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南方城市居室的合理净高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我们在津市进行了调查。 津市位于湘北,东经110°48′,北纬29°36′,海拔34m,属Ⅲ B建筑气候区。年均气温17℃,夏季炎热,30℃以上的连续高温日数历年多在半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以高温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异常气候,成了新闻媒介和公众的热门话题。因为滚滚热浪对许多国家的袭击实在惊人。 1995年7月中旬,美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遭受热浪袭击,许多地方气温高达历史之最。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夏日气温有时高达50℃!人们不得不纷纷逃离这座城市;在意大利南部,有的城市夏日气温也超过44℃,数以百计的人成了热浪的牺牲品。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以及我国许多地方近年也  相似文献   

3.
据环境医学研究,在寒冷季节,室内气温和墙壁温度有较大差别,墙壁温度比室内气温低3℃~8℃。当墙壁温度比室内气温低5℃时,人在距离墙壁30厘米处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如果墙壁温度再下降1℃,即墙壁温度比室温低6℃,人在距离墙壁50厘米处,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因为冷辐射(亦称负辐射)导致的。研究发现,人体组织受到冷辐射的作用之后,局部组织可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肌肉活动缓慢且  相似文献   

4.
杨峰 《长寿》2012,(6):16
盛夏,天气炎热,人体要抵抗酷暑的侵袭,全赖与生俱来的"天然空调器"的辛勤工作。调节体温夏日,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0℃时,"天然空调器"开始启动,汗腺分泌汗液,33℃时汗液分泌增加,气温高于35℃时,就会出现挥汗如雨的现象。出汗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YX-82”型运血箱是战时运送血液的重要工具。为了使箱内血液温度维持在2℃至10℃之间达30小时以上,箱体用绝热性能良好的聚胺脂泡沫塑料制成。在环境气温(指平均值,下同)低于-5℃时,箱内两侧置入热水槽,槽内注入热水2.4公斤。在环境气温高于15℃时,箱内两侧放入冰块2公斤。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用热水保温必须严格按照当地当时的气温条件,选择合适的热水温度。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保温效果,甚至引起血液变质。本文从计算运血箱保温性能入手,找到了在不同环境气温下热水温度的取值范围,可供用户在使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温环境中湿度的某些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高气温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对人某些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六名健康男子为受试者,在人工气侯室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高湿(80~85%)对体温、心率、出汗量、汗蒸发量的影响是在环境温度30℃显示出来,环境温度35℃时,这种影响显著,38℃时可产生过热症(接触时间1~2小时)。并证明,在3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体温、气湿、气温三者存在相关得出多元回归方程。为监测热环境对机体的影响提供了预测方法。实验证明,当环境温度大于30℃,相对湿度由40~50%增至80~85%时,相对湿度每增加10%,对机体带来的热影响,相当于环境温度增加1~1.5℃。  相似文献   

7.
广义相加模型在气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估计气温改变对城市居民死亡的影响,探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气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2002~200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在尽可能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GAM中拟合二次函数分析气温变化对城市目居民死亡数的影响。结果根据模型拟合结果求得对于闵行区居民死亡的“适温段”为(11.7℃~20.7l℃),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低而偏离“适温段”时。每目居民死亡人数增加。结论上海市日均气温对闵行区居民死亡有影响,GAM应用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8.
正时序入夏,很多城市气温每天都在30℃以上,怕热的人只好躲进冷气房里,或整夜吹着冷气。出现了四肢酸痛、筋骨无力、流鼻水、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燥痒、眼睛干涩、喉咙干、咳嗽、胸痛等俗称的"冷气病"的过敏型症状。究其原由,主要是因为冷气机大都是在室内利用"空气再循环"的方式运作,长时间之下,容  相似文献   

