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中国参考人体模,对典型CT患者剂量进行模拟与分析。开发一款在线评估CT扫描所致受检者器官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的软件,为快速评估CT扫描辐射剂量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GE LightSpeed 16型号CT进行建模,基于中国参考人体模计算中国成年男性、女性和1岁儿童受CT扫描照射后各组织器官的剂量,建立单层轴扫器官剂量数据库。开发基于web的CT剂量评估软件,根据用户输入的CT扫描参数,从器官剂量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快速计算器官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 开发了一款新的CT扫描剂量评估软件,可用于评估中国成年男女和1岁儿童在不同型号CT检查中,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准直器宽度等CT参数下的器官剂量。CT扫描剂量评估软件的计算结果与两个文献数据进行对比,对于完全包含在扫描范围内的器官剂量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在15%和25%以内。结论 CT扫描剂量评估软件为简单快速评估CT扫描辐射剂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定量研究不同扫描参数组合导致的医科达XVI锥形束CT辐射剂量变化,为评估影像引导放疗中成像剂量的参数依赖性提供数学模型。方法 基于Versa HD加速器XVI,利用PTW 30 009千伏电离室和UNIDOS webline静电计,在PTW标准CT剂量指数(CTDI)体部模体中,测量标准扫描参数及多种扫描电压(kVp)、管电流(mA)组合下的模体内各点比释动能,并计算加权CTDIw。利用SigmaPlot 10.0软件将测量结果拟合为以管电流和/或扫描电压为变量的模型。结果 标准扫描参数下,瓦里安OBI锥形束CT的CTDIw值仅为医科达XVI的11.23%(胸部参数)和9.15%(盆腔参数)。在标准及其余4个扫描电压条件下,模体中心和外周各点比释动能与管电流均呈现线性正比关系,但斜率a值差异较大(0.479~6.679),主要受扫描电压值、模体测量位置、剂量描述方法等因素影响。模体内各点剂量和CTDIw值均可拟合为以扫描电压为变量的非线性经验公式(R2>0.997),各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改变管电流和扫描电压对模体中心点剂量的影响可以表述为mGy=(5.917-0.197×kVp+0.002×kVp2-5.063×10-6×kVp3)×mA。结论 医科达XVI锥形束CT剂量显著依赖于扫描参数,数学模型可用于快速准确描述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合颈部区域扫描,手动100 kV适合胸部扫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在CIRS 5岁仿真儿童模体内测量瓦里安千伏锥束CT(kV-CBCT)标准扫描参数下各重要器官剂量,并以此计算有效剂量。方法 挑选一致性在2%以内的TLD并退火。首先基于相同骨盆扫描模式分别用CT电离室和TLD测量CIRS骨盆仿真模体相同体积内的剂量和读数,二者比值即为TLD转换系数;将夹在组织等效插件中的TLD放入儿童模体器官内预留的插孔,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模式下,测量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TLD转换系数是3.91 mGy/每读数;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下,得出全身有效剂量分别是0.63、6.85和19.3 mSv。结论 用CT电离室刻度过的TLD测量kV-CBCT给儿童仿真模体带来的辐射剂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中骨盆扫描条件的有效剂量高于胸部和头部,即该条件预期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诱发继发性癌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DR设备在不同管电压、源像距和模体厚度条件下入射表面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显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为利用ESD显示值实时评估患者受辐射剂量大小和曝光参数适宜性提供依据。方法 在2种管电压、2种源像距条件下,用3个厚度分别为5、10和20 cm的聚乙烯模体(表面积30 cm×30 cm)进行曝光实验。每次曝光后记录DR设备上的ESD显示值以及辐射剂量检测仪测量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二者差异进行比较,并用公式计算ESD显示值相对偏差。结果 在相同管电压和源像距曝光条件下,ESD显示值不受模体厚度影响,但测量值随模体厚度变化;模体厚度10和20 cm时,ESD显示值均小于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2.203,P<0.05)。模体厚度越厚,显示值与测量值的相对偏差越大,但只有模体厚度20 cm、源像距100 cm时的相对偏差>±20%。结论 DR设备中ESD显示值可以用于评估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但要考虑受检者的体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和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行头颈部和胸部CT螺旋扫描时,不同扫描中心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联合ATCM和CARE kV技术,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行CT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选取眼球中心向上4 cm、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外耳孔向下5 cm 5种不同的扫描中心(即不同检查床高度),胸部模体选取乳腺向上5 cm和4 cm、乳腺、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6种不同的扫描中心。每种扫描中心时定位像扫描3次,然后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头颈部模体5种不同扫描中心时,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为中心(8.851 mGy),CTDIvol最高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15.850 mGy)。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低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7.096 mGy),CTDIvol最低在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为中心(均为15.380 mGy)。胸部模体6种不同扫描中心时,乳腺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乳腺为中心(6.467 mGy),CTDIvol最高在腋前线为中心(4.120 mGy)。腋后线为中心上述值最低(分别为4.794和3.540 mGy)。头颈部模体眼眶中心层面、C5椎体上缘层面的CNR分别为87.22~108.88和136.13~175.57;胸部模体肺尖层面、气管分叉处层面的CNR分别为75.19~116.92和42.85~86.78。