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了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ACE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酗酒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酗酒群体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130和2.488;而携带有Ⅱ基因型的酗酒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则为0.389。相反,非酗酒IS患者的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携带有D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有Ⅰ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ACE基因与酗酒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ACE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吸烟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关系。结果携带有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992和1.679;而携带有Ⅱ基因型的吸烟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则为0.523。相反,非吸烟IS患者的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携带有D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有I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ACE基因与吸烟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ACE-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C  Zhang C  Qiu S  Lu X  Zeng Y  Wu H  Chen W  Luo W  Li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46-104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CE-1)基因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0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3例IS及154例对照组的ACE-1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IS患者ACE-1基因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1%、48.3%、14.7%,对照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2%、37.7%、18.2%,IS组患者的ID基因型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1.2倍;IS患者的MTHFR基因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5%、45.5%、14.0%,对照组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0%、31.8%、5.2%,2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CE-1基因多态性与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MTHFR基因TT、CT型可能是IS的危险因子,CC型可能是IS的保护因子,ACE-1基因与MTHFR基因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454例IS患者和334例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和MTHFR基因C677T多态的分布。结果 病例组的DD、ID、Ⅱ和CC、C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2.5%、43.4%、34.1%和51.8%、40.5%、7.7%,而对照组则为17.4%、45.5%、37.1%和56.9%、38.3%、4.8%;DD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IS(LAA)相关,TT型和T等位基因与LAA和心源性IS相关。TT+DD和TT+ID存在协同作用,增加了患IS的风险。结论 DD、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是IS的易患因子,ACE基因与MTHFR基因在IS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的关键酶之一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脑卒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 MTHFR基因 C6 77T位碱基突变。结果 :MTHFR基因 C6 77T突变型等位基因 (T)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0 1,P<0 .0 5 ) ,TT和 CT两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而 C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 ,CT基因型比 CC基因型患脑卒中风险高 2 .0 9倍 ,TT基因型比 CC基因型患脑卒中风险高 3.0 0倍。结论 :MTHFR基因突变型等位基因与脑卒中有一定的关联 ,突变基因型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宁夏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和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101例中青年(年龄〈5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96例中青年健康对照者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研究,并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Hcy浓度为(12.58±8.8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6±5.76)μmol/L(P=0.001);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未发现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宁夏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87例海南黎族IS组及83例对照组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IS患者的MTHFR基因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64.4%、27.6%,T等位基因频率为40.2%,C等位基因频率59.8%;对照组的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39.8%、56.6%,T等位基因频率为23.5%,C等位基因频率76.5%,两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IS有一定关系,MTHFR基因可能是IS的易感基因,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筛选,早期对TT和CT基因型的人群进行维生素干预,对预防IS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马丽媛等 《医学文选》2001,20(4):415-417
目的: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80例无脑血管病对照者进行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检测和分析。结果:C677T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但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布无差异。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部分脑卒中病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庆市脑卒中病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多态性,探讨脑卒中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并按性别,年龄配对设对照组,取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seDI)酶切PCR产物用于基因分型,同时观察高血压病(EH)等疾病家族史。结果:脑卒中组GNB3 C825T基因型分布(基因型频率CC=0.32,CT=0.58,TT=0.10)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基因型频率CC=0.65,CT=0.32,TT=0.03,X^2=14.6,P<0.01=,但在脑卒中病人中有或无EH亚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无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25T等位基因和EH家族史与脑卒中有关联,825T等痊基因携带者的CC纯合子比较有较高的患脑卒中的风险(OR=4.17,95%CI1.71-10.15,P<0.01=。结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是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危险因子,遗传造成EH易感性的同时也造成了脑卒中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体 N5 ,N1 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遗传相关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 PCR- RFLP) ,对 1 1 8例脑卒中患者和1 39例健康人 MTHFR基因 C677T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 MTHFR基因 T等位基因频率为 5 0 .4%,C等位基因频率为 49.6%;对照组 T等位基因频率为 40 .6%,C等位基因频率为5 9.4%;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出血性卒中 T等位基因频率为 41 .4%,C等位基因频率为5 8.6%;缺血性卒中 T等位基因频率为 5 4 .2 %,C等位基因频率为 45 .8%;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卒中汉族人群 MTHFR基因 C677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 MTHFR基因 C677T突变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有相关性 ,MTHFR基因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Yu HH  Zhang WL  Shi J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9):2060-2064
目的 综合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在不同种族间的关系.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17篇关于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荟萃分析表明,携带MTHFR基因TT基因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非TT基因型的1.30倍,95%CI为1.11~1.52.携带MTHFR基因CC基因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非CC基因型的0.88倍,95%CI为0.79~0.98.亚组分析显示MTHFR基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种族而异,高加索人群更易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高加索人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与蒙古人及其他人种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gene polymorphism and the susceptibility of ischemic stroke among different ethnic populations.Methods The databases of MEDLIN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others were searched. And a total of 17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between 2000 and October 2010 on the association of MTHFR gene C677T polymorphism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selected. A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meta-analysi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oled OR values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T and CC genotype were 1.30 (95% CI: 1.11 to 1.52) and 0. 88 (95% CI: 0. 79 to 0. 98 ) respectively. And when sub-grouped by ethnic populations, the Caucasians we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 populations to suffer ischemic stroke. There was a low probability of publication bias.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MTHFR TT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an elevated risk of developing ischemic stroke, especially in Caucasians.  相似文献   

12.
