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室颤动除颤后无脉性电活动(PEA)在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8例在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102例予单纯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按照"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方法进行评分,1年后随访。结果PEA治疗组成功率87.02%,对照组成功率73.53%,2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74.04%,对照组总有效率57.8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REMS评分治疗前(22.39±2.47)分,治疗后(10.01±4.23)分;对照组REMS评分治疗前(21.58±2.26)分,治疗后(15.71±5.19)分,2组治疗后REM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E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年存活率44.71%,对照组1年存活率35.29%,2组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心室颤动除颤后在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提高疗效,增加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6—11—2009—05,我们在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心室(室颤动)除颤后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fieal activity,PEA)208例,并与单纯常规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102例对照,  相似文献   

3.
张晓君  王青平  聂晶  吴志平 《中医杂志》2012,53(19):1651-165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阶段性中药辨证论治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及优势. 方法 将60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那格列奈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基本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清C肽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常见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和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阶段性中药辨证论治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地榆散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氯己定治疗.观察2组口腔黏膜炎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结果 2组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改善;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地榆散治疗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分期护理方案对面神经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分期护理方案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面部活动功能改善情况[Burres-Fisch面神经分级量表评分(B-F评分)]、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37/39),对照组为79.49%(31/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76.92%(30/39),对照组为41.03%(1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B-F评分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HADS评分均降低(P<0.01),但2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面部活动功能,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中医特色分期护理方案较常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佳娣  温新特 《新中医》2022,54(22):47-50
目的:观察健脑除颤汤加味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帕金森病阴虚风动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脑除颤汤加味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中医证候积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评分及临床疗效,观察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 组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UPDR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观察组UPD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 , 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 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6 例,均为空腹服药造成,避免空腹服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健脑除颤汤加味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阴虚风动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消癥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上述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外,同时口服消癥化痰方.2组疗程均为14 d.对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瘀血证候评分、血气分析、D-二聚体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CAT评分、MMRC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PO2水平升高、SPCO2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癥化痰方汤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说明以肺络微型癥瘕为立论治疗AECOPD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特殊证型及对应治疗.方法:选取12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治疗,两组同时治疗5周.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更平稳(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西医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颖  王雪京  张纾难  宋培 《中医杂志》2013,54(6):496-499
目的 观察肺痿冲剂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肺痿冲剂方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每次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包括肺总量(TI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62.3%、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1.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TLC、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部分指标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部分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肺功能FVC反而较治疗前恶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部分指标评分、生活质量部分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肺痿冲剂方治疗IPF可减轻患者中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杜娟  李海松  田果 《新中医》2021,53(20):165-170
目的:观察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联合常规疗法与吞咽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60 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0 例。2 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实施常规护理与吞咽康复训练,中医组实施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 测评2 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应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测评生活质量,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行肌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吞咽肌群的吞咽时程及最大振幅。结果:治疗1 个月,中医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吞咽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咬肌、口轮匝肌、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缩短、吞咽最大振幅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4 个肌群的吞咽时程均短于对照组、吞咽最大振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SSA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WAL-QO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联合常规疗法与吞咽康复训练可增强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肌群的协调性,改善吞咽障碍,进而恢复吞咽功能,有效防止肌群萎缩不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