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正常肾脏射频消融灶术后效果的连续性评价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射频消融术后,采用SonoVue超声造影分别在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对消融灶进行观察评价,并将超声造影结果与大体标本消融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术后1d和1周,射频在兔肾产生的消融灶在切面上呈现楔形改变,传统超声不能显示消融灶的范围,超声造影准确地反映了消融灶的外观和大小,与大体标本消融灶实际的大小相差也仅1mm左右。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消融灶在二维超声上呈高回声改变,超声造影可见肾内小的灌注缺损区,与大体测量的肾纤维结节大小相差也在1mm以内。结论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正常肾脏射频消融后的发展及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磁共振(MRI)观察正常兔肾射频消融灶的影像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探讨超声造影、MRI在正常肾射频消融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肾经皮射频消融术,分别在射频术后1d、1周行超声造影及MRI检查,并与大体标本消融灶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射频消融术后较短时间内(术后1d和1周),超声造影和增强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肾消融灶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影像表现与大体标本、超声造影与增强MRI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增强MRI均适用于肾射频消融灶短期情况的观察评价,超声造影可以实时动态地显示消融灶血流灌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超声引导30例原发性肝癌50个病灶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3个月,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声像图表现,并对部分射频消融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50个射频消融灶内部呈高回声型占82.0%;低回声型占12.0%;混合回声型占6.0%.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特征:高回声周边可见1~5mm晕环、内部可见伞状强回声带.结论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具有特征性,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射频消融灶的识别和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观察离体及活体肝脏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消融灶的弹性变化,探讨RTE评估RFA消融范围的价值。方法:离体实验选取新鲜离体猪肝5个,活体实验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置于猪肝及兔肝内进行消融,分别得到消融灶20个。RFA结束后采用RTE观察消融灶,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并计算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消融结束后RTE图像显示离体猪肝及活体兔肝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离体猪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9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体兔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9,P<0.05)。结论:RTE可清晰显示肝脏RFA灶的范围,有望成为评价RF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 7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为肾区肿物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不均匀混合回声,以高回声为主,后方回声均见明显衰减。瘤体内可见丰富的迂曲走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或界限不清的混合性回声区。其中2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各期均呈高增强,增强形态为周边呈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中心填充,增强欠均匀。肾包膜下血肿造影各期均表现为新月形无增强区,造影后血肿与瘤体分界清晰。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无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还是在超声造影表现上,其瘤体仍保留着原发病变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肾包膜下血肿在超声造影表现为各期无增强,与瘤体分界截然,有利于明确其范围。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有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治疗兔肾VX2肿瘤模型,动态观察其声像图变化特征。方法对25只已建立VX2肾肿瘤模型的大白兔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并于治疗后定期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和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结果超声成功引导所有兔肾VX2肿瘤射频治疗,治疗即刻二维声像图呈现斑片状强回声伴声影,CDFI显示毁损灶无血流信号,治疗后毁损区呈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在肿瘤部分区域发现低回声,CDFI显示点条状血流信号,病理证实为肿瘤残存或复发。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兔肾VX2肿瘤射频的引导和治疗中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对于评价射频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评价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实验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并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有效性。方法对5条犬前列腺两侧叶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行经直肠二维超声检查、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超声造影下测量消融灶体积,并与病理学标本大体测量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二维超声在射频消融后即刻无法准确地观测消融灶的范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虽然不能准确评价消融灶的体积,但对消融灶的血流变化比较敏感,能及时反映消融灶血流状态的改变。超声造影则能准确评价消融灶的范围,其测量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且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消融灶内部及周边血流灌注的情况。结论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反映消融灶回声的变化和血流情况的改变。