结论 CT扫描中心的选择对CT扫描部位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对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辐射剂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宝石CT心脏冠脉检查中,以患者体重指数(BMI)为基础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实施前后对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临床拟诊冠心病行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患者207例为A组(实施低剂量扫描方案前—常规剂量组),242例为B组(实施低剂量扫描方案后—低剂量组),根据患者BMI依次选择管电压(kVp)和管电流(mA)。分别对两组患者冠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有效辐射剂量(E),分析扫描变量与患者所接受有效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所接受有效辐射剂量为1.9(1.5,2.3)mSv,B组患者所接受有效辐射剂量为1.2(0.8,2.5)mSv(Z=-6.2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对有效辐射剂量影响最大的是扫描模式,其次是管电压、管电流、扫描长度。B组冠脉图像信噪比较A组略高(Z=-2.22,P<0.05)。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扫描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且不影响冠脉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CT扫描所致受检者器官剂量的体模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X射线CT扫描所致受检者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方法 实测体模中重要组织器官的CT值,并转换成线性吸收系数与人体正常值进行比较;在体模中 布放光致辐射发光玻璃剂量计,分别模拟测量头部、胸部、腹部和盆腔CT扫描所致受检者主要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结果 实验用仿真人体模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头部扫描吸收剂量最大的器官是大脑,胸部扫描吸收剂量较大的器官是甲状腺、乳腺、肺和食道,腹部扫描吸收剂量较大的器官是肝、胃、结肠和肺,单次盆腔扫描体所致骨表面和结肠的吸收剂量可达50 mGy以上。结论 X射线CT扫描所致受检者的器官剂量及其分布随扫描部位的不同而异。盆腔扫描时结肠、红骨髓、性腺和膀胱等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较大,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PET-CT检查致前列腺癌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18F-Choline、11C-Choline和68Ga-PSMA PET-CT检查致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PET-CT检查的15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注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类型分为3组,每组50例。CT定位扫描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 kV和35 mA,全身CT扫描电和电流分别为120 kV和(135.6±9.4) mA。PET部分的剂量利用基于医学内照射剂量(MIRD)计算方法的OLINDA/EXM (version 1.1)软件行计算。利用有效剂量转换因子和ImPACT (version 1.0.4) CT剂量计算器计算CT部分剂量,CT剂量指数(CTDI)利用标准体模测量和ImPACT CT计算,组织权重因子取自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03号报告,PET和CT剂量之和为患者总有效剂量。结果 注射18F-Choline、11C-Choline和68Ga-PSMA的活度分别为(279.2±13.2)、(350.2±39.9)和(186.8±19.4) MBq,有效剂量分别为(5.0±0.2)、(1.6±0.2)和(3.0±0.3)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0,P<0.001)。CT有效剂量为(11.4±0.2) mSv。3组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6.4±0.3)、(13.0±0.3)和(14.4±0.4) mSv。PET检查3组器官当量剂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2~1 637.7,P<0.001)。18F-Choline和68Ga-PSMA PET-CT检查器官当量剂量最高为肾脏,而11C-Choline PET-CT检查最高为甲状腺。结论 PET-CT检查致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剂量为13.0~16.4 mSv,其中绝大部分的剂量来自CT扫描。11C-Choline PET-CT检查致患者的辐射剂量最低,有望成为潜在的前列腺癌PET显像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中国儿童面元参考体模,并将其应用于儿童X射线摄影的剂量评估中。方法 基于不同年龄儿童的CT原始数据,经过器官勾画、器官调整优化等过程建立起5和10岁的中国儿童面元参考体模。基于上述体模,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X射线摄影进行建模,计算不同照射条件下儿童受检者器官剂量转换系数及有效剂量转换系数。结果 建立的5和10岁中国儿童面元参考体模,体格参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器官质量与中国参考人参考值差异在2%以内。计算得到X射线摄影胸部后前位和腹部前后位、管电压60~90 kVp、总滤过2.5~4 mmAl的器官剂量及有效剂量转换系数数据库,有效剂量转换系数与文献结果差异在3%以内。结论 所建立的中国儿童面元参考体模能广泛应用于放射防护研究,其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儿童临床X射线摄影剂量评估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部CT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管电压对表浅辐射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胸部CT扫描方案为基准,对胸部模体使用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V共4种,其中100 kV为系统推荐值)、在不开启ODM(ODM off)和从扫描起始层至乳腺区开启ODM(ODM part)时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在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点电离室位于乳腺区域的中心位置),每组参数重复扫描并测量剂量7次,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D);重组冠状位5 mm层厚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沿z轴方向平均分为8部分,分别测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对不同ODM扫描方式和不同管电压下CTDIvolD,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8区域CNR,进行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管电压在140至80 kV变化时,CTDIvol依次降低,在8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579 5,P<0.05),140~100 kV时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也依次降低,但管电压降至80 kV时,D反而升高,10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6,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CTDIvol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32、81.961,P<0.05)。