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脲脲原体的DNA模板制备方法的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蛋白酶K法,酚-氯仿法,双蒸水煮沸裂解法中遴选出提取UuDNA的较好方法。方法:分别以双蒸水煮沸裂解法,蛋白酶K法(PK法)及酚-氯仿提取法提取UuDNA模板并作比较。结果:PK法及酚-氯仿提取法比较两法无差异,双蒸水煮沸裂解法与酚-氯仿提取法比较前者敏感率较低。结论:应用PCR检测Uu,PK法及酚-氯仿法均可用于UuDNA模板的提取,而双蒸水煮沸裂解法不主张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可同时检测血中多种病毒性肝炎相关病毒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参照各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按多重PCR引物设计的特殊要求设计引物,以核酸测序确证扩增产物,用标准病毒株及临床阳性血清样本DNA、RNA为模板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多重检测方法对120例ALT升高的血清标本进行多重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重PCR技术可同时对EBV、TTV、HBV、HSV 4种DNA病毒进行扩增;采用多重RT-PCR技术可同时对Cox-V、HEV、HCV 3种RNA病毒进行扩增。各病原体单一及多重扩增条带均清晰、均一,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片段长度与理论值一致;核酸测序证实各扩增产物属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片段。临床标本检测多重感染率为19.2%,与单一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稳定可靠,敏感度、特异度好,适用于病毒性肝炎相关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核酸提取法对人巨细胞病毒核酸(HCMV-DNA)荧光定量PCR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含HCMVAD169株病毒颗粒的病毒培养物,以不同浓度分别与10份健康人HCMV-DNA阴性血浆标本混合;另取15份临床移植患者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血浆样本,上述2种标本分别用碱裂解吸附法、沉淀煮沸裂解法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核酸模板,随后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并作评价。结果15例临床检测阳性血浆标本中,酚-氯仿法提取效率为最高(P<0.05),换算后其相对提取效率为100%,而沉淀煮沸裂解法为90%,碱裂解吸附法为65%;此外,沉淀煮沸裂解法和酚-氯仿法的重复性均好于碱裂解吸附法,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26、0.30和0.39。结论经典、传统的酚-氯仿抽提法仍不失为实验室首选的核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核酸提取法对人巨细胞病毒核酸(HCMV-DNA) 荧光定量PCR准确定量的影响.方法 含HCMV AD169株病毒颗粒的病毒培养物,以不同浓度分别与10份健康人HCMV-DNA阴性血浆标本混合;另取15份临床移植患者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血浆样本,上述2种标本分别用碱裂解吸附法、沉淀煮沸裂解法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核酸模板,随后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并作评价.结果 15例临床检测阳性血浆标本中,酚-氯仿法提取效率为最高(P<0.05),换算后其相对提取效率为100%,而沉淀煮沸裂解法为90%,碱裂解吸附法为65%;此外,沉淀煮沸裂解法和酚-氯仿法的重复性均好于碱裂解吸附法,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26、0.30和0.39.结论 经典、传统的酚-氯仿抽提法仍不失为实验室首选的核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方法快速鉴定转基因鼠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剪取鼠尾提取DNA做模板则较为费时、费力,它需要蛋白酶K消化过夜,然后酚/氯仿抽提等程序,这对大批量筛选转基因鼠来说,工作量相当巨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浓度2-巯基乙醇作为裂解剂,配合高热变性处理血清等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模板,将裂解上清直接逆转录,使HCVRNA转变为cDNA,再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58份抗-HCV阳性血清标本中,可检出32份(55.2%)HCVRNA,虽与常规的酸胍酚抽提方法所检出相当(即30份被检出HCVRNA阳性,51.7%),由于这种直接法省去了用酚及氯仿抽提和醇类沉淀等步骤,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健康献血员中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基因组片段的变异性。方法:用酚-氯仿法从献血员的血清标本中提取DNA,半套式聚合聚合链反应检测TTV,部分阳性标本的扩增片段T-1克隆后测序。结果:203例献血员血清标本中TTV DNA的阳性率为15.3%,部分阳性标本扩增产物与报道的TTV TA278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63.51%-67.12%和59.46%-66.22%,结论:杭州地区献血员中TTV的携带率比较高。献血员感染的TTV可能是一种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经济有效提取微量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酚/氯仿提取法、NaCL沉淀法和试剂盒法,直接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片段的扩增及鉴定。