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基础上,研制β-谷甾醇标准样品。方法:以白芥子为原料,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技术,纯化获得了β-谷甾醇样品,采用元素分析,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结构鉴定。进行了薄层色谱的鉴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分析技术。样品分装成300瓶(10 mg/瓶)后,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联合定值。结果:该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8℃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测定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5.41%,扩展不确定度为0.30%,达到了GB/T 15000.3系列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结论:成功地研制了β-谷甾醇国家标准样品,该标准样品可用于β-谷甾醇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基础上,研制樱花素国家标准样品。方法:以中药毛白杨的干燥茎皮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制备了樱花素样品,采用旋光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和X-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鉴定。进行了薄层色谱的鉴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技术。样品分装成400瓶(每瓶5 mg)后,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联合定值。结果:该样品为DL-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95%置信区间范围内的均匀性良好,0~8℃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9.97%,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2%,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结论:成功地研制了樱花素国家标准样品,可用于樱花素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基础上,研制长梗冬青苷标准样品。方法:以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干燥树皮为原料,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纯化和制备了长梗冬青苷样品,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和X-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确定,进行了薄层色谱的鉴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技术。样品分装成600瓶,每瓶5 mg,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该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均匀性良好,在0~8℃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9.60%,扩展不确定度为0.10%,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结论:成功地研制了长梗冬青苷国家标准样品,纯度高于市售对照品,可用于长梗冬青苷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和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根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岩藻甾醇标准样品。方法 选择海带为原料,通过95%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反复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残余溶剂去除等制备和纯化过程,获得高纯度岩藻甾醇单体,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检验。结果 该样品在95%置信区间的样品均匀性良好,在2~4 ℃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测定结果确定其纯度99.54%,扩展不确定度0.16%,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结论 成功研制了岩藻甾醇国家标准样品,该样品可用于岩藻甾醇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研制水苏糖标准样品。方法:以唇形科植物银条Stachys floridana新鲜的地下茎为原料,通过提取、发酵、分离、纯化制备水苏糖。采用元素分析,UV,IR,HR-MS,NMR和X-单晶衍射进行结构鉴定。样品分装成400瓶(每瓶1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定值分析。结果:该标准样品95%置信区间范围内均匀性良好,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纯度为99.62%,扩展不确定度为0.13%,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达到了GB/T 15000.3系列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结论:首次研制了水苏糖国家标准样品。本标准样品可用于水苏糖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全草为原料,采用醇提,正丁醇萃取,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纯化而得到獐牙菜醇苷样品。用红外、紫外、质谱、核磁进行定性分析,确定结构为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联合定值,该样品在95%置信区间范围内的均匀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8.66%,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36%,0~8℃条件下3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在天然产物的质量控制中是确认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标准参照物,成功研制了獐牙菜醇苷标准样品,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验收,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标准品号GSB 11-3281-2015。獐牙菜醇苷标准样品的成功研制可用于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GB/T15000-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的要求,建立人参皂苷Re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方法以市售人参皂苷提取物为制备原料,人参皂苷Re的制备采用大孔树脂结合硅胶柱色谱进行初步分离,制备液相精制得到,然后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对样品的结构进行鉴定并对核磁信号进行归属。样品分装成140瓶后,采用HPLC-ELSD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储存条件下24个月稳定性良好。通过8家具有资质实验室联合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定出定值结果以及不确定度,定值结果为99.63%,置信度为95%的不确定度是0.50%。结论研制出的人参皂苷Re标准样品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工作导则的技术要求,可用于有关人参皂苷Re产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的工作导则,研制白鲜碱标样样品。方法以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为原料,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鲜碱单体,通过UV、IR、MS和NMR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热重分析,建立了HPLC检测分析技术。白鲜碱样品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结果制备的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储存条件下24个月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标准值为99.85%,置信度95%的不确定度为0.24%。结论成功研制出了白鲜碱国家标准样品,达到了GB/T 15000.3-2008规定的技术要求,样品具有溯源性,可用于白鲜碱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评定。  相似文献   

9.
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制传统中药中活性成分芸香苷的纯度标准物质,并建立有效的定值方法。方法: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制备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均匀性检验与稳定性考察;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芸香苷的纯度。结果:研制的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要求,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评估值为(99.79±0.3)%(k=2),并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结论:为芸香苷的分析检测提供了可靠的量值溯源保证,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现状、展望和主要管理程序,为开展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对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和管理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目前的研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主要涉及来源与制备、理化性质和定性分析、纯度分析、分析方法的建立、贮藏与包装、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及申报材料的撰写等9个技术方面,在加强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方面提出了要区分标准样品与标准物质的概念、稳定性与加速稳定性的关系、单体与非单体天然产物的方向,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首次公开了研制的管理程序。结论: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是一种国家级的实物标准,对促进和控制中药的标准和质量、实现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