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爱华 《中外医疗》2012,31(7):154-154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总结行密闭式吸痰对ARD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38例ARDS并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组(A组,n=18例)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组(B组,n=20例),观察患者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吸痰耗费时间。结果 A组吸痰后3、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P〈0.05);开放式吸痰平均耗费时间明显多于密闭式吸痰平均耗费时间(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对ARDS患者动脉血气影响较小,临床应用比较安全,并且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总结行密闭式吸痰对ARD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5名需要吸痰的ARDS患者,分别对其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及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观察吸痰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情况,并分别记录两项操作所耗费的时间。结果开放式吸痰后患者PaO2、SaO2、SpO2与吸痰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A—a)O2较吸痰前增高(P〈0.05);密闭式吸痰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式吸痰平均耗费时间(162±15)s;密闭式吸痰平均耗费时间(93±12)s,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式吸痰对ARDS患者肺换气功能影响较小,临床廊用比较安全.并且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4):先进行密闭式吸痰(CS),后施行开放式吸痰(OS);B组(n=14):先进行OS,后施行CS。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行不同方式吸痰后1分钟呼吸系统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种吸痰方式均不影响呼吸系统顺应性(Cst)(P〉0.05),但开放式吸痰可致吸气阻力(Raw)升高(P〈0.05)。结论:不同吸痰方式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影响主要集中在吸气阻力,开放式吸痰使吸气阻力增高,两者对呼吸系统顺应性无影响。建议对应用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使用气管内吸痰首选密闭式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方式(OS)及密闭式吸痰方式(C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吸痰方式,在吸痰前及吸痰后分别监测并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对两种吸痰方式的优缺点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吸痰方式效果评价表明,CS组患者的痰鸣音完全消失及痰鸣音明显减少例数均少于OS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CS组发生SpO2≤0.85例数显著小于OS组(P<0.05)。吸痰过程中HR≤100次/min(bpm)时,可认为发生心率迟缓,CS组发生HR≤100次/min例数小于OS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 CS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吸痰后较吸痰前升高(0.90±0.30)mmHg,OS组颅内压水平吸痰后较吸痰前升高(1.20±0.15) mmHg,OS影响患者颅内压增高值显著大于CS(P〈0.05)。结论 CS效果与OS相差不大,CS对病患的颅内压影响较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MHI)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综合ICU因呼吸衰竭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MHI组和对照组,MHI组行膨肺吸痰,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肺不张的发生率,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①MHI组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吸痰前比较,吸痰后MHI组PaO2和SaO2无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PaO2和SaO2明显降低(P〈0.05);吸谈后MHI组与对照组比较,MHI组PaO2和SaO2明显增高(P〈0.05);③MHI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MHI能有效避免吸痰后动脉血PaO2和SaO2下降,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1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次序分为OS组和CS组,OS组患者按常规操作方法吸痰,CS组患者行密闭式吸痰。结果 CS组患者在吸痰后2min的PH、PaO2及PaCO2与吸痰前无显著差异,而OS组患者吸痰后2min的PaO2显著低于吸痰前,而PaCO2显著高于吸痰前;CS组患者吸痰后2min的Vt、Ppeak、Pplat均较吸痰前无显著变化,而OS组吸痰后2min的Vt、Ppeak均较吸痰前显著提高,而Pplat则显著降低。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能有效减少肺容量的下降、维持较好的氧合,并有利于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ICU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研究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总量和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心率]水平,以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吸痰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吸痰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高于吸痰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可提高吸痰总量,改善...  相似文献   

8.
贵艳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6-1807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CS)组和开放式吸痰(OS)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10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OS组SpO2吸痰后与吸痰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S组SpO2吸痰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与Cs组SpO2吸痰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Os组低于CS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CS组低于Os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不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氧合作用,可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共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接呼吸机予以基础通气,稳定30 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不予SI。监测吸痰前、吸痰后5 min、15 min、30 min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参数等。结果:非SI处理组ARDS吸痰后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低氧血症加重,然而SI处理组在吸痰后低氧血症加重的现象并不明显。与非SI组比较,SI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5 min和15 min时间点上显著增高(P〈0.05),SI组肺静态顺应性(Cst)在吸痰后5 min、15 min和30 min较吸痰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5 min和15 min时间点上高于非SI组(P〈0.05)。结论:SI能改善ARDS开放吸痰后肺的氧合指标,改善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2种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吸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260例,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45)。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吸痰情况及吸痰前后1 min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排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肺部啰音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吸出痰液中或吸痰管管壁有新鲜血液及吸痰时有痰液喷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升高(P < 0.05和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 < 0.01);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P < 0.05和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 < 0.05)。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对照组呼吸频率、吸气末呼吸道平台压、呼吸道峰压均明显增加(P < 0.01),潮气量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或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改善吸痰后病人血气指标,同时不影响病人呼吸功能,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11.
