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建立糖脂益片水提液(黄芪、黄连、生地)的较佳精制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指标,运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结果:确定较佳精制工艺为A3B3C3,即水提濠浓缩至药材:药液(1:4),加入药液量8%的澄清剂B组分,80℃水浴中保温1h.加入药液量4%的澄清剂A组分.80℃水浴中保温1h.结论:用ZTCl 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对中药水提液进行精制,操作简单、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壳聚糖澄清剂用于头花蓼水提液的絮凝澄清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和槲皮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壳聚糖的最佳澄清条件,并与传统的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较,评价壳聚糖澄清工艺的可行性.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是:提取液浓缩至1∶6(生药g∶药液ml),提取液pH为5,每升药液加入1%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100ml.结论 壳聚糖可作为头花蓼水提液的除杂澄清工艺,该工艺优于传统的水煮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7)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壳聚糖精制补肾养血颗粒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以淫羊藿苷为指标,结合总多糖含量,选择药液浓度、絮凝温度、澄清剂加入量3个因素,优选壳聚糖的絮凝澄清条件。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A_2B_1C_3,即加入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最佳絮凝工艺为A_2B_1C_3,即药液浓度为0.4 g/m L,絮凝温度为40℃,壳聚糖加入量为0.1%。结论本研究优选的精制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法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保留率及澄清前后固形物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天然澄清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为先加入2%A组分,再加1%B组分,料液比1:10,澄清时间1 h,温度60℃。黄杞苷及落新妇苷保留率分别为98.71%和98.46%。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澄清方法较醇沉方法简单,活性成分损失少,适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醇沉工艺与壳聚糖澄清工艺制得药液中有效成分补骨脂的含量,确定出黑素再生液澄清工艺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最佳的壳聚糖澄清工艺条件,考查醇沉工艺与壳聚糖澄清工艺制备的药液的含量与外观。结果:按照壳聚糖最佳澄清工艺条件:药液浓缩比例为3:1,加壳聚糖溶液的量为0.2ml/g,药液的pH值调为6,制得的药液补骨脂含量高,外观好。结论:壳聚糖澄清工艺适用于黑素再生液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胡同瑜  张本山 《中药材》2006,29(11):1241-1243
目的:确定复方黄芪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复方黄芪口服液提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将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先提取挥发油,药渣与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为药材的8倍量,煎煮时间为2 h,澄清剂加入顺序为先B后A,加入量为待处理液的6%(澄清剂浓度为1%),加入时温度为60~80℃。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复方黄芪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朝医传统方剂"千金文武汤"的提取和精制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以总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千金文武汤"的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吸附澄清法进行精制,以精制后药液的澄明度、精制后主要成分的保留率为指标,确定精制工艺参数。结果:提取工艺的参数为:水煎煮提取2次,料液比1:10、2h,料液比1:8、1.5h;精制的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1,吸附澄清剂B组分用量为7%,吸附澄清剂A组分用量为3.5%,吸附澄清温度为60℃。结论:优选的"千金文武汤"提取、精制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紫花毕岱醇提液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新疆地产植物紫花毕岱醇提液的壳聚糖絮凝工艺。方法以紫花毕岱醇提物絮凝工艺中总皂苷含量、沉淀量为研究指标,考察壳聚糖加入量、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絮凝工艺最佳条件是:每50mL毕岱醇提液加入壳聚糖3.0mL,絮凝体系温度为50℃,体系pH值为4.5,此时壳聚糖对紫花毕岱醇提液絮凝效果最好。结论紫花毕岱总皂苷醇提物在该工艺条件下,澄清效果良好,各项指标符合研究要求,可用于紫花毕岱醇提液的除杂澄清。  相似文献   

10.
