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采用琼脂糖凝胶火箭电泳法 ,对 30例正常健康儿和 42例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以及 2 2例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唾液SIgA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SI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组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5 ) ,较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显示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可改善患儿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管美荣  郭健 《中原医刊》2003,30(10):47-48
目的 :研究纳洛酮 (NAX)在新生儿窒息恢复中小剂量与大剂量使用的疗效。方法 :对 2 0 0例 1minApgar评分≤ 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 ,按单双号随机分组对照。大剂量组 10 0例 ,NAX用量 0 1mg/kg ;小剂量组 10 0例 ,NAX用量 0 0 2mg/kg。均静脉快速推注 ,若患儿无反应可在 3~ 5min内重复使用。并对两组的 5、10、15minApgar评分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大剂量组在 5、10、15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小剂量组 ,P均 <0 0 5 ,有显著差异。大剂量组新生儿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 ,P <0 0 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 ,NAX大剂量 ( 0 1mg/kg)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 0 0 2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种剂量干扰素抗HBV的效果。方法 :用二种剂量干扰素治疗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观察治疗一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时HBV DNA、HBe Ag、HBs Ag的阴转率。结果 :大剂量干扰素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小剂量干扰素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HBe Ag阴转率二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HBs Ag阴转率二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对HBV DNA ,HBe Ag的抑制随治疗时间延长 ,阴转率随之增高。结论 :在抑制HBV DNA的方面 ,大剂量干扰素组优于小剂量干扰素组 ,在抑制HBe Ag方面 ,大、小剂量干扰素疗效无差异 ,在抑制HBs Ag方面 ,大剂量干扰素优于小剂量干扰素 ,以治疗 6个月时 ,HBV DNA ,HBe Ag阴转率最高 ,用干扰素治疗以 6个月为疗程最好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12 8例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分组治疗 ,6 5例应用干扰素治疗 ,6 3例应用病毒唑治疗。对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 72h大便轮状病毒转阴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干扰素组总有效率 (显效率及有效率 )和 72h大便轮状病毒转阴率明显优于病毒唑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 χ2 =5 4 .2 6 ,P =0 .0 0 0 <0 .0 1;χ2 =30 .4 9,P =0 .0 0 0 <0 .0 1) ,干扰素组不良反应较病毒唑组少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94 ,P =0 .0 0 1<0 .0 1)。结论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最佳剂量和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四组 ,每组使用降纤酶静脉滴注总剂量相同 ,但每天剂量不同 ,大剂量组 2 0u/d× 3天 ,中剂量组 15u/d× 4天 ,小剂量组 10u/d× 6天 ,三组均进行基础治疗 ,用药同对照组 ,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脑复康 10~ 12g共 2 0天。结果 :四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大剂量组有效率 79.4 % ,中剂量组 85 .5 % ,小剂量组 5 6 .9% ,对照组 5 6 .1% ,而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剂量组均优于其余 3组 (P <0 .0 1) ,纤维蛋白原的下降程度亦是中剂量组效果明显 (P <0 .0 5~P <0 .0 1)。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使用中等剂量每天 15u总量 6 0u不导致出血 ,不但方法简便 ,经济实用 ,而且安全有效 ,是基层医院能普及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Pei JH  Zhou ZG  Luo JH  Jiang TJ  Li X  He 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11-415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非肥胖性糖尿病 (NOD)小鼠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4周龄NO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摄食 0 0 1% (小剂量组 ,2 3只 )和 0 0 4 %(大剂量组 ,2 5只 )的吡格列酮混合饲料和普通营养饲料 (对照组 ,2 5只 )。每周检测尿糖 1次 ,发现阳性后用血糖仪测血糖 ,连续 2次血糖≥ 16 7mmol/L即诊断为糖尿病。各组取 12周龄未患病的小鼠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计算胰岛炎积分 ,取脾后制成脾细胞悬液行细胞培养 72h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脾细胞培养液上清干扰素 γ(IFN γ)和白介素 (IL) 4水平 ;抽提胰腺总RNA后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IFN rmRNA水平。结果  (1) 30周龄时 ,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 80 0 %、6 0 9%和 6 0 0 % (P >0 0 5 ) ;但在下列时点药物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小剂量组 :① 10 0d时发病率 0 %对 16 % ;185d时发病率 39%对6 8% ;②大剂量组 :110d时 :0 %对 16 % ;12 0d时 :4 %对 2 4 % ;135d时 :12 %对 36 %。 (2 ) 12周龄时 ,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胰岛炎积分分别为 1 0 1± 0 6 8、1 19± 0 84和 1 99± 0 75 (P >0 0 5 ) ;但总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黄芪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8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黄芪治疗组 (n =10 2 ,剂量 60ml d× 14天 )和小剂量黄芪治疗组 (n =87,剂量 2 0ml d× 14天 )。结果 接受大剂量黄芪治疗的患者 ,治愈和显效率为 92 .8% ,而小剂量黄芪治疗者为 5 8.3 % ,疗效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黄芪较小剂量黄芪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 ,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尖锐湿疣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惠红  周冬生 《医学文选》2002,21(2):147-148
