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将小鼠GM-CSFcDNA重组于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重组质粒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用其抗性克隆培养上清液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筛选出抗G418的转化细胞克隆,用PCR和Southernblot证明转化细胞的基因中整合有NeoR基因和GM-CSF基因,原位杂交显示转化细胞有较强的GM-CSFm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将小鼠GM-CSFcDNA重组于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重组质粒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用其抗性克隆培养上清液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筛选出抗G418的转化细胞克隆,用PCR和Southernblot证明转化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NeoR基因和GM-CSF基因,原位杂交显示转化细胞有较强的GM-CSFmRNA表达,用骨髓细胞增殖法和CFU-GM检测也表明转化细胞分泌有较多的GM-CSF,该研究为下一步在动物体内进行GM-CSF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癌胚抗原cD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人特异表达的癌胚抗原(CEA)-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pLXSN中,构建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LXSN-CEA,为进一步表达表达人CEA的动物肿瘤细胞模型作准备。方法:用内切酶EcoRI酶切质粒pLXSN及p91023B-CEA-17,得到线状载体pLXSN及外源基因CEA-cDNA,然后通过连接酶的连接反应将CEA-cDNA插入到pLXSN的EcoRI位点,用EcoRI和BamHI鉴定。结果:成功地将CEA-cDNA克隆到pLXSN中,通过鉴定筛选获得有意义的正向重组质粒pLXSN-CEA。结论:利用基因克隆技术能将人CEA-cDNA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中,构建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LXSN-CEA,为进一步建立CEA阳性动物肿瘤细胞模型及研究CEA阳性肿瘤的免疫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构建了含有完整编码TNFc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tnf,用Lipofectamine将重组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培养获得抗性克隆,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获得滴度为5×105CFU/ml的细胞克隆。利用病毒上清液感染大鼠胶质瘤细胞系C6,得到G418抗性克隆细胞C6pLXSN-tnf,经PCR检测,TNFcDNA完整地整合在细胞基因组中。测定C6pLXSN-tnf细胞上清中TNF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TNF有相对稳定的表达(48~180U/ml106cells/24h)。实验还显示经TNF基因转导的C6pLXSN-tnf细胞生长速度较之亲本肿瘤细胞C6明显下降,基因修饰后的肿瘤细胞在Wistar大鼠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进一步用超离心法浓缩病毒对胶质瘤移植模型进行了体内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表达人类bcl-2蛋白的哺乳类细胞模型,为探讨bcl-2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其它基因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将910bp的含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人类bcl-2 cDNA以正向克隆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EcoRI位点而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XSN/s-bcl-2。利用电穿孔技术将pLXSN/s-bcl2转染于CHOdhfr^-细胞,筛选+出G418抗性克隆,经免疫印迹检测人类bcl-2  相似文献   

6.
核酶对膀胱癌细胞系多药耐药性的逆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酶对膀胱癌多药耐生的逆转效应。方法:设计针对mdr1mRNA1959位GUC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Ribozymel,RZ1)基因,定点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BamHI和EcoRI位点上,重组出带有核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RZ1。应用脂质体DoTap将pLXSN-RZ1导入到耐药的人膀胱癌细胞少。结论:本研究中设计的核酶能明显逆转膀胱癌细胞系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病毒白介素10(vIL-10)基因表达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反应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将vIL-10 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取vIL-10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加入BABL/c和CBA/J混合淋巴细胞中培养,液闪测量。在新生CBA/J小鼠心脏移植时,将vIL-10上清10μL(1000pfu)注入移植心脏内,观察其对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IL-15cDNA在腺癌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将人IL-15cDNA于EcoRⅠ、BamHI位点正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PL-IL-15-SM的重组质粒。以Lipofectin介导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人肺鳞癌细胞(PG细胞系)和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细胞系)。经G418条件培养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再经CTLL-2细胞增殖法阳性细胞IL-15的表达活性。结果 获得3个PG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rhTRX与rhTRXδ3对细胞因子依赖株TF-1细胞、NFS60细胞撤除细胞因子所诱导调亡的抑制及促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重组hTRX和hTRXδ3,纯化rhTRX和rhTRXδ3蛋白,FACS检测凋亡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在依赖IL-3、GM-CSF生长的TF-1细胞(人红白血病细胞)和依赖G-CSF生长的NFS60细胞(小鼠白血病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IL-15cDNA在腺癌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将人IL-15cDNA于EcoRI、BamHI位点正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pL-IL-15-SN的重组质粒。以Lipofectin介导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人肺鳞癌细胞(PG细胞系)和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细胞系)。经G418条件培养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再经CTLL-2细胞增殖法测阳性细胞IL-15的表达活性。结果获得3个PG细胞和4个LA795细胞阳性克隆,IL-15活性测定显示其表达水平在24h内分别在142~201或138~178U/(ml·106细胞)。结论IL-15cDNA转导的人和小鼠肺癌细胞可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IL-15。  相似文献   

11.
