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5年5月~2003年6月收治的35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无急性胰腺炎。无上腹部手术及外伤史。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肿块和疼痛不适较为多见。影像学检查胰腺肿块为囊性、囊实性或不规则分叶状。肿瘤位于胰头部12例,胰体尾部23例。行不同术式的肿瘤切除30例,内引流3例,剖腹探查、肿瘤活检2例。随访囊腺瘤19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14例仍生存;囊腺癌12例,生存时间〈12个月2例,12个月~2年3例,2年以上7例,最长1例已生存6年。结论 提高对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认识、减少误诊和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胰腺囊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8例胰腺囊腺癌病人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结果: 8例病人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5例,体尾部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4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1例,有2例行囊肿内引流及外引流术,平均随访12.4个月,未切除肿瘤病人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结论: 胰腺囊腺癌的诊断困难,了解其临床及术中特点有助于减少误诊,治疗方法以局部切除为好.  相似文献   

3.
Hou BH  Ou JR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409-1411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24~76岁.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9例,其中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肿瘤位于胰头颈部12例,位于胰体尾部2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1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3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囊腺癌患者仅行姑息手术.术后发生胃瘫3例、胰瘘5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10年,3例患者于术后4~34个月分别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其余26例患者均存活,且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术前应首选无创的CT检查,及时手术探查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按个体化原则,并应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保留器官的手术方式更要重视术后胃瘫、胰瘘等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20例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腺假性囊肿15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结果 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行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联合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假性囊肿外引流1例,假性囊肿内引流8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5例,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3例)。术后发生胰瘘3例(A级2例,B级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5.6个月,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术后假性囊肿复发,还有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复发,2例复发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痊愈出院。结论正确地鉴别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治疗方式选择的前提。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治疗较常规胰腺囊性疾病的治疗急迫,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囊腺癌1例。行B超或CT发现胰腺占位病变。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6例。行肿瘤摘除术4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手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1例囊腺癌患者困肝脏转移伴腹腔广泛转移、侵犯大血管而肿瘤不能切除仅行胃空肠、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胰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1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45.2个月。1例囊腺癌合并肝脏转移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良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最长已存活5年。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1994—2004年所收治45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涉及8种不同囊性肿瘤,男12例,女33例,平均年龄49.1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及CT检查提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ERCP、EUS等可提供鉴别诊断线索。根据肿瘤位置及性状选择局部切除术13例,Whipple术12例,胰体尾切除术18例,全胰腺切除术1例,单纯活检术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胰瘘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38例,平均32.6个月。随访期内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肿瘤复发,其余病人无瘤生存。结论胰腺囊性肿瘤包括多种亚型,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诊断须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诊断明确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2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2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1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其中仅7例患者伴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他均为健康体检时所发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胰尾切除术、2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囊腺癌患者仅可行姑息手术,其余20例患者随访11~9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任何影像学检查都不能准确判断胰腺囊性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及时手术探查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除了已经获得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之外,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37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行肿瘤全套检查37例(CEA升高5例,CA199升高2例);腹部B超检查21例(囊性16例,囊实性5例);腹部增强CT检查27例(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15例);腹部MRI检查22例(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12例)。