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肘外侧软组织压痛点的解剖结构,为诊治肘外侧软组织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7具上肢标本,观测临床肘外侧常见压痛点(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间隙、环状关节面、Frohse弓和旋后肌)的解剖结构.结果 肱骨外上髁处附着的肌腱有前臂伸肌总腱、肱桡肌和旋后肌的部分起始腱;肱桡关节间隙前壁为肘关节囊纤维层,外侧壁为桡侧副切带;环状关节而表而被环状韧带覆盖,环状韧带两端附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近端外侧通过桡侧副韧带附着于肱骨下端外上髁;旋后肌起点与尺侧腕伸肌起点愈着,肌腱与桡骨环状韧带和尺骨旋后肌嵴相连.肌纤维斜向下外走行,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结论 肘外侧各压痛点均有其各自对应的解剖结构,在诊治肘外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时应考虑到上述解剖学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473-1478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行关节切开复位、尺骨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资料。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7.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除2例分别为3年、5年外,其余20例为1~12个月。患者X线片示桡骨头脱位,尺骨桡侧或掌侧弓形弯曲,伤后时间长者见桡骨过度生长。2例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症状。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肘前Henry入路行肱桡关节切开、瘢痕彻底清除,有桡神经损伤者同时行神经探查松解;肘后沿尺骨嵴做纵切口,在尺骨鹰嘴下4~5 cm横行截骨,矫正尺骨畸形并反向成角、截骨端延长后予钢板固定。所有患儿均不行环状韧带重建。[结果]本组患儿随访12~59个月,平均15.4个月。根据Ma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2例,差1例。X线片示1例再脱位、2例半脱位,余复位稳定。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较术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前臂旋转功能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尺桡骨骨性连接等并发症。2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儿3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具有术野显露好、术中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前入路允许直视下处理关节内病理改变,同时便于行桡神经探查松解,后入路有利于尺骨截骨矫形术。  相似文献   

3.
弹性三棱针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晚明 《中国骨伤》2001,14(10):626-626
我院自 1986年以来采用弹性三棱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2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17岁 ,平均 12岁。其中桡骨骨折 11例 ,黄氏骨折 1例 ,尺桡骨骨折 14例。2 6例中 3例为陈旧性骨折 ,已作桡骨钢板内固定失败 ,其余均为新鲜骨折。2 手术方法桡骨骨折采用前臂背侧切口 ,显露骨折端 ,清理血肿 ,选用弹性三棱针测量髓腔宽度 ,在腕部鼻烟窝上方 2cm处切开皮肤 1cm左右 ,沿拇长展肌桡侧伸腕肌间分离达桡骨 ,后改用外固定支架器械内套管插入防止缠绕肌腱 ,用细骨钻与桡骨纵轴 3 0°~ 4 …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Monteggia骨折)手术治疗的中、远期效果。[方法]8例单纯性桡骨头脱位合并桡神经损伤采用切开整复桡骨头脱位重建环状韧带术治疗(5例患者同时施行神经松解术)。18例Monteggia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采用切开尺骨矫形、桡骨头复位并重建环状韧带术治疗(9例同时施行神经松解术)。[结果]26例患者随访6个月~2a,根据肘功能评价标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定结果:术前优良率88.4%;术后优良率84.6%。桡神经深支功能恢复优良率:松解组71.4%;非松解组91.6%。[结论]手术切开整复桡骨小头脱位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效果良好;桡神经深支损伤在桡骨头脱位整复后大多能自行恢复,神经松解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5.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临床分为伸直、屈曲、内收、特殊四种类型,其中以伸直型最为多见,它以尺骨骨折向前侧成角,桡骨头向前桡侧脱位的改变为主,其致病原因有二:一、是直接暴力所致,多发生于成年人,骨折为横断或粉碎;二、是间接暴力所致,多发生在儿童,其发病机制为身体向后倾倒、伤肘后撑,肘伸直时,前臂旋后、掌心触地、身体重力加地面反作用力首先造成尺骨上1/3短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迫使桡骨小头冲破环状韧带向前桡侧脱出、并携带尺骨骨折处向桡掌侧成角。  相似文献   