9.
1.备齐防寒衣物.北方冬天气温大抵在0℃至-30℃,有的地方可达-30℃以下.应备羽绒衣(带帽子的最好)、高领厚羊毛衣、羊毛裤、羽绒裤、手套等.若前往秦岭、长江一线以北,则必须穿高筒雪地棉鞋,穿皮鞋会冻得受不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气环境和医院职业卫生因素对非典型肺炎爆发的影响。方法  (1)对全球 9个城市 (广州、北京、天津、太原、香港、台北、新加坡、多伦多和河内 ) 2 0 0 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前后的气象参数进行分析 ;(2 )从职业卫生的角度分析医院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  (1)大多数城市在SARS爆发前后 ,都出现气温、气压和气温日较差的大幅波动 ,风力微弱。在疫情最严重的城市 ,SARS爆发前大气悬浮物增多。各地SARS爆发前 10d的平均气温为 16 .6℃± 7.6℃ ,提示目前被认为造成SARS的冠状病毒可能在 9℃~ 2 4℃之间最活跃 ;(2 )医院的职业卫生是SARS爆发的重要社会行为因素 ,医院院内感染与职业卫生各个环节有密切关系。结论 冬春季节气温急剧变化、大气悬浮物增多和医院不良的职业卫生条件是SARS爆发的重要触发因素。加强天气变化和大气污染的预警 ,完善医院的职业卫生管理 ,对预防SARS爆发和季节性重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评价沈阳市日平均气温短期变化与城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率的关系。方法运用半参数一般递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湿度、气压、工作日和季节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沈阳市1992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平均气温与居民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沈阳市全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低点的气温(最适日均气温)为23.4℃,其中男性最适气温为23.6℃,女性为23.2℃。日平均气温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成“V”字型关系,气温变化与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较显著,而与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不明显。超过23.4℃后,气温每上升1℃,全人群循环系统日均死亡率增加0.027 5/10万;气温低于23.4℃时,气温每下降1℃,全人群日均死亡率增加0.0062/10万。65岁以上人群对气温变化敏感,特别是对于高温(气温超过26.6℃),每增加1℃,日均死亡率增加1.1909/10万。65岁以下人群对于气温变化不敏感,无论气温高于或低于最适气温1℃,死亡率改变量均〈0.001 1/10万。男性和女性对于气温变化的敏感程度近似。结论气温变化与城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间的“V”字型关联提示,非极温状态下的气温远离最适气温的变化也可能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而气温靠近最适气温的变化则可能减少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估算中国不同气温带气温健康预警的阈值,为发展基于死亡风险的气温健康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县、区作为研究点的死亡与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和多变量Meta方法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划分气温预警阈值。  结果  研究期间日平均气温16.0 ℃,日平均相对湿度73.0%,日均死亡人数为8.3例。不同气温带的气温-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总体上呈倒“J”型。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南亚热带冷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9.1~13.8 ℃、0.1~19.3 ℃、8.8~24.3 ℃以及9.9~25.3 ℃,中风险分别为1.8~9.1 ℃、-6.1~0.1 ℃、1.5~8.8 ℃以及4.8~9.9 ℃,高风险分别为<1.8 ℃、<-6.1 ℃、<1.5 ℃以及<4.8 ℃;热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为23.4~24.8 ℃、28.6~29.3 ℃、27.2~29.5 ℃以及28.2~28.6 ℃,中风险分别为24.8~26.1 ℃、29.3~30.1 ℃、29.5~31.0 ℃以及28.6~29.0 ℃,高风险分别为>26.1 ℃、>30.1 ℃、>31.0 ℃以及>29.0 ℃。所有气温带在高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均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而除了暖温带+北亚热带外,其他气温带在低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  结论  基于死亡风险可以确定气温预警的阈值并进行预警等级划分,预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进入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且潮湿闷热。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常常无精打采,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加大,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人们就会感到气短、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脘腹胀满等。在此时要注意增强体质,特别是要注意调补脾胃,避免贪凉。  相似文献   