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更适合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例数。结果吸痰中、吸痰后0.5minOS治疗组各时点SpO2值较吸痰前1min下降明显(P〈0.05),CS治疗组吸痰前后SpO2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S对机械通气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邝雪仪 《中外医疗》2013,32(17):144-14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应用密闭式吸痰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42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21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吸痰前后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肺顺应性(Crs)及床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PaO2/FiO2)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密闭式吸痰组病人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呼吸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密闭式吸痰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能更好维持病人氧合,避免出现低氧过程,同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和开放式吸痰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法,对两组患者吸痰前中后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性痰出现的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吸痰中SpO2比吸痰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吸痰前和吸痰中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吸痰后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性痰发生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机械通气48 h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法更适合ICU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密闭式吸痰在急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急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观察吸痰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以及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后,pH、PaO2、PaCO2、SaO2等参数较前改善。结论急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不间断机械通气和氧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吸入(IN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3月—2008年6月收治62例ARDS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评价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ARD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ARDS患者吸入NO 20 min后较吸入前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止吸入NO 20 min后MPAP、PaO2和SaO2恢复到应用NO前的水平;而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无显著变化。结论 INO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改变,有效治疗ARDS引起的缺氧和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崔美红 《当代医学》2016,(12):45-46
目的 探讨单纯闭式吸痰法和肺复张闭式吸痰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2例ARDS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选择单纯闭式吸痰法(简称"单纯法")或肺复张闭式吸痰法(简称"复张法")吸痰方法 ,分为单纯法组和复张法组,各21例,比较两种吸痰方法 对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吸痰时间、吸痰后SaO2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 单纯法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张法吸痰后PaO 2、SaO,较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张法SaO 2恢复至吸痰前的时间短于单纯法(P<0.05);两种方法 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吸痰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复张闭式吸痰法能迅速缓解缺氧状态,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更适用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7.
张敬浩  林勇 《现代医学》2009,37(4):258-260
目的 研究呼吸睡眠紊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单纯AECOPD(AECOPD组)和27例重叠综合征(OS)患者(OS组),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抽动脉血,比较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结果 OS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低于AECOPD组(P<0.05),动脉血CO2饱和度(PaCO2)均高于AECOPD组(P<0.05).AECOPD组治疗后动脉血pH、PaCO2、PaO2和SaO2均基本恢复正常,而OS组PaCO2及PaO2仍未能恢复正常,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是造成OS患者高碳酸血症及缺氧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吸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将40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即脱机吸痰),观察组使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均明显降低,HR、SBP均明显升高(P<0.01),DB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DBP较吸痰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均明显降低(P<0.01);2组吸痰前后PaO2、SaO2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能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由吸痰引起的低血氧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9.
HH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静注油酸的方法复制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观察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对其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12只兔随机分为NaCl和HHS二组。用静注油酸的方法复制ARDS模型,NaCl组动物静脉内给予0.9%NaCl(3-4ml/kg),HHS组动物静注HHS(3-4ml/kg),分别于静注油酸前,静注油酸后30min,60min,120min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NaCl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进行性下降(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减少(P<0.01),pH值明显升高(P<0.01),HHS组PaO2和SaO2虽然也分别下降,但明显高于同一时刻的NaCl组(P<0.05),PaCO2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HS能够维持较稳定的动脉血气和酸碱状态,有效地防止或减少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综合ICU机械通气病人不同吸痰方法合理化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41例综合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分别采用经气管套管吸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法吸痰。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痰培养结果;吸痰前1min、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后30min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频率(BF)、收缩压(SBP)的变化,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以及两种吸痰方法并发症(痰中带血、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痰培养阳性率(90.2%)高于经气管套管吸痰(8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组与经气管套管吸痰组比较,HR、BF、SB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9.27,P<0.05);吸痰后30min,纤维支气管镜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经气管套管吸痰组(t=6.25、2.59,P<0.05)。纤维支气管镜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气管套管吸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气管套管吸痰法用于综合ICU机械通气病人日常取痰痰培养能获得准确的病原菌,是一种简单、安全和经济的吸痰方法;而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病人深部取痰、改善血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