各种管电压下肺及软组织算法的图像CNR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9、11.261,P<0.05),两两比较140~100 kV时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CNR显著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在不低于系统推荐管电压100 kV时,可在保障图像质量前提下通过降低kV和在射线敏感器官区域联合使用ODM技术有效地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估算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组织、器官吸收剂量和受检者有效剂量,为辐射剂量学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按照受检者检查部位(主射束扫描部位)将体模实验分组,以放射科现场收集的数字断层融合扫描人体不同部位时实时显示的数据作为体模实验的条件,对体模进行扫描,计算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估算成年受检者的有效剂量。结果 成年受检者采用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有效剂量分别为头部组0.524 mSv、颈椎组0.736 mSv、胸椎组2.719 mSv、胸部组1.810 mSv、腰椎组1.240 mSv、腹部组2.317 mSv、骨盆组2.316 mSv。结论 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成年受检者有效剂量的估算结果为胸椎组最高,其次为腹部组,头部组最小,有效剂量主要相关因素为管电压、总mAs、照射野大小、主射束照射范围、扫描范围内组织或器官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体部伽玛刀非治疗区域屏蔽前后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实体肿瘤最大径<5 cm的20例患者。将刻度之后的热释光片置于患者非治疗敏感部位(眼晶状体、甲状腺及性腺)。测量敏感器官屏蔽前接受的辐射剂量。针对肺部及肾上腺肿瘤患者使用不同大小准直器制定治疗计划,利用水模体测量辐射剂量大小。选取肺部肿瘤患者治疗计划,覆盖1、2及4 cm铅挡块后,测量水模体上相应敏感器官位置处受照剂量的变化值。结果 实际患者治疗完成后,眼晶状体最大剂量为1023.3 mGy,甲状腺最大剂量为1235.7 mGy,性腺最大剂量为1176.8 mGy;且左侧敏感器官辐射剂量比右侧敏感器官高。利用水模体测量同一病例靶点数越多,敏感器官所受辐射剂量越大。覆盖1、2及4 cm铅挡块后,敏感器官受照剂量减少55%~91%,屏蔽前后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12.9、13.3,P<0.05)。结论 体部伽玛刀治疗过程中由于附加效应影响会增加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对处于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及有生育需要的成年人患者应附加铅挡块进行屏蔽保护。临床试验注册号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OC-1600825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rgan dose modulation,ODM)技术在女性胸部CT扫描中对乳腺区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临床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女性患者112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平扫;试验组56例,平扫采用ODM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乳腺区域前、左、后、右4个方向的管电流分布情况,评价ODM对乳腺区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前、后方向上管电流均为(128±43)mA,而试验组患者前方向上管电流较后方向管电流低(t=-18.701,P < 0.01)。试验组4个方向管电流均较对照组降低(t=11.71~20.22,P < 0.01)。试验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均较对照组降低(t=3.58、3.55,P < 0.05)。两组患者间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女性胸部CT扫描时应用ODM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乳腺区辐射剂量,保护敏感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对不同Varian加速器平台机载千伏锥束CT(kV CBCT)系统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指导临床选用风险收益比(成像质量/辐射剂量)最高的图像引导方案。方法 利用CT剂量指数模体(CTDI模体)和CT电离室,以及Catphan604模体分别获取Edge、Truebeam、新旧两台ix加速器机载CBCT典型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参数,使用品质因素(figure of merit,FOM)值评估各图像引导方案的风险收益比。结果 不同型号的瓦里安加速器配置的kV CBCT系统的FOM不同,差异广泛分布于0.65(温和成像一圈)~48.46(温和成像半圈)区间;各扫描参数间FOM也存在较大差异,均值为22.14±13.47。结论 由于设备间和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际测量的验证评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引导方案,剂量敏感患者应优先选择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低的参数和设备;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优选对比度噪声比(CNR)高的方案;而普通患者则可依据风险收益比进行选择,此时品质因素FOM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和估算兆伏级锥形束CT(MV CBCT)成像系统在图像引导放疗中所致鼻咽癌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择MV CBCT系统头颈部8 MU扫描预案,利用0.65 cm3指型电离室和CT头部剂量体模测量出体模不同位置的吸收剂量。并利用XiO治疗计划系统模拟MV CBCT扫描过程,计算体模电离室测量点的吸收剂量和鼻咽癌患者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吸收剂量。结果 体模不同位置吸收剂量的测量值和计算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均小于3.5%。MV CBCT图像引导放疗所致鼻咽癌患者肿瘤靶区平均剂量为6.43 cGy,脑干、脊髓和视交叉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36 、6.83和6.90 cGy,左、右视神经平均剂量分别为7.70和7.53 cGy,左、右腮腺平均剂量分别为6.86和6.43 cGy。结论 使用治疗计划系统模拟MV CBCT图像采集过程估算剂量准确、可靠。在设计患者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MV CBCT图像采集过程所致患者剂量。  相似文献   

17.
