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特殊部位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及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特殊部位小肝癌(4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前l周内行彩超、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观察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造影剂灌注情况等,术中行实时超声造影、融合影像导航等辅导技术下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超声造影,未消融完全病灶即刻补充消融,术后1个月行彩超、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以增强CT表现为标准,检查结果作对比。结果术后即刻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未消融完全病灶即刻补充消融5例。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41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强化,3个病灶边缘局部动脉期增强,4个病灶判断不清,增强CT 41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强化,4个病灶边缘局部动脉期增强,3个病灶判断不清,超声造影与增强CT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诊断率明显高于彩超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在特殊部位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评价微波消融近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我院2003-09为1例纵隔恶性淋巴瘤Ⅱ期患者顺利进行了首例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护理体会如下. 1 病例报告 男,20岁.2002-07因活动后呼吸费力伴胸痛在我院确诊为纵隔恶性淋巴瘤.经多次化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于2002-09来我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入院后经过动员,采集干细胞,入舱(无菌层流室)行预处理,干细胞回输,对症支持疗法及防治感染.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于18d出舱.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重症肝病患者的口腔炎症及口腔异味的发生,寻找有效的口腔护理液。我们采用“口灵”嗽口液行口腔护理,经临床应用观察“口灵”嗽口液能有效清除口腔异味,去除舌苔,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GE Lunar iDXA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测试原理和系统构成,通过对两例扫描故障进行分析、判读与排除,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为同类设备或出现类似故障的设备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细菌感染和/或内毒素血症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影  张福奎  王宝恩 《肝脏》2007,12(4):310-312
肝硬化患者极易发生细菌感染.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道动力减弱和肠腔渗透性增加导致的细菌易位是细菌感染的原因,同时也是细菌的副产物内毒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中医辨证标准: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引肩背,伴沉重感,高热寒颤,口苦,咽干,口渴,恶心呕吐,或出现(?)膜黄染,身黄,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1.1.2 西医诊断标准: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②有恶心、嗳气、泛酸、腹  相似文献   
8.
<正>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仅次于胃癌。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以男性多见。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手术,预后较佳。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体会总结如下,以使患者得以早日康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为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喹酮不同给药时间、不同给药剂量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血清中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感染和治疗1、2、3组,各20只小鼠,以腹部贴壁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剩余10只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Ns)。治疗1、2组均在感染6周时开始治疗,给药剂量分别是300mg.kg-1和150 mg.kg-1,连续给药3 d;治疗3组在感染5周开始治疗,给药剂量150 mg.kg-1,连续给药3 d;治疗2和治疗3组于感染后8周进行第二次治疗,剂量300 mg.kg-1,连续给药3 d。整个实验过程对小鼠进行每周进行称重,观察小鼠生存状态的变化。感染后12周、14周、17周对各组小鼠采血,检测血清中SEA特异性IgG抗体的变化。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后,感染和治疗组BALB/c小鼠体重均显著降低;其中感染5周开始给药的治疗3组小鼠体重恢复最快,感染后7周体重就恢复到阴性组水平,小鼠的生存率为100%,治疗后血清SEA特异性IgG值也最低;感染6周开始治疗的两组中,高剂量的治疗1组体重恢复略快于低剂量的治疗2组,但是治疗1组小鼠生存率仅为30%,明显低于治疗2组的65%。治疗1、2组的小鼠血清IgG值比较接近,高于治疗3组。结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最佳治疗时间应不晚于感染5周,在感染5周之前给予治疗能大大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数量,治疗效果最显著;对于感染6周后的小鼠,应该采用首次低剂量服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治疗时间提前有助于鼠血清抗体水平回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