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琳  刘超  刘翠萍  季旻珺  吴海玮  张洪慧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053-2054,2060
目的观察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IEC-6)后,IEC-6的胰岛素表达情况。方法将IEC-6分为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pCMV/proinsulin转染组(A组)、空载质粒pCMV转染组(B组)和未转染组(C组)。利用脂质体法将pCMV/proinsulin和pCMV分别转染IEC-6,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IEC-6胰岛素原基因mRNA的表达,并用超敏放免法测定转染后IEC-6的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pCMV/proinsulin转染IEC-6后,IEC-6能表达胰岛素原基因mRNA。3组IEC-6表达的胰岛素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EC-6胰岛素表达水平与B组、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IEC-6胰岛素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能成功转染小鼠肠道细胞并分泌胰岛素,为开展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含人IGF-1基因的重组转运质粒pCMV/IGF-1 DNA每鼠400μg肌内注射于DM大鼠模型(T组,n=7)体内,对照组(C组,n=7)给予同等剂量pcMV空载质粒DNA,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组,n=7)和DM对照组(DM组,n=7)。观察大鼠血糖和血IGF-1浓度(ELISA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大鼠肝、肾、骨骼肌等组织IGF-1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ICF-1基因治疗后,T组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由(28.71±1.79)mmol/L至(17.02±1.69)mmol/L,同时血IGF-1较基础水平明显升高,由(109.34±10.90)ng/ml至(135.61±6.15)ng/ml;T组大鼠在接受治疗后,血糖明显低于C组和DM组(P<0.000 1),而血IGF-1明显高于C组和DM组(P<0.000 1);RT-PCR结果显示,T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IGF-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DM组(P<0.000 1,P=0.002),肾组织IGF-1基因含量与DM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87)。结论:IGF-1基因表达能有效降低DM动物血糖,为开展DM治疗新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介导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鼠体内外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介导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鼠体内外转染及表达。方法采用壳聚糖体外转染鼠成纤维细胞,对转染后72h的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的表达。27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pCMV.INS组、pCMV组、生理盐水组),体内转染通过尾静脉注射糖尿病大鼠,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pCMV转染细胞无胰岛素表达,pCMV.INS转染大约10%的细胞有胰岛素表达;pCMV.INS转染大鼠血浆胰岛素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和pCMV对照组(P<0.01)。结论人胰岛素基因可通过壳聚糖直接转染至糖尿病大鼠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及壳聚糖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实验通过探索药物对胰岛素基因表达效能的影响,以期提高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进行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效能,为该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施缩短距离.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组给予肝细胞生长因子(HGF)、3碘甲状腺原氨酸(T3),以不加干预措施的转染组为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糖的控制情况和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 经腹腔导入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同时给予HGF、T3组的胰岛素基因表达效果最佳,仅注入重组质粒组的基冈表达有轻度改善,仅注入HGF、B组和糖尿病对照组表达无改善.结论 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观测各组大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和体重的变化表明,应用HGF、T3后可明显提高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转染和整合效率.该实验为基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胰岛素基因质粒对糖尿病大鼠治疗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本实验显示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糖尿病基因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治疗效能,从而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进一步铺平道路。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入重组人胰岛素基因质粒,观察血糖和体重的控制情况及胰岛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腹腔注入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重组质粒组的血糖水平和体重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胰岛素分泌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腹腔注入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治疗效能,通过胰岛素、血糖的水平和体重的变化来体现。此实验为下一步的临床实验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胰岛素受体底物-1 (insulin r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用药组.高脂饲料+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丝胶用药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灌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Real Time 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RS-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明显升高,胰腺IRS-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用药组大鼠的血糖明显降低,胰腺IRS-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上调胰腺IRS-1的表达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蓬灰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高脂高热卡饲料喂养的SD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体重)制作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蓬灰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蓬灰150,100,5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水平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低、中、高剂量蓬灰组FBG、FINS明显升高,体重、HOMA-β、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蓬灰组FBG、FINS明显升高,体重、HOMA-β、HOMA-ISI、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显著减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中、低剂量蓬灰组体重、FINS、HOMA-ISI、骨骼肌GLUT4mRNA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蓬灰可降低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mRNA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中OPG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中骨保护素(OPG)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血糖水平的变化在牙槽骨改建中的意义。方法:将12只大鼠采用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未作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提取其左下磨牙区牙槽骨组织总mRNA,应用RT-PCR检测OPGmRNA表达水平。结果:胰岛素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OPG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在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的同时,可使牙槽骨OPG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的牙槽骨吸收减慢。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u tramporter-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按血糖和体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六味地黄丸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并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六味地黄丸灌胃6周,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RT-PCR.