6.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的逆行筋膜皮瓣转移修复虎口皮肤缺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5~ 46岁。机器伤 6例 ,电灼伤 3例。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偏掌侧 5例、偏背侧 4例 ;9例均急诊手术。皮瓣切取范围约 4cm× 7cm× 1 0cm。1 .2 手术方法取前臂中立位 ,以桡骨茎突与肘窝肱二头肌腱外侧连线为轴心线 ,以桡骨茎突近侧 1 .5~ 2cm处为旋转点 ,在前臂中段桡侧设计皮瓣 ,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动脉的体表投影线均包含在皮瓣内 ,蒂宽 3~ 4cm ,皮瓣切取后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至虎口创面 ,在鼻咽窝处将皮瓣远端的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 ,缝合皮瓣与创缘…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带蒂的肱三头肌外1/3筋腱膜条逆行翻转,再造陈旧性环状韧带撕裂,经随访,疗效甚佳,介绍如下.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自肘关节上方8cm,沿肱三头肌外缘向下做切口,经尺骨鹰嘴,尺骨背侧,止于尺骨上1/3,长约14cm.切开尺骨与肘肌、尺侧伸腕肌之间深筋膜,再纵行切开尺骨背缘的骨膜,于骨膜下剥开肘肌与尺侧腕伸肌,并将此二肌牵向桡侧,紧靠尺骨切断施后肌,并将其与肘肌、尺侧伸腕肌拉向桡侧,至此桡骨上1/3包括桡骨小头已充分显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陈旧性孟氏骨折术后桡骨头复发脱位的因素及治疗措施的改进.方法 对15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术后桡骨头复发脱位及半脱位者的X线片及原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然后应用桡骨头修整,桡骨粗隆上截骨及桡侧尺副韧带修复等改进措施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72个月,再次手术后前臂功能恢复及桡骨头复位优良率为93%,仅1例效果略差.结论 桡骨头过度生长,桡侧副韧带复合体未完全修复及尺骨固定失败是桡骨头复发脱位的因素,手术改进后桡骨头脱位治疗及前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2):1204-1204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1 7例 ,女 9例。年龄 61 5岁 ,平均 8.9岁。骨折后时间 5个月 1年 4个月 ,平均 1 0 3个月。骨折类型 :肱骨髁上骨折 1 6例 ,肱骨髁间骨折 7例 ,肱骨内髁骨折 3例。经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1 5例 ,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1 1例。1 .2 治疗方法手术取肘外侧切口 ,在肘关节外侧 ,从其上方 5cm处开始 ,沿肱骨外侧髁上嵴 ,作一皮肤切口 ,向下延伸至肘关节间隙处止。切开深筋膜 ,在桡侧腕长伸肌与肱桡肌和肱三头肌之间钝性分离 ,直至肱骨外侧面 ,显露肱骨外髁及髁上部分 ,注意勿损伤桡神经。…  相似文献   

10.
前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福康 《中国骨伤》2001,14(6):381-382
采用前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小儿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 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全为小儿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男 4例 ,女 3例 ;左侧 3例 ,右侧 4例 ;年龄 3~ 10岁 ,平均 6 5岁 ;伤后就诊时间 1 5个月~ 1年 ,平均 6 2 5月。2 治疗方法  在臂丛或全麻下 ,作肘关节外侧 10cm长的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在肱桡肌浅面 ,切取长约 8cm、宽约 1cm的深筋膜条 ,近端为蒂 ,备用。显露肱桡关节 ,切除桡骨颈部的增生组织 ,再将筋膜从肱桡间穿入 ,光滑面贴桡骨颈。筋膜条从桡骨颈的后外侧经其内侧 ,…  相似文献   

11.
前臂双极性脱位临床罕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 ,40岁 ,因车祸致左上肢疼痛、流血、活动受限 1h入院。查体 :左肘部明显肿胀 ,呈靴状畸形 ,异常活动明显 ,左前臂桡背侧中上段有长约 8cm的不规则裂伤口 ,左腕部肿胀明显 ,下尺桡关节有异常活动 ,左手 3、 4掌骨之间劈裂 ,掌骨及肌腱外露 ,手掌部有 4cm× 4cm皮肤挫灭。X线片示 :左肘关节向后全脱位 ,左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桡骨小头向外后脱位 0 8cm ,并与尺骨鹰嘴分离 ,尺骨小头向背侧脱位 ,诸骨未见骨折 ,见图 1。入院后在臂丛麻醉下行手及前臂清创、左肘及上…  相似文献   

12.
治疗创伤后的肱桡和(或)上尺桡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在临床上极具挑战性,此类疾患通常具有多个病理特征,直至现在也没有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法。由于桡骨头假体仍存在磨损、不稳定以及疼痛等问题;合并韧带损伤时进行桡骨头切除术,疗效常不佳;对Essex-Lopresti损伤若切除桡骨头可加重桡骨的轴向不稳定;合并内侧副韧带或下尺桡韧带损伤时切除桡骨头,症状将持续存在;损伤及肘部手术后易出现肘部异位骨化等,Morrey等近期发展了一种新的外科手术,并将其命名为“肘肌成形术”(anconeus arthroplasty)。通过对25个新鲜尸体上肢的研究确定肘肌在原位的长宽以及与同侧尺骨长度的关系。通过肱骨外上髁与肘肌在尺骨止点的最远端之间的距离测量肘肌的长度,肘肌的宽度则定义  相似文献   

13.
股阔筋膜条的腕三角纤维软骨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元强  王道军 《中国骨伤》2001,14(9):575-575
我们对腕三角纤维软骨破裂的 3例病人进行重建术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 ,2 2~ 39岁 ,均为右腕部。病程 2月~ 3年 ,临床症状均有疼痛 ,腕屈伸弹响 ,前后旋转疼痛加剧 ,X线均显示尺桡远侧关节分离 (左右对比 ) ,术中证实 ,固有关节盘合并尺桡背侧韧带破裂 2例 ,合并尺侧腕伸肌鞘损伤 1例。2 手术方法取尺骨远端背侧切口 ,起尺骨茎突远侧 2cm ,经尺桡远侧关节背侧向尺骨近侧延长 5cm ,显露尺桡远侧关节及三角纤维软骨的背侧面 ,根据术中发现其损伤的部位。切取同侧股外侧阔筋膜条长 9cm ,宽 1 5cm ,用零号线间断缝合 …  相似文献   