结果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量大,需血量少,用于PCR扩增结果稳定。结论酚/氯仿提取外周血DNA稳定、高效、经济,可用于批量临床标本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进一种以含蛋白酶K的裂解液作用于石蜡包埋处理的细胞、分离DNA粗提液用于PCR扩增的实验方案。方法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常规脱蜡处理,用蛋白酶K裂解液洗脱细胞,55 ℃消化3 h后离心,吸取上清液;分光光度法检测DNA酶裂解液质量和浓度;以之为模板分别扩增人线粒体基因微卫星多态D310区、ATPase6基因区和核基因HBB、BRCA1等的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PCR扩增情况,并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结果 以石蜡切片的DNA裂解粗提液为模板,扩增目的DNA片段阳性率可达100%;获得序列分析验证。结论 改进的蛋白酶K裂解液一步洗脱消化法操作简单、过程快捷、费用低廉,能快速有效地分离石蜡组织切片DNA,用于后续PCR扩增检测,具有较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血清HCV RNA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平 《九江医学》2009,24(2):12-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 ,比较每种方法提取的RNA用于RT-PCR荧光定量检测的敏感度.方法: 分别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蛋白酶K-酚氯仿法、固相吸附法、柱式总RNA抽提法提取7例疑似 HCV感染者血清标本中的HCV 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蛋白酶K-酚氯仿法提取HCV RNA用于核酸检测有漏检现象,而采用固相吸附法和柱式总RNA抽提法,敏感度均可达到100%.结论采用固相吸附法和柱式总RNA抽提法提取血清HCV RN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检测TTV方法学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方法 设计针对TT型肝炎病毒(TTV)基因保守序列非转录区的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基团双标记探针。将PCR扩增所得的产物片段克隆 ,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对 36例丙肝患者及 12 3例不同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乙肝患者、16 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TVDNA定量检测 ,评估TTVDNA在不同人群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该方法检测TTVDNA的灵敏度高于普通套式PCR ELISA方法 ,线性范围为 10 2~ 7拷贝 /ml;批间CV为 13.2 %~ 16 .0 % ,批内CV为 6 .5 %~ 11.3%。健康体检者、丙肝患者、乙肝患者三组人群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且乙肝患者 (TTVDNA )血清ALT水平与TTVDNA载量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乙肝患者血清ALT异常与正常两组TTVDN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数据化 ,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临床标本的TTVDNA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经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设计TTV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PCR法对37例重型肝炎进行血清中TTV DNA的检测,并对TTV DNA阳性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7例重型肝炎中9例血清TTV DNA阳性(24.3%),其中7例重叠感染HBV,1例重叠感染HCV,1例为单纯TTV感染,9例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慢性重型肝炎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献血员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并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估。方法:应用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90例献血员血清中TTV-Ab和TTV-DNA。结果:ELISA法检测TTV-Ab的阳性率为12.2%,PCR法检测TTV-DNA的阳性率为33.4%。结论:献血员中TTV的感染率较高,将PCR法和ELISA法结合能更好地筛查人群中TT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原因不明性肝炎血清TTV DNA的检出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原因不明性肝炎的TTV感染状况。方法:设计TTV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反应检测48 例原因不明性肝炎血清中的TTV DNA。