柳华  邱亚  刘伟  杜鑫  熊利 《西部医学》2014,(6):701-703,706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川东北地区人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70岁以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677T的基因型,在3个遗传模式下分析C677T多态性与IS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和173例对照纳入分析,发现TT基因型(OR:1.965,95%CI:1.100~3.511,P=0.022)和T等位基因(OR:1.364,95%CI:1.009~1.845,P=0.044)增加了IS的发病风险.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四川东北人群IS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邱毅 《浙江医学》2009,31(4):426-428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粥样脉硬化症(DM+CA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109例2型DM患者和90例DM+CAS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的水平。结果DM+CAS组的TT基因频率(31.1%)、T等位基因频率(51.1%)明显高于DM组(18.4、33.1)和对照组(18%、33.5%)(均P〈0.05);CC基因型频率(28.9%)和C等位基因频率(48.9%)均明显低于DM组(52.2%、66.9%)和对照组(53.0%、67.5%)(均P〈0.01)。DM+CAS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FA、VitB12明显低于DM组及对照组(均P〈0.05);Hcy与FA、VitB1l2呈负相关。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DM+CAS有关,并影响Hc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收集评估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评估发表性偏倚和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儿童ALL患者1215例,对照1572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基因677位点TT、CT、TT+ CT的合并OR及95% CI分别为0.88(0.72 ~ 1.08),0.85(0.73 ~0.99),0.77(0.66~0.91),对应Z值分别为1.22,2.06,3.15;MTHFR基因1298位点CC、AC、CC+ AC的合并OR及95% CI分别为1.13(0.75 ~1.70)、0.99(0.83 ~1.18)、1.01(0.85 ~1.19),对应Z值分别为0.57、0.14、0.09.漏斗图未检测出显著性发表性偏倚.结论 MTHFR基因677CT基因型对中国儿童ALL的发生起保护作用,而677TT基因型与儿童ALL的发生无关联;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MTHFR、CBS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98例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6例健康人(对照组)MTHFR C677T及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MTHFR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09%和45.91%,对照组为37.93%和62.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型携带者与CC型携带者罹患脑卒中比较相对危险度为2.83,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脑卒中比较相对危险度为1.93。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D/I 2种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C677T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且吸烟及高血压也与之有关联(P<0.01)。结论:汉族人群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MTHFR基因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易感基因。CBS844ins68多态性位点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在CSF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校正的TIMI帧数法(CTFC)分组为慢血流组(143例)和对照组(71例),应用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检测患者C677T基因表型,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的关系.结果 慢血流组MTHFR基因(TT+TC)基因型和T等位基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 2%、49.3%,Х^2=8.05,P<0.01;42.7%、29.6%,Х^2=6.87,P<0.01),慢血流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94%、36.6%,Х^2=9 90,P<0.0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慢血流组叶酸(F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TT+TC)基因型[OR=1.962,95%CI(1.049~3.669),P<0.05]、Hcy水平升高[OR=1.087,95%Cl (1.012~1.168),P<0.05]、男性[OR=2.507,95%CI (1.347~4.664),P<0.01]和UA水平升高[OR=1008,95%CI(1.003~1.013),P<0.01]患者CSFP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发病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4例,其中复发患者为148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基本情况、就医时临床信息、生化指标、出院后情况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年龄( OR=1.062,95%CI:1.040~1.084)、舒张压(OR=1.054,95%CI:1.036~1.072)、语言障碍(OR=1.951,95%CI:1.256~3.030)、饮酒(OR=1.687,95%CI:1.030~2.764)、甘油三酯(OR=1.379,95%CI:1.073~1.772)等指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定期服用阿司匹林(OR=0.769,95%CI:0.599~0.988)和良好的睡眠(OR=0.620,95%CI:0.456~0.843)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结论年龄、舒张压、语言障碍、饮酒、甘油三酯、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和睡眠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45例IS患者和208例正常对照组PDE 4D基因SNP83及SNP87酶切多态性。同时开展MRA检查结果与PDE 4D基因SNP83及SNP87多态性相关性分析。结果 245例IS患者中,77.78%患者MRA结果异常,其中,颅外血管(ECMRA)异常占53.37%,颅内(ICMRA)异常占65.80%,两者兼有占41.97%。脑卒中患者的PDE 4D基因SNP 83的CC基因型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高(OR为3.57,95%CI 1.39~6.52,P〈0.01);与ICMRA结果正常的患者相比较,ICMRA结果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的PDE 4D基因SNP 87的TT基因型频率增高(OR为0.57,95%CI 0.01~0.43,P=0.01)。PDE 4D基因SNP 83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RA异常结果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PDE 4D基因SNP 87多态性与MRA结果异常相关。PDE 4D基因SNP 83与IS相关,与MRA结果异常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67T多态位点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匹配的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各84例,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Hcy水平,采用PCR—RFLP技术对MTHFR基因C667T位点进行分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MTHFR基因C667T位点基因型1Tr携带者血浆Hey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CC及CT携带者(病例组:t=2.292,P=0.024;对照组:t=2.098,P=0.039)。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1.313,P=0.519;等位基因:X^2=1.296,P=0.255)。结论MTHFR基因C667T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但等位基因T可能不是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