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P)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LBBP组分为学习曲线初级阶段和基本掌握植入技术阶段。回顾性分析同期行LBBP和传统右室起搏(rapid ventricular pacing,RVP)的患者,比较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用时、起搏的QRS波时限和其他起搏参数;进行随访,平均随访(6.78 ± 2.80)个月,观察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LBBP手术成功率在学习曲线初级阶段为55.6%,在基本掌握植入技术阶段为88.9%;两个阶段的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P > 0.05);LBBP组和RVP组的起搏阈值分别为(0.67 ± 0.14)V 和(0.77 ± 0.23)V,LBBP组阈值更低(P < 0.05),短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两组起搏的QRS时限分别为(112.50 ± 9.96)ms和(164.00 ± 19.32)ms,LBBP组起搏的QRS时限更窄(P < 0.05),短期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BBP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短期随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及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行心脏起搏器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22例行HBP,14例行LBBP,根据记录术中心腔内心电图和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分别定义HBP和LBBP;观察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BBP组和HBP组的起搏参数的变化,包括起搏阈值、R波感知、电极阻抗,询问患者导线相关并发症情况,评价LBBP和HBP的安全性。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两组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稳定,随访期间未发现导线阈值升高、移位或脱位现象。结论从短期随访结果来看,选择希浦系统起搏安全可行,患者可在随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起搏参数;LBBP与HBP相比,R波感知、阈值更佳。  相似文献   

3.
刘怡  黄晏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72-1675
起搏治疗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系统病变重要的治疗手段.传统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le pacing,RVP)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但长期心室起搏失同步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BiVP)适用于室间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但部分患者术后无反应.希-浦系统起搏(His-Purkinje con-duction system pacing,HPCSP)包括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通过顺序激动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能最大程度保持心脏的电学和机械同步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将从希-浦系统的解剖、希-浦系统起搏的定义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对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2月因房室传导阻滞或慢心室率房颤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依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19例)和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组(23例),其中RVP组包括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11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12例。比较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在随访末对两组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左右心室间和左心室内的机械同步性,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27±10.28)个月;LBBP组LVEF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RVP组术后LVEF较术前显著下降[(54.09±9.27)% vs(. 58.94± 10.01)%,P=0.011],两组的LVEDD、LVES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LBBP组QRS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RVP组QRSd较术前显著增宽[(147.83±19.76)ms vs(. 124.04±31.10)ms,P=0.003],且明显宽于LBBP组[(115.79±14.27)ms,P<0.001];LBBP组的左心室达峰时间(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LVAT)明显短于 RVSP 患者的 LVAT[(65.25±19.79)ms vs(. 80.91±10.44)ms,P=0.003]。 LBBP 和 RVP 组的心室间机械延迟(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存在显著差异[(-12.66±15.99)ms vs(. 15.13± 19.12)ms,P<0.001],LBBP 组的左心室 16 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minimum systolic volume in 16 segments of left ventricle,Tmsv16-SD)和心率校正后的Tmsv16-SD(Tmsv16-SD/R-R)均小于RVP组,分别为[(23.35± 9.34)ms vs(. 37.31±22.95)ms,P=0.021;(2.65±0.92)ms vs(. 4.04±2.48)ms,P=0.030]。相关分析显示QRSd、Tmsv16-SD、Tmsv16- SD/R-R与LVEF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LVEDD及LVESD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LBBP较RVP能更好地保护心室起搏依赖患者的术后心功能,可能与LBBP能更好地维持心脏的电和机械同步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与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患者起搏器植入1年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进行评价。方法:获取LBBP患者(40例)、HBP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LBBP、HBP患者与对照组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弥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左室扭转、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 time,IVMD);计算和比较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T-sd-CS)、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peak radial strain,T-sd-RS)。结果:HBP组短轴心尖平面T-sd-CS大于对照组,其余心室电活动及机械同步性参数与对照组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P)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别行RVSP起搏(RVSP组,n=33)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n=28)。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中和术后12个月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主动电极旋出20 min后阈值水平与12个月后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测试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入手术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P<0.01),RVA组较RVSP组延长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电极行RVSP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志  白雪  杨思进 《西部医学》2010,22(7):1259-1261
目的通过对希氏束起搏及心尖部起搏的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比较,探讨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3例有起搏植入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及超声心动图对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以及各部位起搏前后QRS时限进行测试比较。结果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QRS时限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比希氏束起搏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对心脏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比心尖部起搏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接近于自身窦性心律,希氏束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RVA)的手术过程、起搏参数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符合永久起搏器置入指征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6例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及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各33例,测定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起搏QRS波宽度,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测定起搏参数(阈值、感知、阻抗)、心房脑钠钛(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 33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完成32例,并发症与心尖部起搏无差异;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长于心尖部起搏,起搏QRS波宽度时限短于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置入即刻阈值高于心尖部起搏,其余时间两组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均无差异;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BNP水平均高于术前,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BNP水平低于心尖部起搏;术后6个月BNP水平与QRS波宽度呈正相关。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手术可行,能够有效改善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及心功能,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庄娟娟  张雷  陈绣 《西部医学》2021,33(8):1203-1206
目的 对比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与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老年人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地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进行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及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起搏装置植入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心脏基本电学参数及短期随访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双极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及术前QRS时限、QTc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QRS时限、QTc时限、LVEF、LVEDD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缩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与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技术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若考虑到手术操作难度的问题,可酌情优先选择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群  刘淮阳  李红梅  叶季鲜 《吉林医学》2009,30(11):1029-1030
目的:观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心脏功能、QRS波的影响。方法:将3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一组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形态宽度、及随访18个月心功能(EF值)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分别为:(152±28)ms、(123±22)ms,12个月时随访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1.65±4.53,术后62.11±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起搏术前60.94±3.81,术后56.15±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对心功能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1.