128层螺旋CT肺动脉低管电压成像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80 kV低管电压对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60例行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管电压80 kV组和常规管电压120 kV组各30例,两组均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图像背景噪声(BN)、肺动脉强化CT值(SI),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E、SNR、CNR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80 kV组的E为(0.99±0.27)mSv,显著低于120 kV组的(3.02±0.87)mSv(t=12.281,P<0.05)。80 kV组SI、BN均显著高于120 kV组(t=-3.377、-5.855,P<0.05),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120 kV扫描方案相比,采用低管电压80 kV,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表浅器官剂量测量值和图像噪声的不确定性。方法 使用GE Revolution CT对离体头颅标本分别行逐层和螺旋两种模式20次重复扫描。取GE Revolution CT和Philips Brilliance iCT准直宽度80 mm,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准直宽度40 mm,螺距均为1,对胸部模体进行45次重复扫描。以上扫描中各序列均保持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不变。用剂量计测量头颅标本右眼晶状体位置和胸部模体右乳腺中心位置剂量,剂量计传感器位置保持不变。重组传感器中心所在层面的5 mm层厚肺/软组织算法横断面图像,测量空气区CT值的标准偏差(图像噪声)。分别计算扫描3、5、10、20、30、45次剂量测量值及CT值标准偏差的平均值(Av)、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和相对极差(RR)。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T值标准偏差与剂量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头颅标本逐层扫描时剂量测量值几乎不变,螺旋扫描时测量值变化较大,20次测量RR达到10.67%。3台CT扫描仪重复扫描45次的剂量测量值RR分别达到43.83%、25.31%、14.32%。肺/软组织算法图像空气区CT值标准偏差变化幅度亦较大,但差异与剂量测量值不完全相关。结论 逐层扫描模式时,表浅器官剂量测量值稳定。螺旋扫描时,表浅器官剂量测量值和图像噪声均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利用3D打印颅脑辐射等效体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放疗剂量验证的方法,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方法 采集两例患者(患者1和患者2)的CT图像数据,基于患者1的图像数据,重建其颅骨与脑组织,制作颅脑体模,验证颅骨与脑组织的等效材料。基于患者2的图像数据,根据3D图像重建并选用组织等效材料重建完全的头颅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全头颅体模。通过对目标区域插入电离室剂量仪并行放射治疗方案,获得头颅体模病灶部的剂量,验证和校准实际放疗计划的安全性。结果 对所获两个体模分别进行DR、CT成像,颅脑体模的等效骨骼与患者1骨骼的X射线灰度值差异为13 721,颅脑体模的等效脑组织与患者1的脑组织的CT值差异为35~40 HU,全头颅体模等效颞肌与患者2的颞肌组织的CT值差异为18~28 HU,影像数据表明体模材质的辐射等效性与人体组织近似,并且等效剂量分布符合常规治疗范围,体模的剂量验证可以有效验证放疗计划系统的准确性。结论 基于3D打印和组织等效技术所设计的个性化放疗体模,可应用于个性化放射治疗验证。体模制作方法简单快速,个性化程度高,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机载kV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的有效剂量随扫描条件的变化。方法 用PTW TM30009电离室分别在T40017头模和T40016躯干模体中,改变XVI锥形束CT的管电压、毫安秒、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等参数测量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结果 kV锥形束CT的加权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随管电压呈二次方变化,随毫安秒线性变化,与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条件下,kV锥形束CT单次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低于参考剂量水平。结论 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与扫描条件密切相关。锥形束CT扫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解剖部位合理选择成像参数,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接受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