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疗效及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38例EH合并PAF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9g,次,1日3次,口服,连续服药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Pmax及Pd的变化,并与40例EH未合并PAF的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Pmax及Pd分别为(123.74±12.69)ms、(49.01±12.35)ms,均较对照组[(110.12±8.16)ms、(31.14±9.28)msp)]显延长(P均〈0.01),服药4周后观察组PAF发作减少。有效率76.32%,Pmax及Pd较治疗前【(115.13±11.94)ms、(35.14±12.16)ms】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EH合并PAF者较未合并PAF的患者Pmax、Pd增大,步长稳心颗粒治疗4周即可缩短Pmax及Pd并可能减少PAF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高频事件/阵发性房颤的影响。方法:对45例阵发性房颤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具有广泛监测功能的双腔DDD(R)起搏器的患者,进行3个月优化起搏治疗后,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两组均根据基础疾病予相应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观察1年期间两组心房高频事件(AHE)发生及1年后左心房大小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治疗组23例中AHE大于10分钟为2例(8%),对照组22例中AHE大于10分钟的为10例(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稳心颗粒组平均每月发生心房高频事件的次数及平均每人心房高频事件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结束后对照组的左房内径较稳心颗粒组增大(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有效预防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高频事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从而能有效防止左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55例和非稳心颗粒对照组55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稳心颗粒治疗组QTcd分别平均为(75.3±26.8)ms和(36.5±17.5)ms。治疗前后非稳心颗粒对照组QTcd分别平均为(74.8±21.9)ms和(56.1±12.6)ms。与治疗前相比2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稳心颗粒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间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可有效地降低QTcd,从而达到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EH)并阵发性房颤(PAF)的疗效及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效应。方法将5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正常组。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1.6g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临床疗效及心电图Pmax、P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结果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max和Pd较正常人有明显延长(Pmax:125.60ms±2.43ms vs 102.88ms±4.92ms,P〈0.05;Pd:43.32ms±2.61ms vs 29.64ms±4.88ms,P〈0.05)。治疗组治疗前Pmax及Pd分别为(125.80±2.38)ms、(44.16±2.52)ms,治疗后Pmax及Pd分别为108.81ms±5.43ms、28.76ms±2.27ms,较治疗前有明显缩短。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22.80ms±2.27ms、41.09ms±3.05ms。治疗组治疗后缩短Pmax、Pd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服药3月后,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13例,而对照组5例有效(P〈0.05)。结论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较正常人增大,参松养心胶囊可缩短Pmax和Pd,并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5.
吕娜  林玎  林萍 《福建中医药》2010,41(3):7-8,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小剂量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2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症状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预防老年阵发性房颤的发生较单用胺碘酮更加有效,同时两药合用不良反应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有害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数患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的增高有明显进行性递增趋势.因此了解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充分认识房颤临床相关的各个环节,从各个层次对房颤进行综合治疗,仍然是当今心血管病医生的重要课题.自从1998年Dilaveris P E等提出了P波离散度(Pd)的概念以来,并认为Pd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简单生理指标,并指出Pmax≥110ms及Pd≥40ms诊断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且重复性强、可靠性高.国内学者对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就有关P波离散度的相关概念、形成及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倍他乐克,观察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结果:两组心室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总有效率92.50%,对熙组76.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肺纤维化、视力模糊、促心律失常作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房纤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郝芳 《中医药研究》2012,(11):1384-1385
目的探讨P波变异性及离散度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8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和对照组(非PAF组)。两组均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与P波变异性(Pvari),以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等指标。以Pvari≥120ms^2~Pmax〉110ms或P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VARI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PAF组较对照组Pd、Pmax与Pvari及LAD明显增大(P〈0.05)。Pvari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其他三者,Pmax+Pd仅次于Pvari,而Pmax相比较敏感性最高。结论Pvari对慢性心衰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房异常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大于7 d)患者为A组;既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又有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 d.一般小于48 h,多为自限性患者为B组;仅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的P波异常,P波离散度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P波切迹明显、P波离散度大者房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直径增大者房颤发生率高,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直径大(P<0.01),显示左房扩大、房内阻滞及P波离散度增大者易发生房颤,危险比增高.结论 左房扩大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先兆,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内径增大可作为发生房颤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急性房颤的疗效。方法: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可提高房颤转复律。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4,(25):120-12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62%,观察组96.70%,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9%,观察组6.95%,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稳心颗粒及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观察周期均为3周。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室性早搏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数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而经过治疗后,组间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服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倍他乐克,且联合用药可减小倍他乐克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小,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稳心颗粒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症状及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24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华法林用量、PT及IN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室性频发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且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室早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入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并详细记录患者疗前疗后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室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综合积分较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用于慢性心衰并频发室早的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室早总数,并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在治疗Ⅱ组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60例)和治疗Ⅱ组(8受体阻滞剂治疗,5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律失常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Ⅰ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Ⅱ组(P〈0.05);治疗Ⅰ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甲亢合并房颤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3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糖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倍他乐克治疗,(P<0.05);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治疗后患者FT3、FT4水平相对于倍他乐克治疗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房颤症状(P<0.01)。结论:应用泻火理气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疗法对甲亢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FT3、FT4和房颤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洁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300-230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天3次给予对照组患者150 mg的心律平片,每天3次给予试验组患者步长稳心颗粒1袋(为9 g),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密切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显效为16例,有效为27例,对照组显效为13例,有效为18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0%)(t=2.526,P=0.025<0.05);(2)试验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显效为21例,有效为20例,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显效为17例,有效为19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t=3.115,P=0.018<0.05)。结论:稳心颗粒对于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 (EHAF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左房容积(LAV)、左室容积(LVV)、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主动脉根部内径(AOD)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和EHAF两组患者LAV值上升(P〈0.05),且EHAF组与E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VV、AOD和LVEDD值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左室结构已明显发生改变,左心房扩大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