14.
同侧上肢多处骨折脱位是较少见的严重创伤,治疗较困难。1980~1989年泸州市三个医院共治疗2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6~33岁,平均18.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车创伤3例。随访时间:1~9年,平均2年3个月。 28例共83处骨折伴42个关节脱位。其中一肢4处骨折伴2个关节脱位8例(肱骨干或肱骨髁上、尺骨鹰嘴、尺桡双骨折伴肘和上或下尺桡关节脱位5例;肱骨内或外髁、桡骨和尺骨多段骨折伴肘和上或下尺桡关节脱位3例);3处骨折伴1~2个关节脱位11例(肱骨外科颈或肱骨下l/3和尺桡双骨折伴肩或肘和上或下尺桡关节脱位3例;肱骨内或外髁及尺桡双骨折伴上下及上或下尺桡关节脱位6例;肱骨干及肱骨内或外髁及桡骨骨折伴肘关节脱位2例);2处骨折伴1个关节脱位9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和桡骨骨折伴肘关节脱位3例;尺桡双骨折伴上或下尺桡关节脱位6例)。28例中9例(处)为开放性骨折,3例并桡神经损伤,肱动脉和尺神经损伤各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 CT检查提高对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诊断率。方法对 56例经 X线检查可疑为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男 36例,女 20例)行双侧远端桡尺关节旋前、旋后位 CT横断扫描。应用 Nakamura的改良桡尺线方法进行测量,经过双侧对比确定尺骨头掌侧或背侧半脱位。结果在 56例 X线检查拟诊为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患者中,尺骨头掌侧半脱位 10例;尺骨头背侧半脱位 15例;另有 2例为尺骨头背侧半脱位,经与健侧对比确定为假阳性。结论通过 CT检查诊断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可减少 X线检查由于难以达到标准投照位置所产生的假阳性,从而提高对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诊断率。对曾有腕关节外伤史或逐渐加重的腕部疼痛及远端桡尺关节活动受限者, CT检查是诊断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8岁。梳棉机致右上肢外伤5h入院。查体:右上肢从肩峰至手背桡侧纵长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桡神经及肱三头肌桡侧半从肱骨中段至肘关节平面缺损,肱骨远段外侧皮质及外髁部分磨损,桡骨小头半脱位,桡动静脉、头静脉及桡侧腕长、短伸肌和肱桡肌从肘下3cm至腕关节平面全长缺损,前臂指浅屈肌桡侧半缺损。正中神经在前臂中段至腕部缺损约12cm,尺神经及尺动、静脉完好。前臂及手部血运良好,手指屈曲尚可,但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对掌。创面污染严重,布满棉花碎絮,面积约85cm×10~14cm(图1)。  相似文献   

17.
孟氏骨折根据骨折移位和桡骨头脱位方向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内收和合并桡骨骨折等四个临床类型 ,伸直型、内收型孟氏骨折多见于儿童[1] 。 X线表现为尺骨上端干骺端骨折向掌侧成角或外侧成角畸形 ,桡骨小头向外或外前方脱位的特点。作者 1 993年 1 0月~ 1 997年 8月收治陈旧性儿童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麻痹 1 8例 ,报告于后。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 4例 ,女 4例 ;左侧 1 0例 ,右侧 8例 ;年龄 5~ 1 2岁 ,平均 8岁 ;病史 50天~ 4个月 ,平均近 3个月。临床检查全组 1 8例表现为肘内翻畸形 ,主动旋转障碍、被动旋转哭闹不安 ,桡神经…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5年10月收治1例左面部、背部、胸部、左上臂多处伤。左肘关节自内上斜向外下离断,肱骨向上髁、尺骨鹰咀骨折移位,桡骨关节软骨部分劈裂缺损,关节囊及屈、伸肌、肌腱全部离断、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于桡尺动脉分支上2cm平面离断,尺神经于尺神经沟处...  相似文献   

19.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多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由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作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前臂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6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5岁,左侧桡骨头半脱位40例,右侧2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2天。 治疗方法 以左侧桡骨头半脱位为例。患儿由家长环抱于术者对面,术者面对患儿,右手托住患肢肘后,大拇指置于肱桡关节外侧,左手握住患儿前臂逐渐旋后并屈肘,当听到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中、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6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臂后外侧局部解剖,观测前臂后外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来源。结果自桡骨lister结节至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隔内有一恒定的皮支动脉营养前臂后外侧皮肤,该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神经支配为前臂后侧皮神经分支,游离移植可切取血管蒂长度为(4.12±0.26) cm,血管起始处外径为(0.91±0.07) mm,是与指动脉口径相仿的穿支皮瓣。结论前臂后外侧皮肤可制成以桡骨lister结节至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的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隔皮肤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