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晓军 《陕西中医》2012,33(2):199-200
目的:探讨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肝脾肾亏损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制定对痛风病分型治疗(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痰瘀阻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中通过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补肝益肾,祛风除湿等治法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四妙散出自《成方便读》,由《丹溪心法》中二妙散加味而成,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四味药组成。其功用为清热利湿,强筋壮骨。治疗湿热下注,两足麻木,下肢痿弱,筋骨疼痛。方中苍术燥湿清热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祛湿热、利筋络。四味合用,为清热利湿之妙剂。临床应用广泛,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近年来运用扶正祛邪汤治疗慢性肝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白术茯苓当归黄柏女贞子黄精郁金_(各15克) 黄芪板蓝根连翘丹参_(各30克)砂仁甘草_(各6克)。方中:黄芪、白术、茯苓、黄精、女贞子健脾益气,滋补肝肾,达气血充盈;佐丹参、当归、郁金养血活血;板蓝根、黄柏、连翘清  相似文献   

4.
采用清热利湿,活血消肿,通经活络之法,自拟加味四妙汤(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木通、桑枝、赤芍、鸡血藤)治疗湿热痹30例,总有效率93.3%,提示该方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通经活络之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安门医院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处方药性特点和配伍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广安门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活动期RA住院患者的中医处方,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采用关联规则计算相关度.结果:收集的99例患者共314首处方中,出现频率>50%的有13味药,分别为薏苡仁、赤芍、苍术、当归、羌活、茯苓、川牛膝、金银花、黄柏、黄芪、青风藤、土茯苓、白术;四气以性寒居多,性温其次;五味以苦、甘、辛较多;归经以肝经最多,归胃、脾经其次;有毒性中药共占5.81%;相关度较高的为苍术、川牛膝、黄柏、薏苡仁,当归、川芎、赤芍,金银花、薏苡仁,茯苓、白术,丹皮、赤芍等药对.结论:广安门医院治疗活动期RA从湿、热、瘀论治,采用清热除湿活血法,注重肝的疏泄调养,同时不忘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将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自1997年4月—2010年12月期间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计62例、263诊次所涉及的503首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孟如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结果 503首处方、205味中药中高频使用药物依次有甘草、防风、薏苡仁、苍术、当归、川芎、忍冬藤、赤芍、羌活、牛膝、姜黄、黄柏;中药类别以补虚、清热、活血药为常用。核心药物组合有苍术-薏苡仁,防风-羌活,黄柏-苍术,黄柏-牛膝-苍术-薏苡仁,赤芍-姜黄-当归等;推出由当归、赤芍、姜黄、茯苓、白芍、羌活等药物组成的可能新方7首。结论孟如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立足病机,以补气血、养肝肾、强筋骨治本,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通络治标;善用名方组合,灵活妙用,标本同治,反映出其组方用药的经验特色及规律性,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味四妙饮治疗湿热痹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文继  武廷辅 《陕西中医》2008,29(4):445-446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蠲痹类中药治疗湿热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四妙饮(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鸡血藤、桑枝、赤芍、苏木)治疗湿热痹80例。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本方法对本症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拟蒲草地黄汤(蒲公英、萆薢、熟地黄、白芍、赤芍、丹参、牛膝、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通草)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94例,总有效率92.5%,提示本方有滋补肾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拟蒲草地黄汤(蒲公英、萆薜、熟地黄、白芍、赤芍、丹参、牛膝、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通草)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94例,总有效率92.5%,提示本方有滋补肾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高春秀 《河北中医》2012,34(12):1816-1817
四妙丸一方出自《成方便读》,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痹证,症见两足麻木、痿软、肿痛,具有清热利湿、强筋健骨之功效,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善治下焦湿热;湿扰下注,以苍术苦温,醒脾燥湿,去生湿之源;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牛膝祛风湿,补肝肾,通血脉,利关节,引药下行。笔者临床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临床肝病,赵国荣治疗时以“肝脾同治”思想为指导,基于中医整体观,灵活思辨,辨明病情虚实,分湿热中阻、肝脾血瘀及肝脾肾亏虚3个阶段进行论治,并对应施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化瘀,滋补肝肾,健脾补肾等治法。同时重视调治脾胃,顾后天之本,临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蒲草萆地黄汤治疗不育症9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厚 《陕西中医》2000,21(7):295-296
采用自拟莆草地黄汤(莆公英、萆、熟地黄、白芍、赤芍、丹参、牛膝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通草)治疗精液异常不育94例,总有效率92.5%,提示本方有滋补肾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王孟庸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7月到王教授门诊就治的207例NS患者处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王教授治疗NS的学术经验。结果:组方用药规律分析:8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女贞子、黄芪、黄精、甘草、白术、墨旱莲、熟地黄、当归、茯苓、乌梅、牡丹皮、陈皮、山药、猪苓等。所用主要药物种类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所用药物归经以肾、脾、肝、肺经为主。结论:王教授治疗NS着重治脾、治肾、治肺,补益脾肾、滋阴清热、利水渗湿、收敛固涩、活血化瘀多种治法充分显示了王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4.