起搏器植入是现代维持心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故判断其电极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除传统的评价导线稳定性的方法,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在判断起搏器电极稳定性方面同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OI是指在起搏电极植入的过程中发现电极与心内膜接触后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电位变化,类似于心肌缺血损伤,主要通过测量ST段抬高的幅度和宽度判断其大小。COI可预测急性期及中期电极稳定性,减少电极的脱位、穿孔几率,预测随访期间电极的稳定性,是起搏器正常工作的保障。对于希蒲系统起搏[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及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的电极稳定性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群  叶季鲜  刘淮阳  李红梅 《当代医学》2009,15(24):103-104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心脏功能、QRS波的影响。方法将51例年龄大于75岁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一组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形态、宽度、及随访18个月心功能(EF值)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个月时随访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0.38±4.15),术后(61.53±3.59),无显著变化;心尖起搏术前(59.97±4.10),术后(52.67±4.41),差别明显。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对心功能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人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人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18.76&#177;4.35 vs 9.03&#177;3.23.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3&#177;0.03 vs 0.16&#177;0.04,P〈0.01)。术后随访1月两组间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静注异搏定前(A组)、后(B组)高位右房调搏对10只犬希氏束波(HBP)振幅的影响。A组右房调搏前后的HBP振幅分别为14±4μv和14±4.6μv(P>0.05);B组调搏前HBP振幅为20±7μv。在调搏频率较基础心率快20次/min,电压为起搏阈值的2倍时记录的HBP振幅为34±8.5μv(P<0.05)。调搏刺激电量为受试犬心起搏阈值的3倍,频率高于其基础心率20次/min时,记录的HBP振幅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30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另回顾性选择2006~2007年3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等情况.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但无统计学意义,X线曝光时间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 P<0.01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感知、阻抗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变化,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RVOT)起搏对减少单腔起搏带来的心功能负面影响的效果。方法比较24例RVOT与27例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病人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起搏阈值情况。结果RVOT组对LVEF的影响和QRS宽度增宽程度均小于RVA组(<0.05)。术后6个月两组起搏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RVOT单腔起搏能最大程度减少心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胡航佳  周轩  徐原宁   《四川医学》2021,42(9):870-874
目的比较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中,左束支起搏(LBBP)技术与传统右心室间隔起搏(RVSP)技术的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心室起搏方式,分为左束支起搏组((印)n(正)=50例)和右心室间隔起搏组((印)n(正)=35例)。比较两组患者辐射相关参数,包括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摄影序列数及摄影帧数。同时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两组透视时间和空气比释动能AK值、剂量面积乘积DAP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BBP与RVSP两组,中位透视时间分别为7.81 min(6.29,12.40)及7.18 min(4.5,9.0)((印)P(正)<0.05),中位DAP值分别为2401.9μGym2(1543.3,4290.2)及1495.6μGym2(818,2086.3)((印)P(正)<0.05)、中位AK值分别为175.8 mGy(115.9,302.4)及95 mGy(62,127.8)((印)P(正)<0.05),LBBP组均高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透视时间与DAP值和AK值均为正相关。结论左束支起搏技术的辐射剂量高于传统的右心室间隔起搏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荣炎  吴桥  卜令同  陈多学  汪慧敏 《安徽医学》2013,34(12):1816-1818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高位间隔部的定位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64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高位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组)与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组),记录植入时间、曝光时间、QRS宽度及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主动固定组较被动固定组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固定组QRS波宽度明显小于被动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主动固定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