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按照Ganau分型法,即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分为4组:左心室正常构型组(LN组)、向心性重构组(CR组)、向心性肥厚组(CH组)、离心性肥厚组(EH组);分别进行RT-3DE检查,测量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量(RVE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与LN组间LV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CR、CH、EH组与对照组、LN组相比其LVMI增大(P均〈0.05);对照组、LN组、CR组间RVEDV、RVESV、RVSV、R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H组、EH组与对照组、LN组、CR组的RVEDV、RVESV、RVE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H组RVSV与对照组、LN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H组与其他各组RVSV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的右室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RT-3DE能简便、快速、准确、无创地确定该差异,为临床评估高血压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的右心功能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EH伴LVH患者、EH不伴LVH患者及对照者各60例,检测BNP、NO及AngⅡ水平及左室重量(LVM),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EH伴LVH组NO水平低于EH不伴LVH组、正常对照组,EH不伴LVH组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NP、AngⅡ、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LVM水平的变化与之相反(P〈0.05);血压与BNP、AngⅡ、LVM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LVM与BNP、AngⅡ呈正相关,LVM、BNP、AngⅡ与NO呈负相关(P〈0.05)。结论 BNP、NO、AngⅡ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茹 《中医药研究》2011,(11):1392-1392
目的了解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的高血压房颤患者5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组(观察组)和单纯胺碘酮组(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缬沙坦80mg,每日1次,胺碘酮第1周200mg,每日3次,第2周200mg,每日两次,第3周200mg,每日一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仅予胺碘酮,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房颤复发率和左房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为40%远低于对照组的80%(P〈0.01)。两组左房内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降低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和防止高血压房颤复发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40例EH按夜间平均血压增高与不增高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78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hs-CRP测定。结果观察组夜间的最高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最低SBP、平均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EH夜间平均血压增高患者,左室重塑较重,hs-CRP水平增高,炎症介质可能加重了左室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痰湿证患者左室重构的变化。方法观察高血压病CAS患者223例(痰湿证组119例、非痰湿证组104例,高血压病CAS组)、非高血压病CAS患者81例(非高血压病CAS组)和非高血压非CAS患者19例(对照组)的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各组发生左室重构程度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CAS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 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高于非高血压病CAS组(P〈0.05)。高血压病软斑组及非高血压病软斑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每搏出量(stroke volume,SV)高于硬斑组、内膜增厚组和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血压病痰湿证组的LVEDD、LVESD、SV高于高血压病非痰湿证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低于高血压病非痰湿证组(P〈0.05),其中软斑组的LVEDD、LVESD、SV高于硬斑组(P〈0.01)、内膜增厚组(P〈0.01)和内膜正常组(P〈0.05)。高血压病非痰湿证软斑组与硬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痰湿证患者的CAS可能与左室重构有关,特别是软斑组患者,其左室重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焕  蔡恒 《中医药研究》2010,(11):1291-1293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方法将14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10例)、高血压2级(21例)、高血压3级(39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DHF,42例)、高血压舒张伴收缩性心衰(DHF+SHF,35例)5组,同时选取3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房内径(LAD),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NP水平在高血压3级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伴DHF组与其他各组,高血压DHF+SHF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级别增加和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浆BNP值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性(r=-0.76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642,P〈0.01),BNP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706,P〈0.01),与PtfV1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结合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程度,诊断舒张性心衰和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冬活血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5)给予洛汀新、参冬活血胶囊口服,对照组(n=45)给予洛汀新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检测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两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参冬活血胶囊联合洛汀新可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室重构,其疗效优于单纯洛门新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8例单纯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对比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飞利浦IE33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指标: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比值)、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左房内径为(44.89±3.13)mm,明显比对比组(32.81±2.31)mm高,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t=12.824,P0.01);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3.82±12.42)mm,跟对比组(41.23±12.12)mm比较,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0.342,P0.05);研究组E/A比值为(0.82±0.21),明显比对比组(0.61±0.12)高,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t=5.924,P0.01);研究组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12±0.13),跟对比组(1.09±0.12)比较,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0.241,P0.05)。结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为左房内径明显增大,E/A比值增大,说明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跟左心房扩大有密切关系,可因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形态学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4例作为高血压组,问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L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血浆BNP浓度。结果高血压组血浆中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fJL5),并随血压分级升高而升高;BNP水平与LVST、LVPWT、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r=-0.46,P〈0.05;r=0.40,P〈0.011;同级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组血浆BNP水平较无左室肥厚组显著升高(P〈0.05);在同级别高血压组中按照危险分层进行亚组分析得出随危险分层升高,BNP水平亦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BNP水平与血压分级密切相关,与左室肥厚程度成正相关,并随危险分层的升高而升高。BNP有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及对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片40~80 mg,qd;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片5~10 mg,bi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心排血量、心脏排血指数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张敏  潘丽  文佳 《中医药研究》2009,(11):1280-128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早期不伴左心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TDI及脉冲多普勒(PW)技术,分别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用PW测舒张早期峰值/舒张晚期峰值(E/A)、E、TDI模式测量舒张早期峰值/舒张晚期峰值(Ve/Va)、V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高血压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峰值速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发生左室肥厚前已有舒张功能异常;TDI技术比PW技术准确,二者结合,可以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P波离散度大于40ms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P波离散度大于40ms的高血压患者83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治疗9个月,记录房颤发生的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4例发生房颤(9.5%),对照组18例发生房颤(43.9%),两组房颤的发生率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能减少 P 波离散度大于40ms高血压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心归草汤对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室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50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华法林+美托洛尔缓释片+养心归草汤(治疗组)及华法林+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左房室结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LA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养心归草汤可改善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结构重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相关因素,为临床立法、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借鉴.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65例,对照组为老年高血压非左室肥厚患者(NLVH)30例,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LVH患者男性多于女性(P〈0.05);LVH患者病程长于NLVH患者(P〈0.05);心脑血管合并症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分级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别(P〈0.001);LVH组体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NLVH组(P〈0.05,P〈0.01).结论:明确提出了老年高血压LVH发病部分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评价持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6年3月—2010年1月住院的房颤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57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PEP)、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对其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房颤病人的CO/CI、SV/SI、VI、ACI较非房颤组低下(P〈0.0 5);房颤组的PEP较非房颤组延长(P〈0.0 5);房颤组LVET较非房颤组缩短(P〈0.05);房颤组的STR较非房颤组增大(P〈0.05)。结论房颤病人的左室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甲亢合并房颤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3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糖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倍他乐克治疗,(P<0.05);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治疗后患者FT3、FT4水平相对于倍他乐克治疗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房颤症状(P<0.01)。结论:应用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疗法对甲亢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FT3、FT4和房颤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相似,随访12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大于常规治疗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左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对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