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阳性61例,阳性率为68.54%,其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3例(14.6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阳性44例(57.89%),含服硝酸甘油阴性的11例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阳性4例(36.36%)。结论: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靠简便,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和5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BHUT和NHUT,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及晕厥发作等状况.结果 晕厥组BHUT阳性率为14.0%,NHUT阳性率为46.0%,总阳性率60.0%;健康组总阳性率4.0%.两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立倾斜试验(HUT)后晕厥组阳性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5.9±8.6)%、(35.7±8.7)%、(37.1±8.1)%,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 VVS可能是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结果,HUT对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40例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倾斜70°、持续30 min,阴性者再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分别为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68例晕厥患者中,倾斜试验总阳性者46例(阳性率67.6%),40例对照组中阳性者5例(阳性率12.5%),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晕厥组药物激发试验中,硝酸甘油组阳性率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78.6%与44.8%,P〈0.0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是常规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有效方法;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漆洁 《广西医学》2009,31(4):499-501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UPS)患者的诊断价值,了解不同类型阳性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46例,比较其HU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特点,观察血压、心率变化,调查阳性患者反应类型及不同类型阳性反应患者HUT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1)基础倾斜试验(BHUT)阳性6例(13.0%),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阳性21例(45.7%),总阳性率58.7%。(2)27例HUT阳性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14例(51.9%),心脏抑制型3例(11.1%),混合型10例(37.0%)。(3)HUT阳性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阴性者高,常见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和逸搏。结论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罗春阳  晏勇  蔡敏 《重庆医学》2012,41(27):2799-2800,2803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UT,并对其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42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93.3%,对照组仅1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5.0%。结论 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血管迷走性晕厥43例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将阳性者确诊为VVS,HUT阴性和未行HUT检查的患者则根据临床特点及排除法诊断为VVS.结果43例患者中,72.1%有反复发作,74.4%有诱因,81.4%有先兆,93.0%有意识丧失,直立倾斜试验阳性35例。分别予以宣教、药物或起搏器治疗,随访8个月~24个月,2例(4.7%)有晕厥复发。结论准确地了解VV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非常重要,合适的治疗措施对预防发作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础倾斜试验和/或药物激发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晕厥组共56例,分2组各28例;对照组,共30例,分两组各15例。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asictilttabletast,BTTT),阴性者,分别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分别为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soproterenoltilttest,ITTT),硝酸甘油倾斜试验(nitroglycerintilttest,NTTT),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压、心率。结果:晕厥组中,NTTT组敏感性略高于ITTT组(78.6%与71.4%),但无差异性(χ2=0.095,P>0.05);NTTT组特异性略高于ITTT组(93.3%与86.7%),亦无差异性(χ2=0.37,P>0.05);NTTT组诱发晕厥所需时间略短于ITTT组(10±4.2min与12.5±3.27min),无差异性(P>0.05)。结论: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可行药物激发试验,从而提高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检出率,硝酸甘油倾斜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药物反应少且简单、方便、经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仁义 《广西医学》2010,32(12):1490-1492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加基础倾斜试验(BHUT)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基础倾斜试验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NTG组)42例,行基础倾斜试验加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ISO组)36例,比较两组的试验阳性率、激发阳性反应时间。结果 NTG组诊断阳性率为69.0%,ISO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出现阳性反应时间为(6.5±3.7)min,ISO组(5.1±3.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G法敏感性高,阳性诱发时间短,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为明确晕厥病因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0年1月~2009年4月住院的4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查前禁食4小时,开放静脉通道,输注普通生理盐水,同步监测心率与血压,每2~3分钟测血压1次.倾斜床常用角度为70°,基础倾斜试验30分钟,若未取得诊断结论,予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服继续70°30分钟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1-3ug/min,仍无症状心率增加10-30%倾斜70°30分钟.倾斜试验全过程必须专人在场监护,包括有心肺复苏经验的医师.另备有急救药物,包括除颤仪等设备.结果 49例晕厥患者中,男性12例,女37例,年龄17~77(41.4±12.1)岁.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34例,占69.4%;其中基础试验阳性8例,占 23.5%; 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18例,诱发10例,占55.6 %; 行硝酸甘油试验23例,诱发16例,占69.6%.34例阳性患者中混合抑制型15例,占44.1%;血管抑制型13例,占38.2%;心脏抑制型6例,占17.7%;其中出现阿斯综合征2例,经紧急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成功.其中1例心脏停搏9秒.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加用药物诱发可提高阳性率.硝酸甘油含化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相近,但节省时间,方便可靠,可作为常规试验诱发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119例。所有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如果为阴性,则再进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结果:(1)BHUT 119例,阳性6例,阳性率5.0%;SNHUT 113例,阳性57例,阳性率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UT和SNHUT阳性率52.9%。(2)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BHUT为(22.79±12.52)min,SNHUT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6.03±4.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77.8%(49/63);心脏抑制型14.3%(9/63);混合型7.9%(5/63)。(4)阴性反应类型:正常反应87.5%(49/56);直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1.8%(1/5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1%(4/56);直立性低血压3.6%(2/56)。(5)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胀不适,但均能完成SNHUT,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HUTT对VV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NHUT能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晕厥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其中部分晕厥患者经过病史、体检及临床各种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eope,VVS)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约占70%。近年来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已逐渐成为诊断VVS的一项重要检查。作者采用HUT对22例晕厥患者进行测定,评价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S),观察美托洛尔治疗VS的疗效。方法:22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和14例健康人行基础倾斜试验(BHUT)和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SOHUT),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阳性病人应用美托洛尔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晕厥组BHUT阳性6例(27.3%),ISOHUT阳性9例(40.9%),总阳性率68.2%;对照组ISOHUT阳性1例(7.1%);15例阳性病人治疗2周后重复HUT,12例转阴性(80%)。结论:不明原因晕厥病人大部分为VS,ISOHUT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美托洛尔治疗VS有效。  相似文献   

13.
