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证素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阐释其中医病机及证候特点,为该病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6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探究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常见病位证素为肾、胞宫、心神、肝;常见病性证素为气不固、气虚、气滞、阳虚、气陷。病位多为两脏器、三脏器组合,以肾+心神、肾+胞宫多见。病位+病性证素组合以肾+心神+气不固最常见。与肾相关的证候还可见肾气虚、肾阳虚、肾阳气虚、肾阴虚;与肝相关的证候为肝郁气滞;与肝、肾二脏相关的证候为肝肾阴虚;与脾、肾相关的证候为中气下陷、脾肾气虚。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胞宫、心神、肝;病性以虚为主,重要病机为气不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及其他常见睡眠障碍类型(如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腿动、夜惊、梦魇)的证素兼夹特点,分析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中医病机特点。方法收集符合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病例,共269例。其中,非器质性失眠病例共139例,其他睡眠障碍类型共130例,采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采集病史,制定四诊信息采集量表,分析比较两组兼夹病位、病性证素的特点。结果非器质性失眠兼夹病位证素以肾、心、心神为主,兼夹病性证素以阴虚、血虚、气虚、阳虚为主;其他类型睡眠障碍兼夹病位证素以肾、心、胆为主,兼夹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血虚、阳虚为主。结论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妇女非器质性失眠与其他常见睡眠障碍的患者,同时兼夹不同病位、病性证素,临床上分别针对不同证素兼夹特点加以对应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型的规律。方法:选取19例恶性肿瘤伴有黄疸症状的患者,调查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辨证分型、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胆红素、预后情况等。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证素特点。结果:19例患者辨证分为7种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证""湿热困脾证,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血瘀内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血瘀内结证"及"肝郁脾虚,湿热困脾证"。肿瘤患者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型高于其他证型。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气虚,气滞是肿瘤患者合并黄疸之主要病性证素。患者病性分布为虚实夹杂。结论:肿瘤合并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证素分析探讨复发性流产(RSA)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将 2019 年 9 月—2021 年 3 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 RS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证素辨证方法研究其病位、病性证素,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 RSA 患者 329 例, RSA 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肾、胞宫、肝、脾, 21 岁≤年龄<28岁组、28 岁≤年龄<35 岁组、35 岁≤年龄<42 岁组 RSA 患者最主要病位证素均为肾; 流产 2 次 RSA 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也为肾; 而流产 3 次和>3 次 RSA 患者的最主要病位证素为胞宫。RSA 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气虚、血瘀、湿、阳虚、热、气滞、血虚。年龄和流产次数不同, 病性证素改变, 21 岁≤年龄<28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热;28 岁≤年龄<35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湿;35 岁≤年龄<42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流产 2 次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 流产 3 次和>3 次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血瘀。[结论] RSA 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证、湿热瘀阻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血两虚证。其主要的病位为肾、胞宫、肝、脾。随着流产次数增多, 病位则以胞宫为主, 与年龄无关。RSA 主要的病因为气虚、血瘀、湿、阳虚、热、气滞、血虚。年龄不同, 病因也不同, 21~28 岁RSA 的主要病因为热, 28~35 岁 RSA 的主要病因为湿, 35~42 岁 RSA 的主要病因为气虚。随着流产次数增多, 血瘀成为各年龄段 RSA 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指标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阴虚、气滞、血虚为最多见;②E2与肾、血虚呈负相关;FSH与肾、血虚呈正相关;FSH/LH与肝、气滞呈正相关。结论:E2下降、FSH升高是肾虚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FSH/LH与肝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证素辨证法探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1584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资料提取证候,通过证候辨证素量表,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组合规律。结果 1病位证素:总体病位证素积分依次为脾、肝、肾、胞宫、肺、胃;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脾、肝、胞宫的积分较高(P0.05,P0.01,P0.01),男性患者肺的积分较高(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肝(91.79%、84.24%),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肾(95.65%、76.33%);2病性证素:总体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湿、气虚、阴虚、痰、气滞、阳虚、水停、血瘀、热、阳亢、血虚;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湿、气滞、血瘀、血虚、寒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男性患者痰、热、阳亢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滞(94.05%、93.32%、84.39%);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虚(99.52%、99.03%、80.19%)。