结果:48例原因不明性肝炎中13 例TTV DNA阳性(27.1% ),其中急性肝炎9 例,慢性肝炎3 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结论:TTV感染是原因不明性肝炎的致病因子,TTV 感染能引起急性、慢性以及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简称TT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为了研究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情况 ,对 10 8例肝炎患者 (ALT >2 0 0IU/L)进行了TTV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 ,并对两例TT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10 8中有 2 4例TTVDNA阳性 ,阳性率为 2 2 2 % ;在非甲~非庚型肝炎中TTV的阳性率为 3 4 6% ( 9/ 2 6) ;甲型肝炎病例中TTVDNA的阳性率为 9 1%( 1/ 11) ;乙型肝炎病例为 2 3 2 % ( 13 / 5 6) ;丙型肝炎病例 7 1% ( 1/ 14 )。两个TTV分离株 (TTVHN 1AF15 15 3 2 ,TTVHN 2AF15 1683 )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资料中TTV对应序列的核酸同源性高于 90 %。结论 :TTV病毒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且能够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6.
献血员中TT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ALT正常的献血员中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的感染情况,探讨TTV感染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方法: 设计TTV保守区域的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20例ALT正常的献血员,对1例TTV DNA阳性标本(TTVD026)进行PCR产物测序,并与已知TTV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结果: 120例ALT正常献血员中有20例为TTV DNA阳性,感染率为16.7%。同源性分析表明TTVD026与TA278,GH1,TTVCHN1和TTVCHN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9%,99%和89%。结论: ALT正常的献血员中存在TTV的感染; TTVD026与TTV TA278,GH1,TTVCHN1和TTVCHN2可能属于同一个基因型;输血可能是TTV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TT病毒粪-口传播途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TT病毒(TTV)经粪-口传播的可能性。②方法 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例TTV感染的肝病病人粪便标本中TTV-DNA,测序,与N22和TA278株核苷酸比较并进行基因分型,探讨粪便中TTV-DNA检出率与血清中病毒滴度的关系。③结果 血清病毒滴度较高的2例病人(10^7/L,10^6/L)的粪便标本中检出了TTV-DNA,滴度分别为10^7/L,10^6/L,基因型分别为G1a,G1b;在血清病毒滴度为10^4/L的4例病人中,仅1例在粪便中检出了TTV-DNA,滴度为10^4/L,基因型为G2。④结论 肝病病人粪便标本中TTV含量与血清滴度直接相关,TTV具有经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 ,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核酸 ,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 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 2 7.5% ( 1 4 /51 ) ;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 ,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 ,2例 ( 2 /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 ,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了解孕产妇血清及乳汁中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探讨TTV的传播途径。方法:采用PCR-微孔板杂交法对10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①105例孕产妇血清及乳汁TTVDNA阳性率分别为12.4%(13/105)、10.5%(11/105);②13例孕产妇血清TTV DNA阳性病例中乳汁同时阳性10例,占76.9%(10/13),血清与乳汁感染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产妇存在TTV感染,并可能经乳汁感染婴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TV)有否直接垂直传播途径及尿液传播的可能性,初步了解西安地区TTV结构部分特点.方法参照文献[1]在TTV DNA ORF1区设计一套套式PCR引物,建立TTV DNA套式PCR检测方法,对16例血清检测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做了TTV DNA检测,对52 例正常顺产孕妇血清及其婴儿脐带血同时检测TTV DNA; 并且对西安地区1例原因不明而TTV阳性肝炎患者的TTV套式PCR扩增终产物纯化直接测序.结果 16例血清检测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TTV DNA检测未发现1例阳性; 在52例顺产妇外周血中,9例TTV DNA阳性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7.3%(9/52);而新生儿脐带血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7%(4/52); 其中,母子同时TTV DNA阳性2 例,单纯母亲血TTV DNA 阳性7例; 单纯婴儿脐带血TTV DNA 阳性2例.直接测序法测序,测得的143bp序列用DNAsis分析软件中国1株(BDH1)序列比较,二者同源性为65.0%,差异率为35.0%(>30%).结论 TTV可能不能通过尿液传播,但能经胎盘直接垂直传播, 西安地区TTV流行毒株可能存在新的TTV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