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应用Biotin-16-dUTP和Digoxigenin-11-dUTP分别标记人21/13号染色体着丝粒区DNA探针(D13ZI/D21ZI)和Down综合征核心区(DSCR)CosmidDNA探针,与人类正常二倍体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ISH),并用相应的免疫荧光系统检测杂交信号,在两条13号和两条21号染色体着丝粒区显示绿色(FITC)信号;在两条21号染色体长臂(21q22)显示红色(Rhodamine)信号。双色FISH为检测21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制图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技术制备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经原位杂交试验及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均取得满意效果,PCR标记法具有经济,快速,简易和标记量大等优点,实践中发现Bio/Dig-11-UTP的质量,dTTP和D-11-dUTP的比例及起始DNA模板浓度是标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含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含dUTP/尿嘧啶DNA糖基化酶(dUTP/UDG)PCR试剂(抗污染PCR试剂,PCR-dUTP/UDG)抗PCR产物污染的能力及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采用该试剂检测204份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并与普通PCR试剂比较。结果显示:抗污染PCR试剂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至少可阻止100ng的PCR产物的污染。该试剂与地伐辛素探针分子杂交所测结果的符合率(89.32%)高于普通PC  相似文献   

4.
制备地高辛标记的人bcl-2基因的反义链cDNA探针。方法:首先从U937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得到bcl-2特异的cDNA片段,然后以此为模板利用DIG-11-dUTP作另一轮非对称PCR扩增。结果:合成了灵敏、特异的DIG-标记的bcl-2反义单链cDNA探针。结论:本文报道的方法是制备DIG-标记的单链反义cDNA探针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应用REAPD-PCR技术结合地高辛非放射生标记制备了人巨细胞病毒DNA探针,并与常规随机引物法进行对照。RAPD-PCR制备的HCMV DNA探针长度呈多态性,扩增过程中不需合成特异引物,探针特异性强,产量高,用50mg HCMV DNA模板即可制备8.0μg探针;标记体系中RAPD-PCR方法Dig-dUTP浓度为5.2%。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地高辛标记的bcl-2基因的反义链cDNA探针。方法首先从U937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得到bcl-2特异的cDNA片段,然后以此模板利用DIG-dUTP作另一轮非对称PCR扩增。结果:合成了灵敏,特异的DIG-标记的bcl-2反义单链探针。结论:本文报道的方法是制备DIG-标记的单链的cDNA探针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Rb基因cDNA3.8Kb片段做探针,经非放射性地高辛—dUTP及放射性同位素α-32P-dcTP两种标记方法标记,对6株人胃癌细胞株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5株细胞Rb基因完全缺失,1株不全缺失伴突变。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PCR)灵敏度极高,痕量的PCR产物能污染新的PCR体系(称为产物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我们通过在所有的PCR扩增中掺入dUTP使PCR产物含“dU”,在以后的PCR扩增前用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racil-DNA-Glycolase,UDG)处理,然后加热去除UDG活性防止了产物污染。UDG切割磷酸糖骨架上的尿嘧啶,可阴止DNA聚合酶对它的复制,而对普通DNA(即含”dT”)无影响。因为UDG不与dUTP反应,而且在PCR扩增前加热变性失活,使含尿嘧啶的污染物的污染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应用RAPD-PCR技术结合地高辛非放射性标记系统制备了人巨细胞病毒DNA探针,并与常规随机引物法进行对照。RAPD-PCR制备的HCMVDNA探针长度呈多态性,扩增过程中不需合成特异引物,探针特异性强,产量高,用50ngHCMVDNA模板即可制备8.0μg探针;标记体系中RAPD-PCR方法Dig-dUTP浓度为5.2%。表明RAPD-ΡCR技术可用于少量DNA模板制备大量DNA探针,适用于原位杂交等需高浓度探针的核酸杂交及临床大量标本的测试,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探针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含dUTP/尿嘧啶DNA糖基化酶(dUTP/UDG)PCR试剂(抗污染PCR试剂,PCR-dUTP/UDG)抗PCR产物污染的能力及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采用该试剂检测204份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并与普通PCR试剂比较。结果显示:抗污染PCR试剂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至少可阻止100ng的PCR产物的污染。该试剂与地戈辛素探针分子杂交所测结果的符合率(89.32%)高于普通PCR与分子杂交所测的符合率(81.45%)。表明抗污染PCR试剂的应用有利于防止PCR产物的污染,提高PCR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从总RNA制备非放射性cDNA探针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从总RNA制备DIG标记的非放射性cDNA探针的方法。