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科自2003年至今,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前部骨外露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趾缺损1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致使肌腱、骨裸露 ,贴骨瘢痕修复较困难 ,尽管小腿部可供逆行利用的皮瓣较多 ,但均存在缺陷 ,如牺牲主要血管、解剖操作困难、移位后影响血供和费时费力等。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男 18例 ,女 5例。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7岁。其中 3例为外伤致跟腱半环形裸露部分坏死 ,2例电击伤跟骨裸露 ,3例内踝骨折术后皮肤缺损 ,3例外伤后足背外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例跟骨骨髓炎贴骨瘢痕 ,10例小腿胫…  相似文献   

4.
小腿腓肠浅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腿腓肠浅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季爱玉邹云文夏精武我们用腓肠浅动脉为蒂的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损伤3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1例为8岁女孩,因车祸致足跟部皮肤缺损、贴骨疤痕,创面曾行游离皮瓣移植,未成活,创面面...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 1996年 12月~ 1999年 12月开始利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14~5 4岁 ,平均年龄 2 9.5岁。足跟部撕脱伤 11例 ,胫腓骨及踝关节骨折术后感染、内固定及骨外露 3例 ,慢性骨髓炎窦道切除术后皮肤缺损 2例 ,小腿内侧、足背慢性溃疡切除术后骨外露 5例 ,踝前疤痕挛缩 2例 ,足跟部电烧伤 1例。急性损伤清创术后 期皮瓣转移修复 7例 ,延期修复 4例。皮瓣最大14 cm× 8cm,最小 3 .0 cm× 1.5 cm。二、…  相似文献   

6.
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裸露及继发感染,临床修复较为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可重建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致肌腱、骨或钢板外露及贴骨瘢痕临床上很常见 ,修复方法亦较多 ,但处理较困难。随着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创面的广泛应用在治疗上有了一定的进展。我们自 1 997年 3月~1 999年 1 2月采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 9例 ,取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骨肌腱外露、需作皮瓣修复的老年病例,在传统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及穿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上,利用小腿外侧皮瓣中下段穿出的骨皮动脉皮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供血穿支均发自腓动脉的特点,将皮瓣设计于小腿后外侧,用兼顾传统小腿外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供m范围的重叠区域而形成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共应用11例,所有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经3~9个月随访,6例皮瓣外观满意,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基本恢复行走功能;5例合并伸肌腱缺损者3个月后作肌腱移植重建后恢复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修复前足底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长蒂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大面积皮肤缺损,同时将隐神经与腓深神经或足背外侧皮神经吻合进行感觉功能重建。结果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经1~2年随访,皮瓣的外形良好,无溃疡,两点间的辨别觉为1,0cm,具有良好的外观、较好的感觉及耐磨功能。结论将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蒂部较原延长4~5cm,可用于修复足底任何部位的皮肤缺损,能同期进行感觉功能重建,血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逆行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2000年9月~2002年9月我们为8例患者应用逆行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腓血管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0-2003年,在对腓血管跨区关系显微解剖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带腓血管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为21 cm×10 cm,最小5 cm×8 cm,切取皮瓣最大24 cm×12 cm。结果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的外形平整美观,疗效好。结论带腓血管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谢晓勇,李平生1990~1995年1月,我院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底皮肤缺损10例,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2年,外形及功能均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15~48岁。皮肤缺损均...  相似文献   

1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踝部、足跟及小腿远端损伤致骨和肌腱外露,创面的修复较困难,以往修复这类损伤以带血管的游离皮瓣为主,手术难度大,易发生血管危象。2000~2003年,我们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损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隐静脉隐神经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1月~1999年9月,我们应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48岁.均为车祸致伤.伤后皮肤坏死8例,术后皮肤坏死3例;其中位于内踝部5例,胫骨下段前内侧5例,跟腱部1例.去除坏死组织后皮肤缺损范围5~8 cm×3~5 cm,合并胫骨骨折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3例.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7~1999年,应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7~40岁,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1例,足背皮肤缺损肌腱外露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2例。 一、皮瓣设计及手术方法 由外踝至跟腱连线的中点起渐斜向后上方,达小腿中线后再垂直向上,以此作为皮瓣及蒂的轴线,其走行基本与小隐静脉,腓肠神经一致。依缺损面积的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的范围。两侧不应超过腓肠肌的内外缘,上界不超过中上交界线。先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5 ~49岁,平均3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外伤后骨和软组织感染5例,挤压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外露. 结果 皮瓣一期愈合13例,3例皮瓣边缘及植皮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1~2周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外露和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满意,皮瓣无臃肿,无一例进行二次手术.结论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的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刁迪朋梁华山李金荣黎志辉温晖自1990年以来,我们在小腿外侧部皮肤血管显微解剖的基础上,利用腓动、静脉的远端作为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的血管蒂,将该皮瓣向远侧倒转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5例,获得良好疗效。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8.
小腿后侧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及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踝及足跟部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骨、关节及肌腱外露,皮片移植不易成活。一般需要皮瓣修复。常用的皮瓣有足底皮瓣、足背皮瓣、小腿内侧及外侧皮瓣、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等。这些皮瓣因为可切取面积小、牺牲主干动脉、手术显露困难及操作技术难度高等缺点难于在基层推广。小腿筋膜皮瓣切取简便,面积大,皮瓣成活率高,供区隐蔽且可直接缝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994年5月~2004年4月,我们采用小腿后侧远端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踝及足跟部皮肤缺损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报道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方法 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踝及小腿下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需吻合血管,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足跟、踝部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已不再是难题。对于踝周及足跟皮肤缺损,除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以外,还可以利用小腿内侧、外侧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自1996年至今,我们采用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踝周及足跟皮肤缺损,获得满意效果,且方法简便,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手术方法: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侧大腿中部上气囊止血带,以便于鉴别蒂部小隐静脉,手术开始前不驱血,先抬高患肢3~5分钟,再将气囊止血带充气至800mmHg。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