陈幸华  张曦  刘林  孔佩艳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2,31(12):1179-1179
本课题利用人脐带血丰富的细胞资源从一全新的角度探讨重建造血微环境功能的措施和机理 ,为造血损伤的救治寻求更有效的辅助治疗途径。实验采用吸附单克隆抗体 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行基质细胞体外液体培养扩增 ,构建VCAM 1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并成功转染扩增后的脐血基质细胞 ,在检测转染后VACM 1基因表达水平达到要求后移植 1× 10 7个给我们事先建立的放、化疗诱导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动物模型 (BALB/c -nu/nu裸鼠 ) ,观察其重建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功能重建的效应和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hGM-CSF基因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中,建立转基因细胞株BIU/GM。经PCR-SouthernBlot杂交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BIU/GM细胞基因组中。经流式细胞仪细胞DNA周期分析表明,转基因前后BIU-87细胞增殖状态无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发现GM-CSF基因导入及表达不能促进BIU-87细胞表面HLA-ABC、DR、DQ抗原的表达。转基因细胞经60Gy/sX线灭活后,丧失增殖能力,但能维持一定水平的GM-CSF分泌活性达2周。本文为进行转基因瘤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贮脂细胞TGF-1反义基因转移及对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ang Z  He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50-852
目的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贮脂细胞激活和细胞外基质产生中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外基质基因的表达和自身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将TGFβ1的基因序列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反义TGFβ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ATSN,用PA317包装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的逆转录病毒。将携有反义TGFβ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ATSN导入人的贮脂细胞株LI90内,选择稳定转染的贮脂细胞株培养,应用PCR、RTPCR检测反义基因的表达,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结果贮脂细胞株LI90内有反义TGFβ1的表达,且其合成分泌TGFβ1和细胞外基质如FN、ColA1降低。结论反义TGFβ1RNA可以抑制贮脂细胞的激活和内源性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为抗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逆转录病毒介导癌基因疗法体外安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逆转录病毒pLXSN与人IL-2cDNA基因进行重组,包括PA317细胞,建立逆转录病毒包装体系细胞PA317/pLIL-2SN。用病毒上清液转导人淋巴细胞(TIL,PBL)和3株人腺癌细胞株(SPC-A1,MKN-HepG2)对转IL-2基因的淋巴细胞(TIL/IL-2,PBL/IL-2)和转IL-2基因的人癌细胞(SPC-A2/IL-2,MKN-45/IL-2,HepG2/IL2)进行体外安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L(TNF-α)SN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得到重组病毒,滴度为1.4×109CFU/L。将此病毒上清液感染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用G418筛选出能表达标记基因NeoR的阳性克隆,ELISA法测得NeoR阳性TIL培养上清液中存在TNF-α,可达530ng/L,L929依赖细胞法并测出上清液中有TNF-α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可介导TNF-α基因在人脑胶质瘤TIL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促进骨髓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在骨髓移植后早期能否加速造血重建。方法:用脾克隆形成单位测定QXMSC1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计数每根股骨有核细胞数,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粒单系祖细胞(CFU-GM),微量甲基纤维素法测定红系祖细胞(CFU-E及BFU-E)。结果:QXMSC1细胞可明显增加CFU-S克隆数。在骨髓移植后第10天,QXMSC1可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加CFU-GM、CFU-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肿瘤抑制基因p53和Rb基因与肝癌对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用逆转录病毒介导将野生型p53或Rb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并观察其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将野生型p53cDNA或RbcDNA克隆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pLXSN和反义p53基因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p53或Rb基因的表达。加入化疗药物48h后掺入3H-TdR,18h后检测CPM值。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分别含野生型p53、Rb或反义p5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SMMC7721细胞系后获得了p53或Rb的表达;与亲代7721细胞相比,p53或Rb的表达阳性的7721细胞的生长速度均明显减慢,p53表达阳性的772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同样条件下,Rb在7721细胞系内的表达则对阿霉素敏感性无影响。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能提高人肝癌772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Egr—1启动子库列调控造血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辐射诱导基因调控元件启动的造血生长因子表达及其对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该实验将携带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FLT3配基(FL)和GM-CSF双顺反子载体(Egr-FG)导入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称为HFGL/EFG)。采用RT-PC、ELISA及细胞半殖法观察FL和GM-CSF cDNA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及保护造血作用。结果 构建了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双顺子反子基因表达载体(Eg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携带人神经生长因子(h N G F) 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应用 N G F 进行老年性痴呆( A D) 等疾病基因治疗打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 N G Fc D N A 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 L X S N 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重组质粒p L N G F S N 中h N G F基因的插入方向,用 P C R、斑点杂交和 Southern 杂交对重组质粒p L N G F S N 作进一步鉴定。结果:h N G Fc D N A已正确地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 L X S N 中,而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 L N G F S N。结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 L N G F S N 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开展 N G F基因治疗 A D 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FN-α及IFN-α联合GM-CSF调节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bcr-abl,bcl-2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富集14例CML-CP患者骨髓MNCs,经干扰素-α(IFN-α)及IFN-α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24h后,采用相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扩增片段光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