例(90.6%)、33例(63.5%)、15例(39.5%),卡方检验示CI评分分级与手术方式显著相关(χ2=19.53,P0.01);组间比较发现低度与中度复杂组,低度与高度复杂组间手术方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NSS术中,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各45例、32例,其中LPN在低、中、高度复杂组分别为21例(72.4%)、20例(60.6%)、4例(26.7%),卡方检验示CI评分分级与NSS手术方式相关(χ2=8.63,P0.05);组间比较发现低度与高度复杂组手术方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I测量数据中,d、x、y值与肿瘤复杂程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0.409、-0.392,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值与肿瘤复杂程度相关性最强。结论:CI肾脏肿瘤评分系统能够全面描述肿瘤解剖学特点,充分评估手术复杂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狼疮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ET(以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为标志)在20例LN、8例微小病变(MCD)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的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检测相应部位B淋巴细胞(CD19标志)的浸润.分析LN患者肾组织活动指数和慢性指数评分,以及它们与NET的关系.结果 LN患者肾小球中NET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MCD组(1.056±0.985比0±0、0±0,均P<0.01).在中、重度增生的系膜细胞、细胞新月体、有炎性细胞浸润的肾小管间质,NET表达显著上调;系膜细胞中、重度增生肾小球的NET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肾小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的平均NET阳性细胞数与LN病理活性指数呈正相关(r=0.620,P=0.004);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492,P=0.027);与肾小管中NET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58,P=0.011).肾间质NET阳性细胞数与肾间质阳性B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0.573,P=0.008);与LN病理慢性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02).结论 NET在LN患者肾组织广泛表达,肾小球中浸润的NET可能参与了LN患者肾组织的活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48例)和无效组(50例),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SLE病程、LN病程),临床表现(面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血管炎、皮肤紫癫、雷诺征、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痛、浆膜腔积液、脱发、外周神经炎、淋巴结炎、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白蛋白、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SSA,SSB,抗核糖体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病理学指标(袢坏死、白金耳、袢血栓、球形硬化比例、节段硬化比例、新月体比例、纤维性比例、间质急性病变、间质慢性病变、间质细胞浸润、膜性病变等),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各个方面分析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筛选影响Ⅳ型LN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独立风险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的Ⅳ型LN患者共198例,无效组50例(占25.25%),有效组148例(占74.75%),2组诱导期治疗方案(单用激素,激素分别联合环磷酰胺、雷酚酸酯、FK506、环孢霉素A等)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探究在常用治疗方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下影响其疗效的风险因素发现,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光过敏、肾功能异常、中等量蛋白尿、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比例、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慢性化指数(chronicity index,CI)、肾间质慢性化程度、肾间质细胞浸润程度及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on inflammatory necrotizing vasculopathy,NNV)比例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肾功能异常、肾间质慢性化病变及间质细胞浸润的患者治疗无效率更高。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起病时肾功能异常是LN临床疗效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对于常规诱导方案治疗的Ⅳ型LN,起病时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临床疗效差,同时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及伴有肾间质慢性化病变、间质细胞浸润、NNV可能也是LN治疗反应较差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L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ANCA检测结果,按。肾脏病变活动性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尿蛋白含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血浆ANCA阳性率为37.5%,肾组织ANCA阳性率为42.5%,两者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但无统计学差异。肾脏活动性病变组的血浆ANCA和肾组织ANCA阳性率均高于肾脏慢性化病变组(P〈0.05,P〈0.01),高尿蛋白组肾组织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尿蛋白组(P〈0.01)。结论ANCA可作为判断狼疮性肾炎(LN)肾脏病变及临床活动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22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10例IMN患者,根据治疗6个月内的24 h蛋白尿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无效组,分析各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结果:病程长、合并危险因素多、肾小球滤过率低、肾脏病理提示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疗效相对不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复合物沉积种数为IMN患者疗效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80;95%CI,0.098,0.802;P=0.018)。