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慢性哮喘模型中气道炎症和重构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影响。方法77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 激素组,卵蛋白致敏并反复雾化吸人2、4及8周,造成慢性哮喘模型,哮喘 激素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借助MetaMorph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数目、基底膜周径(Pbm)、上皮黏膜层面积(WAmuc)、平滑肌面积(WAm)、气管内壁面积(WAi)、胶原面积(Wcol)、杯状细胞的比例和气管基底膜(/1mm)上BrdU 细胞数目。结果哮喘组和哮喘 激素组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且哮喘组高于哮喘 激素组;雾化吸人OVA2、4及8周组炎性细胞计数无显差异。哮喘组WAmuc/Pbm、WAm/Pbm及WAi/Pbm较对照组和哮喘 激素组明显增加,哮喘 激素组高于对照组。各组在雾化吸入2、4及8周后WAmuc/Pbm、WAm/Pbm、WAi/Pbm无显性差异。哮喘组和哮喘 激素组Wcol/Pbm大于对照组,哮喘组大于哮喘 激素组。在哮喘组,雾化8周后Wcol/Pbm大于雾化2周后。对照组杯状细胞积分为0分,哮喘组杯状细胞积分高于哮喘 激素组。在哮喘 激素组,雾化吸人4及8周后杯状细胞积分低于雾化吸人2周后。哮喘组和哮喘 激素组气管基底膜上BrdU 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组高于哮喘 激素组。在哮喘组,雾化吸人4及8周后BrdU 数目大于雾化吸人2周。在哮喘 激素组,雾化吸人4及8周后BrdU 数目大于雾化吸人2周。结论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在哮喘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在一定时期内并未随哮喘病程的延长而加重。早期使用激素可抑制气道炎症和上皮细胞增生,不能预防但可部分抑制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BALB/C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布地奈德治疗组(D组),每组8只.B,C,D组以卵蛋白致敏,后以卵蛋白反复激发,C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和激发,解剖小鼠肺组织包埋、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然后分析HE染色下各组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和支气管壁平滑肌面积(Wam),分析Masson染色下基底膜下胶原沉积面积(Wcol).结果 B组小鼠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基底膜周径(Pbm)、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基底膜周径(Pbm)、胶原沉积面积(Wcol)/基底膜周径(Pbm)均高于A组正常对照组的小鼠(P<0.05);C组和D组的(Wat)/(Pbm),(Wam)/(Pbm),(Wcol)/(Pbm)都低于B组(P<0.05);C组和D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小鼠哮喘形成过程中,气道重塑起着重要作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均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形成,两者比较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哮喘气道重塑小鼠模型并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激发时间气道重塑病理学特征的变化.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腹腔致敏小鼠,1% OVA雾化吸入激发小鼠,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以构建致敏小鼠模型.模型组依据雾化吸入激发时间不同,分为2、4、6、8周和10周5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总数,肺组织切片HE、PAS、Masson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各激发时长的模型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均明显增高(P≤0.001),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均明显加重(P <0.001),但是气道基底膜仅在8周和10周组增厚明显(P≤0.036).结论 气道重塑开始于炎症早期,随着激发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但各项气道重塑特征呈现的时间段不一致,气道重塑病理特征的形成需约8周的时间激发才能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远  林勇  黄静 《现代医学》2006,34(4):219-22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气道重塑和肺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致敏激发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为对象,测定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上皮黏膜层面积(WAmuc)、平滑肌面积(WAm)、气管内壁面积(WAi),并用Pbm标准化。天狼猩红染色测定气道I、Ⅲ型胶原的面积。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气道MMP-9及其抑制剂TIMP-1,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1)地塞米松组的WAmuc/Pbm、WAm/Pbm、WAi/Pbm大于对照组而小于哮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地塞米松组I、Ⅲ型胶原面积较对照组增加而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3)哮喘组MMP-9、TIMP-1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哮喘小鼠气道壁明显增厚,而早期行地塞米松干预则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比值来减轻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升陷乌梅汤对激素干预哮喘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激素组、布地奈德组、升陷乌梅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予各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干预,在此基础上予升陷乌梅汤组大鼠灌胃、布地奈德组大鼠雾化吸入。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及支气管病理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及RT-qPCR法检测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WAi/Pbm、WAm/Pbm及WAe/Pbm升高(P<0.05),信号通路因子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肺功能中FEV0.1、FEV0.1/FVC、FEF50%及FEF75%均降低(P<0.05),肺组织中Ai/Pbm以及通路因子Smad6、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低(P<0.05)。②与哮喘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减少肺组织中WAi/Pbm、WAm/Pbm和WAe/Pbm(P<0.05),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mRNA表达及TGF-β1、Smad2、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50%和FEF75%(P<0.05),增加Smad6、Smad7的mRNA表达(P<0.05);且升陷乌梅汤组较激素组可进一步减少WAi/Pbm、WAm/Pbm、WAe/Pbm,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75%,增加Smad6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Smad7的mRNA表达(P<0.05)。结论升陷乌梅汤可在激素干预基础上进一步阻止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抑制气道重塑发展,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赖氨酸特异性的去甲基化酶2A(KDM2A)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致敏雾化激发哮喘大鼠模型。