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6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平扫层厚2mm,重建层厚1mm。结果: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均清晰显示16例寰枢椎损伤情况,其中C1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2例,枢椎椎体骨折1例。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齿状突前间隙增宽、寰枢关节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损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影像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寰枢椎骨折脱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对40例可疑有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MSCT扫描资料进行总结,常规层厚5mm,层距10mm,采用UM模式扫描,重建层厚1.25mm,层距0.63mm,并将CT薄层图像传输到工作站.结果明确诊断有32例,其中寰椎骨折6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0例,枢椎体骨折3例,枢椎椎弓骨折6例,寰枢关节不全脱位7例.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寰枢椎骨折脱位的部位及性质,可做为寰枢椎骨折脱位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5例外伤患者行寰枢椎X线平片检查,并同时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以1mm重建层厚,0.5mm重建间隔,重建后传至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像重建。结果 45例中X线平片诊断正确者27例(60.0%),CT轴位图像确定诊断32例(71.1%),后处理图像确定诊断41例(91.1%),CT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45例全部确定诊断。在确定有无寰枢椎骨折和脱位方面,X线平片与CT轴位图像差异无显著性(P〉0.05),CT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与X线平片或CT轴位图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的联合应用对寰枢椎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检查应成为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明华  叶进湖 《医学综述》2012,18(2):303-30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螺旋CT及其后图像处理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通过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证实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拆,寰枢侧块及椎弓骨折的一般资料。利用三维重建、二维重建、容积再现和表面遮盖法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脱位,并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可疑和误诊2例。螺旋CT均明确诊断,其中C1爆裂性骨折7例,其中2例合并C1、C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7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2例。C2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9例。单纯C1、C2椎间失稳2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1例。枢椎椎体骨折,本组中2例为椎体纵行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在37例寰枢椎骨折病例中,螺旋CT全部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正确率67.5%,其中9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结论应用X线平片诊断寰枢椎损伤有很大局限性,易发生漏检。螺旋CT轴位和多种重建技术各具特色,结合使用可提高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涛  郑卓肇  刘剑羽 《西部医学》2006,18(2):223-22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的在寰枢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3例寰枢椎病变患者常规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比较横断面以及M PR、SSD、M IP、VR重建等4种三维技术对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寰枢椎旋转脱位6例,显示最佳的是VR及SSD;寰枢椎发育畸形、前倾和后仰脱位共17例,显示最佳的是M PR;寰枢椎骨折11例,显示最佳的是M PR;寰枢椎骨质破坏4例,显示最佳的是横断扫描与M PR;寰枢椎术后25例,显示最佳的是VR和M PR。结论对于寰枢椎病变来说,应该结合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共同评价。三维重建中,M PR应用范围最广,显示效果也最好,但其它方式对于不同的病变也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在寰枢椎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率。方法:对30例寰枢椎损伤病人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MPR、MIP、SSD重建进行比较,分析并评价其对寰枢椎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单纯寰枢椎脱位9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骨折伴寰枢椎脱位8例,寰椎前、后弓骨折共5例。结论:MPR可准确测量碎骨片大小、移位、方向和程度,但在立体感和整体感方面较SSD、MIP差,笔者认为三维重建中,MPR应用范围最广,显示效果也最好,着重推荐采用MPR和SSD、MIP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寰枢椎损伤可达到最满意的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时降低管电流对儿童寰枢椎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4例疑有寰枢椎病变的病例随机分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用80mA、180mA管电流行螺旋CT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80mA)和常规剂量(180mA)的CTDIvol分别为8.7mGy和19.6mGy,DLP分别为(36.80±3.60)mGycm和(82.14±7.18)mGycm,各组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寰枢椎螺旋CT检查时降低管电流,既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在寰枢椎损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成像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成像,包括表面阴影遮盖(SSD)和容积重建(VR)图像观察分析并评价其对寰枢椎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单纯寰枢关节脱位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1例,枢椎椎体、椎弓骨折各2例,其中8例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寰椎骨折4例。MPR显示骨折和脱位各个断面信息;VR所有骨折和脱位均能清晰显示;SSD仅显示部分病变。结论MSCT的MPR、VR重建作为CT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依据,能更直观立体地显示寰枢椎损伤的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组(MPR)在小儿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28例小儿寰枢椎行薄层螺旋扫描,并做MPR图像重建,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得更多平面MPR重建图像.结果 28例小儿寰枢椎病变中,寰枢椎脱位17例,其中前脱位3例,后脱位3例,旋转脱位8例,咽喉部炎症、感染、脓肿等引起脱位的3例.寰枢椎骨折8例,寰椎骨折3例,其中前弓骨折1例,侧块压缩骨折2例.枢椎骨折5例,其中齿状突骨折4例,椎弓根骨折1例.寰枢椎骨折的8例病例中,其中7例伴有脱位.齿状突发育不良3例.MPR诊断28例.结论 螺旋CT重建技术MPR对小儿寰枢椎损伤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是小儿寰枢椎损伤最理想的检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X线、多排螺旋CT及MRI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X线、多排螺旋CT、MRI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寰枢椎脱位或不稳患者行颈椎中立侧位片、断层侧位片、过屈、过伸侧位片、开口位片、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枕颈区先天性畸形16例,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或不稳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寰椎肿瘤2例。