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6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鼻渊通窍颗粒化学成分,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研究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鼻渊通窍颗粒所含的化学成分,并获取其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数据库,以“Allergic Rhinitis”为关键词检索过敏性鼻炎疾病靶点;获得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PPI网络。使用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药物网络分子中结合位点较多的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通过AutoDock软件同PTGS1、PTGS2,以及与过敏性鼻炎密切相关的血清因子IgE抗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鼻渊通窍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能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熊果酸、迷迭香酸,通过调节PTGS2、PTGS1、CHRM2、ADRB2、NOS2等靶点,调控MAPK、HIF-1、核因子κB、cAMP等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炎症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对PTGS1、PTGS2和IgE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性。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鼻渊通窍颗粒以多成分、多靶点、系统调节过敏性鼻炎,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蚕沙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可内服可外用,功多效广,却未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导致其功效理论鲜为人知。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及古代医学书籍,并结合名医用药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等资料,探索蚕沙中药功效理论。论证总结出其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湿、疏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止血、明目、止消渴等功效,从而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GSK3-β蛋白、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组以0.9%Nacl2mL/d灌胃,吡非尼酮组在UUO组的基础上以吡非尼酮250mg/kg溶解在0.9%Nacl2mL/d灌胃。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7,14天分别处死8只。结果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较,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程度明显,GSK3-β蛋白、β-catenin明显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延长(3、7、14天),UUO模型组大鼠的GSK3-β蛋白及β-catenin的表达逐渐增加。与UUO组相比吡非尼酮组大鼠肾间质组织中GSK3-β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非尼酮能够通过下调GSK3-β蛋白的表达进而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β-catenin的产生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为肾纤维化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美琳  聂晶  孟仙  丁玲   《四川医学》2019,40(4):417-420
目的研究2~6岁儿童骨密度值与体格发育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体格发育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1403名年龄为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成2岁组、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测量每个样本身高、体质量以及脊柱骨密度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童骨密度BMD(0. 516±0. 087)高于女童(0. 501±0. 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53,P=0. 02);不同年龄之间的骨密度(BM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0. 761,P=0. 000),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值增高;回归分析显示对骨密度BMD影响由大到小的依次为体质量、性别、年龄、身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骨密度BMD呈正相关(r=0. 557,P<0. 01)。结论儿童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受体质量、性别、身长影响,在临床上需重视骨密度监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传统经典方剂消风散加减治疗特应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作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61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消风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2组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皮损程度、瘙痒和睡眠缓解方面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有效率87.1%,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特应性皮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高于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成效。方法将学生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模式对学生平均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甲组单元测试总成绩及客观题成绩、形成性评价总成绩及课堂抢答、讨论发言成绩、综合性平均成绩及各分数段人数变化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或P<0.01);两组间的满意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的混合教学模式确实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可为今后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若妍  王欢  侯亚红  聂晶  阎进  刘莉  刘红 《武警医学》2020,31(10):843-845
 目的 分析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不适症状及睡眠质量。方法 选取某部56名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在污染区工作时,头晕、心慌、呕吐或晕厥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将出现不适症状≤2次的29名工作人员设为对照组,将出现不适症状>2次的27名工作人员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人员年龄、BMI、日常锻炼情况、首次发生时的值班时段、睡眠状况,以及睡眠状况和不适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BMI、日常锻炼情况、入睡困难频率和实际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应用药物催眠比例更大(P<0.05),对睡眠质量的自我评价更低(2.67±1.04 vs 3.24±0.95,P<0.05)。56名一线工作人员中有39名(69.64%)首次发生不适时处在夜班时段,不适症状出现次数与睡眠质量自评得分呈负相关(r=-0.345,P=0.009)。结论 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发生不适症状的状况较为普遍,以夜间为主,可能与任务期间睡眠质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分析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血浆MMP-2、MMP-9的变化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患儿和15例健康新生儿,选择ELISA法,对其血浆MMP-9和MMP-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经过分析后得知,颅内出血新生儿的MMP-9和MMP-2含量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同出血量组,其MMP-9和MMP-2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其MMP-9和MMP-2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能够作为评估预后、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对于颅内出血并发神经损伤诊断与研究,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剂量地西他滨是否可增强T细胞对宫颈癌细胞杀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CK-8检测低剂量地西他滨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低剂量地西他滨处理后宫颈癌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CCK-8检测T细胞对低剂量地西他滨处理后宫颈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地西他滨处理后宫颈癌细胞癌/睾丸抗原(cancer testis antigen,CTA)及FasL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0 nmol/L地西他滨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没有显著影响,100 nmol/L地西他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增殖。10 nmol/L地西他滨虽不直接抑制细胞增长,但使宫颈癌细胞对T细胞的杀伤效应更为敏感,以效靶比为10∶1时最显著。10 nmol/L地西他滨处理后宫颈癌细胞BORIS、NY-ESO-1、MAGE-A1/A3/A4等CTA及FasL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可抑制Hela及SiHa细胞的生长及存活,增强T细胞对Hela及SiHa细胞的杀伤能力,是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