37例患者经术前综合评估决定手术方式,包括Whipple手术8例,胰体尾切除术24例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16例患者术后出现A级胰漏,经禁食与抑制胰酶治疗后痊愈出院。3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7个月,中位时间15.2个月;其中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癌变患者术后复发死亡,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征象。结论 腹部B超对于鉴别胰腺囊性肿瘤囊性或囊实性具有重要价值;腹部增强CT与MRI仍是术前诊断和评估胰腺囊性肿瘤最重要的无创检查手段。依据胰腺囊性肿瘤的部位、性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选择相对微创的手术方式不仅利于肿瘤治疗,也能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功能,造成最小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症状以腹痛、腹胀最常见(12例),4例上腹部扪及肿物, 病程1个月至5年,10例B超示多房囊性或者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9例CT示胰腺囊性或囊实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囊壁部分增强,2例囊壁钙化。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6例,胰体尾部5例,全胰腺2例,术前正确诊断仅2例(15.4%),手术切除率76.9%(10/13),病死率为7.7%(1/13)。病理均示黏液性囊腺癌,1例术后因胰瘘死亡,随访8例,失访4例,存活10个月~10年。结论:胰腺囊腺癌的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影像学结合CA15-3检查可提高诊断率;以积极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望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胰腺素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78-1998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的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钡餐、B超、CT及ER-CP能协助诊断,本组11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6例,肿瘤单纯切除2例,囊肿-空肠袢式吻合1例,手术切除率为90.9%,术后1例死于腹内感染并峰主血症术后存活的10例均获随访(100%)。1例胰腺囊腺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胰腺囊腺癌术后4年3个月死于癌转移,其余均健在,结论 凡中青年女性,上腹或左上腹出现较大肿块,且病程较长。结合B超和CT检查可对本病的诊断,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癌体虽较大,均有完整的包膜,而易于分离切除,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法、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8例(28%)浆液性囊性肿瘤(SCN),12例(41%)黏液性囊性肿瘤(MCN),3例(10%)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6例(21%)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8例SCN、7例MCN、1例IPMN和5例SPT均是良性肿瘤。76%(22/29)患者是女性,年龄(49±17)岁(15~78岁)。29例中行手术治疗23例,其中切除肿瘤22例,探查活检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另外6例未手术者中4例SCN者行随访观察处理,2例IPMN者拒绝手术治疗。29例患者中获随访21例,随访时间为(2.7±2.3)年(6个月~8年),失访8例。16例肿瘤切除者随访期内肿瘤无复发,1例探查活检者术后1年死亡;4例未手术的SCN患者随访期内肿瘤无明显增大。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黏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多见于女性;浆液性肿瘤均为良性,42%的黏液性肿瘤是恶性;误诊将延误治疗,增加死亡率。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率高,根治性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MCN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MCN患者中,伴异型性增生39例,伴浸润性癌10例。伴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女30例,男9例,平均年龄(46.2±12.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2例,胰体部及胰体尾部18例,胰腺尾部9例;肿瘤平均直径(5.3±3.3)cm。伴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女8例,男2例,平均年龄(51.3±14.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6例;肿瘤平均直径(7.8±1.8)cm。 所有MCN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切缘情况,47例得到根治性切除,2例切缘为阳性(均伴有浸润性)。肿瘤直径、CA19-9升高、肿瘤内乳头状结构在伴有浸润性癌和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3个月。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死亡3例,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MCN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MCN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对于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总结他克莫司(FK506)联合霉酚酸酯(MMF)应用于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受者的初步经验. 方法 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4例,术后应用FK506 0.07~0.15mg·kg-1·d-1加MMF 1.0~1.5 g/d加泼尼松25 mg/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每周测定口服FK506后全血峰谷浓度,依此调整剂量维持最初3个月内FK506全血浓度峰值10~20 μg/L,谷值5~15μg/L.并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的肝肾毒性. 结果 9例患者术后胰肾功能恢复良好,早期无排斥反应发生,血糖及肌酐水平恢复正常.随访18~70个月,平均34个月.存活1~3年者3例,3年~者1例,4年~者1例,>5年者4例,胰肾功能良好,血糖正常,均未使用降糖药.1例因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2天切除移植胰腺,随访2年肾功能良好.4例死亡,死因分别为术后急性右心功能衰竭、呼吸骤停、急性排斥反应及十二指肠瘘.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各时期FK506全血峰、谷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发生肾脏急性排斥反应4例次,肾毒性2例次,肝毒性1例次. 结论 FK506与MMF在药效上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提高移植物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58年4月~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体尾部10例,全胰1例。15例病人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者仅6例,其余9例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或中、上腹肿块而行手术,其中7例术中被诊为囊性肿瘤而获相应的根治性切除,另2例被错误地进行了内引流术。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常被误诊,只要综合运用病史分析、影像学特点、囊液分析、术中活检等方法,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例中,仅6例术前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4例,误诊为胆总管囊肿1例,误诊率为45.4%.行胰头部囊性肿瘤切除术2例,胰体尾部切除和脾切除术3例,囊性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囊肿活检,囊腔内置管引流术1例.内引流术后并发胰性腹水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有效方法,避免误诊和积极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