3组合规律:将每位患者各自的证素积分进行排序,最终整合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虚夹瘀、痰湿内阻、胃肠腑热六种类型。其中脾虚湿阻所占总体比例较大(19.13%);女性患者肝郁脾虚类型的比例较大(20.62%),男性患者痰湿困阻类型的比例较大(30.43%)。结论女性患者以脾、肝、湿、痰、气滞、寒为主,治疗上重视疏肝理气解郁,男性患者以脾、肾、肺、湿、痰、气虚、热为主,治疗上应重视清热化痰。此外,基于证候辨证素量表的证候辨证体系为中医学临床量化辨证流程提供了思路,是促进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康复期戒毒人员中医证素特征及气象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毒品成瘾中医PRO量表》对福建省下属强制戒毒所自愿参加调查的1 858例康复期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证素辨证法提取中医证素;同时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取气象资料。结果:福建地区排名前3位的病位证素为肾、肝、脾,排名前3位的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血虚;平均气压为气滞、湿证素的保护因素,平均气温为阴虚证素的危险因素,平均相对湿度为肝、胃、心神证素的危险因素,平均风速为胃、心神证素的危险因素,为阳虚证素的保护因素,降水量对肾、胃、心神证素的发生不起作用。结论:肾、肝、脾为康复期毒品成瘾者的主要病位,气虚、阳虚、血虚为其主要病理表现;康复期毒品成瘾者证素分布与气象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气候改变对中医证素的变化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建及甘肃地区海洛因成瘾者中医证素特征。方法对福建、甘肃省下属强制戒毒所共462例自愿参加调查的海洛因成瘾者,开展毒品成瘾者中医PRO量表采集,应用证素辨证法提取中医证素。结果福建及甘肃地区海洛因成瘾者证素均有差异(P0.05),甘肃地区证素成立比例明显高于福建。福建排名前三的病位证素为脾、肾、肝,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气滞;甘肃排名前三的病位证素为肝、肾、脾,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阳虚。结论毒品成瘾具有多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夹杂的症候学特点。肝郁是毒瘾形成的重要诱因,脾肾两虚是主要病理基础,"痰"是"毒瘾"缠绵难愈特性的根本病理因素。在毒品戒断工作中,要加强对于内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毒品问题的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名家医案中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中年和老年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以筛选出的258例近现代名家医案中老年失眠症为研究对象,并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纳入258例医案,其中中年人失眠症医案有189例,老年人失眠症医案有69例。2)中年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痰热内扰证、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和心脾两虚证;老年人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此为心脾两虚证、痰瘀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心肾不交证和肝郁气滞证。3)中年失眠症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此为肝、心、肾和胃;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依次为阴虚、痰、湿热、气虚和气滞。老年失眠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次为肾、脾、心和肝;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出现在5%以上的依次为血虚、气虚、阳虚、痰和血瘀。结论通过对中年和老年失眠症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与症状间的分析,探究出临床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辨证规律,为临床证素辨证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和临床诊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证素辨证学》中证候辨证常见证量表制作四诊信息诊断量表,于1年时间内收集符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528例,以24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节点,按收取病例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组,判定中医证素,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中共出现病位证素19个,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肾、脾、心。共出现病位证素22个,常见实证病性证素为湿、气滞、阳亢、血瘀;常见虚症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精亏。病位证素为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心神,病性证素为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在不同季节发生率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证素肝、肾、肌肤、筋骨,病性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分值在四季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中医病位证素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心神,病性证素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在不同季节发生率不同。病位证素肝、肾、肌肤、筋骨,病性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证素发展程度有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及其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观察171例患者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分析早期低血压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171例患者发生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60例,发生率为35.10%,其中男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6.10%,女性为33.30%,差别不大(P> 0.05)。60例早期低血压患者病位证素以脾为主,其次为肾。病性证素以阳虚、气虚为主,其次为血虚、血瘀、痰饮等。