倾斜试验时静滴艾司洛尔对口服美托洛尔疗效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倾斜试验(HUT)时静滴艾司洛尔对口服美托洛尔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首次HUT阳性的41例患者,立即进行静脉滴注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再次进行HUT,不论结果如何,均口服长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1周后重复HUT.结果在静脉滴注艾司洛尔后,31例HUT转为阴性,而10例BUT仍为阳性:口服美托洛尔,每日两次,每次25~50 mg,1周后重复HUT,31例阴性组患者中26例(83.9%)再次阴性,而5例(16.1%)HUT阳性,而阳性组10例患者中8例(80%)再次出现HUT阳性,另外2例(20%)HUT阴性.结论 VVS患者HUT静脉滴注艾司洛尔对口服美托洛尔有预测价值,此方法对筛选对β-受体阻滞剂有效的患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方法:53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晕厥后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记录动态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分析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低频标准化值(LFnorm)、高频标准化值(HFnorm)和低高频比值(LF/HF),以及QT动态性指标: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结果:53例患者均行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其中23例结果阳性,心脏抑制型1例,占4.3%,血管抑制型6例,占26.1%,混合型16例,占69.6%。在硝酸甘油激发的试验阶段,阳性组LFnorm显著低于基础试验阶段(P<0.05),HFnorm呈上升趋势;而阴性组与基础试验阶段相比,LFnorm、HFnorm及LF/HF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服用硝酸甘油后,阴性组的QTe/RR斜率、QTp/RR斜率较之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阳性组无显著差异。将阴性组以50岁为界,按年龄分为两个亚组,50岁以上组在服用硝酸甘油前、后的心率变异性HF、LF/HF有显著差异(P<0.05),而50岁以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直立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兴奋占主导突然转变为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是VVS发生的重要机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和QT动态性指标对于VVS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98例老年人在直立倾斜试验(HUT)中可能导致哪些严重反应,并总结其预防和处理的体会.方法:对98例不名原因晕厥的老年患者进行HUT,倾斜角度为70° ,基础试验最长时间为45 min,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最长时间为30 min.整个过程中持续心电和血压监测,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结果:HUT 65例阳性,其中29例出现严重反应,包括:心脏停搏5 s以上(11例),或严重心动过缓心室率慢于50次/min达1 min以上(8例),或严重低血压持续1 min以上(10例).所有患者在发生晕厥后立刻放至平卧位,抬高下肢,心室率慢者给予阿托品静推.有2例做了胸外心脏按压,13例吸氧.所有患者经处理后意识很快转清,有2例血压经10 min抢救后才恢复正常 ,但未发生并发症.结论:HUT虽然为一项无创性检查,但严重反应并不罕见.尤其对老年人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检查前充分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并及时控制异丙肾上腺素滴速才有助于避免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24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作为实验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1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方法与前者相一致.结果 实验组中19 例阳性,5 例阴性,阳性率占79.2%,对照组1例阳性,其余阴性,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有晕厥发作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试验前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4h禁食;检查时,先仰卧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而后站立于倾斜板床上,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全程试验;若基础试验阴性则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μg/min,使心率提高10%,再倾斜10min;期间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结果:阳性23例,占40%.阳性病例中,女20例,占87%.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晕厥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进行直立倾斜实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中阳性23例,占71.88%,基础实验阳性9例,占28.12%,异丙肾上腺素诱发14例,占43.7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直立倾斜实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58例患者诱发试验结果为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9例,占15.5%,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占56.9%,总阳性率为71.4%.20例对照组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阳性42例中,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结论①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②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1.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③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原因.方法 患者试验前停用一切心血管和影响神经功能的药物,禁食水8小时,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结果 单纯倾斜试验阳性9例,达9.6%.加做异丙肾上腺素(ISO)试验33例,达35.4%.倾斜试验晕厥时,基础血压101±18/64.4±10.7mmhg.结论 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