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最近一次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H0结果显示,我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在我国,高血压病有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低的特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海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患者管理指标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2014年在海南省8个国家级慢危监测点开展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现场调查,统计分析本省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和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管理率.结果 共调查4639人,平均年龄(50.08±13.88)岁,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4.7%,加权后的患病率为18.1%,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6.7%、21.8%、28.9%,35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管理率为34.6%.结论 海南省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往年有所上升,而知晓率、35岁以上居民管理率、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较低,高血压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县级城乡高血压病防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睢宁县居民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的人群5811人进行血压测量,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睢宁县高血压患病率为32.35%,标化患病率为23.2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5.85%、19.16%及5.05%;常吃腌制食品、口味偏咸、超重、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睢宁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疾病控制率低,应积极开展社区防治,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余翠平 《当代医学》2012,18(25):26-27
目前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约2亿[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肾脏为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靶器官.血压水平是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24h血压监测(动态血压ABPM)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平时血压变化情况,较偶尔测血压(CBP)更加客观准确,能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此外,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调查睢宁县城镇居民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②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的人群5 811人进行血压测量,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③结果 睢宁县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2.35%,标化患病率为23.2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5.85%、19.16%及5.05%;常吃腌制食品、超重、口味偏咸、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④结论 睢宁县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疾病控制率较低,应积极开展社区防治,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评价高血压治疗与控制以及高血压相关风险的数据在年龄高于80岁的人群中非常稀少。为了解患高血压病老年人的血压情况、高血压的治疗及控制和心血管疾患的风险,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预防医学系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7月的JAMA杂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并进行总体心血管事件危险分析,为高血压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要求进行社区检查,并以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定义各种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患及相关技术指标,对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结果:35岁以上居民体检1 143人,发现高血压420人,轻中度高血压占大多数(34.56%),重度高血压占2.19%,高血压前期比例较高(22.4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体检人数的9.19%。高血压的知晓率46.67%,治疗率29.59%,控制率17.24%。高血压患者不同危险因素显示年龄、腹性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根据4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层:低危285例(67.86%),中危110例(26.19%),高危25例(5.95%)。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低危11例,2.62%;中危30例,7.14%;高危379例,90.24%,高血压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添加后90.24%与添加前5.95%比较,P<0.01)。结论:本组资料中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仅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层,低估了高血压人群中的高危患者,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提高了高危患者检出率。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危险分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治疗策略应根据初始危险分层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门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健康知识的普及和高血压的治疗状况的差别,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本院内科所辖范围的3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5 875人,进行血压测量、体格检查、危险因素调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高血压的防治情况.结果: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0.03%,城镇患病率略高于农村,男性略高于女性;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均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农村患者高血压"三率"均明显低于城镇患者.结论:天门市高血压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村高血压防治知识缺乏及治疗控制率低下问题较突出,需特别加强农村高血压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高血压病的管理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为研究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我们按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年规划中统一的诊断标准,对1227名老年干部的血压进行了调查。本文分60岁以上的老年及49—59岁的老年前期两大组。老年组716人中患高压病者174人,患病率为24.30%;临界高血压207人,占28.91%。老年前期组511人中,患高血,压者100人,患病率为19.57%;临界高血压112人,占21.91%。可见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远较我国一般成人的患病率(2—10%)为  相似文献   

10.
浅谈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永红 《吉林医学》2010,31(12):1707-1707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可达40%~60%。老年性高血压病表现为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居民高血压病患病和控制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被入选的社区居民开展有关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调查。结果共调查2 856人,男性的血压水平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4.63%,男性患高血压病人数高于女性(P<0.01);女性处于理想血压的比例(27.70%)高于男性(15.32%,P<0.01)。血压异常者中1级高血压占总人群17.12%;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为54.70%,服药率为23.56%,血压控制率为14.76%。结论天津市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对高血压病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本溪县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辽宁省本溪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辽宁省本溪县农村35岁以上人口10235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1)3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5.06%,男性患病率38.17%,女性患病率为32.90%.(2)高血压知晓率为27.36%,治疗率17.79%,控制率为3.03%.(3)多元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均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结论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知识,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推广安全廉价的适宜技术,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日益延长,高血压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老年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达65.5%。为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必须提高社区老人抗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以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在某社区入户逐人填写调查表,收集血压、个人基本情况、高血压诊断治疗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此外,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族遗传史,食入过量的盐和食荤等。  相似文献   

15.
93例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估计超过1.6亿,而高血压控制率约为6.1%,与美国高血压控制率34%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原因较多,顽固性高血压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2006年5月--200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院病区共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93例,经分析病因后综合干预治疗,血压得到理想控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15年的变化情况.方法 1992年,在成都成华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了35~64岁男女两性共1365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队列.2007年对该队列人群进行了第2次危险因素调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061人.本研究对该1061人15 年前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①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年龄越大,升高幅度越明显.舒张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增幅呈U字形:45~54岁组增加的幅度最小.②2007年与1992年相同年龄组间比较(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无论男女两性,收缩压均明显增加,且男性收缩压的增加幅度大于女性;对于舒张压,男女两性均增加,但女性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增加,其中男女两性均是年龄较小组高血压患病率增幅最大,但年龄较大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④15年间高血压总的患病率男性由13.2%增加到51.2%,女性由14.0%增加到45.1%;在相同的年龄组(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但各年龄组之间升高趋势不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较小组别增加幅度最大,但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银川市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探析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制定高血压病社区规范化治疗及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银川市5439人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的收集。结果 宁夏银川市高血压患病率为22.7%,标化率为23.1%;男性患病率25.8%高于女性19.5%(P<0.01),城市25.0%高于农村19.5%(P<0.01)汉族24.4%高于回族19.4%(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明显。经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盐饮食、年龄、BMI≥24、腹型肥胖、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银川市回族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汉族,可能与其特殊生活方式和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血压幅度与转归呈直线相关,血压越高,将来发生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性越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致今还不清楚,目前主要是对症降压治疗,常需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l高血压病降压目标理想的血压水平是将血压降到患者的最大能耐受程度,在此水平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低。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舒张压下降到83mmHg(11.IkPa),收缩压下降到138mmHg(18.4kPa)H寸,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低[‘]2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2.1抗高血压药物211利尿剂通过长期大量的临…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74岁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27.0%,服药率仅为28.2%,控制率为8.1%。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可有效地防止严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高血压病的长期降压治疗绝大多数在社区门诊,为达到管理高血压患者,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我们对南通市三个社区门诊高血压病2000年1月-2006年1月社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病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最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最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