目的 对比观察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尖锐湿疣 (CA)的疗效。方法 应用干扰素 1 0 0万 u隔天 1次 (A组 )、3 0 0万 u隔天 1次 (B组 )、1 0 0万 u每周 1次 (C组 )、3 0 0万 u每周 1次 (D组 ) ,共 6次治疗 1 1 0例 (CA)患者 ,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 (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 - 2(IL- 2 )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 IL- 2水平均低于正常 ,A组、B组治疗后血清 IL- 2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A组与 B组、C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无差别 (P >0 .0 5 ) ;C组、D组的 IL- 2水平上升显著 (P <0 .0 1 ) ,A组与 C组、B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干扰素小剂量长时间作用能有效降低 CA的复发率 ,其预防 CA复发的关键在于增加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志宇  薛华  何生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1076-1078,1082
目的 :研究脂质体包裹的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是否仍然具有游离SEA刺激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方法 :从 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分别以葡萄球菌肠毒素A脂质体(L SEA)、游离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刺激后 ,以ELISA法检测其产生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γ干扰素 (IFN γ)的浓度。 结果 :除第 4天L SEA刺激组IFN γ水平低于SEA刺激组 (P <0 .0 5 )外 ,此两组的细胞因子分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且都高于IL 2组 (P <0 .0 5 )。 结论 :L SEA仍然具有SEA刺激TIL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72例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小、中、大剂量组 ,分别给予美托洛尔 6 2 5~ 12 5mg、2 5mg、5 0mg ,每日两次口服 ,长期应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再梗死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住院期间治疗组 3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长期服用大剂量组与小、中剂量组在心力衰竭发生率与再住院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美托洛尔可降低AMI死亡率、再梗死率和再住院率 ,提高生活质量 ,应用中、小剂量可获得大剂量治疗相同的生存效果 ,而危险性低于大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术中抑肽酶对IL 10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 :按入选标准筛选病例并分成三组 :对照组 (A组 ,n =12 )、小剂量抑肽酶组 (B组 ,n =12 )、大剂量抑肽酶组 (C组 ,n =2 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患儿在术前、体外循环 (ECC) 3 0min、ECC结束后 2h、2 4h、7d五个时间点血清IL 10的浓度。结果 :各组ECC3 0min ,ECC结束后 2h血清IL 10浓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1) ,且B、C组与A组相比 ,C组与B组相比 ,IL 10水平增高更为明显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抑肽酶能促进内源性IL 10的释放 ,从而抑制小儿ECC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 ,且药效与抑肽酶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对小鼠轮状病毒 (HRV)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发育正常的BLAB/C健康小鼠 12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番石榴叶大(3.6 g/kg)、中 (1.8g/kg)、小 (0 .9g/kg)剂量组。按Schonb方法复制模型 ,于感染后 2 4h给药 ,正常和感染对照组灌服等容量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藿香正气口服液组 (1.6 2 g/kg)、番石榴叶小、中、大剂量组 ,每日灌胃 3次 ,每次容量为 2 0ml/kg ;疗程为 72h。比较藿香正气口服液、番石榴叶不同剂量对小鼠病死率 ,小肠黏膜病理变化 ,血、粪生化指标 ,SIgA含量 ,HRV抗原阴转率的影响。结果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能改善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粪便中的SIgA含量、HRV抗原阴转率、血Na+ 、红细胞比容 (Ht微量法 )、粪Na+ 、粪糖含量、病死率 ,与番石榴叶小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是通过提高小鼠粪中SIgA含量和HRV抗原阴转率 ,促进小肠黏膜的修复 ,增加粪Na+ 、粪糖吸收 ,减轻脱水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可能机制。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 ,观察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血和尿中NO代谢终产物NO-2 /NO-3 的变化。小剂量甘露醇组肾功能、肾血流量及血NO-2 /NO-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而大剂量并自由饮水组肾功能、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血NO-2 /NO-3 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三组间尿NO-2 /NO-3 排泄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大剂量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其明显降低肾血流量有关 ,而内皮衍化舒张因子 (EDRF)生成似有代偿性增高。  相似文献   

14.
