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立体定向技术结合锁孔手术切除脑内病灶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15例.14例病灶完整切除,1例病灶部分切除,均经CT证实.12例术后原有神经损害症状消失,无手术并发症.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结合锁孔显微手术是治疗脑内小病灶及深部病变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以起到与导航系统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T引导立体定向粒子植入作脑胶质瘤放疗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16例脑胶质瘤进行了125I核素瘤间质内照射,其中肿瘤位于大脑额、颞叶深部5例;基底节区4例;枕叶深部3例;侧脑室内3例;半球内1例.9例为原发胶质瘤,7例为术后复发胶质瘤.根据患者的CT或MR影像资料,通过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 TPS)确定植入粒子数目.结论 对16例患者运用CT引导立体定向经皮颅骨钻孔粒子植入术均获得成功,住院时间5~20 d,平均12 d,无手术严重并发症,无死亡.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生存率93.75%、87.5%、81.25%、68.75%、56.2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放疗是治疗脑深部胶质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对脑深部胶质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深部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切瘤手术,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均降低,但观察组于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疗效确切,且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立体导向显微镜手术(SMS)治疗颅内病灶的设计和应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显微镜手术摘除35例位于脑深部或运动区的病灶。通过定向CT扫描、计算机工作站的STP软件对病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并同Opton-6手术显微镜结合进行手术。结果:所有的病灶均做到了一次性全切除。未出现永久性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SMS系统行脑深部及运动区的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Z  Yu X  Li S  Chen L  Du J  Liu R  Y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25-228
目的 探讨用脑神经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术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方法 采用CT、MRI与立体定向相结合,进行了脑深部病变的靶点活检手术,共605例,其中450例用CT或MRI片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CAPN)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手术。结果 537例(88.75%)获得脑肿瘤的组织病理诊断,30例(4.96%)为炎性病理,18例(2.98%)为其他组织,20例(3.31%)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6.69%,死亡2例(0.33%),并发症13例(2.14%)。结论 用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活检是神经内外科获得定性诊断安全及可靠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用立体定向辅助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一次清除血肿量达80%~90%.结果:30例患者中生活能自理16例,生活部分自理8例,植物生存1例,总有效率为83.3%,死亡5例.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治疗的关键.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方式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及重残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的外科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利用ASA-602S立体定向仪,在CT导向下,采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结果 2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明显改善,癫痫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病灶完整切除。结论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很小、治疗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李钢  史克珊  曹作为  林鹏 《海南医学》2011,22(10):93-94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辅助切除基底节区病灶的临床应用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达到病灶全切,在立体定向辅助下,病灶定位精确,手术副损伤小,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立体定向技术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和提供手术入路选择依据,在此基础上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病变,避免了盲目探查造成的脑组织损害,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副损伤,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都可以明显缩短,符合目前微侵袭外科的要求。可用于基底节区的深部病灶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的可行性。方法应用F.L.FischerZD定向仪,CT定位,对24例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显微手术。病变性质胶质瘤14例,脑囊虫2例,转移瘤2例,脑脓肿1例,脑膜瘤1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异物1例,炎性肉芽肿1例。病灶直径为1.5~3.0cm,>3.5cm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微侵袭立体定向术在诊断颅内深部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引导微侵袭立体定向术在确定颅内深部或功能区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自 1 989- 1 999年采用CT引导微侵袭立体定向术诊断或治疗 58例颅脑疾病。结果 在治疗 2 8例震颤麻痹 ,9例金属异物及 3例颅内深部血肿中取得良好效果。 1 8例经CT引导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 7例 ,炎性疾病 5例 ,血管性病变 3例 ,非瘤性囊肿 2例 ,1例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 ,总阳性诊断率为 94.44% ,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CT引导微侵袭立体定向术是一种诊断及治疗颅内深部或功能区病变的可靠方法 ,并能为其它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微侵袭立体定向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王海东  许侃  赵刚 《吉林医学》2002,23(4):201-202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cm~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的界限清楚的最大直径<3.5cm脑深部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像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且病检阳性率高。认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诊断阳性率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框架立体定向配合显微技术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体会。方法对15例脑转移瘤患者运用框架立体定向配合显微技术切除肿瘤,术后常规行全脑放疗。结果15例中14例获得全切,1例获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3个月,神经症状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进展1例,症状缓解率86%:无神经症状加重。局部复发率26%,1年生存率53%,2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中位生存时间13.1个月。结论立体定向和显微外科等微创技术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满意,有利于改善脑转移瘤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难治性癫痫的脑立体定向手术原理、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和CT/MR图像融合技术,应用脑内射频热凝毁损术对42例入选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术后1 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2例术后出现肢体轻瘫7例,近期记忆障碍3例,均在4周内恢复。手术1 a后,其中25例癫痫发作基本控制,13例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结论: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通过阻断癫痫放电扩散途径,对任何类型的癫痫病人都可能是有益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多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在脑深部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电磁神经导航技术对15例经MRI诊断为脑深部胶质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10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脑深部胶质瘤定位精确,具有微侵袭特点,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导向、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薄层扫描对肿瘤进行定位,10mm钻头同侧额部钻孔,肿瘤中心部位快速活检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置入射频针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2例丘脑基底节区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缩小。结论: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疗效理想,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治疗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小病灶16例,术前行MRI检查,病灶直径0.8~3.5 cm,在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指导下,行病灶显微切除术.结果 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显微镜下全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1例.随访6~18个月,9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症状消失8例,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1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是一种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的小病灶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手术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立体定向手术,其中对脑深部病灶活检病理学检查12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囊性病变30例。结果:获取各类脑肿瘤的病理学诊断11例,30例囊性病变的症状全部得到缓解。结论:现代立体定向脑深部病灶活检技术安全可靠,对于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例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241例脑深部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男153例,女88例。病变在鞍区44例,基底节43例,脑深部或脑主要功能区55例,第三脑室后部35例,颅内多发病灶28例,脑室内17例,小脑半球内13例,脑干内6例。病变累及范围最大直径8.5cm,最小直径1.0cm,平均为3.5cm,实质性病灶多在2.0cm范围内。活检总阳性率97.92%,肿瘤检出率为86.71%,无严重并发症与死亡,3例活检部位出血,出血率为1.24%。作者认为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是明确脑内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和提供最佳治疗较安全可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显微外科开放直视手术治疗颅内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或MRI引导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在脑内或重要功能区小型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直径为0.5cm~3.0cm的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小型病灶患者采用Leibinger-Fischer的STP立体手术定位系统,通过CT或MRI图像资料的三维重建定位,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小骨窗开颅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并一次性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8例术后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其中6例经治疗在1周内恢复,3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其余的头痛、肢体麻木无力或轻偏瘫病例,均于术后1月~3月内恢复或明显好转。33例癫痫患者26例术后癫痫症状消失,随访4个月~18个月,28例癫痫症状完全消失,5例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对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小型病灶切除,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是一种侵袭性小,定位精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