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PARδ与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多种代谢异常的有效药物对降低MS并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激动剂的作用下可增加巨噬细胞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进骨骼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炎症反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面积而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有望成为防治MS的新型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6412名高血压成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查。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标准,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分别为36.2%及25.9%,女性高于男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2008年军队的中老年干部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8年军队中、老年干部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8年4~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163医院体检的军内中、老年干部中选取3801人进行调查。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湖南省长沙地区军内中、老年干部MS的患病率为10.1%,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M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女性的患病率低于男性(P〈0.05),6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长沙市40岁以上人群各年龄组MS的患病率均高于株州、湘潭市(P〈0.05)。结论:湖南省军内中、老年干部MS的患病率是10.1%,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并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方法:158例SAS并M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即CPAP治疗组(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呼吸睡眠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参数,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2hP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均明显减少,打鼾消失,低氧发作次数减少,最低SaO2明显提高(P〈0.01);同时血糖、胰岛素、TC、TG浓度,SBP、DBP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PAP治疗SAS并MS除能改善SAS病情外,还能加强药物疗效,改善代谢参数,降低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93例老年MS患者和118例体检正常老年人进行PWV检测,并检测血压、腹部脂肪比率、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MS组动脉弹性指标PWV平均值为(13.82±2.46)m/s,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1.87)m/s(P〈0.05);MS组中收缩压、脉压、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腹部脂肪比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中舒张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收缩压、脉压、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腹部脂肪比率呈独立正相关,对MS高危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低水平与冠心病风险的增加具有联系。对于HDL胆固醇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临床疾病中的保护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从动脉壁去除胆固醇过程中HDL起显著作用,并且提示出一些增加脂蛋白有效活性的方法。目前提高HDL胆固醇功能水平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用来提高HDL或者载脂蛋白A-Ⅰ(apoA-Ⅰ)的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措施包括:通过上调在血管壁巨噬细胞中腺苷三磷酸-结合载体的含量来增加在这些细胞中胆固醇的排出量;药物刺激内源性apoA—Ⅰ的合成;apoA-Ⅰ、apoA-Ⅰ Milano、apoA—Ⅰ-似蛋白肽或者脱脂HDL的利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他汀类药物为一大类其英文词尾均为-statin的药物统称,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化学名称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代谢中的关键性限速酶,而他汀类药正是竞争性抑制该酶的作用,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中浓度降低,触发肝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受体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96例MS患者进行调查,每位患者均测RHR、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按RHR频率分RHR1组:RHR〈70次/min,RHR2组:70-80次/min,RHR3组:RHR〉80次/min。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RH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且RHR与FPG、TG呈正相关(FPGr=0.24,TGr=0.24,P〈0.05)。结论MS患者RHR与IM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代谢综合征(MS)、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416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9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18例,比较两组MS相关指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MS分别为应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增多,MS患病比例增加,收缩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Hcy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经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TSH、MS、年龄、收缩压、LDLC、Hcy是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TSH、尿酸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且TSH与TG、尿酸、Hcy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高TSH与MS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通过改变血脂谱,使血尿酸、血Hcy升高等途径参与MS的发生发展,并进一步增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前,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MS是2型糖尿病(T2DM)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其各组分间既有复杂的相关性又有彼此的独立性,因此国际上对MS的争议不断。MS特征性的血脂异常包括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在老年MS患者中危害大、治疗率低、达标率更低。