天然澄清剂与乙醇沉淀对中药口服液中钙含量影响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杏口服液主要由英麻黄、金银花、杏仁、石膏等多味中药组成,临床多用于外感发热、咳喘等症,有较好的疗效。原生产工艺采用水煎醇沉法工艺,需耗用大量的酒精,操作麻烦,成本较高,现改用水煎壳聚糖澄清洁,取得了较好的澄清效果。为考查其对有效成分有无影响,采用滴定法比较了两种工艺对其中石膏的含量影响。1实验用试液及样品的制备1.10.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氢氧化钠试液、钙黄绿素指示剂,按药典法配制标定。1.2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取壳聚糖1g,加1%醋酸液至100mL。1.3样品的制备1.3.1麻杏口服液:按处方称取各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壳聚糖用于天山花楸醇提液的纯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损失率、溶液中透光率和固形物收率为指标考察工艺3个因素对絮凝的影响.结果 天山花楸醇提液絮凝工艺为:1%壳聚糖溶液加入量8%(V/V),温度50℃,药液pH值为5.0.结论 该工艺条件下醇提液澄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工艺.方法:选用ZTC1+1型天然澄清剂,以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反应温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加入量A%-B%为2%-4%、先加B组分再加A组分、在80℃条件下反应后静置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黄瑞香叶水提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祖师麻甲素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搅拌速度、水浴保温时间、澄清剂组份加入顺序和加入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祖师麻甲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5%乙酸(25:7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生药质量浓度0.1 g·mL-1,温度80 ℃,加入B组份溶液后加入A组份溶液,加入量分别为6%,3%,搅拌速度100 r·min-1,水浴保温时间10 min;祖师麻甲素保留率74.29%,固形物去除率38.80%。结论: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黄瑞香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5,(5)
目的筛选KBT-ZTC澄清剂用于补肾温肺合剂提取液的最佳纯化澄清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淫羊藿苷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水提液浓度、加入KBT-ZTC时的温度、顺序及其用量、保温时间和搅拌对纯化除去杂质效果的影响。应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优化工艺条件。结果水提液浓度1∶7,搅拌速度为100 r/min,温度50℃,操作时先加3%B组分,然后加0.15%A组分。结论 KBT-ZTC澄清剂可用于补肾温肺合剂水提液的纯化除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除杂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g∶m L)的浓度;CTSA+B天然澄清剂用量,按生药计B组分为1%(g/g);B∶A=2∶1;先B后A的次序加入;搅拌速度120 r/min;在80~90℃保温;时间4 h以上。结论: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便塞通颗粒水提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便塞通颗粒水提澄清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液絮凝澄清法与离心法平行对比,以辛弗林、总黄酮保留率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液澄清工艺.结果 高速离心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辛弗林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选取最佳纯化条件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以12 000 r·min-1高速离心10 min.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便塞通颗粒水提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壳聚糖澄清天麻提取液的工艺条件,为该药材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97),检测波长220 nm。以澄清效果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添加量、药液浓缩比、絮凝温度、静置时间对天麻水提液壳聚糖絮凝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15%,药液浓缩比1∶13 g·m L-1,絮凝温度25℃,静置时间10 h。天麻素质量浓度65.93 g·L-1,含固量3.157%。结论:采用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天麻提取液的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澄清效果好,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  相似文献   

18.
在病理组织切片的 HE染色中 ,多数采用哈瑞氏苏木素液。但由于其配制时需要煮沸和加氧化汞的缺点 ,我科改用配制安全而污染少的新法苏木素液并结合微波辐射加快新法的染色速度 ,获得了与哈瑞氏相当的染色效果。现将方法简介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及其配制。 A液 :苏木素 1g,95 %酒精5 0 m L ,碘酸钠 0 .1g。 B液 :硫酸铝 4 .4 g,蒸馏水35 0 m L。C液 :柠檬酸 0 .5 g,无水酒精 5 0 m L,甘油5 0 m L。三种液体分别溶解后 ,先将 A液和 B液混合 ,最后加入 C液即可。1.2 器械及其使用 :格兰仕微波炉 WP 80 0 S。切片脱蜡置水 ,将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驱虫斑鸠菊水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量以及浸膏中紫铆素和总黄酮含量为评分指标,考察澄清工艺条件。结果:驱虫斑鸠菊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为:ZTC1 1澄清剂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0.5%(g/mL)澄清剂B溶液再加入1.0%(g/mL)澄清剂A溶液,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V/V)和0.5%(V/V),反应温度分别为(80±1)℃和(60±1)℃,反应时间分别为2h。结论: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澄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二苯乙烯苷),总多糖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中药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5%,药液浓度(1∶10),搅拌速度100 r·min-1。结论:与传统水提醇沉法比较,ZTC1+1-Ⅱ澄清剂澄清工艺能保留水提液中大部分指标成分,且操作简单、安全。ZTC1+1-Ⅱ澄清剂作为絮凝澄清剂可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