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 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在53例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例正常腰椎间盘的MRI图像上,对腰椎间盘主要结构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左、右侧之间腰神经长度及宽度无显著性差异。CT对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显示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路径的重要手段,能显示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应首先选择CT检查,对疑似软组织病变者再联合MRI检查,以提高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最佳显影时间,行门静脉螺旋CT血管造影,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并在MSCTP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①MSCTP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②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50±0.80)mm、(7.13±0.71)mm、(5.54±0.89)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00,0.624与0.95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过程,该过程是潜隐渐进的,且肝纤维化早期阶段是可逆的。早期定量诊断肝纤维化对其治疗效果、预后评估及促进其逆转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功能MRI技术,特别是MR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发展,肝纤维化的无创性定量诊断取得一定进展。着重就MR扩散张量成像对肝纤维化的定量诊断与分期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诊断和鉴别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2例,其中胃低分化腺癌18例,胃神经内分泌癌7例和胃、十二指肠淋巴瘤7例,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和志愿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序列包括T1WI、T2WI、DWI).分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经工作站处理获得肿瘤组织和正常胃壁组织的T2信号强度和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肿瘤组织在T2上呈稍高信号,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 T2WI上肿瘤组织的平均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胃壁组织,胃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和淋巴瘤组织和正常胃壁组织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415. 36 ± 150. 61、408. 67 ± 88. 19、320. 53 ± 63. 37和201. 83 ± 45. 92,肿瘤组织和正常胃壁组织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DWI上肿瘤组织呈明显高信号,胃低分化腺癌、胃神经内分泌癌和胃、十二指肠淋巴瘤平均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胃壁组织:(0. 84 ± 0. 15)×10-3mm2/s 、(0. 91 ± 0. 23)×10-3mm2/s、(1. 25 ± 0. 38)×10-3mm2/s和(1. 85 ± 0. 36)×10-3mm2/s,3种肿瘤组织ADC值与正常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胃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与淋巴瘤组织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胃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之间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WI在诊断和鉴别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常胰腺MSCT灌注成像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CT灌注参数与年龄及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正常胰腺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按年龄及BMI分组,分别行16层螺旋CT胰腺灌注成像,三点测量各组胰腺的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取各组灌注参数平均值,按组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年龄组:44岁(包括44岁)以下组,胰腺BF、BV、PS及MTT灌注值分别为(172.92±77.63)ml/(100g.min)、(61.63±24.37)ml/100g、(175.08±150.44)ml/(100g.min)、(34.74±13.74)s;45~59岁组,其灌注值分别为(181.61±133.36)ml/(100g.min)、(52.30±24.19)ml/100g、(213.44±151.20)ml/(100g.min)、(39.70±15.35)s;60岁(包括60岁)以上组,其灌注值分别为(118.99±37.89)ml/(100g.min)、(45.62±9.40)ml/100g、(202.72±91.08)ml/(100g.min)、(32.17±9.00)s。②BMI组:体质指数为22以下(包括22)组,胰腺BF、BV、PS及MTT灌注值分别为(154.39±79.88)ml/(100g.min)、(52.92±23.79)ml/100g、(209.85±147.52)ml/(100g.min)、(36.51±13.01)s;体质指数为22以上组,其灌注值分别为(182.82±120.96)ml/(100g.min)、(59.66±18.72)ml/100g、(157.68±107.50)ml/(100g.min)、(33.96±14.52)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BF间呈负相关(P<0.05),余胰腺各灌注参数值与年龄及BM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的血流灌注,除血流量随年龄增长有逐步下降趋势外,其余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肠早期缺血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肠早期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和 45例肠缺血患者 (观察组 )扫描前均口服水。静脉团注造影剂后 ,分别于增强后 3 0s(动脉期 )、60s(静脉期 )、180s(延迟期 )行螺旋CT扫描。并分别测取三期中小肠各段肠壁及系膜的CT值。结果  80例健康者 (对照组 ) ,在同一期相中 ,小肠肠壁各段C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Ρ >0 .0 5 ) ,但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之间 ,有统计学意义 (Ρ <0 .0 1)。系膜在各期相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Ρ >0 .0 5 )。而 45例肠缺血患者 (观察组 ) ,统计结果恰与上述相反。结论 正常小肠在同一期相中 ,各段的强化一致 ,在不同期相间 ,各段的强化有显著差别 ,系膜的强化在各期相间均无变化。若小肠出现上述相反强化 ,即可提示小肠早期缺血  相似文献   
8.
杨陈  郭达  刘艳  敬宗林 《放射学实践》2018,(10):1057-1062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骶髂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ESR、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AS患者分为活动期组(21例)和稳定期组(28例)。对照组为28名健康志愿者。分析对比3组间MRI图像、IVIM-DWI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的伪扩散系数(D*)以及灌注分数(f)。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稳定组及活动组间的年龄、BASDAI评分、ESR及CRP。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值的曲线下面积以评定其诊断效能。结果:稳定组及活动组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BASDAI评分、ESR及CRP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D*值高于稳定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与对照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f值高于稳定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与对照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个参数在各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其中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活动组与稳定组间D值的临界值为0.42×10-3mm2/s(AUC 0.870、敏感度83.8%、特异度74.8%),活动组与对照组间D值临界值为0.38×10-3mm2/s(AUC 0.923、敏感度89.2%、特异度85.3%)。结论:IVIM-DWI对AS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其中D值是最具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脓肿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脑脓肿分别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T2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35例脑脓肿共45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在T1WI上出现"暗线"征,19个病灶在T2WI上出现"暗带"征,19个病灶在T2FLAIR上出现"亮带"征;19个病灶DWI上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ADC值低,6个病灶呈等、低信号,ADC值增高;45个病灶脓肿壁均强化明显,显示脓腔、脓肿壁及水肿带征象。结论:"暗带"征和ADC值对脑脓肿的MRI诊断有一定价值,对脑脓肿的MRI检查,DWI应纳入常规。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是医学影像、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医学影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等,从而在医疗、科研、教学中充分共享,相互应用。本文总结了我院PACS的开发和初步应用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系统主要配置和设备1.1.1 中心工作站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Win-dowsNT网络系统,网络结构为星形,NT局域网使用NT4.0操作系统,四芯光缆构成Ethernet/Fastether-net网络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