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TRISS)计算创伤患者的生存概率,评价创伤救治效果以及TRISS评分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5所医院2009年急诊科首诊的创伤患者(研究组).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创伤类型、致伤原因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患者进入急诊室时的ISS评分、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评分得到TRISS评分.以严重创伤结局研究(major trauma outcome study,MTOS)为对照组,通过计算M值、Ws值以及其95%可信区间(CI)比较实际生存率和期望生存率. 结果 共纳入2193例创伤患者,平均年龄44.39岁,其中男1661例(75.74%).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伤,其次为高处坠落伤.TRISS预测死亡率为13.22%,实际死亡率为9.75%.对于总体患者,M=0.80,提示与对照组伤情差异显著.Ws =2.15,95%CI (Ws):1.54 ~ 2.77,说明本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附属医院和三甲医院的创伤患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三乙医院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RISS高估了本次研究中创伤群体的多亡率,这可能与近年来创伤医学的发展以及TRISS系数较为陈旧有关.建立本地的创伤数据库,更新TRISS系数有助于提高TRISS对死亡率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创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浙江省5家医院1103名创伤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对16项可能和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导致所有创伤患者以及严重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住ICU期间共有171人(15.5%)发生感染.患者总共死亡157人(14.2%),其中感染组死亡59人.感染组病死率为34.7%,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对于所有患者而言,中心静脉压监测、机械通气、年龄≥65岁、住ICU时间>14 d以及ISS≥16分为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严重创伤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机械通气以及住ICU时间>14 d则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伤情严重程度、年龄、住ICU时间以及ICU内侵入性操作与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相关,规范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尽量减少患者住ICU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trauma patients during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 total of 1103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five tertiary hospit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9 were reviewed. Demographic data, injury severity score and other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trauma services were collect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processed to identify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rauma patients during sta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Overall, 171 patients( 15.5% )developed nosocomial infection during ICU stay. Of 1103 patients, 157 patients (14.2% ) died, and the 59 fatal patients were from infection group. The mortality rate in infection group was 34.7%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 - infection group (10.5% ).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ll the patients determined by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cluded central venous monito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ge ≥65, the length of ICU stay > 14 days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 ≥ 16. For the severe trauma patients, central venous monito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length of ICU stay > 14 day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nonsocomial infection. Conclusions The severity of injury, age, the length of ICU stay and invasive procedures were related to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To standardize the invasive procedures and to reduce the length of ICU stay may decrease the infection rate of trau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初级保健中寻求医疗健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咳嗽是其主要症状,胸部医学影像检查正常。长期咳嗽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影响,而且长时间的咳嗽导致抗生素的滥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在镇咳药物上的花费为40亿美元。亚急性咳嗽较多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导致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和广泛的上皮完整性的破坏[1]。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运用管理学中常用的SWOT分析工具及文件报告并结合实地访谈,将杭州市677家村卫生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杭州市村卫生室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日趋成熟,全科医学制度的建立,卫生信息化和电子健康档案大力推行,在此背景下研究全科医生在电子健康档案中的角色定位、作用及问题至关重要。本文运用角色定位分析全科医生在电子健康档案中扮演的角色,阐述了相应的责任和作用,指出在扮演角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鹏旭  孙鹂  陈卫强 《健康研究》2012,32(3):217-219
电子健康档案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落脚点在于如何应用于健康管理.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地方平台已基本建立,投入使用并产生了成效;国外研究相对深入,提出了比较成熟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用性评估,实现了临床决策支持的传递等.文章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研究情况和现状,以期为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与健康管理指明方向,并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用于健康管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卫强 《中国卫生》2009,(11):34-34
自今年4月份至今,我国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已近5个月,甲流在全球的大规模暴发已成事实。回顾这段时间的防控策略,笔者以为,对疫情作出准确研判,也就是对公共卫生事件作出正确诊断是关键的关键。公共卫生的诊断与疾病的诊断不同,它不是对个体的诊断而是对人群的诊断,不只是临床医学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8例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局部注药。对照组48例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13.6±3.8)d和(14.1±3.9)d,P〉0.05。有效率分别为85.42%和81.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单纯灌洗和药物保留灌注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乳头病病毒与肺鳞癌、鳞状上皮化生和支气管黏膜慢性炎及抑癌基因Rb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①实验于2000-07/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94-01/1999-12支气管镜检及手术切除标本,其中肺鳞癌、鳞状上皮化生和支气管黏膜慢性炎标本分别为84,41,49例。②采用地高辛标记的人乳头瘤病毒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DNA存在的情况,并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法检测肺鳞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③各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①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阳性信号紫蓝色颗粒,位于肿瘤细胞核内,Rb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Rb表达位于细胞核内。②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肺鳞癌和鳞状上皮化生组织明显高于黏膜慢性炎组织(49%,20%,4%,P<0.01);肺鳞癌组织明显高于鳞状上皮化生组织(P<0.05)。③84例肺鳞癌中31例检出Rb蛋白表达,其中18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13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肺鳞癌发病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肺鳞癌组织中存在Rb蛋白表达。②人乳头癌病毒杂交阳性组与阴性组Rb蛋白检出率差异显著,说明Rb蛋白积聚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作为一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将1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放射组(R组)、氟代他汀(Flu)干预组(Flu组)、维甲酸干预组(Ra组)及地塞米松(Dex)干预组(Dex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固定后,用直线加速器全胸照射15Gy1次,剂量率为2Gy/min,距离为1m。从照射后次日开始,Flu组经胃灌服Flu(20mg·kg-1·d-1),Ra组灌服Ra(20mg·kg-1·d-1),Dex组灌服Dex(3.33mg·kg-1·d-1),C及R组均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照射后5、15、30、60d,将大鼠分批断头或经心内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切取肺组织,用放射测定法(RIA)分别测定ET1,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同时观察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大鼠血清ET-1的水平于照射后第5天开始升高(P<0.05),尔后随着放射性肺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于照射后60d检测达高峰。R组大鼠血清LN的水平于照射后30d开始升高,HA于照射后60d开始升高。R组大鼠血清ET-1水平的升高明显早于其他各组,且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的程度相关。结论:血清ET-1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