月见草油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月见草油对高脂高胆固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为治疗高脂血症中药的开发提供资料。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按体重分为生理盐水组、高脂高胆固醇组 ,月见草油组按剂量分别为低剂量组 (2 5ml/kg)、中剂量组 (5ml/kg)、高剂量组 (10ml/kg)。每组 10只 ,分别于实验后第 30d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及高密度脂蛋白C(HDL -C)、HDL -C/TC比值、动脉硬化指数 (AI)。结果 :与高血脂组相比 ,月见草油各组大鼠血清TC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HDL -C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5 ) ,HDL -C/TC比值显著增高 (P <0 0 5 ) ,AI值显著降低 (P <0 0 5 ) ,本试验未见受试物对TG有影响。结论 :月见草油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抗磷脂综合征小鼠T细胞亚群和IL-2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刘润侠  付杰  张王刚 《医学争鸣》2003,24(11):997-999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β2 糖蛋白Ⅰ (β2 glycoproteinⅠ ,β2 GPⅠ )诱导的抗磷脂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自身免疫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 2生物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APS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免疫药理作用 .方法 :6 0只 4wk龄雌性昆明种小鼠被随机分为小、中、大剂量组及中剂量对照、模型、空白对照 6组 ,小、中、大剂量组及中剂量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 ;1 4d后 ,小、中、大剂量组及模型组多部位皮下注射 β2 GPI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 2生物活性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小、中、大剂量组均可降低TH/TS 比值 (P <0 .0 5或P <0 .0 1 ) ;中剂量对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药物剂量与TH/TS 比值存在负相关 (P <0 .0 1 ) .与模型组相比 ,小剂量组对IL 2活性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而中、大剂量组则使之明显降低 (P <0 .0 1 ) ;中剂量对照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药物剂量与IL 2活性存在负相关 (P <0 .0 1 ) .TH/TS 比值和IL 2生物活性呈正相关 (P <0 .0 1 ) .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抑制自身免疫小鼠TH/TS 比值和IL 2 ,且对空白对照组TH/TS 比值和IL 2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愈溃膜、口宝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的局部免疫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1 6 0例RAU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抽取其中 30例患者取其唾液 ,检测用药前后SIgA的变化 ;同时治疗组以愈溃膜、口宝含片治疗 ,对照组以乙酰螺旋霉素药膜、华素片治疗 ,观察溃疡愈合时间及复发间期 ,随访 1a。结果 RAU患者口腔局部SIgA值明显低于正常人 ,治疗组第 7天唾液SIgA值显著提高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SIgA值无显著变化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愈溃膜、口宝含片可提高口腔局部SIgA值 ,治疗RAU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家兔肾缺血再灌注 (ischemicreperfusion ,IR)过程中 ,外源性胰岛素对肾组织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分为 :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胰岛素处理组 (Ins +IR组 ) 3组 ,Ins +IR组再灌注的同时给予胰岛素溶液 (Ins 3IU ,6IU ,12IU/kg.wt) ,对照组和IR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 3组动物缺血再灌注 2h、4 8h时 ,血清尿素氮 (BUN)含量变化 ,以及肾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 4 8h ,IR组血清BUN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而小剂量胰岛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中剂量胰岛素组血清BUN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大剂量胰岛素组BUN比IR更高 (P <0 .0 5 )。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 ,对照组结构未见异常 ,IR组肾组织呈变性和坏死改变 ,小剂量胰岛素组肾组织轻度变性 ,中、大剂量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结构改变类似。结论 :外源性小剂量胰岛素具有抗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相关性颅内疾病疗效的差异和造成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选择GCS为 6~ 10分的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或以腰穿证实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191例 ,按甘露醇剂量不同随机分成 3组 ,分别为 0 .2 5 g .kg 1(n =6 3)、0 .5 g.kg 1(n =6 5 )和 1.0 g .kg 1(n =6 3) ,观察 3种不同剂量组疗效和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 中等剂量 (0 .5 g .kg 1)组、大剂量 (1.0 g .kg 1)组的疗效与小剂量 (0 .2 5g .kg 1)组的效疗之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不同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用中等剂量的甘露醇疗效较好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与甘露醇的剂量呈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探讨唾液或血清SOD活性、MDA及血清铁含量在牙周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 2 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CP组 )、 17例菌斑性牙龈炎患者 (PIG组 )和 15例健康者(对照组 ) .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羟胺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MDA含量、SOD活性和血清铁含量 .结果 :( 1)同对照组比较 ,PIG组唾液MDA含量并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CP组唾液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CP组唾液MDA含量明显高于PIG组(P <0 0 5 ) .( 2 )牙周病各患病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 ,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 3 )PI…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振江  徐月清  陈威 《医学争鸣》2003,24(23):2165-216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 :84例CRF患者分为 3组 :非血液透析组 2 8例 (I组 ) ,常规血液透析组 31例 (II组 )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 2 5例 (III组 ) .2 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 ,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 .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结果 :3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I ,II组分别较III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 .3组CRF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341 5 ,0 .2 0 31和 0 .2 1 6 3,P <0 .0 1 ,<0 .0 5和 <0 .0 5 ) .3组客观营养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 ,II组和III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其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 (r =- 0 .2 1 6 9和 - 0 .1 986 ,P <0 .0 5 ) .SGA评估表明CRF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 ,其营养状况越差 ,血清瘦素水平越高 (P <0 .0 1 ) .III组SGA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和P <0 .0 5 ) .结论 :CRF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 ,其增高与CRF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助于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从而进一步改善CRF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