结论:对于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需结合X线片、多排螺旋CT和MRI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二维(2D)及三维(3D)重建,分析其CT、2D及3D征象。结果:寰枢椎骨折23例,其中寰椎骨折5例,枢椎椎体6例,椎弓5例,齿状交7例;寰枢关节脱住9例。CT结合2D及3D重建确诊病例中,依据X线正确诊断仅23例,准确率为71.9%。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是安全准确诊断寰枢推骨折及脱位并确定其类型的较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敏  钱琦  樊闯  金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84-85,8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1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符合标准的5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寰齿左右侧间距以及过伸过屈位片寰齿间隙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寰齿前间距与过伸过屈位片寰齿间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准确评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类型及程度以及对临床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脱位准确率和旋转性脱位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肯定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层螺CT旋转性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X线,合理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在不同旋转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患者组)及46例寰枢关节正常者(对照组)行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和功能左、右旋转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各组扫描图像均做表面遮盖SSD法重建图像。测量两组寰齿前间隙(ADI)和寰齿侧间隙(LADS),并进行比较。结果ADI变化:对照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差别不大,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1)。LADS变化:对照组和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均无规律性。结论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横断CT扫描对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准确诊断意义不大。对临床怀疑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应在常规横断CT扫描后,加做功能左、右旋转位状态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有利于诊断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3D重建对寰枢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寰枢椎骨折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3D重建,分别进行寰枢椎及周围软组织重建,并用假彩色技术处理。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病变,测量有关数据。结果:全部病例被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的部位、骨折类型、严重程度、移位及椎管狭窄状况。结论:螺旋CT3D重建对寰枢椎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并能为骨科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益良  卢家灵 《广西医学》2012,34(3):323-32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寰枢椎损伤病例的影像诊断资料,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图像后处理方法,着重观察上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骨折以及脱位失稳等CT表现,并评价三维重建技术的优势.结果 椎体及附件骨折37例,2例无骨折征象,仅表现为寰枢关节脱位、失稳.结论 上颈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HSCT在寰枢椎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临床确诊的寰枢椎损伤患者的MSCT及DR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骨折共50处,合并脱位9例,单纯寰枢关节半脱位10例.50处骨折及19例脱位DR确诊率分别为68%(34/50)、47.3%(9、19);轴位图像确诊率分别为90%(45/50)、68.4%(13/19);SSD图像确诊率分别为96%(48/50)、100%(19/19);MPR图像确诊率均为100%(50/50)、100%(19/19).结论 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普通X线检查漏诊率较高,MSCT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结合多种重建方法,有助于寰枢椎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个体化CT评估的螺旋CT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寰枢椎正常解剖关系下 ,5具成人干骨标本薄层 (1mm)螺旋CT扫描 ,并收集 10例上颈椎正常成人螺旋CT资料 ,均 1mm层厚多平面重建 (MPR)C2 椎弓根部图像 ,分析不同重建方式显示解剖结构的状况 ,及术前个体化CT评估可行性和安全性中的价值 ,并拟行钉道设计。 5具已CT评估的干骨标本示范后路行寰枢经关节螺钉固定及一侧钻孔设置经枢椎椎弓根钉道 ,同前方法CT扫描并重建图像 ,分析钉道。结果 :C2 椎弓根轴的垂直断面 (称斜冠状面 )相、经C2椎弓根轴的斜矢状面相及斜横断面相、枢椎标准横断面相共同构成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术前个体化CT评估的理想三维断面影像 ,可观察C2 椎弓根形态、骨质状态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准确测量枢椎椎弓根的大小、走行方向。根据这些三维影像可进行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结论 :枢椎CT常规冠状、矢状面重建不能满足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前CT评估的需要 ,需多平面重建方可更准确术前CT评估 ,进行术前三维钉道设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临床确诊的寰枢椎损伤患者的MSCT及DR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骨折共50处,合并脱位9例,单纯寰枢关节半脱位10例。50处骨折及19例脱位DR确诊率分别为68%(34/50)、47.3%(9、19);轴住图像确诊率分别为90%(45/50)、68.4%(13/19):SSD图像确诊率分别为96%(48/5O)、100%(19/19);MPR图像确诊率均为100%(50/50)、100%(19/19)。结论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普通X线检查漏诊率较高,MSCT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结合多种重建方法,有助于寰枢椎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莫昌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9-413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枢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3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常规做X线检查后发现骨折16例,其中13例患者做普通CT平扫发现骨折10例,1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充分利用3D技术的SSD、MPR及VR后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果:多层螺旋CT-3D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各种类型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3D技术在诊断枢椎齿状突骨折中明显优于X线片和普通CT扫描,MPR、SSD、MIP及VR的联合应用能清楚显示骨折类型及与相邻椎体的关系,对显示椎管内碎骨片形态、位置、数量,椎管狭窄程度,脊髓受损情况均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