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15例乙型肝炎疫苗有效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15例被检者血HBsAb均为阳性(100%),而且均发现血中有HBsAb以外的HBV标志物阳性,所以被定为HBV感染,HBV-DNA阳性9例(60%),提示存在着HBsAb阳性的HBV感染,其原因为这些病毒可能是一种变异的病毒,其核苷酸序列不同于一般的HBV。HBVS基因变异第587nt由G→A导致HBsAg中具有高度抗原性的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精氨酸,与疫苗诱导免疫有关的抗原决定簇a部分缺失,抗体与变异株HBV的HBsAg结合力下降,从而导致HBV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
直接核酸序列分析鉴定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病毒变异的分子水平鉴定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探讨HBV的垂直传播和免疫失败的机理。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方法,测定3个家庭共7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感染者HBV的S基因第455~634位核苷酸序列。结果发现1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小儿感染了HBV免疫逃避变异株,即HBV第587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换,导致HBsAg第145位甘氨酸被精氨酸替代。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了HBV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出生后以乙肝疫苗标准方案进行主动免疫的失败,可能与宫内已获得感染有关。这种乙肝免疫逃避变异株在我国的发现,对我国乙肝防治的临床和流行病学领域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两对半在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中的意义李银光崔继业*周玲梅蒙黎(内蒙古自治区医院010017*内蒙古老年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惠普医院)乙型肝炎“两对半”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为第一对;乙...  相似文献   

4.
谈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张旭东,李银需,张莽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050051)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是: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一HBs)、e抗原(HBeAg)和e...  相似文献   

5.
Gu B  Ren H  Zhang D 《中华医学杂志》1999,(2):139-142
目的研究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进程相关的两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插入变异体的免疫学性状,以阐明在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体外PCR诱变方法,构建重组HBsAg的插入突变体;借助EB病毒载体pCEP4和逆转录病毒载体PXT1将重组插入变异S基因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利用ELISA及Westernblot方法,探讨变异抗原与抗HBs的结合力。结果(1)构建了HBsAg的插入突变体(分别在HBsAg的第122位与123位氨基酸间插入Arg,Ala和第123位与124位氨基酸间插入Arg,Gly,Ala)的真核表达载体;(2)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最终建立了能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HBsAg的HepG2细胞系;(3)这些细胞系能在体外稳定地连续传代培养;(4)野生型HBsAg可与抗HBs结合,变异型HBsAg不能与抗HBs结合。结论研究表明这两种插入变异体影响了HBsAg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失去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结合力,因而可能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而持续存在于体内形成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bax、Fas及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40例原发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表现抗原(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bcl-2、bax、Fas及FasL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30%(12/40),癌旁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62.5%(25/40),12例HBsAg阳性的癌组织中bcl-2的bax  相似文献   

7.
人Fas抗原死亡表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确定人Fas(H-Fas)抗原具有死亡效应的表位区域。方法:采用可及性方案、可塑性方案,结合抗原性方案,二级结构方案预测H-Fas抗原B细胞表位,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部分预测表位肽段并鉴定后,经固相ELISA确定是与具有导细胞凋亡(PCD)的抗人FasmAb2Al、DX2、CH-11反应,结果:H-Fas捩的胞外区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N-末端氨基酸(AA)残基51-78.102-110  相似文献   

8.
同批静脉血、末梢血中HBsAg检测结果分析吉林市船营区卫生防疫站张影,赵宝玉,姜肃,张甲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作为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主要标志物,早已被证实。我们对同一人的...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耐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1d龄幼鸭建立了乙型肝炎免疫耐受动物模型,随访22周,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及前表面抗原(DHBs/presAg)及DHBV DNA阳性不变。在持续性感染鸭血清中未能检出抗DHBs/pres或抗鸭乙型肝炎核心(DHBd)抗体。用纯化的DHBs/pres Ag及DHBcAg与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作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也未见阳性反应。以DHBs/presAg及DHBc…  相似文献   

10.
重视小儿乙型肝炎的预防长沙铁道学院医院(410075)张春梅0引言乙型肝炎是威胁小儿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小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AepatilisBVirus,HBV)大多数儿童出现HBsAg、HBeAg双阳性,成为乙肝患儿。由于目前国内对乙型病毒性...  相似文献   

