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乳腺癌细胞中顺铂(Cisplatin,CDDP)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Hoechst染色观察CDDP、姜黄素单独及联合用药48 h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MCF7细胞在CDDP(0、1.25、2.5、5、10、20 μg/mL)、姜黄素(0、1、5、20、30、50、100 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后FEN1(flap endonuclease 1)表达水平的变化;CCK-8检测沉默FEN1对MCF7细胞中CDDP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CDDP、姜黄素均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IC50分别为5、30 μmol/L;与单独2μg/mLCDDP处理组比较,2μg/mL CDDP联合20-μmol/L姜黄素、3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明显增强[分别为(84.1±0.8)%、(51.1±0.5)%、(29.4±0.3)%,P<0.05];与单独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比较,20 μmol/L姜黄素联合2μg/mL CDDP、5μg/mL CDDP处理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也明显增强[分别为(76.9±0.7)%、(42.4±0.3)%、(31.6±0.4)%,P<0.05];2μg/mL CDDP联合20 μmol/L姜黄素组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5);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FEN1 siRNA+CDDP组可显著增强CDDP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敏感性[(25.4±0.3)%vs(18.7±0.2)%,P<0.05];CDDP增殖抑制无效浓度或低浓度时,FEN1蛋白的表达随CDDP的处理剂量依赖性上调,而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下调FEN1蛋白表达;与单独CDDP和姜黄素处理组比较,2μg/mL CDDP联合20 μmol/L姜黄素组可显著降低FEN1蛋白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可增强CDDP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其机制与降低细胞FEN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索建立一种适合经尿道前列腺微创剜除术的新手术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术者学习曲线。按照手术操作顺序、路径将前列腺剜除术拆分为A、B、C、D四个不同的模块,将此手术模式命名为“经尿道前列腺模块化剜除术”。该手术模式优化了操作过程的设计,将手术操作内容模块化、流程化,降低了操作的难度,简化了手术步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方便初学者开展并掌握这一术式,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MUC1抗原的表位预测及模拟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清浩  王祥卫  金燕  张立新 《重庆医学》2005,34(5):686-688,693
目的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从噬菌体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及鉴定MUC1抗原的模拟位.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UC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溶剂可及性及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MUC1的抗原表位.利用纯化获得的BC2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结果MUC1存在有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10,24-54,65-77,84-91,108-134,140-156,159-174,179-196,199-210,220-233,237-265,270-299,316-337,351-362,369-396,411-420,445-502.经3轮筛选,获得了30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 4个噬菌体展示肽克隆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MUC1抗原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MUC1结构和功能、选择表达新型MUC1分子奠定了基础.所得序列TAPDLRP、SAPDLRP、AAPDSRP及LAPDFRP模拟MUC1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P-糖蛋白胞外段基因进行表达研究。方法:根据P-糖蛋白抗原性分布曲线及mdrl基因结构,设计了一对引物,PCR扩增产物插入到pGEM-T中,经测序正确后,再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2T,构建高效表达载体pGEX-Pgp,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结果:经IPTG诱导4h,蛋白表达即达高峰,SDS-PAGE分析,表达出约30kD大小的蛋白。结论:该基因片段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制备其抗体或筛选其特异性结合肽,进行靶向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获得MUC1糖链抗原模拟表位。方法利用纯化获得的M a695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分析噬菌体克隆,测定阳性克隆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及氨基酸分析,竞争性抑制实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经3轮筛选,获得了14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KHYDPFHHRMPQ,QADTARSVALAG,VPSKPDLHVRSI,MTPIHYWNHNRV。鉴定结果表明4个噬菌体展示肽克隆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所得序列KHYDPFH-HRMPQ,QADTARSVALAG,VPSKPDLHVRSI,及MTPIHYWNHNRV模拟了MUC1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 糖蛋白抗原表位和表达。方法 :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对P 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 ,设计了一对引物 ,PCR扩增产物插入到 pGEM T中 ,经测序正确后 ,再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2T ,构建高效表达载体 pGEX Pgp ,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 ,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 结果 :位于P 糖蛋白胞外段的抗原表位位点仅见于氨基酸残基 82~ 1 1 5(I)、741~ 760 (IV)及 80 0~ 81 6(V)。SDS PAGE分析 ,表达出约 30× 1 0 3(30kDa)大小的蛋白。结论 :该基因片段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制备其抗体或筛选其特异性结合肽 ,进行靶向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抗APO-1单抗诱导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游抑制因子(MIF)基因修饰的瘤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理。方法:MIF基因修饰的FBL3瘤苗小鼠免疫后,观察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结果:MIF基因修饰的瘤苗免疫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表面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以及TNF-α和NO的分泌水平增高,吞哓功能、杀知性和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结论:MIF基因修饰的瘤苗体内免疫后,其分泌的MIF显著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功能,被活化的巨  相似文献   
8.
人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细胞凋亡与膀胱癌多药耐药的研究乏见报道。我们试图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人膀胱癌细胞药多耐药的发生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细胞株及细胞培养:人膀胱癌BIU87细胞株引自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耐药细胞株BIU87/ADM由我...  相似文献   
9.
睾丸肿瘤比较少见,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更为少见,仅占睾丸肿瘤的1%~9%,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于2009年10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应用钛轮钉血管吻合器作肾移植动脉重建术,以确定其能否快捷而安全地完成大血管吻合.方法:75例因慢性肾衰而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36例采用血管吻合器行供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术,另39例采用间断缝合端端吻合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然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动脉吻合时间,血管阻断时间,整个手术时间和血管并发症.结果:钛轮钉吻合移植肾动脉全部成功.钛轮钉的动脉吻合时间为(710±6.1)min,缝合组是(16.1±7.2)min(P<0.01),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17.8±6.0)min,(28.1±6.8)min(P<0.05);手术总时间分别为(2.2±0.9)h,(2.5±1.2)h(P>0.05).用2mm钛轮钉,2只肾下极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成功.手术无1例大出血而重新吻合,吻合口通常率达到100%.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吻合器组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而缝合组有3例出现此并发症.结论: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安全、简便、快捷,血管外翻吻合,内膜对合平整.应用此技术吻合动脉可缩短热缺血时间,降低肾动脉狭窄的发生,因此可提高肾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