证候以虚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最后为实证。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气虚水停;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其次为气滞血瘀。结论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5.10%;早期低血压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肾>心>肝>肺的趋势;病性证素分布呈阳虚>气虚>血虚>痰饮>血瘀>阴虚>气滞;证候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其中虚证分布呈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心脾两虚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分布呈肾虚水泛>脾虚湿蕴>气虚血瘀的趋势,实证分布呈痰瘀互结>痰滞证>瘀滞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肾虚病理与舌苔脱落细胞及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肝郁、肾虚积分及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肝郁与E2呈负相关,与FSH/LH呈正相关;肾虚与E2呈负相关,与FSH呈正相关;③舌苔脱落细胞MV与E2呈显著正相关,与FSH、LH、FSH/LH呈显著负相关,与肝郁、肾虚呈负相关。结论:①肝郁、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②性激素水平变化是肝郁、肾虚病理形成的物质基础;③舌苔脱落细胞能够反映肝郁、肾虚病理变化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成年代谢综合征(MS)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MS的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及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41例MS患者统计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人体测量学资料及相关理化检查,中医症状、舌、脉等,四诊合参,确定证型。结果 541例MS患者,脾虚痰湿证37.15%,气阴两虚证19.22%,瘀血阻滞证9.80%,痰火上冲证8.13%,心肝火旺证6.65%,阴虚火旺证6.47%,肝肾阴虚证3.14%,阴阳两虚证2.96%,痰瘀互结证2.59%,其他证型3.88%。20~40岁心肝火旺证最多,41~65岁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最多,66岁及以上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最多。当24≤体质量指数(BMI)28时,以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当28≤BMI35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而当BMI逐渐增大时,脾虚痰湿证、瘀血阻滞证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而气阴两虚证患者比例逐渐降低。无既往史者以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2型糖尿病时,以气阴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时,以脾虚痰湿证、痰火上冲证、心肝火旺证为主。当MS伴有血脂代谢异常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结论四川地区成年MS住院患者,总体以脾虚痰湿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证型呈心肝火旺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痰火上冲证→阴阳两虚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莹  李庆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369-1370,137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证候要素,为ACS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315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ACS的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特征。结果中医症状部分共提取16个公因子,根据文献研究以及专家组建议,将16个公因子归属为8个证候要素。本虚证候要素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证候要素出现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痰饮>气滞>寒凝>热蕴。结论 ACS的证候要素是痰饮、血瘀、阳虚、气虚、气滞、寒凝、热蕴、阴虚;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肝、肾。  相似文献   

18.
177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例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样病例的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7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PSD患者症状、体征和舌脉象主要有26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前6项为情绪不宁(96.04%)、胁肋胀满(95.48%)、纳差(64.97%)、悲忧善哭(59.88%)、胸部闷塞(57.06%)、喜怒无常(38.41%)等.舌脉象以舌质红(57.62%)、舌质淡(55.36%)、薄白(58.19%)、苔薄腻(48.58%)、脉弦(62.14%)、弦数(58.19%)多见.177例中患者中气滞血瘀证76例,肝郁脾虚证42例,心脾两虚证26例,肾虚肝郁证18例,脾肾阴虚证9例,痰火扰心证6例.脑卒中后抑郁主要症状构成中,气滞血瘀和心脾两虚证以情绪不宁为主;肝郁脾虚证和肾虚肝郁证胁肋胀满、胸部闷塞和悲忧善哭为主;痰火扰心主要以喜怒无常、失眠健忘为多;而脾肾阴虚以情绪不宁、喜怒无常为多.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肾精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痰火扰心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瘀证、心脾两虚证,以气滞血瘀证最多.  相似文献   

19.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上多对症治疗。文章总结魏开建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桥本甲状腺炎与遗传、情绪、饮食密切相关,气、痰、瘀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魏开建教授认为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治过程中应先辨病,再辨证,将桥本甲状腺炎分为5个证型,分别是肝郁气滞证、气滞痰凝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运用疏肝理气、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散结等中药辨证论治。魏开建教授强调桥本甲状腺炎起病多因情志不舒,使气滞、痰凝于颈前而发病,故临证中擅从肝脾论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