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的中位缓解时间短于≥4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IMN患者的临床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免疫复合物沉积种类少的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尿酸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脏活检确诊LN的110例病例资料,根据尿酸水平将110例LN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肌酐、尿素氮、尿酸、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NP抗体及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并对患者活动指数、慢性指数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比较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肌酐、尿素氮、高血压发生率等临床指标及活动性指数、慢性化指数等肾病理损伤评分均较正常尿酸组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正常尿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24h尿蛋白定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及抗RNP抗体的阳性率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LN患者的尿酸水平与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分型及肾病理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而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LN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者较尿酸正常者的肾脏损伤更为严重,高尿酸血症是反映LN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49例狼疮性肾炎尿毒症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 (LN)尿毒症的临床特点 ,调查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3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间 49例就诊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首诊为LN尿毒症的临床资料 ,门诊随诊或随访透析治疗及是否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LN尿毒症病人各临床表现发生率及血清学阳性率较非尿毒症LN均明显减少 ;狼疮活动指数也明显低于非尿毒症组病人 (P <0 .0 5 ) ;有半数以上 (2 9例 )入院B超提示双肾尚未缩小 ,其中 18例有肾活检资料 ,与同期随机抽取 46例非尿毒症LN病人比较 ,其肾病理活动性指数 (AI)及慢性化指数 (CI)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5例双肾未缩小者接受了透析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结果 18例能暂时脱离透析一段时间 ,从停透到再次透析平均 (14.7± 34.3)月 ;2 4例单纯透析者 ,无 1例脱离透析治疗 ;单纯透析组死亡率达 45 .8% (11/2 4) ,透析加免疫抑制组为 2 8.0 % (7/2 5 ) ;死亡原因中感染占 44 .4% (8/18) ,透析不充分占 2 2 .2 %(4 /18) ,狼疮活动占 16 .7% (3/18) ,心血管并发症达 11.1% (2 /18) ,营养不良及全身衰竭 5 .6 % (1/18)。结论 :LN尿毒症病人 ,临床狼疮活动不明显 ,但其中双肾未缩小者的肾脏病理AI及CI分布与非尿毒症LN病人并无显著性差别。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昼夜血压变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01月~2016年07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住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127例患者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信息,建立研究数据库。采用相关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与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昼夜血压变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HOMA-IR指数将12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43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84例。相关性分析:BMI(P<0.001)、三酰甘油(P<0.001)、夜间平均收缩压(P=0.001)、夜间平均舒张压(P=0.001)与IgA肾病患者HOMA-IR指数间存在正相关,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P=0.012)与IgA肾病患者HOMA-IR指数间存在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P=0.001)、夜间收缩压下降率%(P=0.005)及肾脏组织病理评分M1(P=0.005)均为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重要影响因素。结论:IgA肾病患者普遍存在HOMA-IR指数升高,而BMI、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肾脏组织病理评分M1为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高血压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9年9月,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280例,对伴高血压114例和不伴高血压166例的IMN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肾脏预后差异,通过单因素COX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伴高血压IMN组的浮肿、糖尿病、年龄、BMI、血压、血尿酸、病理分期、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小动脉管壁增厚等高于无高血压组,eGFR低于无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肾脏存活率低于无高血压组(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舒张压每升高1 mmHg,伴高血压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风险增加15.5%(HR=1.155,P=0.009),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 mmHg,疾病进展风险增加9.0%(HR=1.090,P=0.032)。结论: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病理分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肾内科收治的78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DN组,同期选择肾脏功能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DN组患者的病理分型,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患者的C3aR.C5aR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DN组78例患者中,病理判断为I型40例,I型20例,皿型10例,V型8例。DN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肾组织的C3aR.C5aR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DN组患者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病理分型与血肌酐(r=0.603,P=0.000)、血尿素氮(r=0.537,P=0.001).CRP含量(r=0.558,P=0.001)和C3aR(r=0.544,P=0.002)、C5aR(r=0.478,P=0.008)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DN患者的病理分型与C3aR,C5aR免疫功能有显著相关性,其可影响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