本文就MS与血脂异常的相关问题,结合我们自己的资料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桂北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MS)与脂联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108例MS患者为MS组和7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A)以及进行肝脏B超检查,比较两组人群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MS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两组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相关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MS组和对照组之间临床资料(体质指数、血压、FPG、TG、TC、LDLC、HDLC、ALT、AST和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尿酸以及脂肪肝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脂联素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在MS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组和对照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11377C/G不同基因型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联素基因启动子SNP-11377C/G与桂北地区汉族MS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特异性地作用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可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活性增强,从而使血清中LDL清除增加,同时还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降低三酰甘油(TC)的反应。自1976年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已发展至第三代。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较新的还有瑞舒伐他汀。由于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新颖,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对219例自然人群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测定血脂、血尿酸、hs—CRP。结果219例被抽查人群中,有MS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MS者,且随着MS组分数目增多,hs—CRP水平逐渐升高(P〈O.01)。相关分析显示hs—CRP浓度和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HOMA—I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的影响后,hs—CRP与MS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循环血hs—CRP浓度与MS组分多少有关,hs—CRP水平增高是MS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男性ApoA/ApoB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中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ApoA/ApoB)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相关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进行体检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老年男性共1729人,平均年龄(73.94±6.77)岁。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ApoB、ApoA/ApoB。根据ApoA/ApoB四分位值将人群分为4组,以Logistic回归分析ApoA/ApoB与MS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1)中心性肥胖、高TG、低水平HDL-C、高血糖、MS患病率随着ApoA/ApoB降低而逐渐升高(P〈0.01)。(2)有代谢异常患者ApoA/ApoB水平较无代谢异常者低(P〈0.01)。(3)ApoA/ApoB水平随代谢异常组分增多而降低(P〈0.01)。(4)ApoA/ApoB下四分位组发生MS是ApoA/ApoB上四分位组的4.126倍(P〈0.01)。去除高血脂影响后,ApoA/ApoB下四分位组发生MS是ApoA/ApoB上四分位组的2.651倍(P〈0.01)。结论ApoA/ApoB与MS及其相关组分有密切的关系,MS、代谢异常者ApoA/ApoB较低。而低ApoA/ApoB也较易出现MS。ApoA/ApoB对MS的影响是独立于TC、TG、HDL-C、LDL-C之外的。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证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因素,选择高效低毒的降脂药物对高脂血症进行治疗在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目前多种他汀类降脂药物价格昂贵,使许多冠心病(CHD)及CHD危重症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用。笔者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调脂作用的中成药——血脂康治疗32例心脑血管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并同期与辛伐他汀调脂作用进行比较,现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8):93-693
该文目的在于明确胰岛素抵抗(IR)能否独立地,不受代谢综合征(MS)影响地预警心血管病(CVD)(JACC,2007,49:2112—2119)。虽然MS的原因不明,IR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独立于MS之外,IR自己预警CVD的研究为数不多。该文是以丹麦一个人群(男女2493名,年龄41~72岁)入选时无CVD,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与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标准,判定M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特点及MS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58例,分为MS以及非MS组,计算其gensini评分并测定血清脂质谱以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评价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脂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MS组与不合并MS组患者比较,冠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均明显加重(P〈0.01).MS组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以及ApoB/A1比值较未合并MS组的明显增高(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无显著差异,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TG(0.732),其次为ApoB、LDL-C/HDL-C、HDL-C以及ApoB/ApoA1。结论:冠心病合并MS患者存在多种脂质参数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范围以及狭窄密切相关.TG、TC、HDL-C以及ApoB是评价MS较好的脂质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胸痛患者腰围甘油三酯(WT)指数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胸痛患者。比较MS组和非MS组基线资料的差异,分析WT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组的相关性。 结果 共有309例患者入选,其中女性115例。MS的检出率为71.1%。MS组的体重、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和腰WT指数均高于非MS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聚集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WT指数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75,95%CI:1.028~1.124)。WT指数在全部研究人群、男性人群及女性人群,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95%CI:0.793~0.878)、0.877(95%CI:0.803~0.931)和0.858(95%CI:0.801~0.904);其预测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43.0、142.0和139.1。 结论 WT指数是胸痛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素, 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对高危心血管病人群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DM)或糖调节异常(IGR)]、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征候群。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中风的患病率及死亡风险是非MS者的2~3倍。有MS的非DM者中发生2型DM的危险是无MS的非DM者的5倍。由MS引发的全球DM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已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将早期诊断及干预MS作为预防DM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