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地评价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肾肿瘤模型中的引导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肾VX2肿瘤模型,成模后超声影像观测肿瘤结节并确定穿刺点,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肿瘤结节,于治疗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和消融灶的位置、大小及声像图变化。结果27只兔形成31个肿瘤灶接受射频治疗。超声影像引导穿刺成功率1DO%;二维声像图显示19个消融灶电极针放置合理,病灶消融完全,12个病灶消融不完全,出现残余灶,均经病理解剖证实。4只兔出现周围脏器灼伤,3只兔出现针道转移。结论超声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肾脏肿瘤安全、有效,超声准确的术前定位、精确的术中引导和医师熟练的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光消融活体兔肝的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Echolaser集成激光介入超声系统消融正常兔肝,观察消融灶坏死程度、病理改变及解剖表现.结果 消融灶呈类椭圆形,二维表现为中心规则强回声及周边稍强回声区,后方有轻度声衰减.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呈"充盈缺损区".解剖后,肉眼观消融灶中间为碎渣样碳化区,周边为褐白色样坏死区.HE染色显示消融灶中心呈"空洞样"无染色剂浸染区,周边呈不规则无核红染区,外围可见浸润的炎性细胞.不同功率及时间对消融效果及消融范围有影响且消融灶的大小与功率和时间呈正相关;3 w 10 min组和5 W 6 min组消融范围稳定、可导致消融区组织的完全坏死且两组间的消融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5).结论 激光消融对活体兔肝能造成快速、精准、有效、安全的凝固性坏死,消融灶的大小与功率和时间呈正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ltrasound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n the role of normal living rabbit's liver by laser ablation. Methods The rabbit's liver tissue were ablated by Echolaser integrated laser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system, and the necrosis of the lesion and performance of pathology and anatomy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utline of the lesion was ellipse like. The two-dimensional US showed regular hyperecho area in the center, mild strong echo in the peripheral and mild attenuation backward.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showed a "filling defect" of contrast media in the ablated area. After dissection, the center of the lesion was slag-like carbon, the peripheral was necrosis area; HE staining showed: the center of the lesion was cavity like and dye-free,peripheral area was irregular red staining, the surrounding area was infiltrative inflammatory cells. Different power and time leaded to differences of the ablative effect and lesion size:the more power and time,the bigger of the ablative size. The ablative effect and lesion size was stable in 3 W 10 min and 5 W 6 min groups and caused the complete necrosis of the zone, there exist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Laser ablation can cause fast, precise, effective and safe necrosis of the liver tissue, and the more power and time, the bigger of the ablative size.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灰阶超声在经皮微波消融(PMWA)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消融过程中及消融后期消融区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15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588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333例,消融过程中及消融后3、6、9、12及24个月,灰阶超声观察消融区声像图表现,并与磁共振成像表现对比。 结果消融过程中588例子宫肌层病变灰阶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以微波辐射点为中心动态扩散的高回声,随微波辐射时间延长高回声范围逐渐增大,直至消融停止。消融结束后即刻所有病例消融区仍呈高回声,但无血流信号,静脉造影无血流灌注。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所有病例消融区病变回声逐渐减低,呈不均质回声,但整体回声仍高于周围正常子宫肌层。3个月后开始消融区病变出现灶状无回声区,12个月后无回声区逐渐缩小或消失,消融针道呈条状高回声,24个月时消融针道高回声仍清晰可见。超声表现提示患者消融效果较好,治疗病灶逐渐吸收。 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病变过程中及治疗后灰阶超声声像图特点鲜明,可实时监测消融过程,也可后期评估病灶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中二维声像图所见强回声区大小与消融范围的相关性.方法 对新鲜离体牛肝组织及肝癌患者的病灶进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测量声像图中强回声区大小、凝固灶大小和术后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大小,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离体实验中声像图强回声区大小与凝固灶范围呈高度线性相关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研究中声像图强回声区大小与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大小高度线性相关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射频消融过程中对强回声区大小的观察有助于预测消融范围,避免损伤邻近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因腹部隐痛不适、憋尿时疼痛加重2月余就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右肾下极见—中等回声(略高于肾实质回声)肿块,大小约52 mm×45 mm×47 mm,肿块大部分突出于肾外,呈椭圆球形,高回声边界,光滑,整齐,有包膜,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无增强或衰减(图1).右肾窦区无积水或受压表现.左肾未见异常.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3.
