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白血病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黏附增加,是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本文观察雷公藤红素对这种黏附增加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公藤红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在ATRA刺激下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用细胞黏附功能实验,检测雷公藤红素对ATRA导致的上述两种细胞之间黏附增加的影响。结果:ATRA能引起NB4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增加,但可被雷公藤红素明显抑制(P<0.01)。NB4细胞上清液能刺激HUVEC表达ICAM-1(P<0.05);而被ATRA处理过的NB4细胞上清液能明显刺激HUVEC表达选择素E(E-selecti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ICAM-1等黏附分子(P<0.01),雷公藤红素对其抑制率分别达25.3%、42.4%和61.0%。ATRA导致上述两种细胞之间黏附增加,雷公藤红素对其完全抑制。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ATRA导致的白血病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有可能用于维甲酸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MO4 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利用 qRT-PCR和 Western blot法检测 NB4 中 LMO4 表达;利用慢病毒介导 LMO4 的cDNA感染NB4 细胞后,建立过量表达 LMO4 的 NB4 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0 ~48 h,瑞氏染色观察分化的细胞特性;流式细胞术分析NB4 细胞分化后产生CD11b阳性的细胞比例. 结果 qRT-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均提示 NB4中LMO4表达增加;ATRA诱导NB4分化时,LMO4的表达降低;MTT结果证实过量表达LMO4促进NB4增殖;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显示,过量表达LMO4能够促进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 结论 LMO4参与调节NB4细胞的增殖,并能增加NB4细胞对ATRA的敏感性,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anⅡ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诱导分化及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0.5 μg/ml TanⅡA分别联合0.5 μg/ml、0.25 μg/ml和0.125 μg/ml ATRA作用NB4细胞5 d,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CD33的表达,并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TanⅡA联合ATRA可协同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联合作用组第5 d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0%;90%左右的NB4细胞分化,其中杆状和分叶核细胞比例超过65%;NBT还原能力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D11b表达升高,CD33表达降低;G0/G1期细胞增加,有明显的细胞凋亡,与TanⅡA或ATRA单独作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anⅡA与ATRA(0.125 μg/ml~0.5 μg/ml)联合对NB4细胞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倾向.结论TanⅡA联合ATRA对NB4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有协同作用;在ATRA一定浓度范围内,这种协同作用无ATRA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丹参酮 A(Tanshinone A,Tan 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NB4 )诱导分化及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0 .5 μg/ m l Tan A分别联合 0 .5 μg/ ml、0 .2 5 μg/ ml和 0 .12 5 μg/ml ATRA作用 NB4细胞 5 d,观察 NB4细胞形态学变化 ,检测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能力 ;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CD33的表达 ,并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Tan A联合 ATRA可协同诱导 NB4细胞分化和凋亡。联合作用组第 5 d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超过 80 % ;90 %左右的 NB4细胞分化 ,其中杆状和分叶核细胞比例超过6 5 % ;NBT还原能力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CD11b表达升高 ,CD33表达降低 ;G0 / G1 期细胞增加 ,有明显的细胞凋亡 ,与 Tan A或 ATRA单独作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Tan A与 ATRA(0 .12 5 μg/ m l~0 .5 μg/ m l)联合对 NB4细胞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倾向。结论  Tan A联合 ATRA对 NB4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有协同作用 ;在 ATRA一定浓度范围内 ,这种协同作用无 ATRA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蟾蜍灵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细胞存活率测定采用锥虫蓝拒染法,诱导分化采用形态学分析、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及细胞分化抗原CD11b的流式细胞仪解析。结果蟾蜍灵5 nmol/L与ATRA30 nmol/L联合明显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ATRA时NBT还原率增加了59.7%及CD11b表达增加了22.4%。结论蟾蜍灵与ATRA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邱国强  江庭秀  顾伟英  魏江  罗光华  贺白 《右江医学》2012,40(2):147-151,298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辛伐他汀(SV)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载脂蛋白M(apo M)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联合ATRA处理NB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各组细胞分别进行细胞形态观察;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测定NB4细胞分化指标CD11b和细胞凋亡指标AnnexinⅤ/propidium iodide变化;Real-time RT-PCR测定apoM基因表达。结果重复三次实验结果显示:15μmol/L SV,10μmol/L SV和5μmol/L SV单独处理NB4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抑制率增加(F=7.15,P=0.000),CD11b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3.41,P=0.014),AnnexinV表达水平逐渐增高(F=43.38,P=0.000),apo M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增高(F=50.31,P=0.000),其中以15μmol/L SV组NB4细胞变化最明显。辛伐他汀和ATRA两药合用CD11b表达协同升高,具有明显交互作用(F=4.09,P=0.025)。ATRA处理NB4细胞后其apo M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下降(F=46.05,P=0.000),而辛伐他汀联合ATRA处理NB4细胞后培养不同时间,apo M基因表达水平不如辛伐他汀和ATRA单药处理变化明显,15μmol/L SV联合ATRA处理NB4细胞72hapo M基因表达水平(32.87±3.60)较24h(24.73±1.78)升高(P<0.05),提示ATRA可以拮抗辛伐他汀引起NB4细胞apo M基因表达水平代偿性升高。结论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方式体外抑制NB4细胞生长,诱导NB4细胞的分化,促进凋亡,升高apo M基因表达,而ATRA可以拮抗辛伐他汀引起apo M代偿性升高,两药具有协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NB4细胞NF-κB、R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NB4细胞的生长以及核因子-kB(NF-kB)、活性氧(R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NB4细胞,加入ATRA和不同剂量的As2O3,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b、ROS、NF—kB的变化,DNA片段梯度观察细胞凋亡。