11.
任红 Harr.  T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7):396-398
为了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S基因变异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酶切消化质粒载体PEcob6,得到约900bp的HBV-s基因片断。将其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BluescriptSK+的SmaI位点上。然后通过体外寡核苷酸介导的人工定点突变获得得一系列s基因“免疫逃逸”突变型。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目前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方法 ELISA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s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BV DNA,其中任一项阳性即判为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结果 151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ELISA法检测5例HBsAg阳性,nPCR检测29例HBV DNA阳性,sPCR检测36例PBMC HBV DNA阳性,新生儿任一项阳性者57例,合计宫内感染率37.75%(57/151)。结论 检测PBMC内HBV DNA是对外周血HBV DNA的一个重要补充,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37.75%,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的相互关系。方法:801例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V DNA的总检出率为67.0%,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HBV DNA的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 )及HBsAg( ),HBcAb( )模式。在HBsAg(-)模式中HBV DNA亦有检出。结论:HBVM能提供乙肝感染的间接证据,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准确灵敏,能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乙肝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 DN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血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血清中有1102例HBV-DNA阳性。其中883例1.3.5阳性(俗称“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6.15%;722例1.4.5阳性(俗称“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24.38%;138例1.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41%;22例1.3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0.91%;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6.36%。结论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能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sAg和HBeAg与HBV-DNA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sAg(-)/HBeAg( )/HBcAb( )/preS1Ag( )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了解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血清学标志物及其HBVDNA变化情况。方法采用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进行检测,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15个月。结果在研究的时间内,国产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均为HBsAg(-)/HBeAg( )/HBcAb( )/preS1Ag(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均为阳性,并随时间延续HBsAg水平逐渐下降;巢式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为阳性,病毒载量上下波动。结论该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学少见模式HBsAg为假阴性,动态观察HBsAg与HBVDNA水平,了解HBV复制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荧光PCR法检测HBV-DNA定量ELISA定性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取受试者空腹血清标本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酶联免疫法捡测乙肝病毒两对半.结果 HBV-DNA定量在9.99×10^8 IU/mL~1.00×10^6 IU/mL之间的404例,大三阳比例为85.89%;HBV-DNA定量在9.99×10^5 IU/mL~1.00×10^3 IU/mL之间的416例,小三阳比例为59.38%;HBV-DNA定量在1.00×10^3 IU/ml~1.00×10^2 IU/mL的140例中,HBsAg、HBcAb阳性患者比例为71.43%;HBV-DNA定量<1.00×102 IU/mL的992例中,HBsAg、HBeAg阴性模式比例为95.67%.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ELISA定性检测HBV表面标记物呈正相关,即HBV-DNA拷贝数多的以大三阳居多,HBV-DNA拷贝数少的以无传染性病毒携带者和阴性者居多.荧光定量PCR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较ELISA更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内血站对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筛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经血站筛查HBsAg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浆983份,用雅培Architect12000电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HBsAg;巢式PCR扩增乙肝病毒S区、C区、X区。诊断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巢式PCR扩增病毒PreS/S区,产物直接测序并与标准病毒序列对比分析病毒株变异。结果经雅培Architect I2000复检HBsAg弱阳性率为6.5%(64/983),HBsAg滴度中位数为0.171U/ml;60.9%(39/64)病毒两个区扩增阳性,4.0%(39/983)健康献血员为隐匿性HBV携带者;35.9%(14/39)病毒PreS/S区段扩增阳性,未发现“a”决定簇内的变异株。结论目前经血站常规检测ItBsAg为阴性的合格血液用敏感性更高的试剂仍能检测出HBsAg及HBV DNA。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M检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物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血清HBVDNA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血清HBVDNA,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21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也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158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62例阳性,阳性率为39.2%,HBsAg,HBcAb阳性标本55例。其中30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4.5%; 三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40例,其中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PCR方法更灵敏。只有检测HBVDNA才能确证HBV的真实感染和得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中乙肝病毒(HBV)DNA数量与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探针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76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 DNA数量.26例HBV DNA阳性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取末梢静脉血检测HBV DNA.结果孕妇血中HBV 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33.3%,宫内感染与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有关,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注射后可降低HBV宫内感染率.结论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