黄带为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内侵,损伤带脉,致秽浊之液下流是黄带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止带,健脾利湿,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是临床治疗黄带时常用的三味小方。方中椿根白皮清热燥湿止痒,常用量为9~15 g,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常用量为9~30 g,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常用量为9~30 g。热邪重时可加知母、栀子等,湿邪偏胜可加生薏苡仁、陈皮等。  相似文献   

15.
目前痛风尚不能根治,且治疗后易反复发作,患者十分痛苦。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王颖航教授结合痛风病机和临床症状,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兼通络止痛药物治疗痛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红  安丽丽  韩培英 《河南中医》2019,39(2):192-194
郭登洲认为IgA肾病病机以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致气阴两虚为本,以湿浊、瘀血病理产物为标,病位在脾肾,并可涉及肺、心、肝、三焦等多个脏腑器官,提出"益气养阴,化瘀祛湿"的基本治则,应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固表,兼以祛湿;应用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白茅根等养阴清热补肾,兼以凉血止血。从上中下三焦入手治疗湿热,上焦治肺,多选用蝉蜕、黄芩、白花蛇舌草、玄参等中药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中焦治脾,多选用藿香、佩兰、薏苡仁、白豆蔻、杏仁、陈皮、半夏等中药以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下焦肾与膀胱同治,多以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方剂476首,所用药物315味,使用频次共计6 905次,使用频数前10位中药分别是土茯苓、薏苡仁、牛膝、黄柏、苍术、萆薢、甘草、泽泻、威灵仙、白术,用药类别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化湿药为主。痛风高频药对前3组为薏苡仁-土茯苓、土茯苓-萆薢、薏苡仁-牛膝。中药药性主要为寒性药,药味为甘,主归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14个中药组合。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29项;三项关联药物组合21项;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7项。复杂网络分析核心处方为:牛膝(川)、黄柏、薏苡仁、苍术、土茯苓、萆薢、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用药以祛邪为主,清热化湿健脾之法贯穿病程的始终并以四妙散加土茯苓、萆薢的组方为核心,兼以活血化瘀止痛、利湿泄浊除痹、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等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痛风(gout)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对不同证型痛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尿酸达标率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痛风不同证型下中医治疗的证治规律。方法 回顾性统计3287例痛风患者的临床数据,然后进行中医药治疗疗效、安全性、中药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330例,按辨证划分为湿热蕴结证224例、痰瘀互结证67例和脾虚湿阻证39例。3种证型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尿素氮(blood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尿酸达标率和安全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显示湿热蕴结证痛风常用土茯苓、薏苡仁、苍术等中药治疗,并形成苍术-黄柏、土茯苓-威灵仙等药物组合和苍术、黄柏、川牛膝、土茯苓、薏苡仁这一新核心药方;痰瘀互结证痛风常用土茯苓、薏苡仁、茯苓等中药,形成薏苡仁-秦艽、土茯苓-威灵仙等药物组合和新核心药方为山茱萸、葛根、土茯苓、独活、防风、杜仲、威灵仙、赤芍、地龙、秦艽、川牛膝、薏苡仁、绵萆薢;脾虚湿阻证痛风常用茯苓、苍术、土茯苓等药物和苍术-威灵仙、茵陈-虎杖等药物组合,并形成伸筋草、茵陈、虎杖、陈皮、茯苓这一新核心药方。结论 在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背景下,系统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安全性和证治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痛风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童晓岚  兰济乐  张芯  阮叶萍 《陕西中医》2021,(11):1619-162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和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并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 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232首方剂,涉及303味中药,单个中药使用频率≥20的有40味。核心药物包括薏苡仁、黄柏、土茯苓、苍术、萆薢、甘草、威灵仙、泽泻、牛膝等,常用类型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主。中药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于脾、肝、心、肺、胃等。聚类分析得到11个核心组方,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功效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个药对、22个三味药药组、12个四味药药组以及1个五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治疗痛风的基本药对。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把握“风、湿、寒、瘀、热”病机基础上,用药以清热化湿、通络散瘀为主,辅以健脾利湿、补肝益气之药,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 清热利湿 活血通络痛风病早期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痛剧难忍 ,昼轻夜重 ,不能行走。本病多为湿热瘀阻所致。患者平素喜食烟酒、膏粱厚味 ,致湿热内生 ,流注关节 ,气血痹阻不通 ,血停为瘀 ,湿热瘀结于经络而产生诸症。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 ,佐以凉血化瘀。常用药物 :黄芪、金钱草、薏苡仁、防己、生白术、土茯苓、海藻、连翘、黄柏、苍术、赤白芍、忍冬藤。2 健脾祛湿 泄浊通络痛风病经清热利湿治疗不愈而反复发作者 ,临床多表现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