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灰阶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对9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基础上进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 二维声像图显示9例患者共11个病灶,其中8个病灶呈实质性中高回声,外形极不规则;另3例病灶呈混合型,中央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个病灶内部均无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在动脉早期所有病灶周边即出现边框样增强带,并持续至实质期,11个病灶内部在造影期间均未见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的确切边界,反映周边增殖区微血供状态,为肝泡状棘球蚴病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在微波凝固治疗兔VX2 肝癌后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建立 10个VX2 肝癌模型 ,开腹对VX2 肿瘤行微波辐射 (波长 9mm)治疗 ,每次 60W× 12 0s。微波治疗前后均行二维、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 (Levovist ,3 0 0mg/ml,0 .3ml/kg)观察 ,取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微波治疗即刻二维超声示沿微波天线呈强回声窄带样改变 ,周围呈较宽而均匀的低回声 ,肿瘤边缘变得不清晰。微波治疗后能量多普勒检查 4只VX2 肿瘤结节见血流增强信号 ,而超声造影示 10只VX2 肿瘤结节均可见血流增强信号 ,病理证实为不完全坏死。结论 超声造影能更灵敏地评价微波凝固治疗VX2 肿瘤的疗效 ,残存瘤组织表现为肿瘤内持续造影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活体及离体兔腰大肌激光消融灶硬度及范围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活体及离体兔腰大肌消融灶中心、交界区的硬度,与正常肌肉组织进行对照,并测量消融灶面积。将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的消融灶面积与病理大体标本所测得的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活体肌肉消融灶面积以及消融灶中心杨氏模量值和速度值均大于离体消融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的活体消融灶面积与病理大体标本消融灶面积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估激光消融灶的硬度及范围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灰阶超声造影诊断肾外伤活动性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肾外伤活动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全麻状态下开腹。于23只全身肝素化的新西兰大白兔肾制造46处活动性出血模型。对损伤后的兔肾行普通二维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普通二维超声显示26处损伤区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灰阶超声造影显示所有活动性出血灶。造影剂从受损血管中溢出。形成不规则的异常增强部分。时间强度定量分析显示。注入造影剂平均85s后。肾内异常增强区的强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肾实质。结论 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肾外伤后的活动性出血,可提高超声对肾外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0岁,双侧腰部酸痛1年余。腹平软,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超声检查示:左肾大小109mm×50mm×41mm,右肾大小106mm×50mm×40mm;双侧肾脏形状饱满,肾窦区无分离,肾皮质呈均匀中低回声,肾柱清晰,肾门部无异常回声;各肾锥体内见聚集的团状增强回声,整齐排列于。肾窦周围,形态近似三角形,尖端指向肾门,以锥体边缘部为甚,声影较淡(图1,2)。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提示:肾钙质沉淀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右侧颌下肿块伴局部疼痛1月余来诊.查体:右侧颌下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的质硬包块,活动度小.高频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内见一16 mm×12 mm的低回声影,边界可辨,内部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示周边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颌下腺肿瘤.行超声引导下右侧颌下腺肿瘤穿刺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治疗.病理诊断:梭形细胞肌上皮瘤. 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择点定位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先用1%利多卡因在瘤体周围形成麻醉剂隔离带,再超声引导下将Celon射频消融针(18G,消融半径5 mm,功率5~10 W)穿刺进入肿瘤周缘进行周边止血,对血流信号明显处进行消融阻断血流直至瘤体周缘血流信号完全消失.然后将射频针穿刺人肿瘤内,使肿瘤凝固坏死.整体上采用多点多平面对肿瘤进行消融,每个平面上自深到浅先后消融,根据图像上强回声覆盖范围的变化向后小幅提起电极,即台阶式消融,直至肿瘤被强回声覆盖.在退出射频针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未见血流信号.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疗效评判与随访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判断以及在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54例,计54个肿瘤结节,分为A、B、C三组。A组于乙醇消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B组于治疗后12~14个月复查,C组于治疗24个月后复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肿瘤结节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造影改变,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果二维超声检查3组肝癌结节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A组肿瘤结节治疗结束时均为高回声,1个月后表现高回声或偏高回声者为52.4%(11/21),明显低于B、C两组表现为高回声或偏高回声的87.5%(14/16)、88.2%(15/17)(均P<0.05),而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均未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A组结节在治疗结束时造影剂缺损区直径均超出原肿瘤,除A组3个肿瘤结节内见小片区域轻微增强外,余51个结节均未见增强。细针活检除A组3个结节内见残留肝癌细胞外,余均为纤维瘢痕组织及坏死组织。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评判肝癌乙醇消融量化治疗疗效,随访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制备兔肾VX2实质性肿瘤(实体瘤)模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改进。方法对25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到肾实质内,分别在接种术后3、7、9、11、13、16d,采用超声观测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血供等改变,并观察大体及镜下肿瘤组织的形态特征。结果在接种术后第7天超声即可检测到肿瘤生长,第16天有24只实验兔(24/25)检测到肿瘤,以等至稍高回声表现为主,其中18只(18/24)是实体瘤,另6只肿瘤内部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兔肿瘤较小时,可见血流信号伸入肿瘤内部,表现为短棒状,少数可见树枝状血流信号;在肿瘤直径达1cm以上时,血流主要分布在周边,形成抱球状,内部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接种方法制备肾实质性肿瘤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所获得的肾实体瘤动物模型能基本满足经皮肿瘤消融治疗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