结果0.5μmol/L As2O3下调了1μmol/L ATRA诱导的NB4细胞的分化凋亡发生,同时抑制了NF-kB的激活,提高了ROS水平。2μmol/L As2O3联合同浓度ATRA对增殖抑制、诱导凋亡更明显。结论ATRA联合As2O3对NB4细胞具有分化和凋亡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KA)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及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ATRA、OKA、ATRA+OKA分别作用于NB4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瑞氏染色法和NBT还原实验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丝/苏氨酸磷酸化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内PP2A活性。结果:(1)MTT结果显示,OKA对NB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ATRA、ATRA+OKA作用7天,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1%、38.4%,ATRA+OK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形态学、NBT及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加入OKA能促进AT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3)酶活性分析显示,AT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过程中,PP2A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ATRA+OKA作用后PP2A活性下降更加明显。结论:OKA促进ATRA诱导的NB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P2A活性参与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髓系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和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表面抗原CD11b和CD18的表达。方法: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和HL60细胞向粒细胞定向分化,用MGG染色法进行初步鉴定,用FACS检测并比较两株细胞在分化前后细胞表面CD11b和CD18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两株细胞分化前后CD1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分化前相比,两株细胞分化后细胞表面CD11b和CD18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并且这样的变化在NB4细胞中较HL60细胞更加显著。结论:分化NB4细胞可能较分化HL60细胞是更方便的粒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NB4细胞NF-κB、R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NB4细胞的生长以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氧(R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NB4细胞,加入ATRA和不同剂量的As2O3,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b、ROS、NF-κB的变化,DNA片段梯度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0.5 μmol/L As2O3下调了1 μmol/L ATRA诱导的NB4细胞的分化凋亡发生,同时抑制了NF-κB的激活,提高了ROS水平.2 μmol/L As2O3联合同浓度ATRA对增殖抑制、诱导凋亡更明显.结论 ATRA联合As2O3对NB4细胞具有分化和凋亡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useNB4,anauthentichuman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celline,aswelasthemarowcelsfrompatientswithacutepromyelocyticleuk...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药葛根的提取物普乐林对HL 6 0细胞的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硝基苯唑氮兰(NBT)还原、NBT/MTT值及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 ,观察细胞分化程度 ;通过细胞形态、DNA片段电泳、流式细胞(FCM)DNA含量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80 μg .ml 1,16 0 μg .ml 1和 32 0 μg·ml-1普乐林对HL 6 0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效应 ;且 32 0 μg .ml 1普乐林与 1μmol.L 1全反式维甲酸效果相当。 32 0 μg .ml 1和 6 40 μg.ml 1普乐林分别作用HL 6 0细胞 36h ,可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DNA凝胶电泳出现片段化的梯状带谱 ;普乐林同时可影响HL 6 0细胞的细胞周期进展 ,且随其浓度的增高 ,亚G1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结论 :普乐林具有诱导HL 6 0细胞分化及凋亡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研究G-CSF在维甲酸致高白细胞症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Northernblotting方法检测NB4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后G-CSF 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CSF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B4细胞经ATRA作用后G-CSF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可从基因水平上调NB4细胞中G-CSF表达,并可增加NB4细胞表面G-CSF受体的表达,G-CSF受体表达增加出现的时间虽然稍晚于G-CSF表达增加出现的时间,但仍然在较早期阶段,此时,细胞形态学和NBT实验均证实BN4细胞处于部分分化阶段。结论:在ATRA治疗APL过程中,G-CSF及其受体表达增加可能协同参与了高白细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纯化的威灵仙总皂苷,体外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研究威灵仙总皂苷对NB4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设置多个浓度梯度的威灵仙总皂苷药物组,观察用药后不同时间点NB4活细胞数,计算生长抑制率;Wright’s-Giemsa染色计数法和NBT还原试验测定细胞分化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CD33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威灵仙总皂苷对NB4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依赖关系;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诱导分化现象不明显。结论:威灵仙总皂苷可有效抑制NB4细胞增殖,但对NB4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NB4细胞增殖过程中PRAM蛋白表达情况,并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干扰,观察其对PRAM蛋白的影响。方法:①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体外培养NB4细胞共5天,用台盼蓝染色法筛选ATRA有效干预浓度后,选取ATRA(1×10-6mol/L)为目的干预浓度。②Western blot:ATRA(1×10-6mol/L)持续干扰NB4细胞1、2、3天后检测PRAM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4种浓度ATRA组细胞与NB4细胞的增殖率呈量效与时效关系;浓度越大,抑制率越高;于培养第4天出现最强抑制。②选取1×10-6mol/L ATRA干扰NB4细胞共3天,对照组及ATRA组PRAM蛋白的表达在时间上有规律性:第2天表达最强烈。③1×10-6mol/L ATRA使PRAM蛋白在第2天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0.05)。④1×10-6mol/l ATRA使NB4细胞PRAM蛋白在第2天出现最大表达量,同时该组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结论:ATRA能通过PRAM位点来达到抑制APL增殖分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