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54例68处手部掌指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根据骨折类型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12个月(平均5.8个月),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7周(平均4.7周),关节功能以TAFS评分为评价标准。优良率80.9%.1例病例出现骨折延期愈合。结论微型钛板有效固定掌指骨骨折.骨折得以解剖复位且坚强内固定,关节可早期进行各种功能康复锻炼,疗效确切,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AO微型钢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价AO微型钢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共评价68例88处掌、指骨骨折病例,分为AO微型钢板组(26例37处)及交叉克氏针组(42例5l处),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以TAFS评分为评价标准。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AO微型钢板组TAFS评分中,优良率为78.4%;而交叉克氏针组为54.9%。两者的TAFS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9,P〈0.0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延迟愈合率为2.70%;交叉克氏针组为7.84%,前者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周,交叉克氏针组为7.6周,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P〈0.05),前者病例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两者术后感染率相似。结论AO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延迟愈合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上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但在术后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微型钛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微型钛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9例80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26例37处)和微型钛板固定(B组,33例43处).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A组优13处,良11处,差13处,优良率为64.9%;B组优26处,良13处,差4处,优良率为90.7%;B组优于A组.感染率比较:A组9处(9/37,占24.3%),B组3处(3/43,占7.0%),B组低于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6周,B组4.6周.术后并发症:B组在关节僵硬、局部不适及肌腱粘连等方面均低于A组.结论 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方法:对55例68处骨折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3例43处)及交叉克氏针组(22例25处)治疗,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5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9个月),68处均愈合。按TAFS评分: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0.7%,交叉克氏针组优良率为68%。两组的TAFS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为4.6周,交叉克氏针组为7.6周,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为7.0%,交叉克氏针组为24%,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42例45处骨折,术后随访1.5~12个月,平均8.4个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组28例36处骨折,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9.2个月。以TAF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68.9%,微型钛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0.6%,克氏针固定组与微型钛板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克氏针组33处开放性骨折中5处发生感染;微型钛板组26处开放性骨折中3处发生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钛板组为7~12周,平均8.1周;克氏针组为6~12周,平均7.8周。结论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微型钛板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前者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手部掌指骨骨折75例(95处)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优良率为97%,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12周(平均8周)。结论采用微型钛板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获得稳定的骨折固定,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掌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约占手外伤的1/4。在临床上处理困难,易产生诸如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所用内固定材料有钢丝、克氏针、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内固定棒、微型接骨板螺钉等。自2002年1月~2005年2月笔者应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配合有限钢丝内固定治疗21例(22处)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18例,其中掌骨22个,指骨6个。术后早期自主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4~2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3周(5~10周),无感染,无骨折再移位,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有其独特的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特点,应用于掌指骨骨干骨折的治疗,能获得稳定的内固定,允许手早期的伸屈功能锻炼,有效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硬,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临床应用并分析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手部掌、指骨骨折256例307处,行切开复位后用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时间为2-14d(平均7.1d)。结果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5周(平均4.6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术后2例因螺丝钉松动,假关节形成,行植骨后愈合。3例因软组织挫伤严重,骨外露致骨髓炎后行岛状皮瓣修复及植骨术而愈合。结论应用AO微型钛板治疗手部骨折,固定牢固,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局部软组织挫伤严重者不宜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1.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用微型钢板技术治疗掌指骨骨折,评估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应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21例(26处)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经4~10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周,21例(26处)骨折全部愈合,参照TAFS评分标准[1]:优15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0.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对肌腱的滑动影响小,能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不同型号的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腓骨骨折、掌骨骨折、跖骨骨折共120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折,能恢复骨折的稳定性、完整性,手术操作简单,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3.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26处掌指骨骨折,采用国产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2~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TAM评价,功能优8例,良4例。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过程出现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89年以来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64例78处,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折愈合,或临床及X线证实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结果术后发生骨不连及畸形愈合共5例7处,其中内固定失效3例5处,适应证选择不当2例2处.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好,但仍需注意规范操作技术及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掌骨骨折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分析微型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型钢板、交叉克氏针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 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对收治的45例掌骨骨折患者随机应用微型记忆合金环抱器(A组)、微型钢板(B组)和交叉克氏针(C组)固定治疗,每组15例.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第4周及第12周掌指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2.8个月.①疗效评定:参照TAFS的评分标准,掌指关节功能术后4周A、B、C三组优良率分别为86.67%、80.00%和33.33%;术后12周A、B、c三组优良率分别为93.33%、86.67%和73.33%.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和26.67%.③手术时间:A、B、c组平均时间分别为(19.53±2.58)、(39.00±4.31)、(21.60±3.07)min.④骨折愈合时间:A、B、C三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08±2.48)、(7.47±2.77)和(9.87±3.25)周.结论 采用组合微型记忆合金环抱器的内固定方式较微型钢板、交叉克氏针有明显的优越性,是治疗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