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林潮 《广西医学》2000,22(3):485-487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168例AMI患者分别给予UK溶栓治疗。观察2小时内、2~4小时、4~6小时、6~12小时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2小时内81.08%、2~4小时77.27%、4~6小时65.52%、6~12小时48.28%;急性期死亡率2小时内5.41%、2~4小时9.09%、  相似文献   

2.
韦红卫  张林潮  蒋芳勇 《四川医学》2000,21(11):984-98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168例AMI患者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给予100万IU UK及150万IU UK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必期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Ⅰ组为61.90%,Ⅱ组为71.6%;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7.0%和6.2%;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万IU UK轻度出血2.4%,上消化道出血2.4%,脑出血1.2  相似文献   

3.
张林潮  刘军 《华夏医学》2000,13(2):146-147
观察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1994年3月至1999年10月对168例AMI患者用10万IU或者150万IU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d)、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123例比较)溶栓再通率为66.1%(P<0.001),死亡率7.7%(P<0.001),脑出血1.2%,上消化道出血2.4%,轻度出血2.4%,未发  相似文献   

4.
吴定 《广西医学》2000,22(4):715-717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对70岁以上高龄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高龄AMI患者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组再通率为71.87%,急性期病死率9.37%,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6.25%,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5例未溶栓组再通率为22.22%,急性期病死率为33.33%,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4.44%,结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5月~1995年2月将4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国产尿激酶(UK)组(32例)和进口UK组(14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结果溶栓后国产UK组与进口UK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1%(17/32)和57.1%(8/14),病死率分别为9.4%(3/32)和7.1%(1/14),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发生率分别为71.9%(23/32)和71.4%(10/14),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国产UK与进口UK两组溶栓疗效相似(相关系数r=0.9124),溶栓治疗AMI国产UK可替代同类进口药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德国链激酶(SK)与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CCU病房1996年3月 ̄1997年12月静脉溶栓治疗AMI49例,分为SK组25例和r-SK组24例。2组分别用SK及r-SK150万单位60min静脉滴入,伴随用药2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SK组68%,r-SK组66.67%(P〉0.05)。溶栓距发病≤6h;前壁梗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国产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静脉溶栓治疗AMI75例,观察其疗效与梗塞部位,溶栓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观察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其中68例作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临床判断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68%(51/75),前壁梗塞血管开通率7273%(24/33),下后壁梗塞血管开通率6579%(25/38)。6小时溶栓血管再通率7679%(43/56),6~12小时溶栓血管开通率4211%(8/9)。冠状动脉造影判断血管再通率6176%(42/68)。结论:国产UK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疗效与梗塞部位无关,与溶栓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观察尿激酶 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502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70岁组(117例), ̄68岁组(152例)和〈65岁组(233例),观察临床疗效,副作用及病死率等。UKTP剂量为200万U至300万U,采用Bolus法30min内给药。结果 ①按临床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标准,再通率依次为70.9%,79.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20例AMI患者,观察其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r-SK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5%;轻度出血发生率为5%,低血压(可在短期内纠正)发生率为15%;5周内住院病死率为10%。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陈淼  张丽 《河北医学》1997,3(5):8-10
选同期入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4例,分为对照组14例和尿激酶UK)静脉溶栓组1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在缩小AMI范围及改善心功能方面溶栓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显著差异性;5周病死率溶栓组10%低于对照组21%;溶栓组再通率60%与国内报道链激酶静脉栓再通率66.6%相近;溶栓后再闭塞率10%上报道12%略低;溶栓后发生轻度出血占20%。结论:只要严格选择病例,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cd)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收集72例AMI测定住院首次及溶栓后2h、第2、3、4、7、15d的12导联心电图QTcd,用尿激酶(UK)溶栓,按冠状再通和未通分组比较。结果:冠脉未通组QTcd溶栓前后无差异(P〉0.05);再通组于溶栓后2hQTcd减少直至前3d,但无意义(P〉0.05),于第4、7d明显减少(P〈0.01),第7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12例发病后6~12h进行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设对照组。结果:溶栓组7例获得冠脉再通,再通率58.3%,对照组无1例再通。说明:延迟溶栓治疗完全可能使阻塞的冠脉再通。本文提示:至少可以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放宽至发病后12h以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德国链激酶(SK)与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CCU病房1996年3月~1997年12月静脉溶栓治疗AMI49例,分为SK组25例和rSK组24例。2组分别用SK及rSK150万单位60min静脉滴入,伴随用药2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SK组68%,rSK组6667%(P>005)。溶栓距发病≤6h;前壁梗塞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SK组1429%,rSK组1333%(P>005)。梗塞血管再通组病死率为303%,明显低于未通组的25%(P<001)。轻度出血并发症:SK组120%,rSK组125%,无颅内出血。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SK组120%,rSK组83%(P>005)。结论:SK和r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肯定,副作用小。rSK价格较低,更适于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评价临床再通指标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用国产尿激酶(UK)150万U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6例,2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以CAG为金标准,临床再通指标对血管开通判断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66.7%,临床准确性为84.8%。结论 冠脉造影与临床再通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临床标准判断冠脉血管再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方法:11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7例行静脉溶栓、14例行冠状动态内容栓(PTCR)、12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2.6%,其中,AMI发生〈6h者再通率为67.6%,〉6h者再通率仅为20%。PTCR再通率为50%。急诊PTCA手术成功率为91.7%,2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再通率50%~70%。我院对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AMI30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梗塞6h内的10名AMI患者中,男7例,女3例。梗塞6~12h时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两组相近,32~76岁。梗塞部位见附表。附表 梗塞时间与部位部位梗塞6h内梗塞6~12h前间壁14下壁24高侧壁11广泛前壁34正后壁12右室1前壁+高侧壁23内膜下01  诊断标准及再通指标:根据W…  相似文献   

17.
对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滴尿激酶行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60.7%,再通者中胸痛至开始溶栓在3h内者占64.8%,3~6h者占29.4%,7~12h者占5.8%,溶栓愈早疗效愈好,以100万~150万u.30min内1次静滴为好,未见严重出血,再通后再梗塞者再用尿激酶,疗效与初用相同。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5年7月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10例〈6小时,5例〉6小时。根据临床再灌注指标,再通率66.6%(10/15)。溶栓成功率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重组链激酶确有提高AMI的疗效,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观察了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静脉溶栓治疗对QTD影响。选择发病12h内AMI患者AMI患者36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QTD,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比较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经及再通经溶栓前后QTD变化。结果:AMI组溶栓前与UAP组QTD比较,P〈0.001。静脉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例早期激性心肌梗塞病人,用太原生物化学制药厂产尿激酶(UK)/2万^u/kg,30min内滴完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以2项或2项以上指标制定冠脉再通。结果6例再通其中有2例未发生坏死性Q波。认为AMI在12h内无溶栓禁忌症时的均应进行静脉溶栓;并认为用UK进行静脉溶栓安全有效,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级医院抢救AMI患者,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