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7城市1984—1995年传染病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初期 ,传染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随着卫生服务条件的改善、计划免疫工作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加强 ,传染病死亡呈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 ,现将辽宁省 7城市 1984~ 1995年传染病死亡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人口与死亡概况辽宁省 7城市 1984~ 1995年累计年平均人口数 112 8625 16人 ,其中男性 5 72 73 83 6人 ,占 5 0 75 % ,女性 5 5 5 88680人 ,占 4 9 2 5 %。 12年间传染病死亡率为 10 60 /10万 ,其中男性为 14 0 1/10万 ,女性为 7 0 9/10万 ,性比值为 1 98。标化死亡率为 12 2 1/10万 ,男…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7城市1984—1995年平均期望寿命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辽宁省7城市居民1984~1995年的死因登记报告资料,采用蒋庆琅氏方法编制各年度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表,并与国内外期望寿命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代表我省城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水平,为今后对期望寿命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及方法(1)资料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幽门螺杆菌(Hp)根除术利用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辽宁省庄河、本溪两县调查540例慢性胃病患者及78名医生对Hp根治疗法的知晓和利用情况。结果两县慢性胃病患者及医生对Hp根治疗法知晓率分别为4·4%和78·9%,两县患者对Hp根治法的知晓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县医生对Hp根治疗法的知晓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县患者的Hp根治疗法使用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县医生Hp根治疗法的使用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农村大多数慢性胃病患者不了解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关系,且医生对Hp根治疗法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较低,故Hp根治疗法的普及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评价沈阳市日平均气温短期变化与城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率的关系。方法运用半参数一般递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湿度、气压、工作日和季节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沈阳市1992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平均气温与居民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沈阳市全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低点的气温(最适日均气温)为23.4℃,其中男性最适气温为23.6℃,女性为23.2℃。日平均气温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成“V”字型关系,气温变化与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较显著,而与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不明显。超过23.4℃后,气温每上升1℃,全人群循环系统日均死亡率增加0.027 5/10万;气温低于23.4℃时,气温每下降1℃,全人群日均死亡率增加0.0062/10万。65岁以上人群对气温变化敏感,特别是对于高温(气温超过26.6℃),每增加1℃,日均死亡率增加1.1909/10万。65岁以下人群对于气温变化不敏感,无论气温高于或低于最适气温1℃,死亡率改变量均〈0.001 1/10万。男性和女性对于气温变化的敏感程度近似。结论气温变化与城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间的“V”字型关联提示,非极温状态下的气温远离最适气温的变化也可能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而气温靠近最适气温的变化则可能减少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国部分地区多死因填写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专题调查描述我国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对多死因填写的状况。方法 对我国四个死因点1997年15317例死亡的死因实际填写情况进行审核后归纳、汇总并计算有关指标。结果 死亡原因的平均报告情况数为1.72,有随死亡组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根本死因为循环系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的平均编码数为1.70以上,在前10位死因中,不同程度地伴有其他影响居民健康的疾病。结论 对多数死亡不宜对一种死因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7城市1993—199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排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辽宁省 7城市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阜新 )居民病伤死亡资料分析 ,1993~ 1995年 3年间 ,7市共死亡180 845人 (男 10 116 6人 ,女 796 79人 )。其中恶性肿瘤死亡39 499人 (男 2 46 76人 ,女 1482 3人 ) ,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 2 1 8% (男 2 4 4% ,女 18 6 % )。各种癌亡占总癌亡的百分构成见表 1。从上表可以看出肺癌是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 ,其次是来自生物感染、环境污染和不卫生饮食有关的肝癌、胃癌、食道癌等。但是近年来我省的癌亡也有向性激素、高脂饮食方面发展的趋势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表 1 …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七城市1988-2000年居民自杀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精神问题,是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自杀与地理环境、风俗、民族生活以及社会人文、居民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自杀死亡率的地区分布存在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经历了很大的兴衰变化。为了解自杀对辽宁省城市居民生命的影响及其特点,我们对1988—2000年辽宁省城市死亡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辽宁7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率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对1988~2000年辽宁省7城市死亡统计年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标化死亡率为10.07/10万,属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1988~2000年间城市交通事故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尤其男性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77。死亡人群多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城市居民的前3位交通事故分别是机动车与行人的碰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碰撞和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碰撞。结论 交通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己成为危害城市人群的主要意外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环境铅污染对新婚育龄夫妇及其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低水平环境铅暴露对新婚育龄夫妇和出生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影响,在沈阳市3个区选择新婚夫妇进行跟踪调查,采集女方孕前、孕中、产前的静脉血和分娩脐带血,同进孕前采集其丈夫一次静脉血。对其后出生的小孩跟踪至30个月,每6个月采集一次足跟末梢血,测定铅浓度。新婚夫妇孕前及女方孕中、产前和脐带血的血铅水平均是污染区显著的高于对照区(P〈0.05)。二区≥20μg/d1男性分别为19.6%和7.6%,女性分  相似文献   
10.
本溪市大气污染与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溪市1993年和1994年两年总死亡率经年龄调整后为691.3/10万。比较了7个大气监测点周围各街道死亡率后、发现大气污染水平与总死亡率及3种慢性病之间都有显著相关;TSP每增加100μg/m3,总死亡率增加8%(OR的95%CI=1.02~1.1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心血管病(CHD)和脑血管病(CVD)死亡专率分别增加24%(OR的95%CI=1.04~1.44)、24%(OR的95%CI=1.08~1.41)和8%(OR的95%CI=1.00~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