半定量测定骨骼肌GLUT-4mR3qA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GLUT-4mRNA含量显著降低;补充六味地黄丸后血糖显著下降,GLUT-4mRNA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降糖机制可能与增加骨骼肌GLUT-4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主要能量代谢器官(肝脏、胰腺、肌肉和肾脏)中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表达,探讨Nampt表达和分布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分泌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染色法检测大鼠肝脏、胰腺、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Nampt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糖尿病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大鼠肝脏组织Nampt表达明显增高,Nampt蛋白充满全部细胞质;骨骼肌Nampt蛋白表达使整个细胞呈浓染;肾脏细胞Nampt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表达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浆;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Nampt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糖尿病组大鼠胰腺组织几乎未见Nampt表达,Nampt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Nampt在糖尿病状态下大鼠主要能量代谢器官中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且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提示Nampt可能成为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一种特异的指示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与分析小鼠不同剪切的Lims基因.方法:应用巢式RT-PCR,以小鼠cDNA为模板,扩增Lims基因不同剪切子,构入PinPointTM Xa-1T质粒,测序鉴定.结果:测序表明克隆了新的Lims基因变异剪切体Lims E,该变异剪切体编码区为1 164 bp.编码387个氨基酸.结论: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成功地克隆了一新的小鼠Liras基因剪切子Lims E,为进一步研究Lims基因在细胞发育中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沙眼衣原体ompA基因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D型沙眼衣原体(Ct)ompA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为核酸疫苗的研制作准备.方法用PCR技术从D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ompA基因片段,重组入pUCm-T克隆载体.将pUCm-T/ompA中的ompA外源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等反应,亚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运用脂质体将重组体pcDNA3.1/ompA转染HeLa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目的的基因的表达.结果从D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ompA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证实与GenBank登陆的D型Ct一致;重组质粒pcDNA3.1/ompA在HeLa中获得表达.结论Ct ompA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t致病机制及DNA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的作用与功能。方法查阅本领域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SRY、SOX9、WT1、SF1、AMH及DAX1等基因都参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结论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对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等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pS189、pSV_2gpt、pMCi5为材料,构建了以EB病毒为基础,以酪氨酸tRNA琥珀突变校正基因SupF为靶基因,以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Eco gpt为选择标记基因的穿梭质粒pZH32。pZH32长9.4kb,克服了以SV40为基础的穿梭质粒自发突变率高以及宿主范围局限的缺点。SupF基因遗传背景清楚,长度126bp,便于进行序列分析。gpt基因使转化克隆的筛选更加方便。有利于建立一种化学诱变剂的分子检测系统,研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突变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B7-1/Sart3融合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B7-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第1~1281bp).此段序列包括已报道的能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然后将不含终止密码子的B7-1 cDNA和Sart3 cDNA共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重组成功后,分别转染大肠杆菌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B7和Sart3的表达。结果:构建人B7、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7、Sart3相应序列(NM_005191、NM_014706)一致.阅读框无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在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免疫印迹发现融合蛋白可以与抗B7抗体反应,融合蛋白分子量与B7-Sart3-EGFP的预测分子量相当。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并在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将SART3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以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pl6基因为目的基因,将pl6基因分别插入GFP基因的上游和下游,构建成GFP-pl6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pl6G和pCGp16,并通过酶切、电泳技术对重组体进行了鉴定。该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为开展pl6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构建一种能在肿瘤组织中进行肿瘤行异性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增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方法:PCR法获得HER2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将其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再将突变型绿色荧光蛋白(mtGFP)基因克隆至该启动子下游。结果:质粒P^LHSN经EcoR I和BamH I酶切后可切出510bp和5.8kb两条片段;质粒P^LHGSN经BamH I酶切可切出520bp和6.7kb两条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HER2基因启动子和mtGFP报告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h(-)献血者RhD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郑州市128例Rh(-)献血者的RhD基因结构,用氯仿/三氯甲烷法放散检测D^u检测,结果:RhD基因多态性存在3种基本形式,其中外显子完整存在32例(25.00%),全部为D^u型,完全缺失85例(66.41%),部分缺失11例(8.59%),其中2例为D^u型。结论:RhD基因的丰富多态性对于确保输血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ax、fas和p16在胃粘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轻、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促凋亡基因)和p16(增殖负调控基因)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SG和轻、中、重度CAG胃粘膜中bax的表达率分别为41.75%、72.41%和78.26%,fas的表达率分别为39.81%、65.52%和78.26%,p16的表达率分别为9.71%、24.14%和30.43%.轻、中、重度CAG与CSG比较,bax、fas、p1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轻、中、重度CAG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ax、fas和p16的高表达,使得细胞增殖/凋亡的比例失衡,在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i)对体外和体内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方法以PCR方法从基因组DNA中克隆出依赖于RNA聚合酶Ⅲ的H1启动子,并用于驱动RNAi片段的合成;构建特异性针对目的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NAi载体(Pi)。将RNAi干扰载体和GFP载体转染NIH3T3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流式细胞技术(FACS)分析上述细胞中RNAi对目的基因GFP表达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在个体水平将RNAi载体注入小鼠体内,研究RNAi对GFP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RNAi能有效地使NIH3T3细胞中GFP表达量降低约60%以上,并能有效地抑制GFP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结论RNAi技术能抑制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