方法以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用随机引物延伸法掺入DIG-11-dUTP来制备cDNA探针。结果该方法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较高,可达0.01gp。结论这种cDNA探针可用于差异筛选的反向杂交及Northern杂交。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中以肿瘤多药耐受基因MDR-1的cDNA的限制片段(5A)为模板DNA,把模板DNA用随机引物法标记上地高辛标记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IG-dUTP。将此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与变性的同源质粒及部分头颈肿瘤组织RNA进行点杂交后,用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及其底物进行酶联免疫分析,探讨了应用这种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及其检测系统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IL—3cDNA探针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聚酶连反应(PCR)扩增人IL—3cDNA片段,以地高辛(Digoxigenin—11—dUTP)为标记物,随机引物法标记IL—3cDNA探针。探针经斑点杂交和核酸原位杂交证明:用制备IL—3cDNA探针检测细胞IL--3mRNA表达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使用简便,杂交结果直观,探针可较长时间保存和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人胃癌细胞株Rb抗癌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b基因cDNA3.8Kb片段做探针,经非放射性地高辛-dUTP及放射性同位素α-^32P-dCTP两种标记方法标记,对6株人胃癌细胞株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5株细胞Rb基因完全缺失,1株不全缺失伴突变。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中以肿瘤多药耐受基因MDR-1的cDNA的限制片段(5A)为模板DNA,把模板DNA用随机引物法标记上地高辛标记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IG-dUTP。将此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与变性的同源质粒及部分头颈肿瘤组织RNA进行点杂交后,用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及其底物进行酶联免疫分析,探讨了应用这种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及其检测系统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应用13/21染色体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种植前人类胚胎13/21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应用FITC标记的13/21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杂交的α卫星重复序列探针对27个未受精卵母细胞和36个多精受精胚胎的卵裂球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单倍体卵母细胞核呈现2个杂交信号,固定率80%,杂交效率67%;多精受精胚胎的卵裂球核呈现6个杂交信号,固定率72%,杂交效率65%。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和微克隆技术构建的8q24.1带特异性pUC19文库,筛选出一个含CA重复的新的多态微卫星DNA[(CA)n]。经PCR检测人鼠杂种细胞板,证实其来源于人8号染色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11个等位片段,杂合度为0.84;在11个家系中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此多态标记与三个已知的位于8q23-24.1区域的微卫星DNA(D8S85,D8S199,D8S281)紧密连锁,其在8号染色体遗传图谱上的相对位置为:着丝粒-D8S85-新(CA)n-D8S199-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8.
用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控制聚合酶链反应的产物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灵敏度极高,痕量的PCR产物能污染新的PCR体系导致假阳性结果。我们通过在所有的PCR扩增中渗入dUTP使PCR产物含“dU”,在以后的PCR扩增前用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处理,然后加热去除UDG活性防止了产物污染。  相似文献   

19.
小鼠α2(Ⅰ)胶原基因DNA结合蛋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初步分析小鼠α2(Ⅰ)胶原基因上游5‘-UTR近端800bp(-780 ̄54bp)序列的DNA结合蛋白。方法:PCR扩增小鼠α2(Ⅰ)胶原基因-258 ̄+54bp,-519 ̄-248bp,-741 ̄-501bp片段,Dig-dUTP末端标记PCR产物,与经SDS-PAGE并转印至膜上的胶原产生细胞的核抽提物进行DNA-蛋白质结合反应,以抗Dig抗体检测结合反应信号。结果:Ⅰ型胶原基因上游5’  相似文献   

20.
将16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手术前及术后30min至3h的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观察其磁共振征象,并与病理改变对照。结果表明:平扫组部分犬出现心前壁高信号和腔内流动信号,而增强扫描组犬在注射Gd-DTPA后3min~30min均有增强,其增强区与相对在的心肌大切片TTC染色所示梗塞区大小形态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