14.
公历7月7日或8日为小暑。此时太阳处于黄经105度,阳光强烈,暑气上升,天气开始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可达30℃,某些单日的最高气温甚至会高达40℃以上。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0—2017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逐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价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总体效应、累计效应、滞后效应。同时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分类效应的异同。结果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影响均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别以日均气温P_(50)(18.35℃)、日相对湿度P_(50)(78.00%)作为参照,在P_5~P_(95)范围内,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效应值最大,分别为4.17(95%CI:2.17~8.00)、2.40(95%CI:1.19~4.82)。当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累计效应lag0~30d最大。不同人群中,5~9岁年龄组、女性和学生是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风险最大的亚组。结论低气温高湿度导致荆州市流腮发病风险增加,5~9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温对城区居民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2004年广州市某城区居民死亡资料和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分析热日、冷日、平日3类天气情况下居民死亡及死因的变化。[结果]广州市某区2000-2004年合计死亡15802例。月死亡率为40.79/10万~89.46/10万(62.25/10万±9.22/10万);同期月平均气温为(13.6~30.5)℃(22.9±5.3)℃。观察期间,逐月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59,P〈O.01)。死亡率在冬季最冷月(1月)前后达最高峰.其他季节波动不大,在夏季最热月(8月)前后形成1个相对高峰。夏季最高气温在34℃以上时。随气温的升高死亡率显著增加;冬季最低气温在10℃以下时,死亡率显著增加。不同日均气温条件下,居民前5位死因中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全死因死亡数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年6月27日至7月3日持续高温,6月25日至7月9日的半月内居民3日平均死亡30.6例,是当年夏季3日平均死亡数(24.1例)的1.27倍。[结论]广州市城区气温变化对某区居民死亡有显著影响,居民死亡率在气温高或气温低时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预测: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含量将增加1倍,导致全球气温上升1.0~3.5℃,它相当于将夏季延长40天以上。冬季在北方和中部地区缩短20~30天;春、秋季节将变得来去匆匆,全年无“冬季”的南方将更加温暖。近年来,因全球变暖,我国不少地方“发烧”,三北地区的夏季早临,并出现一些新的“火炉”城市。如北京,今年7月“入伏”以来,已连续数天温度高达37℃以上,“高烧”不退;而在1999年7月出现35℃以上高温的天数多于10天,创百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大城市的居民都发现,近些年来夏天越来越热。究其原因,专家认为,除了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有关外,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造成的。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建筑、马路,特别是冷气设备所排放的热量停滞在地面和树木较少的城区,并导致气温升高的现象。如北京市城区比郊区高1~2℃,市中心天安门广场比郊区要高2~4℃;上海市中心比近郊区高4.5℃,比远郊区则高达5.5℃。热岛效应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日均气温对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兰州市城区4家综合性医院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资料和该地区同期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的时间序列资料。选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几效应及其他混杂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日均气温对兰州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影响。结果当兰州市日均气温为10℃时,气温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影响最小。日均气温低于10℃时,每降低1℃滞后3d时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生入院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最大,为2.55%(RR 95%CI:0.955 2~0.993 8);日均气温高于10℃时,每升高1℃时当天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生入院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最大,为1.33%(RR95%CI:1.007 0~1.019 6)。结论兰州市日均气温低于10℃时,居民心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当日均气温高于10℃时,日入院人次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市气温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4个城市2005—2018年流腮发病与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相对湿度和气压等混杂因素下,研究不同城市气温与流腮发病的关系。最后分别比较低温(日均气温的第5百分位数)和高温(日均气温的第95百分位数)对不同年龄别和性别人群流腮发病的冷热效应。结果 4个城市2005—2018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12 109例,日均气温中位数为23 ℃~25 ℃。4个城市气温与流腮日发病例数的总体效应关系呈倒“S”形的非线性关系。男性的冷效应(RR=1.131,95%CI:1.018~1.256)略高于女性(RR=1.093,95%CI:0.955~1.251),女性的热效应(RR=1.014,95%CI:1.001~1.026)略高于男性(RR=1.009,95%CI:0.997~1.02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7岁青少年的冷效应(RR=1.476,95%CI:1.300~1.677)和热效应(RR=1.020,95%CI:1.006~1.034)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均气温与流腮的发病呈非线性关系,可能是流腮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6~17岁青少年是气温较为敏感的人群,应重点关注这些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