将18只6~8周龄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哮喘模型成功后,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气管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及黏液分泌;Masson染色观察气道壁纤维化;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气道平滑肌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KDM2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炎症评分、炎症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及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均增加(P<0.01),随着OVA致敏时间延长,哮喘8周组较哮喘4周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改变更严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肺组织KDM2A表达高于对照组,哮喘8周组KDM2A表达亦高于哮喘4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肺组织KDM2A蛋白表达与气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不同激发时间构建小鼠哮喘模型,研究不同激发时间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重塑性变化及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作为变应原,采用腹腔注射致敏联合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4 周龄的SPF 级BALB/c 小鼠分为激发3 d 组、激发6 d 组和激发12 d 组,每组8 只,分别设置对照组。末次激发24 h 后牺牲小鼠,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测BALF 中IL-17 的水平,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NEU)百分比;取部分肺组织行病理学切片,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AB-PAS 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及黏液分泌情况;Masson 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及平滑肌增生的情况。结果:4 周龄小鼠激发3 d 后即出现了典型的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BALF 中NEU% 及EOS% 等炎症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激发6 d 后,以上气道炎症指标较激发3 d 组继续增高(P?0.01)。激发12 d 的气道炎症评分及EOS% 虽然高于激发3 d 组,但与激发6 d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的NEU% 及杯状细胞染色面积/ 管腔基底膜周径(Wag/Pbm)依次增高(P?0.01)。气道周围胶原蛋白沉积厚度(Wcol/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的增加在激发6 d 后可被观察到,激发12 d 后增生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小鼠BALF 中IL-17 的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1)。结论:哮喘的发作特点及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不同的激发时间可能导致不同病理表型的哮喘发作。制备哮喘模型用于哮喘研究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合理选择激发时间,以制备出更符合人类哮喘发病规律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6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制作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成功后,测定气道压力;通过HE染色、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嗜酸性粒细胞(ESO)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s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关系.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气道壁EOS计数、支气管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目、外周血中MSCs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1,P<0.05);哮喘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线性相关显示: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SCs的含量与气道反应性、EOS浸润数、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MSCs在哮喘状态下含量增加,可能参与了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蓝玉簪颗粒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建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哮喘模型组(B组),蓝玉簪颗粒组(C组,1.0 g生药/3.0 kg体质量)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2.0 mg/kg),以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长期雾化吸入制备小鼠慢性哮喘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一般病理学改变;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氏(AB-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情况;天狼猩红(SR)染色观察气道壁胶原沉积并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评价气道上皮下纤维化,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外、内径比值(Po/Pi),气道壁厚度和面积(Awt,Aaw)以及TGF-β1免疫组化阳性染色面积与气道基底膜周径(Pbm)比值(如Awt/Pbm,TGF-β1/Pbm)等.结果:B组小鼠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上皮增生,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增多,气道壁TGF-β1表达增强;Po/Pi,Awt/Pbm,Aaw/Pbm以及TGF-β1/Pbm,肺组织HYP含量等所有指标均显著增高.C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的表达与肺组织HY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s=0.669,P<0.01).结论:中药蓝玉簪颗粒可以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阴双补法中药对缓解期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分子的表达差异。方法:60只体重180~200g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模型组(B)、中药低剂量组(C)、中药中剂量组(D)、中药高剂量组(E)及地塞米松组 (F),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图像分析气道重塑,RT-PCR检测 ERKl/[有的没有斜杠,请全文统一]2mRNA在气道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磷酸化ERK(P- ERK)蛋白在气道平滑肌中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切片平滑肌标化面积WAm/Pbm(17.34±0.63[单位])μm2/μm、内管壁标化面积WAi/Pbm(42.35±3.31)μm2/μm显著高于正常组WAm/Pbm(7.63±0.32)μm2/μm、WAi/Pbm(26.73±1.50)μm2/μm(P<0.05),中药低剂量组WAm/Pbm(13.68±0.52)μm2/μm、WAi/Pbm(37.53±2.57)μm2/μm,中剂量组WAm/Pbm(10.75±0.72)μm2/μm、WAi/Pbm(33.74±1.21)μm2/μm,中药高剂量组WAm/Pbm(9.33±0.92)μm2/μm、WAi/Pbm(30.62±1.34)μm2/μm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哮喘模型组ERK1mRNA(4.26±0.52[单位(没有单位的)])、ERK2mRNA(3.54±0.37)、P- ERK(3.288±0.641)表达[单位(没有单位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ERK1mRNA(1.02±0.11)、ERK2mRNA(0.96±0.13)、P- ERK(0.703±0.338)(P<0.05);中药低剂量组ERK1mRNA(3.23±0.45)、ERK2mRNA(2.72±0.21),中剂量组ERK1mRNA(1.65±0.26)、ERK2mRNA(1.36±0.14)、P- ERK(2.172±0.221),中药高剂量组ERK1mRNA(2.37±0.23)、ERK2mRNA(2.03±0.12)、P- ERK(1.127±0.631)均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气阴双补法中药改善缓解期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抑制 ERKl/2mRNA及P- ERK蛋白在气道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